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郭大友和孟旷、穗儿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郭大友又问:
除了他们要去平壤城之外,你还探听到其他的情报吗?
阿都沁想了想,缓缓道: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得那样那两个女真人有提到舒尔哈齐一直背着一个细长的木筒,那里面应当是藏了一幅图。他们说这幅图价值连城,可以换取倭寇帮助建州剿灭海西,甚至还能与李成梁作交换,换取辽东对建州二十年不打压的发展机遇。但他们又说,这幅图并不完整,但哪怕只是不完整的图,也足以带给建州女真几百年没有的大机遇,搞不好能入主中原。我猜也许那木筒之中是张允修解读出来的一部分万兽百卉图,这一次张允修前往平壤,是打算与倭寇做一个利益上的交换。
这个情报算不上什么新情报,其实郭大友等人早就对此有所推测,阿都沁只是间接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张允修解读出了万兽百卉图的辽东地区那一部分,并以此作为筹码,具备了与辽东霸主李氏谈判交易的能力。不过郭大友还是发现了一个细节:
你说那幅图是舒尔哈齐一直背着的?张允修呢?
这幅图应当一直是舒尔哈齐在保管,毕竟张允修手无缚鸡之力,让他保管可能会有危险吧。而且我远远地跟在他们的队伍后面,也曾观察到队伍中的张允修,他背后没有背什么木筒。阿都沁道。
你没有观察到舒尔哈齐吗?他背后有背着木筒吗?
这我真没在意,此前好像是没有的,但是舒尔哈齐的部下那天晚上确实是这么说的阿都沁被郭大友问得一头雾水,努力回忆道。
郭大友拍了拍阿都沁,让他从浴桶中出来,穿好衣服好好休息,并叮嘱候在灶房外面的驿丞夫妇照顾好阿都沁。随后他领着穗儿和孟旷出了驿站,在院墙外的角落里寻了个僻静的位置,轻声道:
我现在在怀疑一件事,张允修是不是故意在欺骗我们上当。
你是说,他们知道阿都沁在后面跟踪,所以故意骗他关于万兽百卉图的事,让我们误以为他要去平壤?穗儿道。
孟旷和穗儿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
对,我猜那所谓的装图用的木筒其实并不存在,因为阿都沁也没有亲眼看到。在张允修从广宁城外逃遁之前,他一直是与我们在一起的,我们都很清楚他身上没有带任何图纸,而他的同伙江云平也一样。如果这幅图存在,那么就一定是舒尔哈齐一行从关外带进来的,可是如果舒尔哈齐当时身上带了这样一个木筒,入关时必然要被查验,这幅图就会被发现。除非有内应,不然他们不会冒这个险把图带进关内,这没有什么意义。张允修和舒尔哈齐迫使阿都沁逃出关外,进入朝鲜,必然是希望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朝鲜内存在的我们的人。也许到现在他们可能都还没有出关,没有进入朝鲜。至少所有的边关守军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任何发现。我不认为所有辽东守军都能成为他们的内应,他们这也太神通广大了。郭大友捻着面上的胡须思索道。
这是障眼法他一定是在其他地方密谋什么,所以需要转移我们的视线。孟旷蹙着眉道。
穗儿道:我有个推测张允修与汪道明勾结,必然是要有所图的。按照当前的形势判断,如果他前往平壤,与驻扎在平壤的小西行长军作交换,则风险较大,因为明军马上就要打过来,小西军恐怕很难抵挡,如果小西在战争中殒命,那他的图谋也将落空。这点看穿战争局势的眼光,张允修还是有的。因此他可能要寻找更为合适的合作对象,也许就是汪道明和岛津义弘。他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制在平壤,实际上自己则赶往岛津军所在的地方,完成交易。但是眼下他们要出关也是很困难的,除非他们有本事混进明军之中,随明军进入朝鲜,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进入不了朝鲜,他就没办法接触到身在朝鲜的汪道明和岛津义弘,而他又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也许他
在图谋着直接与丰臣秀吉接触,他要出海往倭国去?郭大友接着穗儿的话头说道。
看来我们有必要联系一下水师,关注鸭绿江入海的港口了。孟旷沉声说道。
第206章 平壤城(一)
由于怀疑张允修的动向,一行人前往平壤的行程暂缓,郭大友辛苦武六多跑一趟,将消息传达给九连城的三巨头。武六倒是无所谓,他本就习惯了这种来回传讯的工作。沈惟敬也不着急,因为去平壤见小西行长对他来说不亚于是一种凌迟处刑,这意味着他争取来的五十天所谓的和平谈判期从根本上化为泡影。小西是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争取到那些向小西承诺的东西。
一众人中,只有尹根寿有些焦急,他急于明确倭寇的动向。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五天,众人也在驿馆之中干耗了五天。期间阿都沁的伤势倒是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日渐好转,但朝鲜大夫要求他卧榻静养一个月,不可再随便行动。到了十一月二十日,才有新的消息从鸭绿江那边传来,前来送信的竟然是张力桓百户,众人没想到他会亲自前来,十分吃惊,因为他的任务本是带领第二梯队行动的。
指挥使来前线了,他接过了大后方的指挥权,所以第二梯队将由罗千户亲自率领,我的任务就是向你们传递消息,同时与你们汇合,加入你们的行动。张力桓百户说道。
原来骆思恭指挥使也来到前线了,众人来不及惊叹,郭大友就询问调查的情况。张力桓百户接着说道:
已经派人联系大东沟和薪岛驻扎的水师严密排查了,等了几天暂时没有发现。但是有一条疑似的情报,确实曾有一个男子去询问过出海的海船,据说还是想要那种大海船,可以开到倭国本岛上去的。因为与倭国早就禁止通商,加之倭国进犯朝鲜,最近一年连走私生意都已经全部断绝了,所以有人来问这个,大东沟上的海民就留了心。只可惜后续的线索也断了,并没能追踪到那个男子的去向。
郭大友挠着额头,一边思索一边说道:张允修现在两条路走,一条是去倭国本岛直接找丰臣秀吉谈,一条则是深入朝鲜,寻找到倭第四军的岛津义弘和汪道明谈。如果他没有办法去倭国本岛,那么应当会想办法去朝鲜寻汪道明。但是鸭绿江沿线边关的陆路他们走不通,如果想进朝鲜,出海从南面绕是最好的办法。我的想法是,如果他们找不到出海的大船,那找一条小船,从鸭绿江口出海,绕到朝鲜海岸边上岸入境,这是最可能的,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