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明朝大纨绔 > 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玖)

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可以太平的,在不久之后。”

张小公爷定定的望着李东阳,一字一句的道“坦白说,我已经没有耐心了。”

李东阳叹了口气,他知道张小公爷为何会说出此言来。

说实话,他之前做的妥协、给的时间已经够多了。

那些鸿儒们没有资格知道,但李东阳、谢迁是知道的。

别看现在国防军有着津门巨炮、有着五千料的巨大战船,可人家数十年前就有这些了。

那种亡族灭种倾覆之祸的噩梦压在心头,张小公爷还能忍这么久不错了。

弘治皇帝当时,就差现场宣布要整个大明进入战时了。

好在张小公爷是真的稳住了一切,铸造出来的火炮证明了他的话语。

随后筹建的军部,内阁、诸部在亡族灭种的威胁下捏着鼻子认了。

对于熊孩子胡闹似的修造新皇城,为何弘治皇帝会纵容?!

还不是这尼玛要亡族灭种的压力,顶在他心头闹的么?!

修结实点儿、城大点儿没啥不好,哪怕到时候人家真打来了能多撑会儿。

这件事作为大明帝国的最高机密,调查局、谍报司等一直都在死死的盯着。

内阁诸部没有人敢泄露半句,这玩意儿泄露了可就是抄家祸及九族的事儿啊!

“此番经筵辩讲,是小子最后的耐心……”

张小公爷的话,让边上一直翻阅着书卷的谢迁不由得愕然抬首。

便见这位最年轻的阁老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轻声问道。

“痴虎儿,就不能再……”

他的话还没有说话,便被张小公爷打断了。

“小子已经给他们够多的时间了!够多的机会了!”

谢迁不由得一滞,呐呐的不再说话了。

人家张小公爷这话说的没毛病。

数次的改革敢说这天下读书人,没有占便宜、多了出路?!

原本三年一次、例外有恩科的,如今一年一次这已经是大恩德了。

更别说诸部皆各自开科录取,还录照磨、校验、勘合……等。

庠序教谕部也给了底层的秀才们,一个很大的出路。

挂上那枚庠序教谕部的章子,行走在乡间、领着俸禄、教着社学,谁不躬身叫一声“先生”?!

可以说,天下读书人因他而受惠者不计其数。

他没有为读书人考虑过吗?!显然不是!

然而那些个腐儒们的愚民之断,彻彻底底的激怒了他。

这触及到了他的底线,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此番经筵辩讲,他们若是明白辩讲则罢了……”

眼见张小公爷缓缓起身,一字一句的望着李西涯等人。

那略显稚嫩的嗓音,却掷地有声!

“若是不然,那某便叫他们身败名裂!”

李东阳顿时不敢置信的双目圆瞪,愣愣的看着张小公爷。

好一会儿了,才叹气道“何至如此……”

秋风渐凉,冬日降至。

和往年的冬日担心口粮、牛羊不一样,今年的鞑靼各部过的极为安心。

其余的鞑靼部族都被伟大的火筛汗王,与大明的那些黑甲大军荡平了。

秋日来临前最后的贴膘不仅牛羊可以吃饱,还凭借着大明军卒的保护他们收割了不少牧草。

从军械营造局均输司买来的马车,比他们之前的马车装载量更大。

还有专门收割牧草的马拉割草机器,这让他们收集牧草变得更为容易。

新建的城池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好歹能够遮挡风雪。

牛羊圈也早就给他们修好了,借由着回到城区他们也将牛羊卖出了一部分老弱的。

留下强壮的可以安然凭借牧草,度过这个冬季。

大明的货殖会买走了他们的牛羊,卖给他们的是煤炉、铁镬还有一车车便宜的蜂窝煤。

几块蜂窝煤就能够烧上一晚上,这对于鞑靼人来说简直就是惊喜。

同时卖给他们的还有精细的盐巴、香料,厚厚的毛毡。

及从大明贩来的便宜大米,尽管到了这里已经是一两三钱一石。

可这终究是好东西啊,粮食在冬日里就是命。

阿巴尔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其他部族的袭击。

大明给他们配置了长刀、皮甲和铁箭头,阿巴尔很自豪自己是“鞑靼壮勇”中的一员。

因为壮勇的身份他可以去参战,为家里赢得荣耀和银币。

每月还能够从城主那里领到三斗的粮食,这非常不错了。

阿巴尔觉着自己活在了最好的时候,不用担心粮食、不用担心牛羊。

平日里十户为一甲,由甲长领着一并放牧。

不时大明的黑甲骑兵巡边会从他们身边经过,只要看到是打着大明的旗帜都会给他们打招呼。

有时候还停下来休息,甚至给他们送点儿盐巴什么的。

“阿巴尔!快出来!!”

