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1 / 2)
那些个鸿儒们一身哆嗦,满心且尔娘之!
《三国》里诸葛武侯把王朗骂的吐血,大家也就瞧个乐子。
毕竟王朗在历史上可没演义里那么渣渣,人那可是老牛批了。
历史上王朗师从预言黄巾、屡谏灵帝,并参与校勘熹平石经的东汉明臣太尉临晋侯杨伯献骠骑将军。
他曾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王朗虽曾被孙策所擒,但却坚决不肯为其效命。
历史上他效命的一则为向献帝进贡的陶谦,二则是后来征辟他的曹操。
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算是显赫之人,所以对于《三国》中诸葛武侯骂死王朗的事儿他们也就瞧个乐子。
王朗当年身份地位摆哪儿,诸葛即便是阵前亦是不好如此骂的。
何况历史上他们互相之间很可能只是闻名,面儿估计都没有见过。
但张小公爷这是实实在在的,把周醇骂的吐血了啊!
这就很吓人了,直接把这些鸿儒们吓成了鹌鹑。
心里一个劲儿的懊恼,我等这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呐!
何苦要招惹那湛若水?!
若是早特么知道他背后站着这头小老虎,我等打死也不招惹他啊!
“怎的?!醇公解不出么?!”
张小公爷缓缓转过头来,望向了战战兢兢的鸿儒们。
鄯善见状不由得一个况心下明了,这会儿若是再三心二意说不准就得被清算了。
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团结一致。
逼得弘治皇帝不予追究,日后再跟这玉螭虎、湛若水慢慢算账!
比如这些进士、举子们先上位,等到掌握了权柄后再清算他玉螭虎。
别看弘治皇帝正当壮年,可内阁、诸部尚书和他都会渐渐老去。
我等只需要耐心,熬死他们!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熬到我们上位这天下还不是我等说了算么?!
“学生等,愿血洒经筵场!亦决计不认此辩!!”
这就是真的耍无赖了,就是仗着人多耍无赖了。
他们死死的咬住了一点,弘治皇帝不可能一下子把他们全都干挺。
果然,御座上的弘治皇帝没有说话。
周醇等人那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说不紧张那特么才是假话。
现在他们紧张的要死,如果弘治皇帝真的狠下心来整治他们……
真特么说砍头就砍头、说抄家就抄家的啊,谁能抵抗半分?!
即便是事后天下士子为自己等人喊冤又如何?!
一大家子全嗝屁着凉,整整齐齐埋进去了还能活着挖出来么?!
“痴虎儿啊!你……如何看?!”
周醇等人偷偷用余光瞧去,弘治皇帝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有的只是淡然、是平静。
但越是如此,他们反而愈加紧张!
周醇等人没有看到的是,弘治皇帝的眼底里满是深深的悲哀。
他没有想到,国朝的读书人只不过百五十年居然堕落至此!
他们连失败都不敢承认,只敢胡搅蛮缠、缔结朋党为祸!
站在了弘治皇帝身侧的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垂手而立。
周醇他们看不到的是,这三位阁老的眼中亦是满满的悲凉。
圣贤书真的读到狗肚子了去了,这都什么人性!
败了便是败了,即便是他们认下这条帐也不至于会出什么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