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无敌正德 > 《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121

《无敌正德》TXT全集下载_121(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把千里江山图给你弄来

听到太子殿下要把自己的画献给陛下,唐伯虎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肯定。于是他躬身说道“臣谢太子殿下。”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情,可是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唐伯虎,已经多少有一些心得了。当年自己的事情让陛下很不高兴,是太子殿下把自己保下来的,所以陛下对自己的观感未见得有多好。这几年也都是太子在照顾自己。这一次,太子殿下是想让自己在陛下面前露个脸。毕竟从西北回来之后,自己的差事还没有安排,显然太子殿下想要重用自己。既然要重用自己,陛下那边就必然要点头,就得让陛下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这幅画就是太子殿下送给陛下的敲门砖。看着唐伯虎,朱厚照点了点头。对于唐伯虎这几年的进步和表现,朱厚照还是很满意的,所以也愿意提携他。这个时候,酒菜也都安排好了,朱厚照陪着唐伯虎吃了顿饭,临走的时候还给他拿了十坛子好酒,让人给送到府上去。两世为人,唐伯虎都没能逃掉一个酒。只不过上一辈子和这一辈子是不同的。上一辈子唐伯虎家里面总是死人,生活潦倒落魄,喝酒无非是借酒消愁罢了。但是这一辈子不同,虽然家里面也还是死人,但是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这也算是对他的报答了。事实上是朱厚照把唐伯虎的孩子照顾得很好。人活着,唐伯虎的心情也就好很多,加上有了进取心,所以他并没有那么忧虑,喝酒更多的是为了高兴。所以朱厚照也就没有限制他,这一次回来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些好酒。于是唐伯虎带着酒欢欢喜喜的走了。送走唐伯虎之后,朱厚照看了一眼走过来的太子妃,笑着开口问道“何事?”“臣妾听说唐伯虎给太子殿下送来了一幅画,就想过来看看。”太子妃笑着说道“大名鼎鼎的边塞才子的诗词和画作都是难得一见,臣妾也想看看。”听到这句话之后,朱厚照也笑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唐伯虎的才学的确是没的说。虽然这一次自己改变了他的进程,把他送到了西北的边塞去,他也的确没有辜负自身的一生才华和本领,硬生生的在边塞写诗作画,闯出了大名鼎鼎的边塞才子的名声。此时的唐伯虎可以说在士林之中名声非常的大,边塞才子的名头更是大的很。很多人都拿他和唐朝的边塞诗人相比,这是朱厚照没有想到的事情。不过这也算是好事情。于是朱厚照说道“在这里,看看吧。”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厚照把手中的画轴递给了太子妃,然后还帮着太子妃把画给展开了。看了这幅画之后,太子妃出神了半晌,良久才开口说道“当真是大手笔,名家之作,传世之宝。”说着,太子妃抬起头看向朱厚照,脸上和目光之中全都是哀求的神色。太子妃这个模样,朱厚照还是第一次见到。两个人成婚这么久了,朱厚照这里的宝贝也不少,但是太子妃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兴趣,无论是珍珠美玉还是金银钱财,她都不是很在乎。至于说名家书法和字画,太子妃虽然有收藏,但也不是很上心,毕竟皇宫里面就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过这一次看到唐伯虎的这幅画之后,太子妃还真的是动心了。这里面的理由朱厚照也知道,那些有名的画作,她不是看不上,也不是不喜欢。只不过她作为太子妃这么做不好,毕竟那些东西都是皇宫里面的珍宝,现在还轮不到她来收藏和把玩。但是眼前的这一幅画就不一样了。这幅画做的这么好,用太子妃的话说,将来肯定会成为传世珍宝。最关键的是这幅画是唐伯虎送给太子殿下的,虽然唐伯虎也很有名,但是这画和那些传承下来的画作是不一样的,毕竟是现在的人画的,价值还没有那么高。而且这幅画第一手就到了朱厚照的手里面,她收到手里也没什么问题。朱厚照自然是看出了太子妃的心思,不过还是笑着说道“这幅画可不能给你,这幅画等一下我要送到父皇那里,用它替唐伯虎换一个前程。”这幅画之所以合适,是因为他画的是大明的边塞风景,这里边也展示了唐伯虎在边塞这么多年的政绩,所以这幅画最合适了。朱厚照不可能把它给太子妃,这是在耽误正事。听到朱厚照这么说,太子妃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因为当年的科场弊案?”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这件事情虽然不大,也过去了这么久,但是就怕有些人提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恐怕父皇会多想,所以这幅画是要给唐伯虎买前程的。”