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8(1 / 2)
;
海关,从三品正卿署长,郑芝龙41,原福海水师都:
大诰院,从三品正卿,瞿式51,原两广布政;
北京皇家科学院,祭酒,周胤43,下设十个分院;
南京国学监,祭酒,黄道周5;
北京国子监,祭酒,孔贞运59,孔子3孙,39岁中榜眼,原吏部尚书,这才是最适合他的位置;
全国学政司,从三品正卿,刘宗周3,负责全国各::设,也就是化大党为小党的杨制;
北海督抚吴;湖北督抚何腾蛟49,河南督抚七年状元刘理顺;江苏督抚四年状元陈于泰;青藏督抚元年榜眼金声;山东督抚刘之纶等等。
为了统辖熊策中的沿海十八卫,特别授意开建上海府,上海府尹马世奇;
至此,全国就是十大天府:顺天府尹何吾;应天府尹陈洪范;奉天府尹张春;承天府尹刘宇亮;庆天府尹陈奇瑜;西安府尹孙传庭48;中都凤阳府尹四年探花颜胤绍;台年榜眼蔡辰恩;天津府尹元年状元刘若宰。
南京那边还是史可法一群人,基本不动。
第九卷新政完。
注:
由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中,首次提及了西洋年历,引进了41年这样的概念;完成了从12辰到24时辰的跨越;正式将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改成35,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历法体系第一次与世界同步。
这就是徐光启做的贡献,即便没人关心一年究竟是多少天,我们也应该知道,一天24小时地说法,最初来自于徐光启。
即便某些精英再怎么指责中国人守旧自闭,也请大家记住,徐光启,他不仅仅是一名科学家,他还在历史上的崇祯朝,担任了工业部长,内阁副首相群辅,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公开接受洗礼的天主教徒。
试问,一个在职的部长、副总理级别地高官,本身是一名科学家、发明家、农业学家以及教育家,同时还是一名天主教徒,这种种事情本身,难道还不能证明中国人的开明和宽容吗
徐光启在天津拥有一块试验田,在那里,他栽培了水稻、棉花、葡萄、玉米、蔗糖、土豆等农作物。并根据这些经验,写了北棉录北耕录等农作物耕种指南性读物。首创了先试验再普及的农耕方法。
科学这个词汇,即使徐光启最忠实地崇拜者,也不敢承认是徐光启发明的。但我们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科学,首创于徐光启的十科疏。
喔不论多么不舍得,徐光启终究是要走的。祝愿他在离开了他热爱眷恋的这方水土之后,永远的,在自己构筑的天国中,获得安宁。
第十卷:第一章:阿萝的烦恼
跟人真的不一样,就拿温体仁来说吧,明明吃肉,却钓鱼的,偏偏这个时代里的娱乐活动少,钓鱼还真就是精英们最偏爱的运动,俗话讲追求境界就指的这个。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如果皇上还没来,大家会三三两两的聊两句:
“呦,洪大人,这大冷天的还去钓鱼啦”
“呵呵,然也”
“怪不得呢,瞧您官靴上的雪渍,晕而不散,只有护城河上的清雪才会这样呢。”
洪承畴略略红下脸,他家境不是很富裕,衣服靴子都有些磨损,却没得多少可以更换。但没法子,他就喜欢这调调。
大冬天往冰面上一站,凿个小圆洞,摆个小马扎,然后抱着肩膀瑟瑟抖着,把一个没精打采的鱼漂,顺着鱼线撒下去,这景致再配上蒸腾的白色哈气,之所以显得飘逸而又落寞,全因为哪句非常非常著名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但这事儿到了温体仁嘴里,就全变味了,从理论上说,一粒鱼子,就是一条生命,所以洪承畴钓上来一条母鱼,等于是成千上万次的杀孽啊
听听,多恶心,老洪听到这话之后,忽然觉得有些反胃,昨夜陪着老母喝鱼汤的场景,在脑海中,仿佛变成了魔怪,正在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生命。
洪承畴再抬头,温体仁已经进去了,只好跺跺脚,郁闷的跟着进去了。
这一天是崇祯十四年的腊月22,因为第二天是小年,只之后就是年关长假,再回来,就是来年的正月十六。也就是说,凡是今年退休的文武大员,今天就是他们在大明政治舞台上地最后一天了。
所以今天的朝堂,特意举办了告别酒会。
告别就告别吧,好合好散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价值观。偏偏温体仁不的,临死不留念想就是形容他这种人的,先是用言语讥讽了洪承畴,接着又冷冷的对着魏藻德。
我朝状元,多有大用之举。今番总纲,自当吐纳有序。
这话就看您怎么理解,在心怀鬼胎的人那里,立刻就联想到,魏状元这两年确实发了笔横财,嘿嘿嘿
好在大家都知道,再忍一天,这温大首相就正式退位了,忍吧。谁让人人屁股不干净呢
并且大家都知道温体仁的一个本事,千万别偷眼看他。似乎这小子的六识敏锐,会忽然扭头回看你一眼,那小神情玩的,好像他多漂亮似地,谁看他,谁就在耍流氓。啐
一众臣僚,羡慕、嫉妒、恨恨恨的,看着皇上亲手把质洁镇尺交到了温体仁的手上,还很是不舍的抚着温体仁的手臂,叙说了老温的一番功绩。
回顾走过来的十四年。无论是谁,都很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触,温体仁其他的功绩不表了,单说这次换届吧:
先是出了个集思广益的主意。引得天下新法层出,为国家进入全面地改革,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