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TXT全集下载_199(1 / 2)
……
大内胜达的态度也是极为友善,除了亲自接见外,还有诸多的家老随同会面,陈道坚预先换了洁净的白袜,宾主在密室谈话,室中的铜制香炉燃烧着熏香,密室内密不透风,除了大内家的高层外,就只有陈道坚和通事在场。
大内胜达的目光相当坚毅,说话的口气也是简短有力,这个人给陈道坚的感觉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人物,此次会面,其目标也是相当的明确。
“大内家在我国南北朝时,曾经强盛一时。”大内胜达语气深沉的道“家族掌握着周防国,长门国,石见国三国,守护丰前,筑前两国。二代将军足利义诠与我大内家友善,将九州防御皆交给我家控制,我家族压制武田,毛利,熊谷,平贺诸家,对抗彬原,后藤,三蒲,岛津诸家,与当时的北朝相抗。后将军平定北朝,南北再复一统,我大内家开始受到现任将军的压制。石见国因为银山而被迫交出,昔年的盟友大友氏背叛,令我家族更加势弱。现在将军纠集岛津,大友,毛利,武田诸家,从各方挤压我大内家的生存空间,此时实乃家族存亡之秋矣。若非康天祈君父子驻于平户,将军早就对大内家下手了。就算如此,我睡觉的时候都得睁着眼,惟恐落入敌人的计算之中。”
陈道坚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中年人颇为可怜,虽然其语气深沉,目光坚毅,但就象是一个溺水的等,枕木漂流,连睡觉都得睁着眼。
“贵我双方已经盟好,我方的商业贸易,委托给贵方认可的商人,但军政合作的大计,似乎也并非不可。”陈道坚沉吟片刻,说道“不知道家督的意思,到底为何?”
“大魏迟早要对我国用兵。”大内胜达不动声色的道“石见银山虽大,也禁不住长期的贸易外流。本国已经有不少大名担忧此事,如果棉布再倾销进来,银钱大量外流,本国迟早会有大名贵族反对。到时候,必有一战。”
如果用现代经济学来分析大魏和倭国的贸易,怕是倭人早就跳起来了。
毕竟倭国除了一些海产品和少量的扇子,倭刀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竟争力的商品出口。大量的海商前来,除了销售货物给倭国之外,也是彼此间开展贸易,但此时又没有什么金融服务业,也没有物流,旅游业等收益,转口贸易对倭国毫无益处,只是少量的商人获益,大半的倭人占不着丝毫好处。
而地处内陆的大名,只看到物价升高,通货膨胀,他们从银山获得的好处又被贸易给带走了,这导致了相当多的怨气和不满。
众人都忍不住想,若是没有对外贸易,似乎也并无不妥。
百姓缺一些钱料,铜钱,棉布,也没有什么打紧。
收缩口岸,只购买少量的精美瓷器,上好的生丝,茶叶,满足豪商和贵族的需要就完全可以了。
陈道坚皱眉沉吟,按大内胜达的意思,倭人对现在的贸易兴旺的情形并不太高兴,也忧惧于银山流出的情形太过严重,地盘是南九州各港口,掌握对马岛的大内家当然是贸易的获益者,也就成了各家大名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足利幕府为了稳固统治,当然也希望削减贸易规模,打压过于富足强大的大内家,由此和其余的各家大名达成一致。
这么一分析,大内家的形势确实是岌岌可危,因为并不是私怨可以化解,大内家的危机是源自倭国的大势演化,情势如此,非人力可以挽回。
大内胜达的忧虑由来有因,其家族掌握的武士最多万人,加足轻能动员数万人的军队,和将军与各家大名相比实力相差极远。
若不是康天祈就在平户,局面怕是早就发生变化了。
陈道坚抱拳道“在下省得了,若是如此,我秦王府与大内家算是利益一体,荣辱与共。”
大内胜达轻轻点头,他感觉很是满意,没有看错眼前的年轻魏人,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并且颇有决断,能在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相当有决断了。
若换了老成之辈,定会含糊其词,不等东藩有指令来,不可能有明确的表示。
不料陈道坚又道“就算如家督所言,大内家有被攻击之险,然而贵国要封闭港口,禁绝贸易,也非一两日的功夫。我方可以盛阵水师威慑,只要继续贸易就可以了,幕府将军也不可能冒着开战危机,骤然关闭门户。这么一来,我方和大内家合作与幕府交战,所得者少,付出的多,并不太公平。”
