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5(1 / 2)
韩信很是干脆的付了钱,然后拿着他这本纸质的孙子兵法,朝着宁筝那边走了过去。
他对着宁筝说道:“姐姐,你看我手中这本书。我听那掌柜说是用纸做出来的,你说这神奇不神奇?”
宁筝看着他手中的书册,对着他说道:“韩信,你可以把这册书给我看一下吗?”
她当时只是把一个大概的造纸技术,说了出来。具体要怎样制造出纸张,以及之后的使用,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纸张的厚度会不会容易破碎?这毛笔张生墨写字会不会晕染?这些都是需要造纸的人去考虑,去一步步改进的。
这也是宁筝没办法帮到忙的,只能依靠这时候的人,自己去想办法摸索去解决。
韩信听了宁筝的话,直接将手中的孙子兵法伸向给了宁筝,“当然可以,姐姐你看看吧。”
宁筝从韩信的手里接过了这本书,她看着外面书册上面写的书名孙子兵法,这也确实是韩信会买的书。
她摸了摸书封,是比较厚实坚硬,适合用来做书封的。接着又翻开里面看了看,里面的纸质要比外面的书封要薄得很多。只不过这个薄也只是相对于这个时代的竹简来说,要薄上的很多。
而对于现代,或者她修仙时代的那些轻薄的纸,大秦的纸还是有一些改进的空间的。
这本孙子兵法里面的内容,都是依靠人工一字一句抄录上来的,分开看这些书还能看到抄录的痕迹,墨水的清香。
因为用的不是印刷术,也就没有那么的整整齐齐,字的大小一模一样。
宁筝这才才反应了过来,她当时其实应该将活字印刷的事情也一并地告诉他们,让他们一起传话给秦始皇嬴政会比较好。
四大发明里面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最为搭配的两样,有了印刷术,才会让书本的传播变得更快。而不是像这样一本一本地抄录,更加的花费精力。
这样抄录需要用到人工也会比较昂贵,也没有印刷术印刷的实惠。
不过错过了就错过了,也就只能等到他到了咸阳城,在一起告诉秦始皇嬴政。
她想到秦朝时期统一的秦篆,其实倒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地使用简体字要好上很多。简体字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学习识字,而这识字也正是这时候所需要的。
宁筝把这本书看了个大概,就把书还给了韩信。她随口说了一句:“这书这纸张确实是不错的。”
这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把纸张研发出来,并投入大量的使用,也是很可以的。毕竟研发改进改良都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飞跃的进步。
韩信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觉得的,有了这书,倒可以把从前买的那些竹简都给换成书去了,这样也就不用随身携带那么多的竹简了。”
他又继续说了一句:“也难怪外边有这么多人排队买纸,我听掌柜说的,买纸的话,会比直接买这种抄录好的书,要更便宜上一些。不过我着急着要看,就直接买了一本抄好的孙子兵法。”
宁筝点了点头,“这样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