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简单的配料,不简单的菜肴(1 / 2)
蔡澜大师立刻转身,高声吩咐着身后的摄影团队。
这些专业摄影师立刻行动起来,在餐厅内设置了灯光和摄影机。总共有六台摄像机对准了徐乐。
徐乐脸上浮现出柔和的微笑,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一捆洋葱。
在准备食材的同时,徐乐分享了关于油焖洋葱的各种信息。
无论他说什么,蔡澜大师都能够融入到节目中。
毕竟,《舌尖上的中国》不仅需要记录美味佳肴的制作过程,还需要描述一道菜肴的地理和文化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
“这道菜只有一个主要的食材,那就是洋葱。”
“实际上,王世祥先生制作这道菜的原因非常简单。这道菜实际上是用洋葱炒虾仁。”
“在中国菜肴中,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叫做『葱烧海参』,深受许多顾客喜爱。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味道,但也觉得海参太贵。因此,王世祥先生提出了一种新的烹饪方法。”
“那就是在『葱烧海参』中放弃使用海参,而选择使用小虾仁来代替。”
“小虾仁虽然与海参的香味相近,但口感不同。然而,将小虾仁融入这道菜中后,它们展现出了极佳的兼容性!海鲜的鲜香与洋葱的芳香完美融合,这也是『油焖洋葱』的独特风味!”
蔡澜大师听到这里,眼中闪烁着兴奋之光。
原来『油焖洋葱』还有这么多的故事,甚至连他都不知道。
“不知道小厨神是从哪里得知这些的?”蔡澜感到好奇,但他克制住了好奇,没有问出口。
毕竟,公众普遍猜测徐乐一定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师傅,否则他不可能在如此年轻的年纪拥有如此高超的烹饪技能。
互联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例如,有人猜测徐乐的烹饪技巧是由清朝的御厨传授的。
有太多的猜测。
蔡澜大师也觉得这很有可能,但他已经活了很长时间,早已不再那么好奇。
既然徐乐没有提及这个事情,他也不想多管闲事,自己去打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不问太多也是明智之举。
徐乐挑选的洋葱来自北京,而且必须是新鲜的,霜降后,还没到天气冻结之前在地上刚采摘的洋葱。
只有在地面覆盖了霜冻之后,洋葱的质地才会变得更加脆爽可口。只有这样的洋葱才能称为高级洋葱。
洋葱非常肥厚,大约有两厘米的厚度。徐乐把洋葱剥掉外皮,只留下白色的部分,然后切成大约六厘米长的段落。
厨房里的每个人都专注地看着徐乐。
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组里,从导演到摄影师,从制片人到灯光人员,甚至负责安排住宿的陪同人员,全都对美食充满了兴趣。
团队里甚至还有两位美食顾问,都是来自北京饭店的厨师。
此刻,每个人都紧盯着徐乐。
他们想知道这个世上已经消失很久的菜品——油焖洋葱的味道到底如何。
“这些洋葱真的不错。”
徐乐轻声嘟囔。
这些洋葱并不是他亲自准备的,而是节目组给他带来的。不过,恰好符合【油焖洋葱】的严苛要求。
徐乐拿出一个锅,往里倒入些许植物油,然后小火加热。
徐乐站在火炉旁,觉得有点累。
毕竟,整天都在厨房忙碌着。这一天是【八岁食堂】开业的第一天,餐厅里异常忙碌。
整整一天,店里都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