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1(1 / 2)
是一个方正之人,很在意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很多事情正统都没有跟王大学士商量,就是害怕王大学士知道之后,会觉得他是一个昏君,转而来对付他。
他对王大学士有着一定程度的畏惧。
王大学士是他的老师,现在又是内阁首辅,就算是教训他,也有那个资格。
如果没有王大学士和他的那一帮学生,正统皇帝就没有可用之人,甚至当初也不可能成为储君。
没有文官的支持,靠着那些阴谋诡计是不可能当上储君的。
王大学士认为他是仁厚之君,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在王大学士面前扮演仁厚之君。
但是在夏四海面前,他不用扮演这些。
他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夏四海非常的清楚。
甚至拿齐王夫妻出气,也是夏四海出的主意。
在他的心目中,王大学士只是一个帮他掌握权力的工具,夏四海才是他的贴心人。
夏四海只是一个太监,不可能威胁到他这个做皇帝的,这也是他对夏四海绝对信任的一个原因。
有什么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跟王大学士商量,而是跟这个夏公公商量。
夏四海被他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看了大炮试射的结果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并没有想出解决之道来。
这是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
哪怕是将尧国所有的男丁都征招入伍,全部派上前线去和方浩作战,也不可能打得赢那场战争。
那样的武器,足可以抹平任何人数上面的差距。
想了很久,才说道:“他要是想造反,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他,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让他不去造反。”
“可能吗”正统问道。
夏四海想了很久,也只能叹息一声。
他也不认为有这种可能。
有多大的实力,就会有多大的野心。
他对正统说道:“皇上,朝政的事情,不是奴婢能够了解的,这件事情皇上应该去问王大学士。”
第三十二章 生路
内事不决问夏公公,外事不决问王大学士,这已经是正统登基之后的基本操作。
夏四海只擅长阴谋诡计,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无疑是阴谋诡计不能摆平的。
没有办法,夏四海只能够推荐正统找王大学士商量。
正统便下旨召王大学士入宫商量这件事情,又将池旭也宣入宫中因为那几发炮弹是池旭带过来的,池旭多次去关外,对那里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正统召这二人入宫的同时,在京城名妓素心的小院子里,也有一场两个大人物的见面。
不过这两个大人物,确切的说,只能算是曾经的大人物。
一个是在十几年前和戎突人战争里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郑绪郑侯爷。
另一个,则是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但是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上朝的尤登阁。
两个人现在的身份也很高,但是他们手中都没有权力。
郑绪在正统登基之后,已经做好了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他的子女后人都被严密的监视起来,虽然看起来挺自由的,可是离不开京城。
他自己倒不是没有办法离开京城,可是带不走家人,一个人离开,那就是给家人带来灾难,给正统灭他满门的口实,还不如留下来,听天由命。
齐王的遭遇,以及他妹妹郑贵妃的遭遇,他都知道。
可是除了愤怒,他也不能做什么。
甚至愤怒都不能够表现出来。
他有很大一家子人,他的愤怒能够将他那一大家子人都带入到地狱里去,所以他只能够忍着。
唯一能让他有一点欣慰的,就是昭宁这个外甥女被送到了关外方浩那里。
从侯千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这个外甥女在方浩那里还过得挺好的,没有被虐待,给方浩生了一个儿子,现在甚至还是受朝廷敕封的诰命夫人。
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赞叹老皇帝的眼光很毒,能够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
以他对方浩现在军力的了解,朝廷没有那个能力奈何得了方浩。
这也让他对活下来熬过现在这个难关有了一定的希望。
这一次他和尤登阁在素心这里偷偷的会面,却是因为知道了试射大炮的事情,让他心里生出别的想法,就通过别的渠道让人邀请尤登阁来这里会面。
他帮助了素心很多,前两年更是秘密出资钱帮素心给赎了身子,让她成为一个自由之人,不用担心素心会出卖他。
两个人见面之后,素心就很懂事的离开了。
尤登阁闭门不出,也就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可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让他变得苍老了很多。
年纪还不到六十,但是看上去比七十岁的人更加衰老。
郑绪也没有比他更好,虽然是武将出身,可是十多年赋闲在家,遭遇到的烦心事又多,年纪比尤登阁还要小很多,却已经是满头白发。
“尤大学士,好久不见了。”
郑绪一见到尤登阁,就感慨着说道:
“我自以为我早生华发,没想到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尤大学士你也已经白发苍苍了。”
尤登阁深深的叹息一声,说道:“君昏臣佞,如此时世,能够苟全性命已是万幸,别的就不要说了。”
他们都是同路人,同样遭遇到了正统的打压甚至是羞辱,所以他一点都不害怕在郑绪的面前抨击正统这个皇帝。
郑绪也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说道:“君昏臣佞,尤大学士这个评价非常正确。”
说完这话,两个人对望良久,又是深深的叹息。
沉默了很长时间,尤登阁这才开口问道:“侯爷这一次邀我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他知道郑绪现在被监视得更加严重,冒着风险约他在这个地方见面,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不会只是想跟他来感叹一番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