《山河景》TXT全集下载_21(1 / 2)
“我忠的,就是这些人,是我身后,万万千千盼着平安岁月,再无战火的百姓,为更多人能有家有归,有安稳岁月。”
静默许久,院内只有略显萧瑟寒凉的秋风拂过。
听了穆长戈的回答,郭林和袁青两人心中都并不平静。
而后,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话需要说,心绪震动的两人没坐多久就离开了。
穆长戈只是从桌边站起身,倒没有特地去亲自送两人。
等郭林和袁青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好一会儿,今日并没有留任何一个人伺候的院子里,又突然多了一个人。
穆长戈半转过身,看着从先前半掩着木门之内的房间里走出来的人,心头已经算得上很是平静。
“兄长。”
来人并没有易容成陌生模样,也没有戴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相见时戴着的那张半边银色面具,在午后的阳光之下,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
跟穆长戈一模一样的脸。
只是比起前段时间才受过重伤,守孝期间内也一直心有郁结显得有些憔悴的穆长戈,这个与他相貌一般无二的男子的脸色反而更苍白几分。
从屋内走出来的,正是穆长戈,或者说本应该名叫罗长安的人的孪生兄长。
在郭林和袁青来找穆长戈之前,常棣就已经在了。
常棣走到片刻之前穆长戈和郭林袁青三人一起围坐的桌子边上,深深地看着穆长戈的眼睛:
“比起为你那个好下属解惑,你方才的话,更多的是说予我听的。”
常棣用了肯定的语调,语气到算得上是轻缓,而满满的复杂之色只能从眼中流露出来。
面对常棣既不算逼问也不算指责的态度,穆长戈心中也松了一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
“兄长方才问,时至今日,已到了这般地步,我为何还要遵旨去往边关卖命。”穆长戈的语气也很平淡,只是比起他的亲生哥哥话音里还会流泄出一点儿的复杂,他倒是真的坦然:“正巧遇到他们两个来访,没有来得及第一时间回答兄长。”
“……但刚刚的,就是你的回答。”
“是。”
“皇帝已不可能再如过去一般信任你。”
“……我知道。”回答这一句的时候,穆长戈明显比先前有了那么一点儿心酸的停顿。
常棣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不久前上京城动乱的那个夜里,分明做着以命相搏让他放弃刺杀皇帝报仇的事,却又眼里全是源自愧疚自责的折磨的弟弟,也说不上是自豪还是感慨,是不甘还是解脱。
“……此去边关,你再不会是曾经那个手掌大权可无所顾忌放手所为的主帅了。”
“……我知道。”
穆长戈当然明白,如果说以往的所谓监军在他这里只是个无关痛痒也根本不会阻碍他的形式的话,但这一次会跟他一起前往边境的……
就会是真的节制他的权力,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的人物。
大概,还会想办法从他手中分权,消磨穆家在边境的影响。
也许,过去……
也许过去,那些他从来没有真的在意过的监军们,也并不是真如他所想地什么都没有做的。
穆长戈突然自嘲地勾了一下嘴角。
在心中下意识地升起了这样的猜疑的时候,穆长戈心头首先感到的是一种难言的悲哀。
原来,就连他……也已经开始用这样的心思去揣测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了。
所以,他并没有什么立场和心情去对李泓的防备感到委屈不甘。
他们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彼此信任彼此倚靠。
“你已打定主意了。”
常棣的话音唤回了微微有些走神的穆长戈的心思,他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自己在这世上真正血缘上的兄弟,坚定地点了头。
“是,我一定要去的。”
常棣垂下眼,稍显有些颓然。
穆长戈对于自己相认不久的亲生兄长没有坚持阻拦,心里很是松了一口气。
身世揭露的那时候太过震惊和混乱,而后的一系列发展也让人万分无力,穆长戈也是直到了不久前才终于能够平静地好生去想自己的这位亲生兄长的事。
