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 > 《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6

《九零之留学生回国之后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对了,敏贤还邀请了这次立功的周青和技术骨干刘老头。

敏贤给大家洗了水果,倒了饮料。

周青和刘老头第一次来,看着这大房子眼睛都直了。

羡慕是真羡慕。

敏贤妈向来利落,众人坐了一小会儿,就能开饭了。

“开饭了,开饭了,咱边吃边唠,要不菜就凉了。”

众人一看桌上的菜,就知道是费了心思的。

红烧鱼,糖醋里脊,软炸肉,四喜丸子汤,爆炒海螺,鱿鱼韭菜,猪肉蛋卷,辣子鸡丁,火爆大头菜,老醋三样,凉拌土豆丝,排骨炖土豆豆角,油焖大虾,地三鲜。

主食是米饭。喝的方面有些不同,男的喝的是啤酒,女的喝的是饮料。

每份菜料足,量还很大。

最然十几个人做在一张桌子上有点挤,但是大家就喜欢这热乎劲。

前半场大家猛夹菜吃。后半场大家开始唠嗑。

周青夸奖敏贤妈妈道,“沈姐,真的很会做菜,这菜可真好吃。”

敏贤妈妈用公用筷子给她夹菜,道,“好吃你就多吃点。”

周青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道,“现在已经吃撑了。”

众人都乐了。

这山南地北的侃呀,讲着讲着还讲到了敏贤小时候

敏贤奶奶道,“敏贤她爷爷从小就跟她说,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她爷爷就是靠着读书才走出大山的。敏贤听她爷爷的,从小就刻苦学习,每天都坚持看书,连大年三十也不间断,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么点小孩就该漫山遍野的跑着玩,所以就不让她看书。你们猜敏贤她怎么说?”

“怎么说?”众人来了兴致。

“她说,她要好好学习,以后赚大钱,给奶奶爷爷买套大房子住。给爸爸买一块手表,给妈妈买好看的衣服,给哥哥娶个媳妇。”

敏贤奶奶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些,敏贤说因为她听见奶奶说过想有个大花园。她听见她爸爸说想要一块手表但是妈妈不让买,要攒钱给哥哥娶媳妇。她还听见她妈妈抱怨说衣服洗破了,她爸爸让她妈妈再买一件,但敏贤妈妈没舍得买反倒是给敏贤买了一双小皮鞋。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好好学习的目的也是这么简单。

原本以为是童言童语,现在这一想,敏贤还真是做到了。

她给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从美国回来给她爸爸带了一块手表,经常带着她妈妈去商场买衣服。

邓厂长听敏贤奶奶这么一讲,感叹道,“敏贤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很多人都跟我说,女孩子那么多读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嫁人,但是我们家敏贤拿着全额奖学金被M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录取了,不比别的男孩子差。走的时候咱家没钱,就给敏贤拿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还是东拼西凑的,之后这孩子再也没问家里要过钱。”

大家都感叹道,“你家敏贤不容易。”

“我就在想呀,我们家老李年轻的时候选工程师,每次都把机会让给别人,最后退的时候工资就那么点,要是争一争,咱家也能富裕点。咱吃不好穿不好没关系,别苦了孩子呀。”

敏贤爷爷以前是机械厂的工程师,评选工程师不仅工龄限制还有名额限制,我爷爷本来就是技术骨干技术没得说,次次候选者中都有他,但他每次都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结果导致他退休的时候级别比别人低,待遇也比别人低。

敏贤爷爷道,“这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说这干嘛。”

在坐的隐隐感觉到,敏贤爷爷敏贤奶奶有股子读书人的味道,没想到敏贤爷爷以前还是工程师,领队开发过不少东西。

听见这些故事,也感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

邓厂长给老爷子满上酒。

“老爷子,我敬你一杯。”

敏贤爷爷虽然不甚酒力,但还是和邓厂长走了一杯。

后来又讲到了敏贤妈妈这个好媳妇,讲到了敏贤爸爸接班的故事。

敏贤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跟孩子他妈服从国家调配,去过个好些个地方,那时候敏贤他爸爸就跟着我们这呆两年,那呆两年的,上学也是这边上上那边上上的,那时候教育的地域差很是严重,导致了敏贤他爸厌学。敏贤他爸初升高的时候,单位安排我出了一个差,结果回来,就发现敏贤爸接了他妈的班。”

“事情都已经是这样了,也不能怪孩子和孩子妈。等有了敏贤和敏贤他哥哥的时候,我们就一直教育他们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这难怪呢,都说虎父无犬子,敏贤爷爷是大学生,敏贤是留学生,敏贤爸咋就是只是个初中生。

看来呀,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之后又说到了于天的故事。

在此之前众人都对于天感官良好,这时候听到于天的事儿不免有些唏嘘。

张阿姨给出了出主意,说道,“要不然你也卖卖盒饭?那时候我们卖盒饭一天也能赚好几十。”

敏贤妈妈附和道,“对呀,对呀,你摆摊就顺便卖了,卖的可好了。”

于天眼睛一亮问道,“盒饭?”

