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一人以灵气、一人以龙气协力为之,或许并不需要这么大的代价。
这一次方谦倒是沉默了片刻,最终化成了一声嗤笑:进去之前,你可并不是这么想的。
否则也不会想要用龙气困住自己,说白了那时候他们都不清楚到底需要消耗多少,才能净化整个灵源,一个人接替另一个是最保险的做法,只是他们都舍不得对方做第一个罢了。
方谦像是怕季峥气的不够狠,还在径自说着:而且你要嫌弃我整个都在你这鸠占鹊巢的话,可以随意雕一个小人,我就能出来了。
季峥冷笑了一声不再做任何回答,直接盘膝坐在龙塌之上,不是为了修炼,只是为了用龙润养识海内方谦的神魂。
重塑身体,一种办法是集齐天才地宝重新打造一个适合的人身,还有一种是魂修自身修出肉身。
两种办法当中,第一种无疑快上许多,但天才地宝世间难求。第二种更为保险一些,却需要漫长的岁月修炼。
季峥等不了那么久,只能一边用龙气养着方谦,一边着人寻找天才地宝。
明日我也去找吧。
这江山已定,天下太平,我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他这一次只为一人而活。
识海当中的小人并没有听见季峥的心声,他被龙气哄着投入了修炼当中,也是难得的岁月静好。
第143章 恒苦1
早春三月时, 蓬莱仙岛的和尚乘着宝船来到京畿。他们带来了佛骨舍利,想要以此来换自家的佛子。
鉴于上面那位三天两头的不在宫中,跑去各界云游寻找天才地宝,是由戚若云负责接待。对方提完来意戚若云才想起来, 这天牢里面还关着一位修佛法的和尚。按理来说那一位犯得是逼宫大罪, 要等秋后处刑的, 但毕竟是蓬莱亲自过来要人, 也不好直接拒绝。
戚若云犹豫再三还是给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的季峥传去消息。
没想到季峥很快回信答应下来,佛骨舍利是难得的天才地宝,对大师兄重塑身体颇有裨益。
戚若云得了圣旨, 没什么犹豫的让天牢放人。
时隔数月, 恒苦从天牢当中走了出来。他身上的僧衣已经很破旧了,但佛子金身却修得更加完美。
恒苦刚一出天牢, 便引万千来佛光。
那些蓬莱来人在看到佛光那一刻,当即念着佛号长拜叩首。
恒苦敛眉同样念了一声佛号,跟随蓬莱来客登上了宝船,宝船化作流光飞向蓬莱仙岛。
在船上, 恒苦回头看了一眼身后, 金丹初成的那一刹那,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九世的记忆。
原来他和那个人也不止纠缠了一世了,难怪会毫不犹豫地散掉金身呢。
从京畿到蓬莱路途遥远,坐宝船却不过七日而已, 这七天他却仿佛过了几世。
恒苦的第一世,生在了战乱年代,那时候龙族还没有灭绝, 各族纷争不断, 百姓苦不堪言。
那一世恒苦没有名字, 只是一个靠偷鸡摸狗才勉强活下来的小乞丐。他七岁那年,京中遭遇大雪。
他本以为自己活不下来了,朦胧间却看到一个人的袈裟。
那一次恒苦睡了三天,醒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和尚。他把袈裟披在了自己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衣,一张小脸也冻的煞白。
我身上有佛光护体,不怕冷。他举着一碗不知道用什么熬成的菜糊糊一点一点喂给恒苦。
那菜糊糊很苦,恒苦却吞咽的很快,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一次热的东西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小和尚叫恒裟,是跟师父云游到了此地,因为战乱所以和师父分开了。两个小孩抱团活过了那个致冷的冬天,恒裟还会辨认草药和可食用植物,有恒裟在,他们好歹没有饿死。他还教恒苦习字诵经,引佛光入体,这样也能暖和一点。
贫僧法号恒裟,既然教了你修佛,你便算入了我门中,不如与我一般取恒字辈。你就叫恒苦吧,众生皆苦,人生恒苦,但贫僧希望你能苦尽甘来。
我叫恒苦。恒苦眼睛多了亮光,从此以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等到春暖时,恒苦又开始重操旧业,过上了小偷小摸的生活。他第一次出去摸回来两个馒头,他本来将其中一个递给恒裟,没想到却被恒裟训斥了一番,然后三天没跟他说过话。
他们那些人穿金带银,我们却吃不到一顿饱饭。你说佛普渡众生,但为何不度我们?
恒裟听到了恒苦的疑问,终于搭理了恒苦:我便是为度你而来,偷盗不好,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明白什么我就是靠这手艺活到这么大的。
恒苦心里吐槽,但是到底没敢说出口。
为了偷盗一事,恒苦着实苦恼了一阵,他到底舍不得这世上唯一对他好的人,戒了一段时日。但他小偷小摸地惯了,冬日里没什么人和恒裟啃树皮都行,但有人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
为了不让恒裟生气,恒苦每次都借口自己乞讨得来的食物和银钱,完全忽略了这样一个民不裹腹的时代。就算有善良的人,也不会每天都有人去可怜一个小乞丐。
恒裟看在眼里,最终只化成一声叹息,只是在给恒苦讲佛法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可惜这些故事恒苦并没有听懂,他还是会以乞讨为借口,去做偷盗的事情。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恒苦摸了这么多人最终还是踢到了铁板。他偷到了一个官家身上,对方咬死要抓到他。
为了救恒苦,恒裟穿走了恒苦的衣服,将袈裟留给了他,然后一把火烧了两人落脚的破庙。
恒苦后来再也没有找到过恒裟,却意外被恒裟的师父捡了回去。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他知道,却从未放弃过寻找。那是他最诚挚的一世,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拜山拜佛,都只为找到一个人,直到生命的尽头。
恒苦的第二世,直接出生在蓬莱。
天宝十四年,天地之间灵气最繁盛的时候。佛法自然也是最盛的时代。
恒苦生来是带着佛光的,踏着七星莲花而来,他是天生的佛子。佛子诞生是整个仙岛最大的喜事,那一日整个仙岛都在为他庆祝。
小恒苦从小被大觉音寺的住持抱养,沐浴在诵经声和佛光中长大。住持也不敢认他为徒,只以师父相称,而非师尊。
但和旁人印象和期盼中的端庄守礼的佛子不同,仿佛诸天神佛搞错了人,小恒苦他不负众望地长歪了。
从小摸鱼摘花,最先被祸害的就是大觉音寺后面的那一片莲花池,万年不变的莲花池差点被小孩捋秃了。
后来还是日常照顾莲花的师傅实在看不下去,把那一片划成了小佛子的禁入区。
等再大一点有修为傍身之后,寺后面的高墙就再也拦不住小恒苦,他早就想去看一看外面的天地了。
小小的孩子,不知为何却生出了对自由和更广阔的世界的向往,好像外面有他要找的人或事儿。
前两次翻墙的结果是他还没有跑到山下,就被师父抓了回去。因为他是佛子的缘故,全寺上下都对他毕恭毕敬,闯了祸也不会受到责骂,只会有一堆大和尚围坐在他周围,不停地诵经,仿佛这样就能洗掉他身上的顽劣性格。
从几个时辰,到几天几夜,最后以恒苦坐在蒲团上睡着告终。
这一次恒苦吸取了前面的教训,特意挑选师父和寺中几位大师外出讲佛的日子,偷偷翻墙出去,这一次果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恒苦跑到山底下的时候,乐极生悲被小石头搬了一跤。本以为会脸着地,却被一个青年拎着后衣领幸免遇难。
小孩,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