听到朱厚照这么说,太子妃脸上的表情也收敛了起来,对着朱厚照扶了扶身子,说道“是臣妾孟浪了,请殿下恕罪。”朱厚照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伸手拉住了太子妃的手,笑着说道“这有什么的?无非就是一幅画罢了。倒是本宫疏忽,没有照顾太子妃的这个小爱好。不过也没关系,回头本宫找一找,把那幅千里江山图给你找来。”千里江山图?这幅画的名声可实在是太大了,太子妃自然也是听过的。听到朱厚照这么说之后,太子妃连忙摆手,说道“这可使不得,真要是殿下被臣妾找来了这幅画,外界还不一定怎么说臣妾呢。”“管他们,”朱厚照无所谓的说道“喜欢收着就是了,大不了咱们谁都不告诉。”朱厚照凑到太子妃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到时候咱们就留在闺房里面,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听了朱厚照的话,太子妃有一些哭笑不得,无奈的说道“臣妾知道殿下宠爱臣妾,可是这个事还是别做了,传出去真的影响不好。妾身倒是无所谓,可是影响到太子殿下就不好了。”“这算什么事?”朱厚照摆了摆手说道“本宫好歹也是大明朝的太子殿下、国之储君,弄一幅画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头画到手之后,本宫再找一个地方给它盖上章,就盖你太子妃的印鉴。”说着说着,朱厚照还真的就打算这么干了。如果这件东西能够传到后世,有了这件事情的加成,必然也会成为一段佳话。太子宠爱太子妃,把画给找来了,还盖上了太子妃的印鉴。有了这个故事和这个过程之后,那画必然是名声大涨。就像后世喜欢盖章的那位皇帝,他盖的章那都是真画,而且人家还喜欢往上提诗。自己虽然没有这个爱好,但是干这么一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太子妃心里面很甜蜜,但是就觉得这么做很不妥当。不过没等她继续说什么,朱厚照就伸手把她给拦住了,然后开口说道“这天色已经不早了,我还是去一趟乾清宫吧,趁着父皇还没有回母后那里。”虽然朱厚照说的是正事,可是太子妃总觉得怪怪的,不过还是连忙躬身说道“那臣妾等太子再下回来。”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让刘瑾捧着那幅画,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咸阳宫,直奔坤宁宫。在朱厚照到坤宁宫的时候,这里还是灯火通明忙碌的样子,也就是说老爹还在这里。走进坤宁宫之后,朱厚照就看到了忙碌的老爹。朱佑樘自然也知道儿子来了,抬起头看了一眼朱厚照,然后开口问道“不是在宫里面和人饮酒吗,怎么还有空到这里来?”唐伯虎进宫的事情,显然老爹已经知道了。于是朱厚照说道“正是因为此事而来。”说着,朱厚照伸手将刘瑾捧着的画拿了过来,然后说道“唐伯虎敬献了一幅画,儿臣拿来给父皇看看。”听到朱厚照的话,朱佑樘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只是沉着脸说道“身为帝王,切不可以因为个人喜好而误了公事。即便是再喜欢诗词画作,也不可玩物丧志,不要学宋徽宗。诗词书画只是小道,切不可沉迷。”“另外帝王收受臣子敬献的物品,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绝不可私相授受,否则天下幸进之辈必然会穷搜天下之宝敬献于御前。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听了老爹的话,朱厚照心里面顿时就沉静了下来。虽然这件事情没有做,但是老爹的想法和说法还是感染了朱厚照。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老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这样的君王思考事情的角度从来都是从家国天下出发,这是很难得的。朱厚照躬身说道“儿臣明白,谢父皇教诲。”朱佑樘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有很多的缺点,比如霸道,比如做事喜欢简单粗暴,对待臣子们也比较刻薄。但是他的优点也不少,比如他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又比如他公私分明。朱厚照见老爹满意的点头,说道“不妨先看一看这幅画吧,如果以后天下的官员都能够进献这样的画,儿臣倒是能够挺高兴的。”听到朱厚照这么说,朱佑樘的兴趣也被调了起来,于是笑着说道“看你宝贝的样子,应该是好东西。那就展开看看吧。”同时他也笑着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准备看儿子带来的这幅画。朱厚照在刘瑾的配合下,轻轻展开了这幅很长的画轴。一整张完整的画就呈现在了朱佑樘的面前。与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朱厚照一样,朱佑樘的脸中也全都是震撼。从头看到尾,又从尾再一次看到头,朱佑樘脸上充满了浓浓的震撼之色。