大内胜达沉默良久,方缓缓道“我国北部有虾夷大岛,东西千里,南北八百余里,其地三倍于东藩岛。地方冬天苦寒,夏秋很短,不宜种稻,只有少量虾夷人居于岛上,打猎,捕鱼,杀鹿为生。我国与他们贸易,获珍珠,腌鱼,鹿皮,鹿肉等货物,将军派松前氏经略虾夷,筑松前城,力量薄弱。我听闻大魏秦王负责马政,在东藩这样的炎热岛屿上养马,并不适合。如果秦王援助大内家,击败幕府将军,我愿派兵助中山府军水师,夺取虾夷岛为养马地。”
东藩的养马牧场已经极大,但仍然不能满足所需,在中部和北部再开辟牧场,容纳的马匹也不会太多。
秦王一直在寻找更合适的养马地,开辟更大的牧场,其目光从浙江沿海诸岛,到福建,两广,甚至荆南,由于势力尚未扩张,想在这些地方开辟牧场还相当困难。
福建地方,多山少地,若是在福建路开辟牧场,形同与民争地的局面,会对徐子先的形象有很大的破坏。
而战马和种、马越来越多,养马地的需求也是相当迫切了。
大内家应该是派了多人到东藩打听情报,对这些外来的倭人,东藩的军情司也没有限制其表面的行动,养马地的消息,应该是大内家派出去的人打探出来的消息,此时提起来,也算投东藩所好。
陈道坚再次抱拳一礼,说道“事关重大,在下无法在此时答应,得等到东藩的回信再来拜会家督。”
“当然。”大内胜达顺手拿起茶杯,双手居然微微颤抖着,与魏人交易,背叛本国,对大内胜达来说当然也不是简单的事,内心冲突难免。
不过以当时的习惯来说,国与家来说,大内胜达当然更重视家族的利益,眼前危机不光是大内家会衰弱,还关系到生死存亡,背叛幕府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了。
……
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
夜深之后,十几万匹棉布都卸到了仓库里,由府军看守着。
虽然有府军看守,陈道坚还是去仓库查看了一番,他虽然年轻,但思维缜密,行事谨慎精细,秦王幕府已经改制,陈道坚奉命掌内情司,此次出使倭岛并不光是贸易,还涉及和康家父子的合作,加上与大内家的沟通定约,还是得陈道坚跑这么一趟。
去除工人的工钱,坊机成本,加上给昌侯府的分成,秦王府还能留存一百五十万贯左右,当然是相当丰厚的回报。
棉田会再度开辟,扩大,下一季的收获可以达到三十万匹以上,最终的目标是年产量百万匹。
如果全部出口,倭国一国是吃不下的,对吕宋等国的贸易也是势在必行。
秦王府会以少量的棉布留下自用,大半出口。
陈道坚出海之前已经知道秦王殿下从赵王父子,还有刘广泗家里抄家,弄到了百万贯以上的资产,但对倭国的贸易并没有减轻份量。
抄家这一类事,只是偶然行之,幕府军司上上下下对这一次贸易都寄予厚望。
从东藩的各种产业,正常获利数百万贯乃至千万贯,再加上福建路的常项收入,这才是正经路数,才是养兵的根基。
查看了库房之后,陈道坚颇感满意,和张伯甫,邓方等人在馆舍内密谈。
“大内家最后的提议,也算是一石二鸟。”
张伯甫听了之后,立刻道:“虾夷大岛我知道,倭人才经略几十年才初建一城,由松前氏经略,授职才是旗本。其岛上有十来万虾夷人,以捕鱼,射为生,部落分散,民风软弱,和东藩岛夷类似,不足为患。岛上冬季苦寒,春夏凉爽,倒确实是养马的好地方。其地三倍东藩,有六成地方是火山山地,四成地方是平原,平原地方又有不少密林,就算如此,若能在虾夷养马,几十万匹,百万匹都不在话下。大内家的用意,一层是给我们养马地,投殿下所好,以此来吸引咱们对倭国用兵。第二层用意,是要借由此事打击足利义满的威望,倭人散乱,各地大名自行其事,将军不过是有大义名份,实力也最强。若在将军手中失去领土,其威望必定大减,幕府的实力会大大削减,此后都不会对大内家有什么威胁。纵使再有什么势力突然强盛,可能也是几十年,上百年之后的事了。一任家督,殚精竭虑,能替家族谋几十年太平,大内家督也能满足了。”
邓方在一旁道:“若是如此,咱们岂不是替大内家火中取栗?”
“也不然。”陈道坚道:“此事也是对咱们有足够多的利益。一者,有稳固的盟友和商道,压制幕府不敢削减贸易。二来,是得养马地,王上必定十分高兴,也能使东藩控制的丁口,土地,大为扩大。在此之前,王上是考虑在琉球用兵夺养马地,但琉球对大魏向来恭谨,对其用兵有失道义,且在大魏国内必定会有弹劾,于王上名声不利,这虾夷地比琉球更合适,对我们也是大有利之事。三来,可以借此练兵。”
张伯甫大为赞同,说道:“陈大人这么一分析,果真是对咱们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所以大内家才敢提此事。”陈道坚盘腿坐地,身形却仿佛巍峨如山,他眉宇舒展,微笑着道:“今晚我修书一封,算是我们几人的共同意见,可以与大内家达成密约,也与康家父子达成密约,诸位意下如何?”