敏贤妈把当初卖盒饭增收的事情说了出来。

于天觉得可行,他自言自语道,“可是在哪可以进到盒饭?”

邓厂长也想帮帮这个后生,道,“等我们和厂子里的大厨商量一下,看看每天能不能做点盒饭出来卖,就当给大厨增收了,到时候让小面包给你送到火车站。”

敏贤建议道,“咱这次可以用保温桶装菜,每天做上四五个种类,让客人们自己选菜,等客人们选好后咱再现打给他。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菜在高温下坏掉坏掉,二来也给了顾客选择。”

周青是搞销售的,她觉得这样卖肯定比分成份卖的好,她表态道,“这个想法好。”

于天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当场就决定去买几个保温大桶。

“这倒不用买,咱厂子里有现成的。”

于天自然是千恩万谢,他心理知道,第一食品厂现在根本不用为这点蝇头小利来做盒饭,都是为了帮助他。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下午,唠了不少,最后宾主尽欢。

第19章

第一食品厂对S市内及其周边城市的贩卖扩张已经差不多了,这次呀,他们把贩卖目标定为了全省范围内。

敏贤和邓厂长给销售组主管周青下达了任务,让她安排人去省内其他城市拉单子。

但是怎么能花钱少又能起到宣传作用呢。

敏贤又想到了王雨记者。

通过上次的合作,和王雨记者已经是老相识了,所以这次她直接给王雨记者打了电话。

“喂,S市晨报社王雨。”

“王雨记者你好,我是李敏贤。”

“你好。”

对于敏贤王雨印象深刻,她的观点很新颖,给他带来了不找新的思路。自从发表了《第一食品厂----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后,王雨的事业确实又更高一层楼。不过这位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果然王雨的预感是对的。

敏贤接着问道,“认不认识省报的记者。”

王雨不知道敏贤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老实回答道,“认识。”

敏贤问道,“熟么。”

王雨答道,“还算熟。”

敏贤道,“那太好了,我们再来一个《第一食品厂----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弹怎么样。”

“。。。。。。。。。”

王雨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在心里犯了一个白眼。

合着是又想打免费广告了是不!

在王雨的介绍下,敏贤认识了省报的记者周杰,他是王雨的师兄,和王雨不是一般熟是非常熟。

周杰人不错,在听了敏贤的观点之后,觉得《第一食品厂----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弹非常值得一写。

周杰还特意从省城跑到了S市来找敏贤。

于是呀,邓厂长又亲眼见证了,敏贤给另一个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两周后的省报上出现了一篇叫做,《第一食品厂----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二)》的文章。

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S市的第一食品厂的兴衰史,其中还加入了些戏剧的表达形式。反正那个跌宕起伏呀,喜欢看这样故事的小市民们很多。

最后又说,现在第一食品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愿意帮扶广大下岗员工,为下岗员工再就业提供帮助。决定以赊销方式为全省范围内1000名下岗员工提供货物和进行销售培训。

文章又以此延伸到更高意义上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像第一食品厂一样,回馈于社会,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等等。

很多人通过报纸知道了第一食品厂,让第一食品厂无形中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文章一出,第一食品厂不断接到了来自省里各市的电话。土豆

省委看到了这篇文章也特意打来电话询问,表扬了第一食品厂的思想意识高,还专门派人下来视察了第一食品厂。

接待那天是邓厂长和敏贤一起去的,第一次和这么大的领导在一起,邓厂长既高兴又紧张。虽然做了一天的背景墙,但是他累并快乐着。

省委领导对第一食品厂的印象全部都来自于报纸,其中包括王雨记者的《第一食品厂----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

实地考察之后,他被第一食品厂的企业氛围,大家欣欣向荣搞生产的样子深深折服。

一路上和敏贤交谈又觉得敏贤思想前卫,谈吐不凡,还特意问了问敏贤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在得知敏贤是回国的留学生之后,更是被敏贤不为国外的物质生活所动,坚持回到祖国的行为而感动。