抬起头看着儿子,朱佑樘语气之中带着赞赏的说道“此画可媲美千里江山图,雄浑壮丽,画工精湛,彰显的是作画者的大胸怀大气魄。好画啊!”说着朱佑樘看了一下落款,他知道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下边写着唐寅,唐伯虎,也就是说这幅画是唐伯虎画的。儿子说臣子们送上这样的画他会很高兴,朱佑樘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这是臣子自己画的呀!于是朱佑樘看着朱厚照说道“说说吧。”“是,父皇。”朱厚照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口说道“这几年唐伯虎走遍了西北几省,看遍了大明的边塞。从他去边塞开始,已经快整整十年了。他的这幅画蕴含了他的胸怀,在各个地方他做的事情也不错,多有功劳。”“在儿臣收到这幅画之后,儿臣就想到了大明这几年的边塞。儿臣第一次去西北的时候,那时候火筛入扣,西北战败,朝廷居然无法对付一个火筛。现在想想真是不胜唏嘘。”“儿臣到了西北之后,带着五千人打了一仗,虽然那一仗儿臣打胜了,可是儿臣的心里却并没有多么的欣喜。堂堂大明,对付一个火筛居然也要儿臣亲自领兵去,何其的悲哀?”“再看看现在,何人敢扣大明的边关?即便有人作乱,随便遣一员将军就灭了,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看着唐伯虎的这幅画,儿臣也是颇多感触。看看他画的这座城,车马如流、人潮如织。”“在西北能够见到这样的盛景,足见我大明西北边垂直安定,百姓生活之富足。宋虽有千里江山图,可宋是什么情况?边关不宁,山河有恙,如何与我大明相提并论?所以儿臣觉得这幅画要胜过千里江山图。”听着朱厚照的话,朱佑樘的脸上也散发出了红光,一时之间也是感触颇多。他自然也是从这件事情之中过来的,儿子没长大之前,边关的扣关一直就没停过,这些年打打停停,大明吃亏的时候也挺多,哪像现在这么省心?听儿子说完这番话之后,朱佑樘再去看眼前的这幅画,自然感触就不一样了。他心中顿时豪气无比,朗声说道“皇儿说的对,我大明江山胜景,岂是可比?”。

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绅一体纳粮

见到老爹豪气张扬的样子,朱厚照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朱厚照要说的自然不是给唐伯虎封官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根本用不着自己如此的费心力。唐伯虎的功劳摆在那里,只要老爹一碗水端平,那么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有了自己给老爹的这幅画之后,想来老爹也不会再说什么了,所以朱厚照不担心这件事情。朱厚照如此费尽心力的铺陈,为的自然是更大的事情。于是他看着老爹说道“父皇,可记得儿子曾说过的官绅一体纳粮制?”听到儿子的话之后,朱佑樘的脸色就是一变,随后笑容缓缓的收敛,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瞪了一眼朱厚照,说道“就知道你有事情。”自己的儿子什么脾气秉性,朱佑樘再清楚不过。这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得主,跑到这里来哄自己开心,果然是有事情。不过想到儿子曾经提到的这件事情,朱佑樘的心情也是沉重了起来。现在勋贵和王族全部都纳税了,剩下的就是士绅了。原本朱佑樘以为会有臣子主动提出来,可是谁能想到,从始至终就没有人提这件事情,好像大家都不知道一样。如此装聋作哑,自然是有原因的,朱佑樘可不认为他们没想到,这就是摆明了装傻充愣。现在儿子把这件事情提出来,显然是儿子准备这么干了。“你准备做了吗?”看着儿子,朱佑樘面色凝重的问道。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现在朝廷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又清查了江南的田地,正是朝廷握有大势的时候,此时去做此事正合适。”在这个时候去做,虽然多少也会有一些阻力,但是却要小很多。对于儿子的这个说法,朱佑樘也赞同,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你有信心?”“儿臣有信心。”朱厚照语气笃定的说道。朱佑樘听到儿子语气甚笃,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做?”只要把这件事情提出来,肯定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这都是不用想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做、如何做这件事才是关键。朱厚照其实早就想好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付诸实施。事实上,他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完整且周密的计划。