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 第132章

第132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朔听见殿中嘈杂喧哗,想云少将军只怕多半嫌吵得头疼,示意玄铁卫将无关人等清出去:你一路追来,见到射雕手,便猜到了我的打算要我看,你这支袖箭下手还是太重,稍有偏差,便会惊得他藏匿退走。

我还只嫌下手轻了。

云琅苦笑:再怎么也是射雕手,伤了你怎么办?那箭头上带血槽,一下一个血窟窿。

云琅眼睁睁看着萧朔以身诱箭,前胸后背尽数叫风吹得冰冷,凝了十分心神十万火急溯箭找人,此时灌下去两杯茶,胸腔内尚且半分暖和不过来。

他闭了闭眼睛,握住萧朔的手,到底还是忍不住抱怨:射谁不是射,你就不能拿皇上诱敌?多凶险

如何以皇上诱敌。

萧朔道:将皇上打昏,绑了吊在房梁上,在窗口晃来晃去么?

云琅:

云琅干咳一声,讷讷:不很妥当。

我并非以身涉险。

萧朔不与他抬杠,轻声道:这些年来,也不是只知道在府中整日抱恨、怨天尤人,全无长进。

萧朔抬眸,神色平静一如往日:我生性驽钝,天赋平平,自知资质有限这些年来,就只在做一件事。

云琅扯扯嘴角,还想反驳萧小王爷若是天赋平平、资质有限,只怕不知道要折煞多少人。听见他最后一句,心底却簇然一沸,叫热意涌得没能说出话。

萧朔看着他,琰王的眉宇已远比昔日的小皇孙刚硬凌厉,眼底也更深得多,沉着莽莽荒原里独自砺出来的千山万壑。

可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当初练武练得一身伤、埋头苦读到硬生生熬昏过去的小皇孙。没日没夜咬牙死钻医术的端王世子。这些年来几乎是放纵刺客往来,能在他扑过来时便将他护住,以袖箭回击毙敌的琰王殿下。

云琅握住嵌了暖玉的云纹袖箭,手上使力,慢慢收紧。

六年前,他要领兵出征,兴致勃勃来同萧朔道别,约了下次拿大宛马拉着小王爷去战场。

萧小王爷不要大宛马,不要漂亮的羽盖轺车,深黑眸底迸出从未有过的亮光,投在他身上:我要同你一起上战场,要和你并肩,同进同退――

祖宗可快省省。

六年前的云少将军还半分看不懂眼色,不迭摆手,头摇成拨浪鼓:你这二把刀的身手,能干什么?我护着你还不放心,光盯着你,哪还分得出心神打仗

那天的萧朔没再说话,沉默着看云琅在书房里四处霸道搜刮。直到云琅走时,才开口要了一副袖箭,约好等云琅回来便找人做了送他。

云琅深吸口气,慢慢呼出来。

云琅,我要和你并肩,同进同退。

萧朔看着他,慢慢将话说完:生生世世,共赴一处。

云琅扯扯嘴角,压着胸口滚热向四处扫了一圈,看见失魂落魄软在地上的枢密使,忽然起身,扯着萧朔大步过去。

两人好好在榻边说话,众人都尽力鼻观口口观心不打搅,忽然察觉变故,殿中也跟着静了静。

看着。

云琅低头,对枢密使道:这人身手利落,能单枪匹马杀上玉英阁,能以身诱敌,避得开匈奴射雕手的长箭。

我若据守城池,他能巡城布防,叫敌军三日不敢擅动。我若与敌困战,他能据守以待,出奇兵克敌制胜。

云琅:我若不在,他一人领兵,也能击退哗变叛军,死守右承天门。

枢密使心惊胆战,煞白着脸色抬头,战兢兢看着云琅。

还能一只手将我抱起来,也能扛。

云琅:我还挣不动。

连胜立在一旁,正听得心潮澎湃:

我过几日要去打仗,兵符不劳大人费心,我自己拿了。物资粮草若不方便,不知该如何往北疆送,自会有人来教大人。

云琅道:本帅亲自考量,挑中帐下先锋官,带来与枢密院报备一声。

枢密使抖得站不住,不迭点头:是,是,下官记得了

云琅不同他多废话,迎上萧朔视线,眼里透出明净笑意:先锋官,战场凶险,你我同去。

萧朔静看他良久,抱拳俯身,缓声道:末将――

末什么将。云琅道,先去喝酒,再去点兵。

萧朔微怔,由他拽着走了几步。

萧小王爷哪里都好,就是乱七八糟的规矩太多。

云琅轰散了凑过来热闹闹起哄的亲兵,牢牢扯着萧朔,再不管已糟蹋了不知几次的殿阁,一路拽着人上马,策马并辔出了宫城。

第九十八章

出宫不走官道, 过旧曹门过牛行街,景德寺与上清宫后身有条隐在的宽巷,只傩仪祈福才用来布钟吕鼓乐。

人迹稀少、道路平整, 正好放开了惬意策马。

云琅少时坐不住,常拖着萧小王爷跑马解闷, 内外城绕遍,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这一条路。

往前走些, 望京观有通宵的素斋。

云琅畅畅快快跑出一段,勒缰回身,等着萧朔赶上来:你这马行不行, 换我这匹?

萧朔与他并辔:我骑术本就逊你一筹, 换过来也是一样的。

萧朔的黑马也是大宛良马,生性温驯, 善长途奔驰, 却不如云琅那一匹白马灵动骁勇。

云少将军向来最喜烈马, 若换过来,难免要嫌这一匹太过无聊乏味。

萧朔催马,叫黑马跑得快了些:慢些跑, 你手上的伤不疼?

这也算快?

云琅低头看了一眼,不以为意:你若准我去京郊, 再给你看什么叫正经跑马。

城内的巷子再清净宽敞,也比不上京郊自在。出了外城城门,撒开了只管策马狂奔, 远比这般小跑遛马惬意畅快。

当初遇了戎狄探子, 云琅险死还生, 京郊便成了先帝太傅与萧朔连手盯着的禁地,不带足了侍卫随从, 等闲不可轻去。

云琅不服气,偷着溜出去过几次。守城门的禁军奉了圣旨,每日光是围堵云小侯爷,便愁得恨不得将城门封死,再将城墙垒高三尺、加厚一寸。

萧朔记得往事,看了云琅一眼:你叫禁军劝回去七次,气得不行,于是含恨发誓,决心将城墙挖个窟窿。

你从哪儿知道的?

云琅诧异勒马:我记得当初合谋,我们怕你太老实,大义灭亲跑去同太傅告密,还特意没告诉你

景王同太傅告密时,我在边上。

萧朔道:他没背下来《尚书》,为了不被太傅用戒尺打手心,招出了你挖的洞。

云琅:

城西,宜秋门侧五丈,挖了三尺,挖错了方向。

萧朔:我本想去看,可惜去晚一步,已叫人连夜紧急填补上了。

云琅:

背信弃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