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弘昼不想当八贤王[清穿] > 《弘昼不想当八贤王[清穿]》TXT全集下载_72

《弘昼不想当八贤王[清穿]》TXT全集下载_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所属国的支持下,他们竟是组织船只气势汹汹在海上威胁起中国商船,叫嚣着没有他们的允许,要让中国所有的海上交易都变成泡沫!

康熙重重一掌拍在桌上,被这些夷人的不要脸惊得勃然大怒:“这些夷人——!朕非得……”

第169章

康熙三十一年年末, 战争初现峥嵘。

胤禛和胤禩没有想到,蝴蝶了康熙三征噶尔丹之后却迎来了另一个敌手。

那就是多国联军。

更没有想到,掀起这一场的战争的竟然是小小的一个纺织机。

没错, 被抓住的夷人老老实实交代了真相。

仅仅是为了超越夷人自制的纺织机, 为了里面技术可以带来的利益, 这些夷人毫不留情的就用鸦片摧毁了曹寅, 试图控制他来获得纺织机的核心资料。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曹寅因连续数日的忙碌而无意间引发了戒断反应,导致了这场阴谋在还没彻底成形时被掀开。

若是没有曹寅过量吸食鸦片导致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只怕这场阴谋不知道要何时才会被揭露。

望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曹寅, 望着被戒断反应逼出来的受害者名单, 康熙心中的悲哀无以言语, 心里越发明白一个道理。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这些夷人以此想要控制官员,让他们的生意可以一路顺风……那若是他们的野心再次扩大呢?目标……如果是想要整个中国大地呢?

简直不敢想象!

康熙带着沉重的心情, 转道奔回京城。

在京城里, 胤礽、胤禔以及八旗权贵宗室朝臣们都翘首以盼, 在看到疯疯癫癫宛如怪物的曹寅时,所有人都愤怒了!

或许说满族蒙古族和汉族之间时有牵扯, 时有敌对,但碰到眼前这件事之后,所有人的心都站在了一起。

身为中国人的他们对夷人们产生了极端的愤怒!

怒火冲天的朝臣们将目标直指停留在中原各地的传教士,直言要他们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幸好, 理智的康熙明白这些传教士有一部分人心怀不轨,但是如同白晋这般真心实意的也是不少,最终他只选择限时令责令传教士离开中原大地。

但是这样的让步非但没有让夷人们感恩厚待,更是引来了狂妄的叫嚣与针对。

从康熙三十一年八月到康熙三十一年二月, 海面上发生劫持案、抢劫案,杀人案近百起,不知道多少靠渔业为生的老百姓失去青壮年,不得不流离失所。

面对夷人军舰在海面上的袭击,有朝臣认为泱泱大国无需和这些边陲效果计较——他们都仰仗着我们的技术能力,索性将他们关出门外不就好了吗?老百姓不要出海不就不会碰上这些人?

胤禛和胤禩心头一震,面色更是青黑一片。

正当他们要站出身阻止这件事发生时,没想到率先走出来的却是胤禔。

他冷冷扫视着出言要闭关锁国的官员,在对方惊得垂下头之后朗声朝着康熙说道:“汗阿玛,我们自称泱泱大国,却不敢与这些小国……对阵?”

胤禩上前一步:“汗阿玛,蒸汽机可以在江流船只上,自然也可以安装在军舰上,我们的枪炮远胜于夷人,我们的船只也可以远胜于夷人!他们能跨越大海打到咱们家门口,咱们也可以打到他们的家门口!”

“没错!”

胤礽也站出身,望着康熙的双目里满是光彩:“儿臣愿意出战!”

“儿臣愿意!”胤禔和阿哥们随后跪倒在地,大声附和着。

“奴才愿意!”

“微臣愿意!”

一个个朝臣们跪倒在地,齐声呼喊着:“臣等愿意一战!”

咆哮和吼叫直冲九霄,声音震耳欲聋。

康熙突而笑了。

这个笑容是很愉快的,一双黑眸中更是焕发出一种朝臣们从未见过的神采。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环视四周斩钉截铁的吼道:“战!咱们怎么能不战!”