朱厚照朗声说道“当初太祖皇帝制定的政策,是为了照顾读书人,让天下穷苦的读书人能够读得起书,所以这才给了他们免税田。”“可是时至今日,土地投献成风,各地的士绅家族隐匿土地已经成了常态。朝廷赋税不足,他们却吃了一个盆满钵满。如此做法有违太祖皇帝的本意。”“只不过一旦要改动,他们就会把祖制抬出来。所以儿臣以为此事当不留把柄,不可违背太祖皇帝的初衷。”“儿臣觉得完全可以将免税的田地转为恩养钱。将所有田地的免税钱粮核算一个度,然后每年发放一些钱粮给读书人,所发放的钱粮与他们的免税田所产量相同。如此一来,既不违背太祖的初衷。也可以将赋税收上来。”来到大明朝这么久了,朱厚照早就明白了这里面玩的东西。就是很多东西可以做,不能说;很多东西可以说,不能做。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表面上,士绅不是不纳税,人家是纳税的。他们不纳税的名义上就是太祖皇帝给的免税田。原本是有定额定量的,但是他们给发展成了只要中得举就不纳税;自己家里原本没有那么多土地,结果却吸纳大量自耕农的土地。他们私下里藏匿的土地也非常多,只是这种事情是不能说的,根本就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只能私底下做。所以朱厚照的这个改变,是站在大义大礼之上的。看了一眼儿子,朱佑樘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最近这一段时间,儿子办事越来越大气,自己都快忘了儿子阴损的一面。现在他终于把这一面拿出来了。如果朝廷真的这么做了的话,找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田地很麻烦,直接发钱粮很方便,而且旱涝保收,不会因为天灾让读书人破产,赋税核算的时候也更加简单方便。理由非常非常的多。反对的理由就没有,你能够怎么说呢?难道你要说,我们其实暗中得到的更多,所以我们不想把账摆到明面上来?这还要不要脸了?这就是可以私底下做,但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如果你说这违背了太宗皇帝的祖制。那其实也很简单,太宗皇帝就是为了让穷苦的读书人能够读得起书,只不过开国的时候没有钱;现在有钱了,就用现在的这种方法来补贴。而且恩养钱的名字,真的很好听。你受的是皇帝的恩养,只会让更多的人不能够理所当然的干坏事。正所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你要干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你对得起谁?如此做法既能够堵住他们的嘴,又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如果非要拿祖制说事的话,朝廷的勋贵勋戚、各地的藩王,甚至连皇上的皇庄,全都已经开始纳税了,祖制也说他们不用纳税,难道要把他们的税也免了?如此一来,就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让他们有苦难言,有话说不出来。看了一眼儿子,朱佑樘自嘲的笑了笑。原本他的心里边还有一些担心,生怕儿子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情来。现在看来自己是白操这个心了。论计谋、论阴损,自己拍马也比不上儿子朱佑樘看着朱厚照,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操办吧,只要别闹出太大的乱子就行了。”“父皇放心,一定不会出乱子。”朱厚照躬身说道。“行了,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朱佑樘看着朱厚照摆了摆手,他现在不想再和儿子说话。“儿臣告退。”朱厚照连忙躬身说道。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朱佑樘自嘲的笑了笑,然后转身向着皇后那边走去。在儿子这里受了刺激,需要去找皇后倾诉一下。另外儿子送来的这幅画的确不错,可以拿给皇后看一看。回到咸阳宫之后,朱厚照的心里面松了一口气。自己终于把这件事情从父皇那里批下来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操办了。对于具体操办这件事情,朱厚照一点都不担心,没有人能够违抗自己的命令和意志。朱厚照看了一眼身边的刘瑾,然后开口说道“明天你派人去送信,早朝之后让户部尚书戚尤过来一趟,本宫有事情要交代他。”“是,太子殿下,奴婢记下了。”刘瑾连忙答应一声。朱厚照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够自己出面去做,还是要找人去提出来。至于找谁,朱厚照早就安排好了。这些年自己在朝堂上安插了不少人手,做这件事情还是没问题的。这件事情由户部尚书提出来,也算是应有之意。根本不用学什么大家一起纳税,就是因为户部这么收税很繁杂,也很麻烦,所以改一改直接按照给官员发俸禄的形式,把钱粮发给读书人,其他的不用他说什么。只要由他提出来之后,朱厚照的其他人在上奏本支持,这件事情就成了。至于会不会有人反对,有什么理由来反对,这些根本都不重要,朱厚照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收税的不用地方官,现在全都是税务司在操办,这就足够了。