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绊》TXT全集下载_24(1 / 2)
“陈扬已经有心理问题了,但你看他爸妈,感觉就是知道他有问题,但还自顾自的伤心——他们也没有从最喜爱的那个孩子死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哪儿还能顾上陈扬呢,只让他每天在水里睡去,又在水里醒来。
“但关键是呢,陈扬不是被他爸妈忽视了。陈淳尸体在哪里,是陈扬做梦梦到的,他爸妈就去算了一卦——太想孩子了嘛,希望能托个梦。
“就算出来说,因为陈扬住在‘水’里,陈淳才能托到梦。”
说到这里,寇怀刻意低沉了声音:“懂吗?是他爸妈,宁愿小儿子受苦,心理出现问题,也想见见女儿呢。”
沈渔脖子一梗:“你瞎说什么?!他爸妈根本都不爱他,还利用他,我比他还好,好吗!”
寇怀神色平淡的:“噢。”
果然,这么一激,沈渔开始急冲冲的解释:“我爸妈比他好吧。”
————
沈渔小的时候,长得又白又胖,很是可爱。
很多小孩儿,被大家惯的久了,久容易娇气起来。但沈渔不。
她能很骄傲的说:“我过去还是个贴心小棉袄呢!”
她过去……
成绩也好,也乖。
脾气当然也没这么怪,更没这么暴躁。
她很小的时候,小到她不记得自己多少岁的时候,她就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给爸妈准备礼物;爸妈的生日她也记得很牢。
沈渔在大班的时候学了拼音,靠着自己半吊子的本事,读完了一个叫《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此后每读一次,都会泪如泉涌,每次都要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这么乖的女儿,做父母的心里很非常欢喜。
“他们恨不能把我别裤腰带上了!”沈渔很神气的说。
直到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个亲戚问她:“你爸爸妈妈有了小弟弟,不要你了,你可怎么办呢?”
沈渔“咚咚咚”的跑回家,她妈妈把她的手轻轻放在鼓起的肚子上,她感受到了手心被轻轻的柔柔的踢了一脚。
她惊奇的抬起头看妈妈。
她记得她妈妈特别温柔,还摸着她的脑袋,告诉她:“你喜不喜欢小弟弟?
许多年过去,沈渔还记得当时那种,眼泪一瞬间冒上眼眶的感觉。
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哭,但她知道自己二年级了,不该哭。她就憋了回去,说:“嗯。”
没过多久,她弟弟出生了。
还真是个弟弟。
生了小弟弟之后可真热闹啊。
医院里就人来人往,沈渔小心的跟在大人中间。
她走在中间,小小一个,刚刚到他们腰部的位置,就有种四周都是柱子,而她被挤在柱子中间的感觉。
她在阴影里走。
亲朋好友们去恭喜爸妈,凑成个“好”字嘛,怎么不恭喜。
大家兴高采烈的讨论新生儿,父母问了句大女儿在哪儿。站在最前面的一个亲戚回过头一指,终于让她从“柱子”间钻出来:“在这儿嘛。”
沈渔看到那些人都很开心的去逗弄新生儿,以前她才是焦点,现在她有些失落。
父母看着小弟弟都在笑,她就跟着去戳戳弟弟的脸。
沈渔发誓她的动作将会很轻。
但她被长辈抓住手,转过身跟她爸妈说:“看好小孩子,这么小,下手没轻重的!”
爸爸走过来,把她高高举起:“走!我们出去玩儿。”
其实不算玩儿。
虽然她在坐小孩子才能坐的摇摇车。
但她爸爸一直在旁边说,跟她强调,弟弟多么的小,姐姐比他大,要照顾弟弟一点,不要伤害他。
时隔多年,沈渔只能回忆起他爸爸对弟弟的疼爱的感觉,于是不禁后悔,因为那是她最后一次坐摇摇车,她记事早,竟然没能把童年最后的快乐记在心里。
她也没有解释什么。
第一次有种自己不屑于解释的感觉,好像有点酷。
小弟弟被迎回家,又是一番大大的热闹。
办满月酒嘛。
狭小的屋子挤满了人,人人都喜气洋洋的模样。
办酒的地方在离他们家很近的酒店。
爸爸跟她强调:“今天你就是主人,要懂事知不知道,拿出主人的气度来。”
沈渔每次回想起那段话,都会在心里反驳一遍:我小时候,哪里有一次不懂事的?
