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1 / 2)
下来也不是无所事事,吴璘将保护粮草的重任交给了他们,这担子也不轻啊
由于担心西夏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除了安排那五万武装牧民保护补给线外,吴璘还特地征调来五万民夫和数万辆大车携带足够的水粮,就算后勤供应暂时出了问题,也足够大军一个月的支用。河西走廊地势特殊,西夏人很难用大部队迂回到联军的背面,所以吴璘倒不用担心后路被断,令他省心不少。
当联军抵达贺兰山脚下的时候,西夏人终于派出了拦截的大军。夏王李仁孝自登基以后,一直致力于打压军方的势力,但是现在国难当头他不得不放低身段向当初被他冷落的老将们求助。西夏的将军们虽然对李仁孝此前卸磨杀驴的行径十分不满,但现在赵宋联军近在眼前,西夏实在是不能再内乱了,便强忍不快地忙碌起来。这些老将虽然大多隐退,但他们在西夏军中的威望仍在,有了他们的号召,一支八万人的骑兵很快就被召集起来,然而赵宋联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这些老家伙的想象,只是半天时间西夏八万骑兵便被彻底击溃,在吴家军六千精骑的追击下,连一半人都没逃得回去
“陛下,看来没办法了,还是求和吧,派人告诉他们说我们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某位老臣进言道。
“他们不会答应的,只会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李仁孝苦笑道,他现在终于明白崇儒抑武的弊端了,但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没有关系,无论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对我们大夏都是有利的。陛下难道忘了当年先祖是如何击败大辽十七万大军的吗”,那名大臣眼中精光一闪,显然也非泛泛之辈。
“对啊,若是他们答应,我们大夏便能得到喘息的机会来纠正以前的错误;若是他们不答应,那不正说明敌人轻视我们吗这正是兵法上常说的骄兵之计”,李仁孝布满阴霾的脸上终于再次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吴璘接到李仁孝的求和书,见其中言辞谦卑,不觉掩面大笑,接着将脸一沉,“现在才来求和,迟了”
西夏使臣虽然一脸惶恐,但看到吴璘的反应后,心中却不免有些窃喜。
当西夏使臣走后,吴璘立刻喊来郑南臣进行商议,“夏人愚顽,竟然对老夫用这劳什子的骄兵之计,不过老夫是真的开心啊”
“是啊我们汉人已经太久没有在这些北方胡人面前扬眉吐气过了,能被他们使用骄兵之计,证明他们已经失去和我们正面对抗的信心,这本身就值得我们骄傲。”,郑南臣也附和着笑了起来,“不过,吴大人您准备如何应对呢”
“一切如常”,吴璘不屑地答道,“但是那些粮车如何安排,就都委托给你了。”
“大人的意思是末将明白了”,郑南臣一拱手离开了主营,心中暗想,“果然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而这时的西夏人一面开始撤军,一面征走驻地附近所有的粮食,填平所有的水井,并大肆纵火焚烧牧草,令草原上弥漫起呛人的烟雾。他们这样做,摆明了是想令赵宋联军饿死、渴死。然而,西夏君臣都忽视了一点,赵宋联军若论实力,也许比不上当年大辽的十七万精兵,但是南宋的经济实力,可远非辽国能比。如今有了数万武装牧民保护后勤供应,再加上吴璘和郑南臣要求部下节约水粮,他们除了常常被烟熏得够呛以外,没有受到任何妨害。
大概是为了将戏演得更像一点,西夏人还不断派出小股骑兵进行挑衅,而联军如果出战,他们就立即撤回,希望藉此令联军官兵心浮气躁,这便是所谓的“挠军”之计。然而,吴璘和郑南臣都是久历戎行了,怎么会上这种当,无论夏军如何上蹿下跳,联军依然是以我为主、稳步推进,但是如果西夏人冲得太靠前的话,他们也不会放过这一良机。结果十多天下来,西夏人不但没达到他们原先的目的,反而白白折损了数千人,而这时西夏的都城兴庆已经暴露在联军的面前。李仁孝再也忍不住了,迅速将手中可用的全部兵力集结起来,一共有十一万骑兵和八万步兵,准备就在兴庆城下与赵宋联军决一死战
第五百零九章 山寨版车阵
更新时间201117 14:10:16字数:2233
这一孤注一掷的行为立刻就遭到了质疑,有将军劝谏道,“只要军队还在,哪怕都城暂时陷入敌手,也总能夺回,现在敌人锐气仍盛,决战的时机还没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