刚刚回到了家里帐篷,看着自己媳妇红扑扑的脸蛋儿正琢磨做点什么。

那要命的声音就传来了。

阿巴尔无奈的对着媳妇笑了笑,看着媳妇失望的眼神走出了帐篷。

“孟根!虽然你是甲长,可也不能我刚回来你就喊我吧?!”

眼见一名虬髯豹眼,身着黑甲的高壮汉子哈哈一笑。

“阿巴尔!我们草原上的雄鹰,现在有一个证明你自己的机会!你要不要?!”

这叫孟根的汉子哈哈一笑,一把将他拉过来压低声音道。

“我们的明珠格根塔娜,现在需要一批人到山海关去!”

格根塔娜?!火筛汗王的女儿,嫁给了那位漂亮的少年人的草原明珠!

阿巴尔的顿时瞪大了眼珠子,呼吸都变得沉重了起来。

“各部族能去的只许一千人,都要壮勇的好手!”

孟根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阿巴尔的肩膀上“你不是总说想再去京师看看么?!”

“若是此次能够立下功勋,去京师不过是小事而已!”

眼见孟根嘿嘿的笑着道“且回去,与你女人好好处一晚上!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

阿巴尔压住了心头的澎湃,狠狠的点了点头。

他是去过一次京师的,那次是簪缨货殖的人手不足。

所以抽调了他们这些壮勇帮忙,每人走一趟可以拿一两银子。

那一次,真让阿巴尔见识到了什么叫繁华。

想买的东西太多了,可口袋里的银币却太少了。

这让当时的阿巴尔很痛苦。

好在格根塔娜现在也是跟着小公爷有月银份子的人,见到了家中来人自然款待一番。

临回去了还给他们每人置办了大礼包,感激的阿巴尔不住的亲吻她的靴子。

阿巴尔一直都想再去一次京师,挣下足够多的银币、买回来更好的东西。

“明天,我就要出去一趟!”

阿巴尔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女人的“回来,我会给你带京师里的簪子!还有缎子!”

“我会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整个大明从北部的边疆,到冀北、豫南等腹地。

甚至到江南等地区,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日子下暗潮汹涌。

不断的有弘文注释院的学生,借着回家探亲之理由暂时离开了弘文注释院。

京师内的秀才们则是在准备着一年一度的秋闱,力求能够高中举人。

只要中了举人那么便是有了官身,起步都比秀才要高。

还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的吗?!至少他们认为,没有!

自从被张小公爷闹了一遍之后,国子监的供应虽然未断名声却砸了。

立在门柱上的对联迄今都没有擦掉,还有那墙上留下的诗作。

甚至国子监的贡生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常来国子监,教谕、教习们也羞于来此。

偌大的国子监一时间竟然如同荒芜一般,除了些许仆役之外再无学子。

便是这近乎空掉了的国子监内,今日却悄然的进来了几人。

“孟申兄~!诺大的国子监,却沦落至此!着实可惜啊……”

这几人都穿着儒衫,其中一人摒退了打扫的仆役后便领着另外几人在这里逛了起来。

那被叫做孟申兄的儒衫青年冷哼了一声,脚步没有停下半分。

“柏寒兄,弘文注释院恐怕也要步国子监后尘了罢?!”

被叫做柏寒兄的那青年被这话堵的一滞,好一会儿了才嘿嘿的笑着道。

“孟申兄果然消息灵通!所以,在下才来寻孟申兄一晤!”

他们说着,很快的来到了书楼处。

眼见他们寻了一处门廊坐下来,看着荒芜腐朽的国子监那叫孟申的青年神色黯然。

“你之来意,我亦知晓。”

青年孟申黯然垂首,叹气道“我赵孟申何尝不想复我国子监声威?!只是……”

只是那玉螭虎惹不起啊!

国子监现在能够还存着,那都是人家仁慈没下死手了。

他们这些个贡生与人家比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土鸡瓦狗。

“我师鄯善先生,将与那湛若水经筵辩讲之事……孟申兄可知晓?!”

赵孟申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那尼玛《帝国时报》都刊载了,现在整个大明的读书人哪个不知道?!

“此番只要孟申兄助我恩师一臂之力,此大恩必有厚报!”

赵孟申微微一笑,却不搭话。

废话!不说出个二五六来,谁特么脑子抽抽跟你们凑一块儿搞玉螭虎去啊?!

“我亦不瞒孟申兄,此番我恩师与诸大儒皆去书信联络各地名士!”

哦?!若是如此,倒也并非不行……

看着赵孟申开始有了兴趣,这叫柏寒的青年赶紧趁热打铁。

“我庄柏寒以性命担保,只要此事功成!我将尽力劝解恩师,重开国子监!毁去那些碑文!”

这话一说,顿时赵孟申的呼吸开始沉重了。

国子监在这京师内丢人实在是丢的大发了,尤其是门前那一片都是洗不掉的耻辱啊。

“你可担保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