喜欢的东西如果父母不给买,她不会强要;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起床穿衣,去马路边等校车。
不要爸妈操一点心。
过年回家的时候,她还是孩子头呢。
比她大一点的哥哥也听她的话。
那怎么算不懂事呢?
沈渔从那个时候开始不明白,于是开始屡次触碰边界,屡次被说:“你太不懂事了!”
再说那次满月酒,那是沈渔记忆中的第二次,被抛弃的感觉。
她一个人立在墙角,看那些围在床边的亲戚,他们吃过了饭,从酒店转战到家里。
他们脚上穿的鞋套是沈渔一个个的递过去的,茶几上的热茶是她泡的。
但穿上鞋套的人没有,喝茶的人也没有。
没有什么?
没有摸着沈渔的头——或者不摸头,直接说也行。
沈渔真乖。
她奇怪的看着这些大人,是不是忘记什么啦。
以前都不是这样的。
但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去扒拉着大人的裤腿,撒娇问:我做得好不好?
因为她是个主人啦。
偏爱(13)
沈渔开始被父母定义:姐姐,责任,听话,懂事……
还有,长大了。
沈渔喜欢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狗小猫。
小小的一个,缩成一团,腿也短短,毛茸茸的。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是三年级的夏天。
此前她不断的与自己做斗争,一面觉得父母果真如那些大人们所说:你爸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啦!一面又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意。
那爸妈到底喜欢不喜欢她呢?
这是年纪还很小的沈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但她不会问出来。因为一问出来,就好像不成熟了。因为她是姐姐,和弟弟争宠爱……他们不是都说打的要让着小的吗?虽然她不怎么认同这句话,但还是感觉,自己一个大朋友,跟一个真正的小朋友去争什么,太没度量。
三年级那个暑假,她和弟弟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
农村好多好多的树,还有许多小动物。
奶奶家有一条母狗,在放假前刚生完小狗,一胞五只。
沈渔清楚的记得,五只狗里,有一只是跟母狗一样的黄色,有两只是白色,一只黑白,一只黑黄。
这么多的小狗,她都非常喜爱,但靠着本能的喜好,她最最喜欢白色的那两只。
大母狗也是她看着长大的狗狗。当她还是小狗的时候,沈渔也非常喜欢,但等到小狗长成了大狗,她对大母狗的喜爱就变少许多。
然后她就在那个暑假的某一天,忽然领悟到了,爸妈喜欢弟弟,原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像她,她喜欢小狗,大人们也会更喜欢小的孩子。
于是,在屡次觉得自己不被爱着的时候,沈渔就会想想自己。她还不怎么明白“本能”这个词,但她知道,什么叫做“天生的”。
她更喜欢小狗,天生的。
爸妈喜欢小弟弟,天生的。
这么一想,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她也借此安慰了自己许久。
后来又长大了些,大概是五六年级吧,班上统计独生子女数量。
举起手的前桌转过身来,惊讶的看着她:“沈渔,你竟然不是独生子女!”
那个时候沈渔还不叫陈沈渔。
前桌说完,顿时就有许多道目光转过来,沈渔不高兴了,很凶的说:“关你屁事!”
不过是同学的一个惊奇,她反应还挺大,沈渔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才发现,她好像没这么大度。
好像也还是介意的。
这么一想,生活中的许多,让她感到不开心的事一下子就突然全跑了出来。
弟弟还小,定的鲜牛奶只给他一个人喝,沈渔每次看到,妈妈都会说:“弟弟还小,正在长身体。”
她从七岁起就没再喝过鲜牛奶。
她买吃的零食必须要一式两份,因为弟弟也要,有时候忘记了,他们也会责怪。
说她自私。
这个词在沈渔看来非常严重,所以虽然这个词不常出现,但被说出口的每一次,都对沈渔是个很大的伤害。
弟弟感冒,不能吃辛辣的——她怎么知道感冒不能吃辛辣的呢?当她把买好的辣条带回家,却不会被夸奖,因为她:“不懂事。”
小孩子不宜吃太多冰,但沈渔怕热,也喜欢吃冰棍,爸爸就去批发市场给她买了好多回来。
但吃的时候要小心些,藏着吃。因为:“你不要拿着根冰棍到你弟弟面前显摆,到时候他又要吃!”
