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君侯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5(1 / 2)
夫子见自己早已过了开蒙的年纪,仍然大字不识一个。便向父亲提议,教自己习书练字。父亲自然一口应下,还顺便找了几个工头家的儿子,每日留在大帐两三个时辰,由夫子领着识字。
他曾问过夫子的名姓,夫子却总是笑而不语,他又不能跟着父亲唤夫子“小五”。日久年深,“夫子”这俩字便叫惯了。
于明胡乱想着两年间的旧事,不知不觉间已跟着夫子进了大帐。
说是大帐,实则也只是个比寻常工匠住得稍大一些的营帐。于明与夫子掀帘走进帐中,看到案前已坐着一个身穿银白软甲的军爷。于明见过他几次,是从镇北军来的骁骑亲兵,专门掌管灵抚城的军役及辎重事宜。
骁骑校尉看到走入帐中的两人,眼神在夫子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便移开了。于明有些忐忑地拉住夫子的袖子,示意夫子对校尉行礼。这位骁骑可是主掌灵抚军务的军爷,若是因礼数不周怠慢了,今后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
可还未等夫子有所动作,校尉便率先开口:“既然人来齐了,不如先将账目报来。”
营长连称了几句“是”,对夫子使眼色。
夫子不紧不慢地展开手中账目,将半年来郊西大营加固关隘所耗费的石料银钱详尽念了一遍。听完夫子呈报,校尉似是很满意,连连颔首:“灵抚今年的账目倒是算得比其他地方清,辛苦于兄与这位——”他顿了顿,抬头看了眼前人一眼。
“王五。”夫子说。
“辛苦王兄。”校尉接道。
校尉又问了几句烽火墩的重修进程,趁着日头还未升起,便准备回镇北府复命。营长将校尉送出帐外,半路上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骁骑大人,近日清西郡来了许多军爷,烽火台戒备也森严许多,是延曲部那头又有动作了吗?”
骁骑校尉摇头:“不是延曲部。”
“既然消息已到郡府,提前告知你也无妨。”校尉说,“朝廷已向镇北府发了诏令,殿下登基在即,命北境十六州严阵以待,严防大典前后延曲部生乱,误了京中大事。”
于明发现夫子的身子微微一僵。
营长感慨了一声,眸中已显欣喜之色:“咋们镇北千盼万盼那么多时日,总算是等到了。”
校尉也笑了起来:“怀王殿下威望素著,内政修明,天下人有目共睹。”
于明看着父亲送军爷出了帐,正欲拉着夫子也跟着出去,却见夫子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好像正在出神。
他在夫子眼前挥了挥手:“夫子,夫子,该去上早课了。”
夫子听到于明的喊声,似乎才刚刚回过神来。他手指摩挲了几下腕间的玉镯,面上露出浅笑:“好,昨日上到哪儿了?”