毕竟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大量的人才流出国外,能回来的少之又少。

省领导在亲自品尝了第一食品厂的产品之后,又被美味所折服,临走的时候还掏钱自费购买了10袋大礼包。

这让领导破费哪还能有好果子吃,敏贤本来是想白送领导的,但是领导坚持要自己掏钱。

领导觉得这样有良心,注重品质生产,社会责任敢的企业应该更多一些,所以想让第一食品厂发展起来,树立典型,也许以后可以成为本省的一张名片,于是就直接表达了扶持之意。

并告诉敏贤和邓厂长,如果有需要就找省里,还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敏贤。

从来都没受到过这待遇的邓厂长险些高兴得晕倒。

既然省里想扶持宣传第一食品厂,那肯定可少不了曝光和报道,机会就给了老相识王雨记者。

本来大合照是没有王雨记者的,但是敏贤感念着他的功劳,做主让王雨记者和他们一起合了个照。

拍完照还特意瞟了王雨一眼。

那眼神,看在王雨记者眼里,分明就是在说。

怎么样,跟着姐姐有肉吃吧。

等王雨记者的报道出来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省里的大领导来第一食品厂视察工作了。

市里的领导得知省里的领导来视察后,怎么也不能落后是不,也派人来视察了工作,不甘示弱地开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第一食品厂。

其中就包括了税收减免政策。

作为第一食品厂的员工,大家骄傲呀。

作为S市的居民,大家以第一食品厂为骄傲呀。

有了省委做后台,第一食品厂的工作更好开展了,毕竟是在省委挂了名的企业。

就在厂里如火如荼地拿下省里的市场的时候。

第一食品厂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军区打来的,电话指名叫敏贤妈妈沈红娟接听。但敏贤妈妈不在,只好敏贤接听。

“喂,你好,请问是沈红娟女士么?”

“沈红娟现在不在,有什么事儿你可以和我说。我是她女儿。”

“你是李敏贤?”,对方有些讶然。

敏贤一挑眉,这还认识自己?

敏贤道说,“我是李敏贤,请问你是?”

对方可能知道自己有些失言,咳嗽了一声缓解自己的尴尬。

“我叫高建军,是你哥哥李向阳的战友。”

那一切就好解释了,想来自己的哥哥在人家眼前提过自己。

高建军接着说道,“你哥哥参加抗洪抢险受伤了,现在正在W市总政医院。你们家能不能来人看看他。”

一听见哥哥受伤敏贤急了。

“这伤到哪里了,伤的严重不,有生命危险没。”

“李向阳他腿部骨折了,现在已经做完手术两个礼拜了,能下地走动了。”

听到这话,敏贤才松了口气。

和高建军问了地址之后挂了电话。

回家后,敏贤大概和家人说了一下具体的情况,告诉家里人不要担心,就提着手提袋买了最近一趟去W市的火车票,麻溜地找她哥去了。

第20章

1996年 8月 Z国两河流域发生了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水,多省受灾严重,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抗洪抢险,恢复建设。

----------------------------------------------------

W市军区总医院

李向阳,某军区连长,在参加抗洪抢险时,看见有个孩子被困在一棵摇摇欲坠的树上,就和队友奋不顾身的下水救援,好不容易,趟过湍急的洪水,到达孩子身边,把孩子抱下树,救援绳突然被洪水冲下来的东西挂断,他就抱着孩子一起被洪水冲出了好里地,幸好命大挂在一个断枝上,虽然浑身挂了彩,腿不知道撞在了哪里骨折了,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在医院做了个手术,昏迷了几天,醒来后又是一条好汉。

此时,好汉已经可以下地拄拐了,本来他每天是等战友来扶他去厕所的,但是今天实在是等不及了。昨天,团里的嫂子给他带了一保温桶汤来,他喝了之后,夜里特别想上卫生间,他又不好意思让小护士帮忙,所以就想等老高来。可是左等右等,老高他还不来。

正在好汉颤颤巍巍单脚蹦的时候,一只手扶住了好汉。

好汉心想是哪位好心人,转头一看,是一位圆圆脸,齐刘海妹妹头,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的姑娘。

话说,这姑娘怎么这么眼熟呀。

仔细一看,这不是他妹妹嘛,好汉惊的连话都得瑟了,“妹。。。。。妹。。。。妹妹?!”

敏贤皱眉,“怎么地,这还有哪受伤了,说话也不利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