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成黛玉哥哥后》TXT全集下载_4(1 / 2)
因府里乱着,林如海怕小女儿黛玉也跟着伤心,于是给她寻了一位先生,让她每日只管读书、识字,其余的什么也不要管。也让府里的人不准在黛玉面前胡说,让她安心读书写字。
本来黛玉从娘胎里出来身子就不好,还没会吃饭就先吃上了药,这会子若是再伤心过度倒下了可如何是好?
虽说如此,但黛玉是个心思细腻的,且每日,上了学回来她便到母亲和哥哥跟前儿服侍着。瞧着这么久了,他二人还不见好,于是急得哭着问父亲:“是真的找到良药了?如何母亲和哥哥还不见好?”
见此,林如海忙哄她说:“爹爹还哄你不成?王爷已经派人寻到了良药,他们俩没大碍了!只是这药又不是仙丹,总要吃些日子才能好的。你莫要多思,好好保养好自己才是要紧。否则,待他二人好了,偏你又病了,这可如何是好?”
黛玉虽心里急,然而听了父亲的话却只当是病去如抽丝,也就宽心了许多。
要说,王爷这边儿。自打林琅玉病了后他便京城扬州两头跑,满天下的寻名医、觅良方,要不然就是在林琅玉床前儿守着,一守就是好几天,任谁劝都不肯回去。
折腾了这么几个月,王爷整个人都脱了相!
太后、太上皇知道了,心里也是急得很!偏偏这王爷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若有人来劝,他便说:“若是玉哥儿没了,我也就跟着他去了!”
这还了得?!
太后、太上皇、皇上几人听了急得跳脚!偏偏贤枢从小倔到大,他们拿他也没办法,现如今只得想办法保住林家的那哥儿,再说后话。
众人便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了几个月,林琅玉和贾夫人的病时好时坏的。贾夫人倒还好,不过是心病,若是那玉哥儿好了她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只是,林琅玉的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太医们都说,不过是在拖日子罢了!现如今只能是能拖几天是几天。
眼见着林琅玉的身子每况愈下,这都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众人都道回天乏术,林如海也忍痛将办白事儿的东西尽数备下了。
谁知就在这三穷水尽之际,林府来了跛足道士,那道士扬言能够救林少爷性命,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荷包,从荷包里倒出一颗莹白的玉珠说道:“请老爷将此物给公子服下,不出三天公子便可好转了。”
林如海将信将疑,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将这珠子给林琅玉喂了下去。
说来也怪!林琅玉服下这颗珠子后的第三日当真有了好转,也能认得人了,这药也喂了下去了。
这让众人欣喜若狂!
坊间得了这消息,都说那道士是神仙下凡,见不得这林家的玉哥儿就这么没了,因而特地来救他的。
林琅玉的病开始好转了,贾夫人的病也就跟着好了。这么翻天覆地将近几个月可把林府和忠顺王府上下折腾得够呛!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林琅玉的身子虽说有所好转,但也不是三五天就养得好的,大夫说得静养才是。
这日,林琅玉的外祖母史太君念及琅玉和贾夫人身子不好需要静养,黛玉一人在家无人照管,因而想要将黛玉接去京城住着。
林如海想着这也是岳母的一片心意,加之黛玉身子本就弱,怕她过了府里的病气就不好了。又因黛玉的先生贾雨村正打算上京去寻些门路,林玉海便替他舅兄贾政写了封荐信,让黛玉同他一块儿上京去到贾家。
林如海在同黛玉说这事儿时,黛玉还闹了别扭,说什么也不肯去,她要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哥哥。
林如海劝她道:“你这么小小的年纪,身子又不好,你母亲和哥哥又病着,父亲我平日里公务又忙,现如今你先生也要走了,那时谁来照管你呢?外祖母派人来接你,是心疼你。你且去吧!就当是玩儿,过些日子父亲再带着你哥哥和母亲上京去接你回来。”
林如海劝慰了黛玉两日,黛玉才点头应了。不久,便带着一个名叫雪雁的小丫头和一个老嬷嬷跟着外祖家派来的人和贾雨村一同上了京。
也不知黛玉这一去要生出多少冤孽故事,却说林琅玉身子有所好转后没见到黛玉,因想父亲询问妹妹的去处。林如海照实说了,说黛玉去了京城外祖家,小住些时日便回来。
谁知,林琅玉听了竟又从口中呕出一口血来,哭道:“咱们林家是没人了吗?!怎……怎的就将妹妹送走了……到人家家里去,被人欺负了该如何是好?”
千防万防黛玉还是进了贾府!妈的!好好儿的病什么病!林琅玉暗骂自己不争气。这进了贾府便又得遇到贾宝玉那孽障!他的妹妹……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命运?
