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分节阅读 250

分节阅读 2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且他们军队的强大程度,远远的超出我们这边的军队。我去那边听到一个消息,就是说在打下幽云大草原的时候,他们实际参与到攻打敌人的只有一万士兵,其余的都是负责过去打扫战场,收割人头的。而他们面对的敌人是二十多万的戎突骑兵。”

“我看过他们的演练,不用派出全部的军队,只用派出那一支万人的野狼独立师,我们就没有可以抵挡得了的军队哪怕是将我们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都调集过去,也没有办法抵挡。”

王大学士听他说在那边的情况,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没有想到,就这么十来年的时间,关外就被方浩经营成了这个模样。

没法想象方浩是怎么做到的。

王大学士叹息着说道:“照你这么说,当初我们就不该启用他的,让他一直在边关做一个士兵,那就什么事都没有。”

“他这个人确实是治世之能臣,如果能够对朝廷忠心耿耿,可以开创出前所未有之盛世。”池旭说道。

主要就是不忠心。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王大学士问道。

池旭道:“我们要尽可能的对老百姓好一点,只有老百姓认为,我们这个朝廷是一个为他们着想的朝廷,就会向着我们,方浩纵然是有谋逆之心,也会碍于民意,不敢轻易举事。”

王大学士道:“皇上登基之后,已经减免了税赋,这就是让利于民,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他是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对老百姓更好一点,让老百姓对朝廷的拥护更深。

“方浩在那边,所有的老百姓,每一顿都能够做到有肉吃,每一顿都能够吃饱,衣服也不用愁。而且他们的子女都可以接受免费的教育。我们要想跟方浩争民心的话,在这方面就要比他做得更好。”池旭说道。

如果朝廷真的迫于方浩的压力,为了争夺民心,能够在某些方便对老百姓更好一些,这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这个绝对不可能,”王大学士摇头说道,“不要说朝廷会有很大的阻力,就算是朝廷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国库也不会支持我们做出这样的事情。”

他苦笑了一声:“皇上登基之后,下旨减免税赋,已经让国库支出严重的不够,寻常的支出都已经不行了,哪里还有钱让那些老百姓吃饱饭,让他们的孩子读书”

池旭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那是一个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叹息了一声,说道:

“那我们也要尽量的让老百姓过得好一些,至少要让法治清明,让那些老百姓觉得我们朝廷还是能够为他们贫苦的人做主的,而不是官官相护,对未来还有一个盼头。”

“这一点我们可以努力,”王大学士点头说道,“施政本来就应该如此。”

池旭又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另外,我觉得我们应该要让那些有资格读书的人学一点别的东西,不能只学圣人之言,做官之道,可以学一些方浩那边弄出来的知识。”

第三十章 北行见闻录

建议在尧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面加入到方浩那边的知识,是池旭觉得很有必要的事情。

可是,说出这样的想法,他还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道理很简单现在那些读书人要读的书都是圣贤之书,每一篇文章都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圣贤所作。

甚至于近千年之内贤人的文章都没有被收录进去,都是尧国立国之前几位上古圣人整理出来的教材以及注述,再加上一位开国之初尧国大贤的注解。

一套教材已经从尧国开国之初到现在用了一千多年,早已经成为了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东西,每一个字都是正确的,没有人敢予推翻。

现在池旭提议要加入方浩那边编写的知识,让王大学士脸色大变,说道:

“这话你以后都不要再提起,要不然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了方浩一介武夫,他编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资格和那些圣贤并列”

王大学士有这样的反应,池旭并不觉得意外。

他也没有多加争辩,只是说道:“大学士,我这一次去那里,带了几套他们小学和中学的教材过来,我回去之后会叫人送一套到你府上,大学士可以了解一下他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学士嗯了一声,并没有拒绝这件事情,他也想好好的了解一下方浩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池旭的神情中能够看得出来,这一个多月的深入了解,给了他很大的震撼,甚至连他的思想都有了一些改变。

要不然不可能说出让方浩编的教材成为以后读书人的学习内容这种话来。

池旭也没有在王大学士府上留多久,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回到家中之后,就让人送了一套从小学到中学的教材到王大学士的府上。

当天晚上,他迟迟的难以入睡。

回来的路上,也想过一些对策,主要是学习方浩那边的策略,怎样改良尧国的教育,怎样给老百姓提供生活的保障。

虽然他也知道现在尧国朝廷没有那样的力量,但是如果大家都有那样的想法,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来,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实现那样的目的。

方浩当初经营大草原的时候,条件可比这边要差上很多。

但是回来之后,和那些同僚们没有聊多长时间,他就失望了。

这个朝廷还是以前他熟悉的那个朝廷,这些朝廷的官员,还是他以前熟悉的那些朝廷官员,他们是不会接受改变的。

哪怕是他很尊敬的王大学士,也不愿意接受那样的改变。

他看着窗外,一片漆黑。

想着此时的关外,大概很多老百姓的房间里还亮着电灯,很多人在埋头苦学。

同是一个世界,同在一片夜色之中,在这片国土的北方,那夜色是在孕育希望。

而在这一边,夜色却是在埋葬一个王朝。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了很久都没有睡着,后来干脆披衣起床,点亮了灯,准备笔墨纸砚,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北行见闻录。

他决定趁着自己现在还能够记得,将这一次去关外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所见、所闻、所思,都给记载下来,争取印刷成书,让关内的人对那一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一个了解。

这一写就写了一个多时辰,写了十几张纸。

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写自己到了关外之后见到的那些东西。

首先写的就是关外那平整坚硬的水泥路面。

一直写到半夜的时候,感觉眼皮有一些发沉,这才罢手。

他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北上的那些见闻都写出来,然后找京城里的那几家大书馆的看有没有愿意帮他印出来帮他销售的。

如果没有,他准备自己出钱来印书。

当了那么久的官员,好歹也积累了几千两银子的家当,花上千两银子,印几千本书出来,他还是承受得住的。

第二天上午,他带着一大堆官员到京城外面的禁军军营里面去看演练大炮。

这里的人就只有他见过怎样使用大炮,所以他必须要到场。

这一次来看的人很多,甚至皇帝都派出了亲信的太监过来观看。

大家都想知道,那可以击杀敌人与数里之外的武器究竟是怎么使用的,又有着怎样的威力。

在京城的那些将领们以及将门子弟也都过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