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回 鳌山样板(1 / 2)
光熙元年,正月十九,巳时,晴,鳌山岛。
蓝天碧浪,呼呼海风中已带上了春的暖意,一艘箭鱼级老式艨艟扬帆划桨,不疾不徐的驶进了鳌山水寨。甲板上,数十人服装各异,有黑衣劲装的魁伟大汉,也有衣衫褴褛的老实庄农,正是前来参观鳌山城的张小山一行。不过,此刻他们几乎都是目瞪口呆,一眨不眨的盯视眼前,只因他们竟在这一本该荒僻的海岛之上,见到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
鳌山岛的山岭之间,一面三丈多高的城墙顺着山势而建,犹如一条巨龙在峭壁间蜿蜒起伏,配以鳌来峰的耸立与海天的渺远,顿显苍凉而凛然。细看近处的南城门,却又更多森寒甚至狰狞。壕沟、吊桥、窄道、门楼,以及分列城门两侧的棱堡,无不显示出这里防御的坚不可摧,还有那些值守军卒的标准站姿,更给这里增添了一股巍然气势。
如今,鳌山城除了一应公用建筑,已有千余套住宅和容纳两千兵卒的军营,且主要为牢固防,只得傻愣愣的站在原地,涨红着脸不知所措。还好,陶安及时上前拦住佝偻老者,笑着解释道:“武伯,他们是外来客人,是咱血旗军邀请来岛参观的,不懂鳌山城规矩,这次就免了罚款吧。”
老者倒也通情达理,没有继续为难张小山,自顾自的拿起工具清理涕迹,但是一阵唠叨数落却是免不了的:“后生,你看这地面如此清洁,鼻涕落上去多难看,还影响大家健康前面那个木桶看见没,下次整到那里去,还有,扔垃圾、大小手等都有指定地点,不要再胡来了会长说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场合大家护,要讲究公共文明,你在自家屋里也这样吗”
以满面羞惭的张小山为首,一众人边口中应承,边忙不迭的逃离了老者的唠叨。陆上,陶安不失时机的解释道:“武伯是一早就投入本会的难民,那时咱们还没易帜,他只带着一个八岁的孙儿相依为命,恰被马会长,也即我血旗军现任辎重司马遇上,马会长仁义,将他孙儿放在鳌山书院寄读,武伯每月也有固定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