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收获满满(1 / 2)
过去,我对苏晓娥的饭馆只有很浅显的认知,一个农村的饭馆而已。
这次,通过两位好友的婚礼,我对她所用的厨师董志国有了新看法。
董志国和董志军是本家子,而且是叔伯哥们,老董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土厨子。
他心灵手巧,没参加正规厨师学校的培训,可他烧的一手好菜,特别是擅长各种炖菜,最拿手的就是满族八大碗。
据村里老人说这是老董爷爷传授给他的,他家祖上出过御厨,给皇帝做过饭,受过大厨面的熏陶。
这几年,我总在县城活动,无论是人家请我,还是我请别人,总去那几个有名的饭馆,钱没少花,可并不太对我的口味。
在婚宴结束后,我和老董单独拉过话,我说:
“董叔,您这手艺在老家白浪费了啊,我请您到我的企业做饭,帮我掌管食堂,您看如何啊?”。
老董推辞说:“哎呀,我年纪有点大了,怕是干活不利索,耽误你买卖上的事啊!”。
“董叔,我只要您把饭做好吃,这就足够了,我的员工就二十几个人,婚宴这么大的席面,您都支撑的了,还管不了二十几人的吃喝嘛。”。
他听我说了这番话,我又劝他几句后,他就点头答应了,说:
“小子,咱是乡里乡亲的,我去试一试,如果你认为行,我就继续干,不行呢,就告诉我,我马上走人,不能误你的事。”。
就这样,通过两位好友的婚礼,我在老家挖了一个大厨,这可是我的宝贝,后期他为我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呢。
老董就是我启用的第二位老乡亲,此人的作用不亚于赵胜利。
这一天,我母亲张罗了一桌子好菜饭,我们全家陪着王大明和招娣吃饭。
酒席宴间,王大明突然说:
“天成,干我这行的人都迷信,我找人看过了,我儿子拴柱八字太旺,他需要认个干爹护佑,我想让他认你做干爹哩。”。
王大明这句话说出的很突然,刘招娣从前只知道大明想给儿子认干爹,可她不知道丈夫有认我当干爹的想法。
我从招娣的眼神里,也读懂了这重意味,忙回到:“大明,你容我考虑一下,我明天答复你,怎么样?”。
我母亲也看了我一眼,她的眼神很苍白,我不知道她是啥意思。
北方农村里,流行着这样一种做法,如果小孩子不好养活,或者八字过硬,就会给孩子认干爹,这干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树啥的。
在那个年代,关系好的男子经常拜把子,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哥们,女子则拜姐妹,就是干姐妹。
这种特殊的关系曾是时代的产物,确实维系了很多关系,也传出了一些佳话。
那时候,人们思想比较简单,民风很质朴。不像现在的干爹,很可能背后有一些不可告人的东西。
我的儿子乳名唤作“石头”,就是希望他结结实实的。大明的儿子叫做“拴柱”,原来是另有意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