也许一胎双生的兄弟之间真的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感应吧,最初在上京城刘茂之的那个院子里遇到的时候,穆长戈就对常棣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如今回想,似乎是一种本能的亲切感。只是因为那时相遇的情况太过特别,理智之上升起的防备和怀疑太多,才让他忽视了这点儿的异样。
而后来……
事实上直到如今,穆长戈跟常棣都没有真正地好好说过几句话,更不用说好好相处,但面对这个肯因为顾虑自己,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放弃多年来的报仇目标的兄长,穆长戈心中在愧疚难安的同时也格外地亲近和信赖。
他很希望如今唯一活在世上的自己的亲人能够理解自己。
也许这是在惊天的变故之后,他唯一能够握住和享有的东西了。
在常棣的沉默之中,穆长戈缓缓上前了一步:
“……我还以为兄长已离开上京城了。”
昨日午后圣旨才下,今日常棣就避开众人上了门,很显然常棣根本没有离开上京城,或者说就算不在城里也并没有走远。
正如常棣之前对柏云舒说的那样,穆长戈心里其实也是明白的,如今这个情形,常棣再不出现在穆长戈面前,才是真的对他有利的。所以就连穆长戈也以为,常棣已经跟那日一起的神秘姑娘一道,远离上京城了。
再不会联系。
常棣叹了口气:“原本你若一直无事,我们的确是要走的。”
“……让兄长担心了。”
“说来……也算是我对不住你。”常棣又叹了口气,在散去周身的凌厉杀意的此刻,他跟穆长戈倒反而更是相像了,带着一种谦谦公子的温润平和。此时他微蹙起眉头,真心地有些感慨:“若我……更周全妥当一些,不那么激动的话……什么都不知道的你便不必落入如今的境地之中。”
穆长戈听了,却是摇摇头:“真相只是被暂时掩盖,纸终究包不住火。况且,如果让我自己来选,我也不愿意……一辈子做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
只是……
只是若能早些知道,或者自己在穆恒眼中能更有承担更可靠一些,或许……或许穆恒和陆雪梧两人不会死。
但……也只是或许。
尽管这些天来穆长戈的心头被这样的念头折磨着,但他却不会对着常棣说出来。原本,一切也都不是常棣的错,站在常棣的角度,穆恒同样是当年罗家惨案真相被埋没的帮凶。更何况……穆长戈知道其实分外有原则底线的常棣也许的确想要惩罚穆恒,但并没有想要穆恒的性命,反倒是穆恒……自己打定了以命相赔的主意。
甚至直到最后的最后,穆恒自裁之举,比起谢罪,更多的反而是要掩护真正的罪魁祸首,继续掩盖真相。
因为这,常棣哪怕更加痛恨穆恒,都是应该的。
深吸了一口气,穆长戈继续道:“况且,事情早就发生过无法更改,而我与……裂痕也一直都在,只是过去……看不到罢了。”
从先前李泓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李泓早就知道他的身世,早就知道当年的一切。所以……就算没有发生这一系列的事情将他的身世揭开,未来……帝王之心越发深邃的李泓……
也许,只是早晚罢了。
国书
穆长戈离京,与几个月前凯旋而归时的情景已截然不同。
比起那时候的热闹喧嚣,如今甚至显得有些苍凉萧条。
以郭林和袁青为首的数个来为穆长戈送行的武将,都清楚地感觉到了这种令人无奈而又憋闷的落差。
而还有一个,每次穆长戈出征离京时都不会缺席的人没有出现,而郭林等人也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起她。
不久之前还是穆长戈名正言顺的未婚妻的康乐长公主李湉。
而事实上,这时候人在深宫之内的李湉也并不是无动于衷的。
没过几天,即便在沈皇后的督促和照应下,三餐一顿都没有拒绝,李湉仍旧是又瘦了不少,虽然神态之中那种焦灼之意已经消失,和如今彻底沉静下来的模样反而像是一潭死水一般,更令看在眼里的人担忧。
此时的李湉正站在宫内最高的小阁楼上,穿了一身殷红的华服长裙,佩着她已经许多日没有碰过的首饰珠宝,将自己尽可能打扮得明艳美丽一些。
正如以前,每一次她送别穆长戈的时候那样。
她以前跟穆长戈说过,每次送他离开的时候她都要摆出自己最漂亮的模样,好让穆长戈远在边关每每想起她时,脑海中都能浮现出她最美的模样。
如今,她也是这样打扮的。
只是她站在高高的阁楼之上,就算再怎么踮着脚尖远眺,也看不到重重宫墙之外的街景人群。可她还是坚持面朝着上京城主城门的方向,努力地在寒风之中扬起笑脸。
她身后两步跟她一道出来的藤萝和青萝对视一眼,眼眶泛红都难免有些哽咽心酸。
宫墙之外,骑在马上的穆长戈在经过青石砌成的城门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