沈渔吃一根冰棍能快乐得忘乎所以,经常叼着一根就从卧室出来,或者弟弟从门外突然闯进。
但受责骂的只有她。
吃什么,都总得考虑另一个。
好吃的不能吃太多,还得给弟弟留着。
但她要是没在家,好吃的被弟弟吃完,爸妈却不会说什么。
因为:小孩子嘛。
长身体。
沈渔忽然开始难过起来。
直到上初中,她对爸妈的态度都比以往冷漠了很多——她其实也不确定。
因为她爸妈根本就没察觉到这个大女儿好像不怎么爱在家里说话了。或许是因为沈渔表现得不太明显,或许是因为,沈渔她爸妈就没关注她。
小孩子嘛,还小。
所以分走些关注,也不是没有理由。
直到上初一那个暑假,沈渔爸妈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争吵。
沈母想要出去工作,但家里实在顾不上,就要求沈爸得和她一起分担家务。
沈爸不乐意,觉得自己赚的钱多,工作已经很累了,怎么能要求他回家还要干活儿呢?
两人因此起了争执,甚至一度闹到要离婚。
沈渔就是在那个时候改的名字,改成了:陈沈渔。跟她妈姓。
在将近一个月分房睡的夜晚,沈母会无数次的在黑夜里告诉她:“小渔,爸妈要离婚了,以后你就跟妈过。”末了,还常常会补充一句,“妈妈就只有你了。”
沈渔却在黑暗里暗自高兴。
因为那句“只有你了”。
好像全世界都消失,妈妈没人再去爱,只能爱沈渔。
这让她有些欣喜,还有些激动。
但她最后也没有变成唯一,因为她爸妈在亲戚们本着“劝和不劝离”的原则,又给劝和了。
沈母找到一份每日只上半天班的工作,沈父回家以后还是能像大爷般的瘫在沙发上,看电视,顺便给小孩子辅导下作业。
因为:“你们家沈渔这么大了,帮爸妈做点家务,又不是做不到。”
沈渔的名字改姓了陈,也就这样定下来:“反正你儿子跟你姓,沈渔跟她妈姓就算了。”
此外,因为改了名字,在卷子上标着“家长签字”的地方,写上她妈的名字时,总有问题出现。
第一次看到签字的老师,或者问过了沈渔一遍但自己忘记的老师,总要问她:“陈沈渔,你爸爸叫陈美丽吗?”
和刚刚有了小弟弟的时候一样,她不觉得有什么。
她会站起来,在同学们笑她爸爸叫这么个名字的声音里,淡定回复:“我妈妈叫陈美丽。”
老师就说:“哦。那你爸妈都姓陈吗?”
沈渔在后来会很疑惑,怎么这些老师就这么多问题呢?家长签字,签了就行,还问是爸还是妈,家里人都姓啥。
大约是吃太饱吃撑了吧。
以防下次签名的人是她那位姓沈的爸,她不得不解释:“我跟我妈姓。”
老师又问:“那你爸姓什么?”
“姓沈。”
然而这还不是最烦的,最烦的是有同学要问她:“你爸爸死了吗?所以你才跟你妈姓?”
虽然只有一个同学这样问过沈渔。
她自己的爸爸倒是在她小学时过世,从小学到初中,班上只有她一个没有爸爸,总是被大家关注、询问。
这样的特殊导致她在知道沈渔跟母姓的时候,心中一喜,觉得自己也不是“孤军奋战”,她有了盟友了。
但沈渔不会管这些,她只觉得烦躁。
她只会恶狠狠的怼回去。
而最常遇到的问题,则是同学们问她:“你爸妈都离婚了吗?”
或者问:“你为什么跟你妈妈姓?”
沈渔甚至想过要不要在上课前,等同学们都到齐了,直接宣布:“我,陈沈渔跟我妈姓,是因为我有个弟弟,跟我爸姓,所以我就跟我妈姓,懂了吗?”
以后别再陆陆续续拿这么弱智的问题来烦老子。
但她没那个勇气,只能在那学期盼望每个月都会换的那个同桌,已经在别处听说了她为什么姓陈的原因。
直到初一,沈渔的名次都是名列前矛,正儿八经的学霸,老师喜欢,同学巴结那种。
当然,她的成绩一如既往的不用爸妈操心,而且那会儿也没办法操心。
因为她那个同样很懂事的弟弟,在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没开灯,把自己摔了一跤,右脚给摔断了。
沈父沈母竟然很感动,在亲戚来探望的时候会说:“从小就很节约,不开灯就以为能节约电,结果把自己摔了。从小就懂事……”
如果人生是有剧本的,沈渔肯定自己在爸妈的剧本里,担任不了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