几位工头的儿子也到了帐外,于明将他们放入帐中。一群毛头小子大清早便在帐内相互嬉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夫子也不恼,只是坐在案前,翻开了手中册子。夫子温润的音色不高不低,却刚好压住了整个大帐的喧闹声响。
于明看了夫子好几眼,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夫子今日比往常要高兴一些。
*****
石宝儿站在大殿前,看着从大殿内踉跄走出的长史大人,面上露出同情神色。
“葛大人慢走。”他笑眯眯道。
这已经是葛长史第三次被殿下从垂拱殿轰出来了。
这位葛大人是御史台出身,以敢为直谏而著称于世。先皇驾崩后,葛大人头一回上谏,称殿下应依先祖法制将帝后合葬。殿下那日一言不发,只是差人将葛长史带了出去。
葛大人却仍不死心,时隔数月又再次上谏,称太子是因谋逆身死,殿下却将太子妃私自养在别府,还派亲卫层层守卫,此举于礼不合。只因葛长史的这次上奏,广阳的大街小巷纷纷开始流传,怀王觊觎兄长之妻,在别庄中行金屋藏娇之事。民间更有甚者盛传,怀王此番率军大动干戈,并不是为了那九五之尊的位置,而是为了将太子妃据为己有。
此类传言愈演愈烈,直到怀王殿下在早朝时将折子扔在葛长史的脚前,让他滚出去。朝臣们才不敢私下议论了。
众人以为葛大人已吸取了前车之鉴,不敢再触怀王殿下的逆鳞。直到今日,礼部刚拟好登基大典的草案,葛长史便又在早朝上奏,称殿下应在大典前夕册封三宫正侧妃,以显新朝乘龙配凤,后宫兴旺。
就算立在大殿外,石宝儿都能听到殿下语间夹杂的怒意。
殿下说,若再有人在朝上提无关紧要之事,明日便可直接致仕还乡了。
下了早朝,石宝儿便亦步亦趋地跟在殿下身后回了怀王府。殿下住不惯空空荡荡的皇宫,除非政务繁忙需留宿宫中,殿下每日都会回到王府,考察完九殿下的功课才回屋歇息。
九殿下如今已年满十岁,泾阳将军总说,九殿下与殿下长得似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性子却迥然不同。九殿下性子单纯活泼,日日在府中上蹿下跳,倒是衬得兄长愈发沉闷内敛。
赵凤徽知道兄长每夜都要在树下练剑,平日并不敢擅自入院打扰。今日府上的夫子称病告假,他有一处行略总是看得一知半解,在屋中咬着笔杆较了半晌劲,却依旧没有头绪。他趁着阿申哥不注意,披上小斗篷,便从侧门溜到皇兄的院子里去了。
自从仙子离开后,兄长便再没笑过。他怀揣着这几日刻好的兔子木雕,不知能否偷偷给兄长一个惊喜。
赵凤徽绕过繁茂的树丛,蹑手蹑脚地走到假山背后。利剑划破半空,发出了“沙沙”声响。赵凤徽在隐蔽处站了片晌,方才听到长剑入鞘的清脆之音。
他捧着刚做好的木兔子,正欲上前去给兄长献宝,却在半途倏地停下了脚步。
长剑早已被扔在一旁,掉落在满地泥泞中。清冷月光下,兄长正半跪在地上,前额抵着树干。左手撑地,右手正捧着什么东西,牢牢捂在心口处。
赵凤徽揉了揉眼睛,定睛看去,只见兄长指尖绕着一道红色长线,双手正在止不住的颤抖。
赵凤辞听到背后传来窸窣声响,立时直起了身:“谁?”
待看清了赵凤徽的身影,他才收起冷凝神色,声音变得柔和起来:“是凤徽?”
“天色已晚,怎的还不回去歇息?”赵凤辞对赵凤徽笑了笑,“练剑太乏,五哥停下来歇一会。”
赵凤徽低声说道:“五哥骗人。”
赵凤辞神情一怔。
赵凤徽咬了咬嘴唇,他知道五哥刚才在哭。
作者有话要说:我来了!!谢谢天使们的耐心等待!