“有你外祖母和舅舅、舅母看着,哪里会有人欺负她呢?”林如海忙劝慰道,“再者你和你母亲又病着,又没人陪她玩笑。你舅舅家有好几位姑娘和哥儿,她去了那里也有玩伴不是?这几个月,你妹妹在家不知赔了多少眼泪,让她去和舅舅家的兄弟姊妹们一块儿玩儿几天也是好的。”
说着,林玉海从巧荷手中接过参汤来喂林琅玉,一边儿喂,一边儿说道:“这事儿你母亲也同意,她还说待你和她身子好了,便带着你上京去你外租家小住几日,再接了你妹妹一同回来。”
闻言,林琅玉道:“王爷同我说,我那大舅舅是个荒唐糊涂的,另一边儿东府的内院乱得要死!整个京城人人皆知!这样的人家……咳咳……哪儿能有什么好的。”
算了,命运也好、巧合也罢!那原来红楼里的黛玉是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受了委屈身后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自己分辨两句还要被人编排说她刻薄,最后落得个凄凉离世的下场,让人好不唏嘘!
而现在的黛玉是他的妹妹,他林家还有人呢!轮不到贾家的那群蛀虫对她挑三拣四的。
听了林琅玉的话,林如海微微正色道:“那毕竟是你舅舅家,就算有什么不对也轮不到你一个小辈说这说那的。”
“本来就是……”林琅玉嘟囔道。
那宁荣两国府有多乱,怕是没看过红楼只听过说过这书的人都晓得!若不是那两房嫡系不思进取、一味乱来,贾家也不至于败成那个样子。说来,他们家也就那几个女孩儿能看,男人们是一个比一个窝囊的!林琅玉心里琢磨着。
见此,林如海劝道:“你大舅舅再如何荒唐,确实个亲切和善之人,再说这荣国府中现如今是你二舅舅当家,你二舅舅是个刚直之人,这一点你母亲是清楚的。而且,你妹妹是由你祖母亲自照顾,你祖母有多疼你们你不知道?她还能让你妹妹受半点儿委屈?”
闻言,林琅玉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只说道:“走都走了,说这些也是无用。”
林如海笑道:“你妹妹有你这么个哥哥也是她的福气。你们兄妹二人要一辈子都这么和睦就好了!”
“我妹妹咳……我这个做哥哥的不心疼她,还指望旁人来心疼她呢?”林琅玉道,“就是旁人再如何疼她,我也是不放心的。”
比如贾家的那个玉儿!看似他是一心想着妹妹,实际上妹妹受的委屈、受的苦楚都是他招来的!
上一世自己无依无靠的,看着那些所谓的“妹控”还十分不理解,这一世有了妹妹才明白,就那么一个小姑娘,整日甜甜的叫自己哥哥,任谁听了这心口不软?
想到这儿,林琅玉又有些急了,他撑起身子对林如海道:“妹妹第一次离家,父亲该事先告诉我,我好嘱咐她几句才是!咳咳……”
“哎哟!爷,您当心点儿。”巧荷连忙将他扶着躺着,替他掖了掖被子。
“你要说什么说不得?写封书派人快马给她送去就是了。身子才好些,又开始折腾。”林如海说道。
“妹妹心思细腻、心肠又软、咳……就是被人怠慢了,最多嘴上抱怨几句就了事儿了,白白的自己受气。您让苏先生在信里嘱咐她‘只哭要不得,边哭边打才是正经。’”
林如海:“…………”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求评论!求评论!
最近精神焦虑得可怕,这国庆还没过完就盼着过年了……昨天还为此哭了一场,太丢人了……
第九章
闻言,林如海笑着骂道:“胡闹!哪儿有这么教妹妹的?你这么教她,待她大了,岂不要成了河东狮了?”
