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1 / 2)
这场高产农作物的品尝大会,圆满的结束了。
一个个有关高产农作物的消息,向着都城咸阳外面扩散开来,这样也就让秦地的百姓跟着期待下来,想要种上这些高产的农作物。
那些由百越之地那儿寄回来的,一年三十的稻谷,也有在那儿的农家写下的详细介绍和种植手册,说明了这些稻谷的种植方法,该怎样的去种植,适合在怎样的地区种植。
这些都是比较浅显易懂,只用看了就大概能够知道方法的,不过若是给种植的熟手来拿去种植,会比给那些不懂的人用起来要好的多。
秦始皇嬴政也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让都城咸阳内的农家子弟,分别赶往大秦的适合种植的地区去种下,教导百姓种植。现在有着种植手册的记录,这农家子弟也能够在这些种植手册中,明白这些稻谷该怎样种植。
同是农家子弟,那对于这农家子弟写的种植手册,就会更加的明白懂得,该如何的去种植养护了。
宁筝从美洲带回来的这些农作物,很多都是不特别挑土地土质的,可以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下的。这样就可以优先在那些土质不好,粮食收成惨淡的地方种下,好让那儿的百姓也能够丰收。
特别是土豆、红薯等,这种对土地地质有没什么要求的,农作物更是可以在一些地质不太好地方进行种植。让那些地区的种植变得好起来,不像过往那样收成惨淡。
秦始皇嬴政尽可能的将这些农作物种子,运往这次蝗虫受灾严重的地区,让每个地方都能够有这些高产作物能够种下,缓和先前蝗虫袭扰,粮食损伤严重的地区的经济情况。
他这一举动也让那些蝗虫灾区的百姓,感到高兴起来。特别是那些原本就不是大秦疆域内的百姓,而是就是六国时的地区的百姓,这也让他们真正感到了,成为大秦子民的好处。
他们能够拥有一个这样为他们着想的国君,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宁筝提出了这个实验田概念,也给了这些农家子弟新的思路。以及那些种子优选,也同样让这些农家子弟恍然大悟。在这些农作物送往各个地区后,这边实验田里的农作物依旧在种植。
这一次他们采用的就是上一批种植过后,留下来的那些收获果实品质较为高的,农作物果实的种子。他们打算这样以优质种子,再次进行种植下去,以及培优优化种植,将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再给提高上来,争取早日达到仙人所说的亩产七百斤。
宁筝见这些农家子弟,这样的沉迷于种田,又不由的对着他们提点了几句。除了原本应该需要注意的,优选种子种植方式,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农田肥料的灌溉了。
古代的农作物亩产,其实也一直是有增加的。包括农肥,也一直在更新,直到明朝时候,那就更是到了一个高峰,对于肥料技术也更加如火如青。虽然远比不上现代的各种化学肥料,但这时候的绿色肥料也是有很多的,对于农作物种植也是有很多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