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清穿之计划书 > 《清穿之计划书》TXT全集下载_14

《清穿之计划书》TXT全集下载_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福晋,那你还准备做?”

苏莹对于这个还没成型就要夭折的计划书当然不甘心,想了想点点头,“咱们可以先找一个地方,找一些有经验的渔民在那个地方做实验,咱们给俸禄,有成果了,可以让他们去推广,等养出来了,咱们负责收和卖,四阿哥,我突然觉得这好像是一份很有钱途的事业啊!”作为一个社会顶层的人,享受着整个社会最好的资源,为百姓做点事没毛病,再说了,这个研究要是做好了,最终得到好处的不还是他们吗?

——他们唯一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和前期的投入。

古人能研究出来桑基鱼塘、稻田养鱼,没道理研究不出在海边养海鲜的方法——说起桑基鱼塘和稻田养鱼,好像这个时代也只有一小部分这样做的,也可以推广一下,给农民创收。

现在还属于清朝建立初期,人口没增加多少,还属于地广人稀,士绅这些大地主也都还没发展起来,农民也还有些自己的活路,就是怕这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手里有点钱就使劲的生孩子,最后还是没啥钱,这样想想,几百年后养一个孩子可以把一家三代的金钱和精力全投入进去,把很多人弄得都不敢生,还真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最后都是没啥钱!

苏莹在心中对比了一下,最后决定,这个计划提上日程的同时,还要让人读书,还要进行全民教育,读书可是个大花销,花销上来了,要是和几百年后似的,每个新生儿打防疫针(造成很多残疾儿)进行全民免疫,再把这个全民免疫和全民免疫挂钩,不打不让上学,不上学就是违背教育法,这就是人为造成一大笔开销,加加减减下来,老百姓自己都会不愿意生了。

——好像很不人道啊!不过上位者都不和普通老百姓讲人道,老百姓就是提款机,用得着的时候,你就是当家作主的,用不着的时候,你一个老百姓懂啥,要听专家的!

也是,几百年后人吃的药都是从老鼠、兔子、猴子、山羊等等这些动物身上试验出来的,人都和动物吃一样的东西了,还讲什么尊重生命,动物的生命是被尊重了!

呕,想想都恶心,还是算了吧,这种恶心事真是有点违背苏莹的做人底线,这也给苏莹提了个醒,做为一个国家里面的少数人,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不然,会给很多人带来不好的后果的。

苏莹觉得她最应该庆幸的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全民中医的时代,这并不是说中医的医术有多好,而是因为中医中药都在中国人身上试验了几千年了,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在欧洲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盛行导致死了三分之一人口的时候,华夏依然好好的。

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经过过什么瘟疫之类的,纵观华夏历史,大型瘟疫不仅不是没有还有很多,甚至好些次都达到了“死者不可胜计”,“丁尽户绝”, “户灭村绝”的程度,最近的一次瘟疫恰好也没过去多久,也就是五十年前而已。

这次瘟疫从明万历开始直到康熙年间才算是终结,延绵八十多年,其中崇祯十四年,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六年(就是1641年),南北两直隶,山东、安徽、 浙江、贵州、湖南等地疾疫大作,其中惨状到了“春二月瘟疫大作。有一家死数口者,有一家全殁者,白骨山积,遗骸遍野”的程度。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的瘟疫,更是“有疙瘩瘟、羊 毛瘟等,呼病即亡,不留片刻。

那个时候,明王朝是怎样的?内外交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明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那样的情况下,把情况遏制住,总不可能是靠远在千里之外的连萌芽都没有的西医吧!?

——扯远了!

总之,这场已经过去五十年的瘟疫离苏莹还是很远的,现在还是要让百姓手里有钱才是现在主要的事。

写计划写习惯的结果是,苏莹把赚钱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胤禛一看福晋的计划书上那些养海鲜养鱼、怎么收购怎么卖出去什么的头都大了!

他家福晋想让他一个皇子阿哥去卖鱼,这很有前途吗?虽然他皇子的身份去卖鱼绝对不会少赚,胤禛还是想呵呵,虽然身为一个被史书熏陶了这么久的皇子,利国利民之事还真是有必要做一下的,但是——“渔民就这样吧!那么另外两个你准备怎么办?”