仿若透过层层宫墙,看向那里的某个人。
停顿片刻,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再不回望上京城内的一切。
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宫墙之外的穆长戈,还是宫墙之内的李湉,谁都没有想到这次甚至没有见面的分别之后,在他们下一次相见的机会到来之前……这中间,会发生那样大的变故。
城郊的山坡上,有两个人站在密林的遮挡之中,看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军队人马,思绪万千。
……
穆长戈离京的同时,另外一队快马传信的报信官也同时从上京出发,一路向西往边境而去,比需要汇合几处调出的军队再往边关走的穆长戈脚程更快了一些。
因而当穆长戈带着兵马和新调来的军需物资到达边境景国大营的时候,那一队突兀出现的骁国使团已经离开边境,在一队边军的“护送”之下往景国国都上京城而去。
因为走的并不是同一条官道,穆长戈与骁国使团并没有遇到。
也就因此错过了,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机会。
时隔短短几月,再次回到边境的穆长戈,重新穿上自己最熟悉的战甲,看着眼前自己熟悉的军营城镇,小兵将领,却依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
这个不比上京城繁华舒适,甚至因为随时有可能要上战场,随时可能受伤甚至丢掉性命的地方,此刻却难得地给了他一种安稳的归属感。
上京城内,在他真正的身世被揭开之后,他便一直没再有过这样的感觉。
似乎,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并不是真实的属于他的,也都不是他能够继续享有的。
因为这一回,身为穆长戈左膀右臂的郭林和袁青没有跟来,重新接手边境军务虽然并不困难但到底繁琐,倒让穆长戈很快忙碌起来,借着这种忙碌暂时将自己从纷杂的其他情绪里抽离出来。
专心地面对如今的局势。
面对边境线上在他回来坐镇之后仍没有丝毫动静的骁国大军。
同时,他也特地着人关注着从上京那边传来的,有关骁国那一队使团的动静。
他隐约感觉,没有与他迎面相遇过的那队骁国的使团,让他有些心慌。
而这个时候的上京城。
骁国的使团队伍进了上京城后并没有能够第一时间面见景国的皇帝李泓,而被先安排去了驿馆。
景国和骁国算是当世最大的两个强国,虽是相邻但多年交恶,比起环绕在两国周围的一些小国,两国对彼此的态度向来不算好。
几年前李泓登基为帝的时候,平日一向没有什么来往的北边戎狄南疆巫国都曾派过使节前来祝贺,唯独骁国毫无动静,甚至趁着李泓少年登基根基不稳的那段时间,在边境之处很是闹腾了一阵儿,边关几座城一度失守,最终还是当时还未彻底隐退的镇国大将军穆恒带着儿子穆长戈,在小皇帝李泓不惜掏空国库的支持之下血战到底,收复了失地,稳住内外局势。
因此,不算那些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不过从开国皇帝那儿开始的仇恨,只说如今在位的李泓,就是不可能不恨骁国的。
只是不论如何,骁国的这一队使团在经过的驿馆之内等候李泓召见的这段时间,待遇还是不错的。
许多有心人,尤其是李泓自然是派人进过驿馆,不论是明面上遣人过去见礼还是暗中安插伺候人手调查,都想要在这一队人正式面见李泓之前打探出他们此行真正的目的。但这一队人马却是格外谨慎,将这点儿消息瞒得死死地,正使带来的骁国皇帝的国书也有明显会高明武功的护卫日夜看守。李泓的暗卫在先前宁郡王李演引起的上京动乱之中折损了不少,如今剩下的暗卫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不惊动使团的情况下盗出国书查到内容,为防打草惊蛇,李泓也只得撤回了人马。
心中的疑虑和戒备却更深了。
但……到底还是不能再等太久。
骁国使团进入上京城十日之后,终于得到了景国皇帝李泓的正式接见。
使团觐见皇帝是很郑重的礼节,便是戎狄巫国这样的小国来访满朝上下都会谨慎对待,更不必说当世两大强国的另一个了。
尤其是骁国与景国自来不是友好关系,数十年来第一次派遣使团到访,不论是从声势气度还是从国力展示之上,景国都需要更加周全。
于是,骁国使团踏入皇宫大殿面见李泓的时候,大殿之内,满朝文武,无一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