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162(1 / 2)
d桂圆说:“赏他。”
打发了豆羹出去,桂圆问:“公主也是这么想的吗”
“嗯,有一半儿。”
桂圆在一旁轻轻替她打扇:“那另一半儿呢”
“我觉得小哥应该不会喜欢袁大姑娘那样儿的。”
刘琰跟小哥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近,四皇子的性格喜好她不说全都知道吧,也总有个七八分准。
那个袁若锦不是不好,以大多数人的目光来看,她挺好,四平八稳,从头到脚都照着“好儿媳妇”“贤妻良母”的规范长的,一分都不错。
福玉公主夸过她,其他人提起她也都是满满的赞不绝口。
这样的人他们身边已经太多了,大太监们,年长持重的尚宫们,身边的教习、师傅们这些人也都是在严格的规矩下面过了十几乃至几十年的,一抬手,一迈步,一躬身,全都精准的象尺子量出来的一样。
刘琰自己对这些人没什么厌烦,因为他们那四方板正的样子跟身边的桌子椅子没什么区别,没活气儿,都不大象人了,谁会莫名的去厌恶一件器物呢
可是刘琰觉得,小哥应该不会想要娶一个四四方方板板正正的老婆。
都说娶妻娶贤,但真娶了这么一个穿着规矩顶着道理的媳妇,也只能供在家里当当摆设,反正男人可以有不少女人,妻子不喜欢还能纳妾,总会遇着可心的。
小哥应该不会想要娶一个姑娘回来当摆设。
看小哥平时身边交往的人,呃,当然他们都是男的,可是一个人的喜好总是能看出来一些的。
大郑小郑兄弟俩就够没规矩的,大郑还好些,小郑在家有母亲祖母婶子一起宠着,等进宫做伴读,四皇子待他也十分宽厚,他一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四皇子也都乐呵呵的从来不生气。
还有曹家表兄,孟驸马,赵驸马,以及宗室内和他尚算谈得来的刘笱,再加上一个陆轶,全都不是爱守着礼教规矩的人。
“嗯”刘琰有点事情想不大明白,在榻上翻了个身,忽然说:“叫豆羹进来。”
刘琰打发豆羹去四皇子那儿一趟,找他毛德哥哥也好,小罗弟弟也好,总之要打听打听四皇子今天究竟和袁姑娘说什么了。
“奴婢就这么去打听”
“就这么打听,”刘琰理直气壮的说:“要是小哥知道了,你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第三百五十章 人选
“毛公公,公公你看。”
毛德一回头就看见豆羹正站在门边儿对他挤眉弄眼,看见他转头还笑着打了个躬。
毛德笑着骂了一句:“猴崽子,站门口做什么还等我请你进来”
豆羹当然不是空手来的,他带了一小包茶果来,正巧毛德这会儿歇着,刚沏了茶。
“坐。”毛德给他他倒了一杯,豆羹本来已经坐下来,赶紧欠起身两手把茶接过来:“多谢,多谢,我这是有口福,赶上好茶了。”
他带来的茶果是雪白白的粉酥,清甜不腻,格外爽口,配毛德沏的这茶正好。就有一点儿不便的是,粉酥外面那层细细的粉面儿会粘在手指上,豆羹就搓了搓手指,毛德干脆把把手指头上的粉面儿给吮了。
“你是来打听袁姑娘的吧”
豆羹满脸堆笑:“毛哥哥就是毛哥哥,您这双眼把我的心肝脾肺都看透了。”
“不是我看你透,”毛德意味深长的说了句:“你已经是第四个来打听这事儿的了。”
豆羹一愣,随即笑着问:“前三个都是谁啊”
毛德看他一眼:“你真想知道”
豆羹把这句话一品:“不不,我不想知道。哥哥还是指点指点我,我回去跟我们公主好回话儿啊。”
“其实没什么,袁姑娘是来向四皇子道谢的,说她弟弟袁若清在宫学里生病,承蒙四皇子照应才没出大事。”
“还有这事儿呢我都没听说过。”
“不是什么大事儿,宫学里现在风气也渐渐不好了,没背景,家世不行的,总要受点排挤,我们殿下若能拉一把手的,也不会坐视不理。”
豆羹机灵的捧了一句:“咱殿下一向待人宽厚,这个,还用得着特意来谢”
袁姑娘看着可端庄哪,这么多人看着,她非得赶今天道谢
当然了,也有可能人家觉得错过今天就没机会再见着四皇子了。
也可能
豆羹回去的路上猜着前头三个来冲毛德打听消息的人是谁。
这不难猜。
皇上身边的姚公公算一个,皇后娘娘身边的闵公公算一个,他们肯定会来问的,不亲来也得打发心腹来。
那还有一个是谁呢
这剩下的一个可就不好猜了。宫里虽然主子不多,但有势力的大太监和尚宫还是有几个的,比如内宫监那边儿的人,四皇子若要办婚事,那可轮到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他们事先打探一下女家的消息也有可能。
当然,说不定是宗正寺那边宗室里头颇有几位“事事关心”的多事人。
豆羹就这么一路琢磨着回去了,如实把毛德的话一五一十的回禀给刘琰,自己没有增减一个字,更没有对这事自己妄加揣测和评断。
刘琰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去歇着吧李尚宫那儿应该给你留着甜汤呢,他们都喝过了,你快去喝吧。”
豆羹虽然才在毛德那儿喝了茶吃了两块粉酥,但是来回奔波这么一趟,那顶什么事儿啊。李尚宫让人把甜汤热了端给他,当然了,也顺便问了他刚才的差事。
跟李尚宫说话,豆羹就比在公主面前要放得开一些。
“姑姑,这袁姑娘干嘛找咱四殿下说话呢”
李尚宫只是一笑:“你不知道那你说说,袁姑娘是个聪明人,还是个蠢人”
豆羹笑了:“奴婢又不认得袁大姑娘,就远远看了两眼,哪能说得清楚呢。”
“不要紧,你只管说。”
豆羹试探着说:“很多人都夸袁大姑娘好,应该不是个蠢人吧。”
李尚宫就笑了:“是啊,应该不蠢,那就是个聪明人了”
豆羹只好点头。
李尚宫终究没多说什么,只是凭着她在宫里几十年的阅历可以断定。
“这事儿没完。”
很快豆羹就明白了李尚宫这话的意思。
都说出头的橼子先烂,没过几日,就听说了袁大姑娘落水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