康熙三十二年起,第一次海上战役正式打响。

这一战足足僵持了四年。

从一开始缺乏海军经验而节节败退,到随后的节节胜利,最终由跨越时代的蒸汽轮船改变了一切。

若是说第一代的蒸汽轮船,夷人们还有一拼之力。

但面对第三代这般的钢铁怪物,这般远超于自己的速度以及火炮威力,让目空一切的夷人们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

有些人尚且不可置信,甚至在军舰被炸时他们只能喃喃自语认为是一场梦境。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海军在一朝被屠,鲜血染红了南海。

红色的血浪让目睹这一切发生的夷人们惊恐的尖叫着,疯狂的选择撤退与逃跑——随后的几个月,可怕的东方巨兽之名掩盖了过去那财富之国的名号,瞬间传遍了整个世界。

在遥远国度里的夷人们茫然又不知所措,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消息传到西欧,再从西欧传到罗刹国。

原本整装待发,决定前往西欧学习的彼得一世,怔愣的翻看着从遥远西欧送回的报纸。

上面书写的新闻,让他瞠目结舌:“这……怎么可能呢?”

记忆里明明富裕却不思进取,鼠目寸光的国家怎么会摇身一变,从一只只会学老虎叫的猫变成了一只真真正正的老虎?

“陛下?”

亚历山大小心翼翼的开口:“您还不准备出发吗?”

“……不,朕不准备去西欧了。”彼得二世折好了报纸,将它塞入自己的怀中。

“什么?”亚历山大惊呆了。

彼得二世眉眼间闪烁着兴奋:“朕要再去一次中国!”

“……中国?”亚历山大喃喃着重复了一遍。

他匆匆退出宫殿,忍不住好奇也在街头买了一份报纸翻看,随即震惊得张大了嘴。

报纸上不但有密密麻麻的字符,甚至还带有汉字的插画……

再仔细一看,这份报纸竟然是从中国拷贝,在西欧乃至世界各地发行的。

这些竟然是现在的中国?

身为随从的亚历山大紧张万分,但是他无法阻止彼得二世的决定。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彼得一世摇身一变成为使团的一员,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路途。

与上一回摇摇晃晃数月的旅途不同。

刚进中国边境没有多久,吱吱呀呀摇晃的马车就停了下来,彼得好奇的掀帘探出头,就看见了图片上的蒸汽车就停在他们马车前。

一行清朝官员正在等待他们的到来。

“……这是多么神奇的怪物啊……”彼得感叹着,兴奋的坐上其中一辆汽车。

汽车平稳的开始行驶,柔软的座椅,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周遭的风景,舒适得简直让彼得觉得在这上面睡觉都没有问题。

不过还没等彼得过瘾,蒸汽车就缓缓在一座建筑前停了下来。

这建筑的确挺奇特的,但是比起蒸汽车那是什么都不是。

使臣团员们念念不舍的望着离开的汽车,不情不愿的被引导官员带入车站——随后他们真香了!

瞧!这是什么!!!

看着这些红毛人恨不得扑在火车上亲两口的模样……

官员们鄙视极了,完全忘记前几年刚刚看到这些时他们的反应和这些红毛人简直是一个磨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他们昂首挺胸,请红毛人的使团登上火车,沿着新修建的铁轨快速的驶向京城。甚至彼得觉得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他就从边境到达了京城。

觉得自己犹如在梦境之中的彼得,轻一脚重一脚的离开火车站,但他的惊讶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一切甚至到了让他开始怀疑现实。

眼前真的是他来过的京城吗?

彼得陷入这样的困惑之中。

这里,简直宛如是在神灵的国度一般。

别说是红毛人,就连黑皮肤的人都见过的京城老百姓们鄙夷的看了眼这些乡巴佬,昂首挺胸的从他们身边走过。

大家可是忙得很。

使团成员们呆呆傻傻的立在路中央,直到接待他们的胤禟坐车抵达火车站。

“抱歉——是本阿哥来晚了。”胤禟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熟悉的味道让大使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惊叹,也让他稍稍丢掉了点紧张的情绪。

操着熟练的语言聊天,很快大使将乘车前往下榻地的决定临时取消,决定要在京城里好好的逛一圈。

京城熟悉又陌生。

明明大街小巷的变化不多,但是行走的人也变化了……

彼得跟在队伍中好奇的四处张望着,他突然听见一座建筑里传来叮当声,随即震惊的望着一群俏丽的姑娘从里面叽叽喳喳的跑了出来,随后是一群头顶板寸头的少年打打闹闹的跑过……

等等,这是……?

正当彼得想要试探着开口询问的时候,他的肩膀上猛地搭上一只手。

下一秒响起的声音更是让他像是浸在冰水里一般,猛地打了个寒颤。

“彼得,好久不见。”

胤禩笑嘻嘻的开口:“你在看什么?哦——这是咱们这里的学校。”

彼得的心狂跳着,他很想假装自己不是八阿哥熟悉的那个人,但是转头看到八阿哥眼中的笃定,他顿时哑然失声。

更何况在八阿哥的身边还有另一个人,四阿哥。

“八哥……你认识他?”胤禟惊讶的开口。

“啊……之前那次俄国人来的时候,他也在使团里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胤禩笑着应声。

眼见着彼得一世被两人包抄,大使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手掌心更是湿漉漉的。他勉强控制情绪,试探着开口发问:“九皇子殿下,这两位是……?”