林琅玉笑笑没答话,这封信估摸着他爹是不会让苏先生按照他的意思写了。
想来这些女孩儿也真是委屈,自己受了气还得端着千金小姐的架子,时刻记得要温婉、贤淑,这一堆的条条框框下来,这人都得磨得不像人了,还不如人家那些小门小户的孩子过得自在。
“想什么呢?”见他半天没说话,林如海问道。
“想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妹妹。”林琅玉闷闷的说道。
“说了,等你病好了,你母亲便带你上京去,顺便将你妹妹接回来。”林如海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因而你近几日就安分些,乖乖儿养病。”
“哎。”林琅玉应道。
“爹还有公务要处理,就先走了,晚些再来看你。”林如海道。
“父亲也要注意身体,别太过劳累了。”林琅玉道。
林如海应了一声,接着对巧荷、灵栀等人道:“你们好生伺候着。”
“是。”
说罢,林如海便出门而去。
林琅玉又在床上躺了有五日才被允许下床,接着便急着见他母亲。
贾夫人身子本就孱弱,这么一闹,恐怕还有好些时日才能好,不过看着林琅玉身子好了,她这气色也好了不少。
从前林琅玉总是担心贾夫人的身体,只因原著里黛玉去贾府之前娘就没了,闹得他一颗心总是悬吊吊的。现如今黛已经进了贾府,而贾夫人虽说也病了一场,但这身子却是见好了,想来这场病应该就是应了那一劫,他母亲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了才是。
思及此处,林琅玉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都会不一样的,他的母亲、父亲、妹妹的结局总会不一样的,他们一家人会好好的。贾、王、史、薛四个家族的兴衰与他林府不相干,他只要他林府众人好好儿的。
午后,林琅玉用过了午饭便着人被车马,去到忠顺王爷府上找贤枢玩儿,在家里待了这么久,差点儿没憋死他!
上一世,他算半个宅男,一是因他本身没什么朋友,平日里也没人约他;二是因他懒得动,他林琅玉的人生格言是“能躺着又何必坐着?”
桐油布顶的青布马车停在了忠顺王宅邸前,林琅玉轻轻一跳便下了马车,槐枝上前敲门。
应门的是贤枢身边儿扮成小厮的小太监连翘。
连翘见了林琅玉忙行礼道:“爷您可来了,王爷是天天念叨着您呐!”
说罢,他便带着林琅玉和槐枝往里走。
“王爷在干嘛?”林琅玉一边儿走一边儿问道。
“您去了就知道了。”连翘笑道。
见此,林琅玉觉得好笑:“哦?他还要给我玩儿点什么花样出来??”
连翘只是笑,也不答,只领着林琅玉朝着贤枢住的小院儿去。
还没到贤枢的小院,林琅玉便听得一阵幽幽的笛声,好似清泉凌冽,听得人心旷神怡。
闻此声,林琅玉问连翘道:“王爷可是请了新的乐师?”
连翘摇头道:“不曾。”
林琅只继续跟着他走,至贤枢的小院儿门口,林琅玉顿住了脚步:“怕不是你家王爷纳了姬妾?”
林琅玉这么想也并非没有道理,现如今贤枢年纪虽说不至于娶亲,但通房姬妾什么的也该有了。记得贾宝玉与花袭人初试云雨之时似乎才十二三岁,这忠顺小王爷现如今这个年纪房里还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确实不应该。
闻言,连翘忙道:“哎呦!小爷您往哪儿想呢?王爷要是有个姬妾什么的,这皇上和太后也不至于成天念叨崔嬷嬷和奴才了。”
“那他这是搞什么?”林琅玉看着面前的月洞门儿,问道。
“您进去就知道了。”连翘笑着。
林琅玉抬脚就往里走,身后的槐枝想要跟着进去却被连翘一把抓住了领子揪了出来。
“你干嘛?”槐枝不解的问道。
“王爷吩咐,只准林小爷一人进去。”连翘道。
“使不得!我家老爷吩咐了我得一步不离的跟着我家哥儿,这小祖宗刚从鬼门关拉回来,这要是再出点儿什么事儿,我家老爷可不得打死我?!”槐枝苦道。
连翘一个爆栗敲在了槐枝的头上,接着道:“你这话说得,若是再宫里着脑袋都不知掉了几百回了!你这话岂不是在说王爷会对林小爷不利吗?你看你……”
不待他说完,槐枝忙捂住他的嘴道:“三清在上,我可半分这个意思都有!公公您可别冤枉我。”
连翘被他捂得喘不过气,槐枝又是府上的小厮,连翘毕竟是个太监,还是个在宫里养尊处优的小太监,着力气自然是比不过槐枝的,因而挣了好久才从槐枝手中挣脱出来。
他大喘了几口气,接着斥道:“小兔崽子,你这是想憋死咱家呀?”
槐枝嘿嘿一笑:“您别气,气坏的是自己的身子。”
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荷包,将荷包打开从里头抓了一把炒瓜子给连翘,道:“我听您的,守在外头不进去就是了!”
“这还差不多。”连翘道,“凭你家爷有多尊贵,他还能越过王爷去?我都不急你瞎急什么呀?”
“您说的是。”槐枝笑道。
“这瓜子儿味道不错,哪儿买的?”
“城北永祥铺……”
说林琅玉进了忠顺王爷的小院儿,只见院儿里莺歌轻啼、繁花染露、小径上沾了落红点点,笛声悠悠,映着一池清水更觉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