苏莹将写了大方向的‘养殖计划书’放到一边,“能怎么办?这两个要找的可不是我,他们要如何看的是你想他们如何。”

胤禛对此是坚决拒绝的,他就是真的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他也不能到海上做王爷,就是草原都比海上要好。

苏莹对胤禛的想法嗤之以鼻,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皇室子弟这样的想法,才会把海洋白送给了欧洲那群海盗。

“你的意思是,海上随我的意?”苏莹想了想这样问胤禛。

胤禛一看苏莹这个要搞事的样子有点迟疑,但是他又想不到在海上搞事能搞出多大的事?又不是长江黄河这种,她要是在那里搞事,胤禛觉得他得随时提防着她干出什么大事,但是在海上?身为在海上也生活了一段时间,比较有发言权的人,胤禛觉得还是陆地好,海上除了水还是水,还要经常靠岸补充淡水补充食物,也就海鲜比较好吃。

至于那个被苏莹在他耳边念叨了很长时间的东印度公司,胤禛觉得那完全不是什么事,福晋就是弄垮了它也没啥问题,那些洋人离大清远,哪有福晋说的那么悬?这么一想,好像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胤禛很肯定的点了头。

“福晋,你要做什么还是要和我说的啊!”为了以防万一,胤禛很有心机的加了这么一句让他以后庆幸不已的话。

“这是自然,”苏莹想捂自己的心口,“还有,你的六条船呢?”

“——也随你!”反正也是赚银子,银子他身为皇子也是不嫌多的。

苏莹捂住心口,深深觉得她以后要努力了,她以后一定要让胤禛这个目光短浅的感受一下来自大海的威力!

胤禛要是知道他的不重视才导致他的福晋发下了这么大的宏愿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随意的,可惜,身为皇族子弟,其他没学会,死鸭子嘴硬一个比一个厉害!

第56章

既然这次的大佬都表示他来这里就是走个过场, 就是给自己撑腰的,苏莹觉得, 她身为人家的老婆,和人家夫妻一体的人, 也不应该那么客气,于是就帮胤禛找了个阳光明媚海风习习, 可以好好看书的地方, 自己拍拍屁股开始处理事情。

胤禛看福晋这么干脆的就走人无语了那么一下, 不过能离开船舱那种小空间, 每天伴着海浪声起床入睡,练武看书,其他事情不用他操心——更何况晕了那么几天船让他到了澳门之后没有一点水土不服的症状——也没人来打扰他,除了睡前和福晋聊聊她都去做了什么, 聊聊他看史书的感想,胤禛觉得这日子让他整个人都达到了一种接通天地的境界, 最明显的是, 他的武力值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

苏莹看着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的胤禛, 最终没有出言破坏他的好心情,她能怎么说?这才是他这个资质应该达到的程度吗?

还是算了,让他就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反正等回京之前和他切磋一下他就知道了。

苏莹正式接管了胤禛的几条船, 其实船上的茶叶瓷器绸缎之类的都是小事,身为织造,曹寅弄来的东西, 还是要给皇子的,质量那绝对是杠杠的,可以说,把这批东西拉出去,整个澳门都会轰动,澳门的外国人再怎么有钱,弄到的东西也只是普通品,而这批,也就比贡品差那么一点罢了。

要不是知道这批东西是拿来去卖的,苏莹怀疑曹寅把这些全部换成贡品也是轻而易举。

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在分出了一部分质量最好的之后,剩下的苏莹给她手下的这两队都有门路的派系派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们就近把这些东西给卖了,可以卖给大海商,也可以卖给来大清进行贸易的西洋来人。

在有门路,有靠山的情况下,两边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并且两方都还是以不菲的价格卖出去的,不菲到什么程度?不菲到每年经手银子都是百万打底的王长老向苏莹报价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那样的程度。

单单王长老这一边就卖出了三百万两银的程度,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苏莹非常惊讶,询问了经过之后,才知道,王长老把他的那一半东西论个卖了出去,一个瓷器五十两,一匹绸缎五十两,茶叶也是论包卖的。

想一想这个时代,二两银子就足以支撑一个四口之家绰绰有余的过完一整年,三百万两银子,确实是很厉害。

有趣的是,单做海商的这一边在李三姑娘的手里卖出了比王长老多五十万两的银子。

苏莹并没有见到这个李三姑娘,甚至在此之前都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之所以会知道,还是因为那个一直跟在她身边跑腿的王长老的孙子王南王小哥的嘟囔。

想只做海商的这一派也是由几家组成的,最大的,也是领头人的是周长老,而这位李三姑娘看名字就知道,是李家的三姑娘。

在自己的小声叨叨被苏莹听到之后,可能是苏莹正式开始插手船队的事情的原因,王南一改他恭谨有礼面面俱到的形象,给苏莹说了不少船队不为人知的事情,其中李三姑娘的逆袭人生就是其中最励志的。

