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杨广:长城?修一下!(1 / 2)
……
【大业二年,即杨广即位的第二年。】
杨广已经舒舒服服的沿着运河玩儿了一圈。
同年,他的太子杨昭在随着杨广返回洛阳的途中突发急病。
还没来得及回到洛阳,便病情急速恶化,数日内去世。
时年方23岁。
临死前,杨昭呼吸急促,仍然抓着内侍哀哀的恳求。
“父、父皇,让我再见父皇一面……”
内侍匆匆去报。
彼时杨广正揽着妃妾醉情声色,闻言晦气的摆摆手。
“少不得过了朕病气,此事容后再说吧。”
他忌讳杨昭过了自己‘病气’,拒不入探。
杨昭临死也没能再见父亲最后一面。
弹幕见状还只是唏嘘了几句。
【我去,这杨广真不是东西啊,亲儿子都快死了也不愿意见?!】
【这玩意儿真的是人么?尼玛伪人吧?!】
【还有这事儿,我都不知道杨广还有太子……】
天幕前的隋文帝时期,杨坚却骤然如遭雷击。
“昭儿——!!”
他震惊又匪夷所思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怎么会,怎么可能,昭儿那孩子才那么小的岁数……”
杨坚呼吸急促,怒瞪向了杨广。
“你!你怎能如此?!你枉为人父,你枉为人父!!!”
杨广冷冷的看着天幕,讽笑了一声,竟是看不出丝毫悲伤。
“哼,死了也是他运气不好,平添晦气!”
杨坚一口气堵在胸口,看向杨广的目光已然无法形容。
那似乎是带着震撼和陌生的。
他已然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了。
弹幕上还在絮絮叨叨。
【听说这个杨昭是真的比较适合当储君的性子,杨坚最终定下杨广也有一半是因为他。】
【好圣孙是吧(狗头)】
【乾隆:这我熟啊(狗头)】
【杨广是天煞孤星命吧,是不是老天爷派下来作践他们杨隋皇室的??这么离谱!】
【杨广据说一直很忌惮这个崽,干啥都防着,说不得愣是被他给猜忌死了(呵呵)】
【尼玛,托生成他儿子真是倒霉死了!】
【这个背景适合写穿越文儿啊(狗头)】
【杨广真是缺个逆子治治他!!】
【李二申请出战!!(狗头)】
……
【大业三年】
时间来到了杨广登基的第三年。
杨广的运河舰队回到洛阳,随便给儿子办完了葬礼。
没过多久,他就又待不住了。
南方虽说旅游过了,北方还没旅游呢。
但是想去北方玩儿,这运河的借口是无论如何也扯不到了。
勉为其难坐坐马车吧。
但那坑坑洼洼的小路,他杨广堂堂帝王,怎么能受此颠簸之罪呢?
怎么办?
修路。
【发河北十余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以通驰道。】
祸祸完南边的百姓,又开始接着祸祸北边的百姓。
住在中间的,那是相当之崩溃。
“又修?!!陛、陛下又要去哪里赏景?!”
人,有时候挺难杀,有时候也挺好杀的。
哪个铁人扛得住皇帝这样的轮番截杀?
而且,杨广的劳役,和当年秦始皇还有点不一样。
嬴政再怎么的,也没至于严格要求两三个月就要修完啊!
杨广就不一样了。
他盘算了一下,东都洛阳十个月修完。
运河大约摸四五个月修完。
修个路而已,肯定花不了多少时间。
朕大度点,给你们两个月吧。
【发榆林北境(内蒙古),至于其牙,又东达于蓟(北京),长三千里,广百步。】
一条驰道,挖山凿石头,从北京一路修到内蒙古。
是为御道。
【举国就役】
唯一有一点,杨广这人征民役,比较一视同仁的。
他不光劳役自己国家的百姓,还劳役别人国家的民众。
修路修到突厥家门口,去找突厥可汗传话。
可汗一开始还纳闷。
“陛下有何贵干啊?”
杨广,“哦,小事,回去动员动员你们的民众,来给朕修路。”
可汗:??
弹幕哈哈乐。
【可汗:你礼貌么?】
【不儿,我就好奇,杨广这样事儿,就没人有意见么?!】
【怎么没呢,隋二世而亡意见还不够大啊(狗头)】
【哈哈哈哈哈够了你也没放过他!】
【我的意思是说,他的手里权利有这么集中么?这么作就没人给他提意见么?!都听他的?!】
【估计这个时候大家都还处于懵逼没反应过来的阶段。】
【确实,毕竟杨广这会儿才刚登基两三年吧?尼玛真是能折腾!】
【估计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阶段,暂时先捏着鼻子忍了。】
【真尼玛畜生啊,这玩意儿看了闹心!!】
天幕前。
不少王朝帝王看到此情景都有些沉默。
其实也没啥意外的,杨广那德行,不管他作出什么事情来,好像都显得挺正常的。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场景,眉头紧锁,对身旁的臣子肃然道。
“杨广如此劳民伤财,不顾百姓死活,实乃昏君之举。朕当以此为鉴,不可重蹈覆辙。”
魏征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实在太明显,让本来义愤填膺的李世民顿时有点羞恼。
“你干什么这么看着朕,朕难道这回说的不对么?!”
“当然不是,臣自然知道陛下是多么圣明的君王,心中钦佩而已。”
魏征摇摇头,小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马屁。
“陛下最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用不着臣多嘴,实在让人欣慰。”
李世民被魏征的话弄得更加不好意思,耳朵根都泛起了红晕。
他轻咳一声,故作严肃道:“这是为君者应有的觉悟,朕不过是将道理付诸实践罢了。”
恰好,天幕上画面正好出现了杨广因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的场景。
李世民看着,脸色愈发沉重。
“陛下,杨广之败,就在于失了民心。”
魏征严格奉行寓教于乐,趁机进言。
“陛下若想江山稳固,定要时刻以百姓为念,不可贪图享乐而不顾民生疾苦。”
李世民闻言,先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朕明白。杨广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朕定会谨记于心,行仁政,恤百姓……”
眼见着魏征面上表情越发欣慰,李世民忽然语气一顿,气急的瞪了过去。
“魏征,你不是把朕当三岁小孩儿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