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准备离开(1 / 2)
村长家在村子的东边。
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宋词推开院门,就看见一个穿着短衫,年近四十的朴素汉子坐在院子里编竹篓。
“有贵叔,大爷爷回来了吗?”
宋有贵听见叫声,抬起头就看见宋词站在院子里。
“是大丫啊,你大爷爷已经回来了”
说完,他扭头就朝宋老头住的屋子喊道,“爹,大丫过来找你了”
听到喊声,宋老头出了屋子。
他冲着宋词说了句,“跟我到屋里来”,就率先转身去了会客的堂屋。
宋词跟着他进屋,刚一坐下,宋老头就开了口,“大丫啊,你在祠堂说咱们保定府会打起来的事,是真的吗?”
宋词没回答。
她看了眼从门外进来的人,大奶奶,堂叔宋有贵,有贵婶,大堂哥宋大壮,堂姐宋二妞,堂妹宋三妞。
大爷爷家的人,除了小堂弟宋四壮外,全部都到堂屋里来了。
想来他们都已经知晓祠堂里发生的事了。
挺好,省得她再解释一遍。
宋词看了眼屋里的人,没继续说保定府会不会打起来的事。
说了也没用。
她先前跟她大伯说得那么仔细,她大伯不还是抱有可能不会打起来的侥幸心理。
更何况他们了。
宋词懒得废那个口水,她直接将在大伯家说的,征兵后村里只剩下老弱病妇,一旦逃荒会造成的后果给复述了一遍。
至于大爷爷要不要去劝村里人,劝了后,大家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她就管不着了。
反正该说的她都说了,问心无愧就好。
等众人消化了会儿。
宋词就将自己家的决定也给说了,“大爷爷,我们家明天一早就准备离开了”
“啊?明天就走啊!”
宋老头想到了宋词家会走,但没想到她们会走得这么急。
时间太赶了!
就算大家都同意离开,那收拾东西也需要不少时间,再说了谁家没几个亲朋好友,去通知一声也需要时间。
明天真的来不及。
“大丫,缓两天不行吗?明天时间太赶了”,宋老头商量着宋词。
他了解这个孩子,丁点儿大就能将家给撑起来,是个有主意的。
而且她今天说的那番话有理有据,跟个读书人一样,这些年娃经常去县里,学的东西怕是不少,是个有本事的。
天老爷!
逃命呢,又不是其他事,还想缓两天。
闹呢嘛,这不是。
宋词糟心不已,“大爷爷这样吧,您告诉大家,我们明天最晚会等到午时,若有愿意离开的,可以到村口跟我们汇合”
她又不想找死,再等下去封城了怎么办。
他们这些家里有人充军的,还没有她这个家里没人充军的着急。
她管他们死活呢!
一个个的都不动脑子想想,真要是打起来了,齐王能打赢还好说,要是打不赢就等着被朝廷围城,关门打狗吧。
“你们明天就走,那还没有收拾好的人咋办!”,宋有贵脸色不太好看的冲宋词问道。
爱咋办咋办。
宋词垂眼看着鞋尖,没搭理宋有贵。
宋老头看出些眉目,不确定的问宋词,“大丫,你是不是不想和村里人一起走?”
从一开始这丫头就说的是她们家会离开,没说过要和村里人一起。
宋词诧异的看了宋老头一眼,没想到这老头政治敏锐度不高,直觉倒是挺高的。
她确实不想跟村里人一起走。
若是没出齐王这遭事儿,和村里人一起当然没问题。
人多大家抱团,在逃荒路上会更容易活下去。
可现在出了征兵一事,人多就算不上好事了。
征兵令一下,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逃,那官府肯定得派兵抓捕,不然人全都逃了,当官的还怎么向上面交代。
但是官府的兵力是有限的,那抓人肯定就是指着人多的大部队抓。
人越少自然就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