张伯甫道:“在下赞同。”
邓方也道:“下官也赞同陈大人所言。”
陈道坚轻轻一点头,这时张伯甫拍了拍手,室外有人推门进来,张伯甫轻声吩咐,令人赶紧拿笔墨纸砚来。
等陈道坚写完书信,张伯甫会以驻日会同馆使的身份用印,邓方则派出军情人员,急速搭出港回大魏的船只送信,一切都很快捷,可能几天之后,秦王徐子先的案头就会有密禀信信了。
所有人都感觉振奋,陈道坚此次出使,主要目标是和康家父子会商,并且出售棉布,确定对倭国的商道运作,而万万没有想到,倭国内部出现嫌隙,给了东藩方向武力介入倭国,获取更大利益的机会。
张伯甫这时笑道:“倭人表面恭谨,实则内傲。他们早年败给大唐,学习大唐百年。后来看大唐衰弱,遣唐使便不派了。后来我华夏被北虏南攻,差点失了国祚气运,倭人便更是骄傲了,因其击退了北虏十余万大军,他们将那场台风称为神风,骄傲之态,溢于言表。咱们大魏、建、国之后,倭人并不如侍奉大唐那样恭敬,因为咱们北方,西边,俱有强敌,大魏的国力也不似大唐那般强大,是以人家也不会如对大唐那般对大魏。这几十年,海盗兴起,大魏水师残败,倭人就更加蛮横无礼了。我们初至时,大内家连个家老都不派出来,只派个武士头目过来接洽,那副这趾高气扬的模样,至今我想想还是生气。待我东藩府军横扫倭国之后,且看他们还有没有眼下这般傲气。”
“原来伯甫兄还受过这般窝囊气。”陈道坚道:“且不急,姑且待之,迟早要叫他们都还回来。”
“父亲,陈道坚见过大内家督,已经回他们东藩馆舍去了。”
康天祈头上插着根木簪,花白的头发梳理的相当整齐,几个小厮在房舍内用湿布抹着橡木铺陈的地面,将地板擦的水洗过般的干净。
这个木阁临海而建,身后是山谷般的海港,到处都是栈桥和码头,大量的船只停泊在此,到了港口中,外来的商船也是相当安全,康天祈绝不会允许有人破坏自己的基业,在倭国的商业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以这处相当安全。
“兴许是我老了”康天祈没有直接回应儿子,而是感慨道:“就喜欢倚在这里看海。”
康恩茂奇怪的看了父亲一眼,说道:“爹要是想到海上去玩耍,现成的有船。要想钓鱼也行,何必发此感慨?”
“上了船会头晕,我撑不住了。”康天祈回过头上,眼神却仍然是犀利如旧。他对长子道:“陈道坚此子不比寻常,你猜他会同意大内家的条件,和他们定约吗?”
“这般大事,儿子感觉不是陈道坚能作主的事,应该会回报。现在得看秦王的意思,以儿子看,秦王这样有进取心的人物,一定会同意。”
“你的判断不错。”康天祈微微一笑,说道:“老夫亦是这般想的。”
“儿子有些担忧之处。一则是不知东藩的中山府军是不是真的那般厉害,可以击败幕府大军。二来是不知道流寇一起,秦王何时能抽出手来?”
“幕府大军不会是中山府军的对手。”康天祈喟然一叹,说道:“倒是流寇,老夫亦有些担心!若是牵扯时间太久,时间稍纵即逝,大内家内部也不平静,若无内应,单纯以武力征服,秦王尚没有这个能力。”
康恩茂眼光闪烁,说道:“若是我们也出手,如何?”
“如果你是开拓之主,可以。”康天祈道:“若你想着在倭国安稳当个有官位的大名,安享富贵,那就不可。如何取舍,你自家决断。”
“这是俺大兄。”穿着队官袍服的黄来贵摸摸自己的脑袋,笑着对一群同袍介绍道:“中一号的甲板长。”
中一号也是现在中军舰中的最大战舰,近四百吨的战舰上装配着两具八牛弩,每次发射便是粗若儿臂的铁矛激射而出,足可将硬木舰身打的木屑横飞,若射中甲板上的人群,便会使敌方的死伤异常惨重。
除了床弩之外,匠作司也在船首和船尾各加装了两具投石机,弥补远程大规模杀伤力的不足。
“见过诸位兄弟,俺下个月就去中十一接舰,今天能见面,也是巧了。”黄来福啃食着浅黄色的柠檬,这玩意酸的厉害,他打招呼的时候脸似乎都是苦的。
黄来贵笑起来,对着身边的罗方孝笑道:“你们兰芳出的这玩意可真是害死人了。”
“哈哈哈”
几个兰芳人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