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去诊馆(1 / 2)
原囿安赴约这一日,天清气爽,前日夜里下过一场秋雨,气温又降了几分。
他畏寒,体质差,天冷的时节几乎都待在室内。若是在平京,再过不久,他房内的银丝细炭便不断供了。
原囿安原定是早晨下山。锦官城地势陡峭,阶梯多,达官显贵多用软轿出行,引人注目,他有些反感。且贩夫走卒多是早上做生意,街上熙熙攘攘,并不利于他出行,忧叔便提议将出行时间改到午后。M..
“早晨日晒不够。”一番斟词酌句后,忧叔想了个理由。
原囿安思忖片刻,同意了。
他什么都明白。
在平京本家时,自从那次绑架之后,他几乎没有在原家家宅外见过太阳。
他和其他原家人不一样。
他们美丽俊秀,身材高挑,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曾经他作为原家嫡长子时,也被寄予了深厚的期待。
而后来的他,面容丑陋,苍白瘦小,像只蛰居在山洞中的怪物。
以前是原家人不让他出门见人,逐渐,连他自己也觉得无脸见人。那些人惊恐的表情,审视的目光,像淬了毒的鞭子似的抽在他身上。
有的事,越不愿回想,在脑海中越是翻腾。
原囿安靠着栏杆,手里的书久久未翻一页。
忽然,风动,薄薄的金桂香冲进了风击子中,绕着流苏坠子打了个圈。
“叮铃——”
像神话故事中的招魂铃一般,将他从灰白色的玄思遐想中招了回来。
他抬起粉薄的眼皮,目光落在千重阶的尽头。
——
诊馆这边,旁边就是闹市,诊馆内亦是人来人往。因为天气变冷,不少疏于锻炼的人感染风寒。
下午,趁着赶集来抓药的人少了,霍玉玉才得了空,揉揉脖子,喟叹着,再抻一抻腰杆子。
曾大夫从诊书药方子堆里抬起头,问道:“累啦?”
霍玉玉点点头,“腰疼。”
二师兄摊在抓药踩的梯子上,乐道:“小孩子哪里来的腰?”
霍玉玉毫不客气地给了翻他一对白眼。
曾大夫道:“下午老夫要出诊,估计也是傍晚回来,诊馆就靠你们俩师兄妹了。治疗风寒的通用药方在这里,一般的症状都按这个方子抓药就行,风寒什么症状可记住了?要是情况复杂,且让人等我回来,或是明早再来也行。”
交代好一切,曾大夫挎着那个旧药箱又出去了。
见一群半大的孩子在门口鬼鬼祟祟,曾大夫道:“去,一边儿玩儿去,里面都是病气。”
一群小孩散了,等曾大夫离开,又聚拢了来。
为首的小胖子林舒涵扒着门框,鼻孔下挂着两行清涕,看着啃馒头的霍玉玉,笃定道:“经我调查发现,她没了当官的爹,连饭都吃不起了,所以在这里当学徒。”
身后的小跟班们点头附和,“我来的时候看见霍恺同了,好像在求沈含彦什么,肯定是可怜他姐没了爹,不想让他姐连夫君也没了!”
有人吞咽了一口口水道:“会不会,诊馆的馒头比较香,你看她吃得多香!”
林舒涵把鼻涕吸溜回去,凶道:“锤子!她饿,你也饿啊?”
几个小屁孩撅着屁股指指点点时,没发现身后有人影接近,其中两个忽然“哎唷”一声,捂住了自己的屁股,转身一瞧,是个宽肩阔脸的壮汉。
壮汉满脸都写着“我不好惹”,瞪了挡路几个人一眼,大跨步迈进了诊馆。
霍玉玉见有人来,赶紧把馒头塞进嘴里,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鼓着脸咀嚼,准备好上去帮忙。
二师兄本来在给人抓药,见了来人,却把霍玉玉叫住了:“小师妹,黄连不够了,你去库房里拿一包来。”
霍玉玉应了声“好”,看了眼外头的林舒涵等人,转身往库房去。
这壮汉来了,并不说话,只叉腿站在大堂正中间,看着二师兄,像是在等二师兄主动上前招呼似的。
这里是诊馆,不是酒楼大堂,哪有这样的做派呢?来抓药的人都这样想。
很快,诊馆迎来了午后的一波人潮,吃完饭来抓药的人多了起来。
壮汉这才动了动脖子,十个指头捏得咔咔作响,一副招架打的样子。
谁知壮汉活动好筋骨,竟是直直地往地上一坐,两腿一撒,从怀里摸出些黢黑的药渣,一边撒一边道:“无良诊馆,卖我假药!赔钱!”
周围的人纷纷看了过来,他撒得更加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