“本阿哥给你介绍。”胤禟乐呵呵的开口:“左边脸比较黑——好痛!”

胤禩没好气的敲了敲胤禟的脑袋,指着胤禛笑着说道:“这是四哥雍郡王,本王排行第八,和郡王。”

“至于你眼前的九阿哥——”

胤禩按了按胤禟的脑袋:“这小子有了封号又惹怒了汗阿玛,现在只是个光头小阿哥!”

“八哥!!!”胤禟不满意的瞪着胤禩,对于他当面掀自己短的行为表示一百分的抗议。

胤禩伸起双手表示投降,随即手下用力硬是把彼得从队伍中拉出来:“九弟,我们两先带着他离开啦!”

“等——”大使试图要留住,却在彼得一世冰冷的目光中止住话头,打了个哆嗦。

他唯有眼睁睁的看着彼得一世被拉出,随后的一路那叫做一个心不在焉。

彼得一世深深注视着眼前的两人。

比起那时候的稚嫩,左边的四阿哥胤禛,已变成了一个眉目清朗的弱冠少年,神奇的是他眉眼间的轻松和惬意与当年的阴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

至于右边的八阿哥胤禩。

他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双眼眸亮晶晶的。或是由于个子骤然拔高而显得清隽有余而威武不足,眉眼间倒是如同年幼时一般浪漫纯真。

让人一眼看过去,非但没有产生敌对的心思,反倒忍不住带起一丝笑意。

第170章

京城图书馆。

这里是大清的第一座图书馆, 别说是平民百姓,甚至连八旗勋贵也有不少人会乘着休憩的日子到这里来读书。

三层的建筑物里,分门别类的划分出数个空间。

陈设稳重大气, 高大的檀木书架上藏书众多,或是放着纸书, 或是锦帛卷轴,在特定的几个阅览室里还有难得一见的竹册, 书籍内容更是从民间游记、天文地理到工程科学应有尽有。

沿着楼梯往下走, 在每一层楼的楼梯转弯处。

巨大的墙壁上是木匠们精心雕刻出的世界地图, 告知学生们切勿坐井观天,禁骄傲自矜。而在进出大门的石壁上,刻画的不是地图而是捐赠图书馆建设, 捐赠图书的近百余名捐赠人的名字。

主持新式学校建设的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名字也高高挂在上头。

郭络罗知慧抱着两本书, 静静伫立在石碑前。

一行行阅读着上面的名字,或是熟悉或是陌生。最终她的目光聚焦在‘皇八子胤禩’几个大字上, 沉默了许久许久。

和她一般走进来或者走出去都会在石碑前停留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她长时间的驻足依然引起了不少人疑惑的目光。

郭络罗知慧猛地回过神, 一转身平静的推门而出。

“知慧, 等等我!”

随着清脆的呼喊声, 郭络罗知慧骤然停住脚步。她一甩乌黑的秀发朝后看去,一名活泼少女从图书馆里一蹦一蹦的跑过来,朝她挥舞着手。

来往的书生们挑了挑眉, 也有人不满的推了推眼镜框:“这位小姐, 在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

少女赶紧捂住嘴,蹑手蹑脚走到郭络罗知慧身边。

看到这一幕的郭络罗知慧觉得有些害羞,险些想要捂着脸就逃跑。

“知慧,你怎么脸又红了?”

“还不是你——这么大声做什么?”郭络罗知慧拉着董鄂素华的手, 走到图书馆大门口才忍不住撅起嘴抱怨着。

她外表看着还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心里其实都和她的伯母一个岁数。前一世潜移默化的规矩一直缠绕在她的心头,对于董鄂素华这般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是颇为不习惯。

无论是家里面的兄长嫂嫂,还是外出聚会碰到的亲朋好友,就连偶尔到后宫做客参加宴会时,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着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有人的眼里都是满满的对未来的期待。

所有人都在往前走。

唯独郭络罗知慧觉得自己被落在了原地。她茫然而不知所措的,面对着眼前骤然多出来的无数条选项,只能强逼着自己伸出jiojio试探着碰一碰。

走到大街上,到这图书馆来。

已是董鄂素华唠唠叨叨许久之后才选择开始的头一回。

若是有耳朵尾巴,她现在就是宛若炸毛了一般,紧张兮兮的朝四周看着。

董鄂素华自然看出她的担心和害怕,贴心的领着她一同出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