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分节阅读 249

分节阅读 2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恤也就是表现在不要对他们剥削太甚,要让他们的温饱得到保障。

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可是这一次到了关外,深入的了解了那么长的时间,他才明白到,所有的老百姓,包括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不知礼乐为何物的人,都是和他们这些读书人一样的人,也有着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没有追求,只是因为早已经被现实给打击得麻木了。

只要给了他们更好生活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付出自己的汗水来争取这样的机会。

同样的一群人在关内就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到了关外就一个个的朝气蓬勃,这只能说明问题不在这一群老百姓身上,而是在于施政者的身上。

关内的那些官员,没有给这些老百姓一个有奔头的未来,所以他们只能够麻木的活着,承受着生活的不公,不敢去奢望更好的生活。

因为,不管他们有多努力,幸福跟他们还是不相关,他们的作用只能够让那些地主以及官员们腰包更鼓,生活质量更高。

付出再多的努力,都跟他们自身没有任何的关系。

甚至池旭还想象了一下,如果朝廷派地方官员到关外去管理,又会如何做

会给那些老百姓每顿都吃上肉吗

会给那些老百姓每季都发放衣服吗

会给那些老百姓都盖上坚固的房子吗

会给那些生产任务完成的好的老百姓额外的奖励吗

会免费的给那些适合读书的少年儿童提供教育的机会吗

这些可都是要费钱的。

而且要费很多的钱。

费钱的对象还是一些有罪的人。

根据池旭的了解,不会有那样的人做那样的事情。

他们只会削减那些老百姓的伙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那么多的衣服,更加不可能投入那么多的钱兴办学校,聘请教师来免费的教那些孩子,同时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

他们会征收很重的税赋,重的让那些老百姓付出所有的劳动都只能够生存下去,劳动的成果会被他们攫取。

教育不用指望,那些少年儿童也可以做农活,不存在白白养着他们,还花钱教他们识字的道理。

读书识字只是为了当官,这个朝廷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现在的读书人就已经多了,多到很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能当上官,他们不需要更多的竞争对手来跟他们的子孙后代抢饭碗。

这样一来,哪怕方浩在关外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也会被那些地方官员给浇灭。

想着想着,池旭就觉得方浩当皇帝才是这个世界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皇帝虽然是一个仁厚之君,但是很显然,他没有那种能力对整个文官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那个财力在尧国全境推行方浩那样的制度。

在尧国,如果一个皇帝要挑战整个文官系统,那肯定是做不下去的。

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是那也只是名义上的至高无上,皇权要通过整个文官系统才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

皇帝可以很轻松的干掉一个大臣,但是他没有能力干掉所有的大臣。

将皇帝的权力架空,是文官们最热衷于做的事情。

在尧国推行方浩那一套教育体系,那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文人,作用将会大幅的降低,以后的地位会大幅度的下降,他们不会容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除非推行那一套体系的人能够干掉整个文官系统,干掉所有的文人。

要不然只会遭遇到失败。

正统皇帝没有那样的能力,但是池旭觉得方浩有那样的能力。

因为方浩在他的地盘上,将那一套体系推行得很成功,而且这些年来在大草原上苦心经营,也培养出了足够的人才,能够在全国所有的地方替代现有的文官系统,保证方浩的政策能够执行下去。

在回去的路上,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池旭都会翻看从方浩那边拿过来的教材,看得多的还是语文和品德两门课本。

现在看这些东西,又多了一层体会。

课本上面很多写的是戎突贵族对戎突广大牧民的剥削,讲的是方浩怎样制止那些剥削的,制止之后又给那广大的牧民带来了怎样的新生活。

现在重看,他将戎突贵族替代为尧国的文官体系,将戎突人替代尧国的老百姓,突然发现,一点都不违和。

尧国的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改变。

第二十八章 反意

池旭回到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过来迎接他,要问他大炮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还有方浩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谋逆之心。

方浩夺得幽云大草原,已经是不世之功,按例要得到奖赏才行。

可是现在还没有针对他进行封赏,因为不知道他现在的态度,也就没有办法讨论对他进些什么样的封赏。

这些人都在等待着池旭的到来,好有一个标准出来。

池旭回来之后,王大学士就亲自为他准备了一场接风宴,他这一系的重要骨干都参加了这一场盛宴。

宴席上大家问起池旭有没有得到大炮的确切信息,池旭叹息了一声,说道:

“我看了那大炮的演练,确实有着不可思议的威力,杀敌于数里之外,并不是虚言。只不过方将军给我们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仅仅只有大炮是没有办法杀敌的,还需要有炮弹。”

“这方浩太狡猾了,为什么不将所有的东西都给齐全”有人不满的说道。

池旭道:“我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的解释是,朝廷的圣旨上面只说要大炮以及制作大炮的技术,所以他就只给了那些东西。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炮弹的制作技术给了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生产。”

“为什么”有人问道,“难道他们能够制作出来的东西,我们工部的能工巧匠们就不能制造出来吗”

“因为没有材料,”池旭叹息着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那些材料,就没有办法制造炮弹。”

“他是怎样得到材料的”又有人问道。

“他是以一种我们不具备的方法获得那些材料的,”池旭道,“你们也知道,他这个人经常会弄出一些新奇的东西出来,比如说打火机,比如说汽油,比如说玻璃,还比如说轮胎。那种材料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它并不是先天而成,是后天制成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获得那些材料。”

又有人说道:“让他将制成那些材料的技术交出来不就可以了吗”

“没有那么容易,”池旭摇着头说道,“他手底下那些人才都是经过了他在关外十来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才能够有那样的能力。那是他将技术教给了我们,我们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去制作。”

“池郎中,你这是小瞧了我们工部的那些能工巧匠了吧”有人不服气的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