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隋王朝 > 190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

190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春,六路唐军大举北伐,与突厥部展开决战,彻底击败突厥苏尼失部,俘获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杀死义成公主,大获全胜,班师回京。

唐军班师回朝,举国称贺,普天同庆,参与北伐的有功之臣齐聚金銮宝殿,唐太宗李世民宣谕降旨,奖励有功之臣,李靖、李世勣、柴绍等人各有封赏。众人拜谢,李世民问道:“颉利可汗现在何处?”

李靖答道:“颉利可汗兵败汗颜,深感羞耻,徒手自缚,正在殿外等候。”

“宣他上殿。”

“遵旨!”

旨意传下,稍候了片刻,颉利可汗登上金銮宝殿,此时颉利可汗已经被松开了绑绳,来到朝堂之上。仰望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在渭水桥前威风八面,订立白马之盟的颉利可汗,撩袍跪地,俯首称臣,只能叩拜大唐天子。

高坐丹陛之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打量了一番颉利可汗,当年的记忆已经有几分模糊,便问道:“你便是颉利可汗咄苾?”

“咄苾冒犯天威,引颈待罪,岂敢再称可汗。”

李世民道:“朕自登基以来,宽厚带民,广布仁爱。咄苾你不必引罪自责,若愿归顺我大唐,朕自当厚待。”

咄苾半信半疑,惊诧问道:“皇上难道不报犯境之仇?”

“如今一笑泯恩仇。”

“不计渭水之耻?”咄苾又问。

“朕与你不打不成交。”

见李世民丝毫没有怪罪责难,反而宽容大度,让咄苾一时惊讶,恨不得感激涕零,不知如何是好,李世民道:“只要突厥愿意归顺大唐,各族百姓相容,朕可摒弃前嫌,既往不咎。”

咄苾听了心生慨叹,手捂胸口,发自肺腑的言道:“大唐皇帝恩德厚重,赦免咄苾,咄苾心悦诚服,愿率所部子民归顺大唐,为陛下永镇北疆。”

李世民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但是李世民心里明白,颉利可汗绝非等闲之辈,若是放回咄苾,难说日后倒戈相向,毕竟李世民自己就是背弃白马之盟,历经数年才打败突厥部。

李世民说道:“既然大汗来到京师,朕也不能怠慢。咄苾听旨。”“朕封你右卫大将军,赐良田美宅,辅佐在朝。”

虽然没有真正释放咄苾,但是李世民不加怪罪,反而封赏,也让有待罪之身的咄苾受宠若惊,赶忙伏身叩首,拜谢隆恩。

咄苾叩拜未敢起身,又问道:“咄苾还有一事,奏请皇上恩准。”

“有何难事,你尽管说来。”

“请陛恩准臣与萧珺重为夫妻。”

李世民尚未开口,就听萧瑀斥道:“咄苾!萧娘娘岂是你妻室,皇上厚待与你,你却辱我萧家门风,也无礼数了吧。”

咄苾抬头看看萧瑀,辩解道:“萧珺曾突厥汗妃,重归于好,有何不可?”

两人针锋相对,李世民这才说道:“二位爱卿不必争了,此事不如这样。人非冷血,孰能无情?萧娘娘认不认这段情缘,就由她自己定论吧。”金口玉言,萧瑀与咄苾只得遵旨而行。

咄苾卸掉颉利可汗尊号,成了右卫大将军,在新宅院住了两日,每每想起昔日与萧珺的数月数日之情,倍加思念。几经打听,便找到杨府,前来探望。

杨府的门丁一看来者,相貌不俗,虽不是汉人,但身着汉服,想必是有来头的人物。门丁问道:“敢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我是右卫大将军咄苾,求见萧娘娘。”

“哦……”门丁顿悟:“将军莫非就是从突厥来的那位大汗。”

“正是。”

“将军稍后,待我禀告。”门丁转身会了院中。

门丁快步来到后院,杨政道正陪着萧珺一人正扶杖散步,门丁说道:“禀告娘娘,右卫大将军咄苾求见。”

“咄苾?”

门丁点了点头,杨政道说:“孙儿也听说咄苾已归顺大唐,被皇上封为右卫大将军。”

萧珺道:“政道啊,你代老身出去看看,已有十年不相往来,问问大将军有何事要见?”

“孙儿明白。”

来到杨府门口,咄苾正在等到,一眼便认出杨政道,咄苾道:“这不是政道么?”

杨政道拱手施礼:“十年未见,将军安好,请随我到前堂说话。”

咄苾跟着杨政道来至前堂,两人各座,家人奉上茶水,寒暄几句,咄苾言道:“我与你祖母当年也是夫妻一场,往萧珺念及旧情,重归于好。”

“这…….”杨政道一时不好答复,说道:“我与祖母当年幸亏突厥容留,才有今日太平安乐,大将军所说之事,待晚辈再去通禀。”

杨政道起身又往后院,走到萧珺近前,躬身说道:“咄苾此行,探望祖母,请祖母念及旧情重归于好。”

萧珺一伸胳膊:“走,扶我去屋里。”

杨政道扶着萧珺来到卧房,萧珺坐到梳妆台前,对着铜镜,左右打量,摇头叹道:“头发白了,面皮松了,腰板要不直了,老身伺候不了咄苾了。”

杨政道说:“他们草原人说话直来直去,孙儿该如何答复?”

“笔墨伺候。”

杨政道在书案前研墨,萧珺润墨提笔,寥寥写下五言诗一首,交予杨政道:“把这首诗交给咄苾,让他走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