感谢在2020-06-27 17:13:13~2020-06-29 21:08: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墨律 2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墨律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墨律 2个;丁丁猫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6章 最高楼【二】
大芙先祖虽是在马背上得的天下, 此后数百年,中书二院受重用的权臣却大多出自京官世家。几大将门后人世代镇守南北四方, 逐渐远离了广阳的权力中心。
枢密院执掌朝中军政大权,镇北延东两府虽坐拥重兵, 调遣兵马时仍然绕不过枢密院的干预。或是因赵家对簪缨大族过于忌惮,自大芙立朝以来,左右虎符便从未假手于人。帝王可越过中书二院对边疆守军发出调令, 将领听帝命而动。
怀王执掌朝政两年, 只动用过两次手中虎符。一次是大皇子赵启阳逃至南直隶,欲联合南边起义军包围皇城。怀王亲率数万镇北精兵出京畿, 将赵启阳连带一应太子残部解押回京。第二次便是今日早朝,怀王持虎符下令, 命镇北大军拔营出关, 巡卫雁荡关至平成关一带的关隘边防。
刚一下朝, 翟墨便被怀王殿下邀至御书房议事。
翟墨听完殿下相应布置, 微微颔首:“殿下所言极是。大帅也担忧延曲部得知京城消息,近日恐怕会有动作。”
自从谷蠡王尉迟景围攻广阳失利, 狼狈逃回关外, 延曲部这两年除了发动过几次小的夜袭,便再无甚动静。如今殿下将登大宝,镇北府理当全军严阵以待, 以免胡人乘隙而入。
不过殿下近日将大典提上日程,倒是有些出乎翟墨的意料。自从先帝崩后,六部曾多次上奏请殿下即位临政, 殿下均以时局未定,不宜大动干戈为由回绝,为先帝守孝这两年,仍是以亲王之身行的监国之权。
赵凤辞一眼便看出翟墨所想,他将纸笔递给身后的石宝儿:“伯父可是觉得,我突然决意宰执大统,是一时兴起,或是受了身边人唆使?”
翟墨忙拱手:“下官不敢。殿下从未行过空穴来风之事,此番定有殿下自己的考量。”
赵凤辞背靠在圈椅上:“我想亲自去关外,以一国之君的身份。”
“延曲部按兵不动那么久,不用想也知是在养精蓄锐,以待来日。尉迟硕与祖父对峙那么多年,心力早已不如往日。延曲部如今恐怕已落入尉迟景手中。大芙与胡人,早晚会有一战。”赵凤辞说,“北境一日不平定,大芙便一日不得安宁。”
他的视线已经越过翟墨,望向殿外空荡的玉阶。
翟墨明白了,殿下这是想御驾亲征。
他心中有些踌躇,不知该不该开口。殿下一旦继承大统,今后就是大芙的九龙之尊。御驾亲征或可为,但从朝中稳定酌量,此计却不是上上之策。毕竟国君若真出了什么闪失,天下便又要大乱了。
他最终还是没有出声,可劝世上人惜命,唯劝不住殿下。殿下生来便是镇北的雄鹰,在广阳收拢了翅膀,却总有一日要青云直上,搏击长空。
翟墨正欲躬身退出御书房,又被怀王叫住了。
“广阳筹备大典一事,镇北军可都已知悉?”
提及此事,翟副帅倒是满脸欢欣:“大帅虽因坐镇军中不能入京,但早早便将大典一事告知了北境十六州。镇北府给各州运了许多牛羊家禽,犒劳戍边将士。待殿下大典礼成,镇北全军上下要大贺三日。”
赵凤辞遽然收紧了眼眸,半晌才道:“那他定是……也知晓了。”
“殿下是说谁?”翟墨不知殿下是何意。
赵凤辞随即摇头:“无事,伯父先回府歇息吧。”语罢,便召来了石宝儿送翟副帅出宫。
翟墨觉得殿下今日似是有心事,但也不敢多作揣测。只是行了礼,便跟着石公公退下了。
整座御书房在翟墨走后,又陷入沉寂之中。赵凤辞攥紧指节,狠狠握住了身侧椅把。他在空荡的殿中静坐了许久,才缓缓松开泛白的手。
白纨派去护送闻雪朝北上的羽林卫刚入北境,便被闻雪朝使计甩开了。白纨担忧闻雪朝的安危,匆忙赶回宫呈报,请奏加派人马保闻大人平安。
