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家暴(1 / 2)
第398章家暴
王改花家的破院子卖了50万。
这个消息不久就在村里哄传开,引起村民们的轰动。
50万呐!
要种几辈子地,才能挣到这么多钱。
于是,村民们纷纷找到正在收拾家当的王改花,从她口中打探更多消息。
王改花红光满面,开始膨胀骄傲,眼里再也容不下任何一个人,就连李红兵也不放在眼里。
不停怂恿村民们把院子卖掉。
“我跟你们说,城里人可有钱了,根本不带还价。”
“你说半辈子住山里有啥意思,拿钱搬到镇上,一辈子都花不完。”
“素香,你家院子大,能卖更多钱,趁现在村里游客多,你赶紧卖掉,进城跟三河在城里买套房子,当城里人多好。”
村民们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则暗骂王改花忘本,还有人心里打起小算盘,一张张众生相。
游客也听到村里有人卖房子,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闻风而动,寻到王改花的院子。
一边打听消息,一边悄悄跟村民们私下探口风。
50万的价格,在游客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放在城里连套两室一厅都买不到。
可50万在草沟村不仅能买到一百多平的房子,还附送菜园、果树、小院,每天都能呼吸浓郁花香的空气,起码能多活好几年。
金钱是买不来生命的。
但在农村人眼里,金钱往往比生命还重要,那是因为穷怕了。
现场就有几个村民稍微有些意向,就被游客拉着离开院子,其他游客更上心了。
此时,李红兵还不知道因为卖院子,在村里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他带着春生、建军找到修建小院的施工队工头。
王振山,朱家湾人,十几年前在城里工地带施工队,因为工人干活时失足摔死,赔了一大笔钱,施工队解散后,就返回农村务农。
回村后,王振山每年都要给那位工人家里寄一笔钱,连续十几年不曾间断过。
刚开始附近十里八乡笑话他蠢,后来渐渐就改口,称赞是个仁义的人,也就没人再叫他王振山,而是尊称一声王仁义。
这次来草沟村干活,都是十里八乡的村民,一个村出十几二十个人,七八上十个村的人凑在一起,两三百号人在一起没有带头的可不行,两位姐夫就让村民自己推选。
于是,王仁义众望所归,成为带队工头。
李红兵来到一间工棚,几个工人头戴安全帽,围着一根粗木前说着什么,春生高声喊道。
“仁义叔,我们村长找你。”
听到声音,几个工人同时转过身,其中一位中年人走出来。
他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皮肤显得很粗糙,穿着很破旧的衣服,眼中透着清澈,莫名让有人有种信服感。
“王仁义,久闻大名。”李红兵主动伸出手。
那位中年人连忙伸手,嘴里含糊说着客气话。
简单寒暄几句。
李红兵目光投向摆在地上的粗木,“这木头咋了!”
王仁义摇摇头,“不行,里面有虫蛀了,我们商量该咋办。”
“那有啥办法?”李红兵知道木头生虫要是不及时处理,整根木料全都报废。
王仁义指着已经准备好的材料。
“要么用生桐油、清漆把木料抹一层,把虫子捂死,要么用敌敌畏喷水,要么用柴油烤死虫子。”
“那你认为那种办法好。”李红兵有心问道。
“最好还是换根木料,虽说费钱,毕竟这是房梁,虫子可以杀死,虫卵杀不死,过几年虫卵孵出来,还是会虫蛀,万一出事咋办。”
“行,就按你说的办,换根木料。”
李红兵立马拍板,同意王仁义的办法,非常欣赏他认真负责的态度。
几人走出工棚。
“仁义哥,这些小院还要多久能住进去。”李红兵望向一栋栋青砖黑瓦的小院。
王仁义思索片刻,“最好等一个星期,让房子再通通风,去去味再住人。”
“那行,一个星期后我来收房。”李红兵满意的点点头。
就在这时。
王仁义脸上露出为难神色,欲言又止,纠结片刻后小声说道。
“李村长,这院子马上完工,我们这些弟兄们,想问问,还有没有活路做。”
嘿!
瞌睡遇到枕头,找你就是说这事。
李红兵笑眯眯回道,“仁义哥,这会要是没事,跟我去个地方。”
一行人顺着村西口离开村,来到两里外一处半坡,地势还算平整,坡下一条蜿蜒小溪,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坡地四处散落大大小小的青石块。
“仁义哥,看这地方合适盖房子不?”
又盖房子。
盖这么多房子有人住?
王仁义皱起眉。
在草沟村干活不仅给钱痛快,也不欺负外村人,每天三顿饭管饱,可再多钱也经不起这么败家。
要不劝一下良心上过不去。
“李村长,我觉得村里房子够用了,不用盖那么多。”
够用?
怎么可能够用,等小院对外出租,200套小院按照一家4口人,那就是800人,游客1000人,再加上村里人,足足2000人的大村子。
吃喝拉撒,干活肯定指望不上村里那帮已经尝到甜头的村民。
从外村招一些后勤人员,还有让烟袋叔找来的匠人,菜地招来干活的,总不能让人家白天干完活,晚上再跑百十里山路回家。
最后丢人的还是草沟村。
“不,仁义哥,我打算盖宿舍房,方便干活的人休息。”
原来是这个。
王仁义闹了个大红脸,连忙跑开几步,查看这边坡地。
等再次回来。
“李村长,地方完全没问题,青石头可以就地打地基用,这宿舍房打算咋盖。”
李红兵思索片刻。
“分成单人间,四人间,八人间,剩下你看着办。”
“我以前给学校盖过学生宿舍,是不是那样的。”王仁义望着这片坡地,“可以盖成二层楼砖瓦房,两层楼宿舍,这样住人多一些。”
李红兵一贯宗旨,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外行别瞎掺合。
“你有经验,宿舍我就交给你,不过要抢在下雪前盖好,行不行。”
下雪前完工。
山区一向下雪比外面早,估摸十月中旬就变天,还有一个半月时间。
王仁义盘算进度,点头确认,“只要物料齐全,一个月就能盖好。”
一客不烦二主,李红兵相信王仁义这个名字,能十几年还一直照顾工人家属,品德方面绝对没问题。
“物料你辛苦也一起管上,需要支钱去村委会领。”
盖房子,物料才是最赚钱的,东扣一点,西扒一点,能黑不少钱。
听到李红兵这么说,王仁义不感动那是骗人的,胸口拍的砰砰响。
“李村长,房子交给我,你放一百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