只要有人给自己办事,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是朱厚照这些年的领悟。做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人给你办事,无论朝堂上是忠臣还是奸臣。一旦没有人给你办事,你这个皇帝也就废了。只要有人愿意给你办事情,有人去给你做,其他人再反对都没有用。因为他们会把事情办好,那些反对的人只能在一边看着,毫无办法。除非他们能够使用强硬的手段来反对,但通常皇帝都会用更强硬的手段镇压下去。除非皇帝手中没有兵权,那皇帝基本与傀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的朱厚照手里握着兵权,朝堂上有大臣支持,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出现。见刘瑾答应了之后,朱厚照也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天色不早了,他也要早点去休息,太子妃还在等着他呢。自己现在也要快点过去,毕竟要争取早日生个孩子。第二天一早,早朝散了之后,群臣三三两两的往外走。户部尚书戚尤一眼就看到了刘瑾,见他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便赶忙走了过去。“刘公公。”戚尤笑着对刘瑾拱了拱手。刘瑾也笑着还礼,然后开口说道“戚大人,太子殿下召见。”听到刘瑾的这句话。戚尤的脸上顿时就严肃了起来。要知道,他虽然是太子殿下的人,可是太子殿下已经很久没有召见过他,也很久没有吩咐他事情了,这其实让他的心里面很是忐忑。现在听到太子殿下召见自己,这心里面就更忐忑了。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太子殿下不召见自己的时候,担心自己被疏远;可是现在突然又召见自己,他又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让太子殿下生气了。不过戚尤没有时间去想这么多,因为他需要赶快去见太子殿下。不过这心里面没底可不行,于是戚尤连忙对刘瑾说道“有劳刘公公了,刘公公可知道太子殿下召见我所为何事?”这句话问的就很直白,通常情况下能说的话,刘瑾都会说,也算是与这些官员结一个善缘,毕竟他们都是太子殿下的人。可是今天刘瑾却没有说,只是笑眯眯的说道“到了那儿,戚大人就知道了。”戚尤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自己继续问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刘瑾什么都不会说。如果自己非要问的话,反而会有麻烦。于是他没有再说什么,跟着刘瑾往咸阳宫而去。到了咸阳宫之后,戚尤就见到了朱厚照,连忙上前行礼道“臣戚尤,参见太子殿下。”听到这个声音,朱厚照回头看着戚尤,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免礼吧。”等到戚尤站起身子之后,朱厚照才继续说道“今日找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说。”“太子殿下尽管吩咐。”戚尤连忙答应道。这一刻他的心已经提了起来,生怕太子殿下要惩罚自己。不过仔细的琢磨一下自己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只不过伴君如伴虎,这心还是提着。“给你看看这个。”朱厚照笑着将一份题本递给了刘瑾。刘瑾连忙双手将题本接过来,然后快速的走到了戚尤的面前,伸手将题本递给戚尤。戚尤躬着身子把题本接过来,伸手展开快速看了起来。这一幕多么的似曾相识,以前太子殿下就是这么交代他办事情的。给他一份这样的题本,也不允许他去修改,只是让他回去写上自己的名字参奏上去。只不过这种事情自己真的好久没做了,现在拿过来居然还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不过看了题本中的内容之后,戚尤就不淡定了。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在户部干了这么多年。以前还是统帅过税务司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份题本是什么意思。朝廷这是要收所有读书人的税啊,或者说是太子殿下要收所有读书人的税。虽然这上面没有提这些东西。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这些年戚尤的官路顺风顺水,谁想到突然就出了这么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如果要是办不好的话,那可能自己的名声就臭大街了,搞不好就是人人喊打的地步,实在是太为难了。戚尤也知道自己不办不行,太子殿下既然把事情交给你,就不会让你推脱,根本不会给你躲避的余地。“太子殿下,是要臣参奏上去吗?”戚尤咬了咬牙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