赵凤辞却知道闻雪朝为何这样做。羽林卫可护他一时,却护不了他一世。他总是在深夜从梦魇中惊醒,每个昏暗冗长的梦境中,闻雪朝都在用那双温润而忧伤的眸子看着他。
仿佛在对他说:“殿下,长路漫漫,就送到此处吧。”
他拒了白纨的上奏,并未朝北境加派羽林卫。那人也历经几番辗转,就此在清西郡内失了踪迹。
不过每当想起闻雪朝在京中的所作所为,他心中的燥乱倒是会缓解些。闻雪朝本就是搅动乾坤之人,从不会让自己平白无故受屈。
御驾亲征是其一,怀王却还有一己私念,从未曾与他人说起。
延曲部是大芙最后一道心腹之患。待他御驾北上,将胡人彻底赶出关外,延曲部便再不成威胁。
他要带着锦绣山河,亲自去寻闻雪朝。
朕要找到你,还你个太平盛世。
*****
怀王监国数年,终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应天受命,登临帝位。
广阳都宵禁已解,皇城内外皆是千灯夜市,烟云相连的盛景。北至云州,南临东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大街小巷宛若节庆般欢腾热闹。
新帝曾骑马驰骋南北,击退海寇,收复东海三百余岛屿。夜袭雁荡,打得延曲守军溃不成军。回援京都,将胡人赶出关外。在天下人心中,这位九五之尊便是天上武曲星下凡,前来拯救苍生百姓的。
镇北府管辖下的北境十六州相较其他郡府,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无人不知,这位奉天承运的新帝,自小便被泾阳将军养在膝前,算是镇北府名副其实的少主。一子称君,九族生天。镇北全军上下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就连平日庄严肃穆的将军府都挂上了绸彩。
泾阳将军下令,重重犒劳戍边各营,全军共庆三日,恭贺新帝登基。
闻雪朝卷起袖子,坐在井旁搓洗换下来的里衣。他拧干了手中水渍,正准备找根绳子将衣物晾起来,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咚咚地脚步声。
转身一看,便发现是于明扯着闻澜的袖子,正朝自己跑来。两个少年一前一后地往前冲,停住脚步时整个人还在气喘吁吁。
“你俩悠着点,别跑岔了气。”闻雪朝舀了两勺井水,递给面前大汗淋漓的两人。
于明接过来一口饮了,乐呵呵地开口:“夫子,快跟我们去石场去。镇北府的军爷送来了几车牛羊。兄弟们正在烤着吃,那焦脆的滋味,啧啧啧——”
语必,他还心满意足地擦了把嘴,怕自己一时没忍住,在夫子面前流下哈喇子。
闻澜接着于明的话道:“哥,我和阿明给你留了两只最好的腿,还在火上热乎着呢。”
闻澜倒是口风严,这几年都乖乖叫自己一声哥,从未说漏过嘴。
闻雪朝有些哭笑不得:“就为了个腿儿跑成这样?”
两个少年顿时涨红了脸。尤其是于明。
他发现夫子每次一笑,眼中有流光闪过,熠熠生辉。让人看得移不开眼。
闻雪朝拍了拍身上灰尘,跟着于明和闻澜往石场走。
月夜乘凉,许多营帐前早已燃起了篝火,郊西大营的工匠们围作几团,炙烤着火堆上的牛羊。石场条件艰苦,劳役们大都又是犯过事的人,平日吃不饱饭已是常事。今日军爷们送来那么多畜禽,竟比逢年过节时的伙食还好。
营长也撤了禁令,放任众人今夜畅饮一番。大老爷们凑在一处,大口吃肉饮酒,气氛十分高涨热闹。于明拉着夫子走到河边一堆熊熊燃烧的小篝火前。夫子喜清静,不爱与营中人多作往来,这是他和澜哥专门为夫子寻的地。三人在河畔坐了下来,拾起烤好的熟肉便开始大快朵颐。
离他们不远处,有几位修筑墩台的匠人正围成一圈行酒令。为首的那人据说是在直隶犯了事,受了黥刑被流放到北境的木匠。
木匠输了酒令,将手中酒壶扔到一旁小湖中,开始绕着众人絮絮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