大概意思是,在船队没分家之前,属于每个人的船想顺便做点生意,那是被允许的,李三姑娘的爹也是想借着这股风赚钱点的一个,可惜运气不好,干什么都是垫底的那个,虽然不至于赔,但是也没赚多少,李三姑娘和她爹刚好相反,跟着她爹出海,她爹做大生意赔钱,她自己捎带着做什么赚什么,最后李老爹干脆就把他船上的生意交给了这姑娘管。

然后等到船队拆分的时候,众人才发现,这李家的资产已经位列整个船队前五了。

不管过程如何,李家也就在海商之中有了坐席,而李三姑娘就是李家的代表,颇受最大的一股势力周长老倚重和猜忌。

“倚重、猜忌?”苏莹念了两遍这两个词,看了眼低着头的王南,“你继续讲。”

“三姑娘和葡萄牙人自立的总督家的小姐关系好,这次,她就是通过她们把东西给卖了出去。”王南也算是跟着这位大小姐从天津到了澳门,再加上这些时候的跑前跑后,这还是第一次觉得这位大小姐气势如此厉害。

苏莹点点头,虽然这小子有私心,但是这位李三姑娘也确实值得一见,能在一群男人里混出头来的女孩子,苏莹只要想想就觉得真好,在这个时代,虽然满族的姑奶奶很厉害,但说来说去都没脱离开后院后宅的范围,要不是有茉雅琪这个不拘一格的小姑娘,苏莹觉得她都要心理出问题了。

现在好了,海上有个算是特立独行的李三姑娘,不管这位李三姑娘是什么目的,苏莹觉得,就凭她的这份能力就可以见一见。

她振奋的心情可能确实有些外露了,连沉浸在书籍的胤禛都察觉到了。

对于察觉这一点,胤禛觉得他也没敏锐到这程度,他之所以能接收到这个信号,实在是他这个福晋为了去见一个女人,比平时见他还要隆重,平时见他,那是要多随意就有多随意,衣服还得让他来选。

自从上了船,他才发现他家福晋对衣服那个随意,可以说穿搭方面一点讲究也没,没吧,还对别人的建议当作耳旁风,这一点在穿旗装的时候还好,没那么多的配饰,可是上了船之后,她就喜欢每天一套汉服,这毛病可就大了。

为了避免出现穿衣不得体的情况出现,胤禛不得不研究了一下汉服的各种讲究,可以说,在汉服着装上面,胤禛在苏莹面前绝对是大师级的。

大师级的汉服搭配师看不下去小学生级都算不上的苏莹的随意穿搭,就劳心劳力的一套一套搭配好——就这,他福晋还整天丢三落四的,还嫌弃他要求高。

嫌弃他要求高的人突然找鸿雁帮忙穿好了整套待客的衣服,那么一个和平时判若两人的人在那里,他又不是瞎的,不过,这种好奇心在知道苏莹是要见一个赚钱很厉害的女孩子之后,他就没什么兴趣了,毕竟有苏莹这珠玉在前,其他人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胤禛觉得他就是不明白一点,他这福晋见一个女人都比见他要穿的正式,他这算不算夫纲不振啊?

穿戴好之后,苏莹看了镜子,第一次觉得自己还是个倾国倾城的美女来着,虽然眉眼之间还是有着孩子气,但是美女那是谁也否认不了的。

为什么见一个女孩子要穿的这么正式?苏莹也没觉得多正式,就是衣服穿了件平时绝对不会穿的比较繁琐的成套的那种,头发不再是简单的发型,而是由着鸿雁给折腾了好长时间,再戴上了几件首饰,再无其它,就是没想到,这么一折腾还真挺好看的。

穿正式一点,自然是为了第一印象,在王南简单介绍了李三姑娘之后,苏莹又找属于她的人问了下这位李三姑娘的信息,最终才定下了这一次的会面。

这一次见面就相当于面试了,见自己未来的下属自然要气场足一些,气场足了,才好发号施令啊!

要是在京城,那一排做门面的宫女往前面一站,气场自然就起来了,现在,看看鸿雁,再看看旁边的小豆丁海燕,还是靠自己吧!

第57章

人们都说, 世人看人,都是先敬罗衫后敬人, 苏莹觉得,她身为皇子福晋, 虽然不用太在意这些,但是也不能表现的太落魄, 前几天见的都是男人, 穿的整齐就行, 现在见的是一个少时就出去行商的女孩子, 那就得注意一点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