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成了殷夫人[封神]》TXT全集下载_3(1 / 2)
金吒能拜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文殊广法天尊门下,后来更是肉身成圣,天生的资质即使比不得哪吒,但也绝对不差。他大哪吒许多年,较哪吒多了许多战斗经验,二人只比个人实力,倒也毫无所惧。
哪吒使火尖枪,金吒用扁拐,二人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只是火尖枪哪吒才拿到手不久,还用的不大顺手,与金吒打了一会儿,哪吒见火尖枪每每刺出便被扁拐挡住,总戳不中金吒,心下不,便将它弃了,用起自小便使的宝贝混天绫与乾坤圈来。
这二样宝物都是哪吒生就带来,如臂指使。哪吒先使乾坤圈往金吒砸去,金吒便弯身一躲,哪吒见机便展开混天绫朝金吒裹去。那混天绫是晃一晃便搅得东海动荡不休的好宝贝,若被混天绫裹住,便要落个动弹不得,束手就擒的下场。
金吒要躲乾坤圈,又要避混天绫,分身乏术,却也不慌,只道了一声:“来得正好!”便见他使扁拐挑开乾坤圈,又将扁拐变大,朝混天绫掷过去。混天绫碰着扁拐,便紧将它缚住了,二样法宝一时都失了战力,跌在一旁。
哪吒见金吒失了扁拐,手无寸铁,心下松了,脸上也露出笑容,便使乾坤圈过去,要用乾坤圈困住金吒,结束这场比试。
金吒见了乾坤圈飞来,便拿出一件木桩来,正是文殊广法天尊的得意法宝遁龙桩。这遁龙桩往地上一立,迎风便长,上有三个金刚圈,也一齐长大。这不过瞬息之间的事情,哪吒还未反应过来,就见那三个金刚圈飞来,一个套住哪吒颈项,另两个套住哪吒四肢,拖着哪吒靠在那桩上,一动也不能。
哪吒百般挣扎,也动弹不得,张口便吐出一口业火,朝金吒烧过去。金吒以为哪吒失了能力,不防备,差点被烧个正着,幸好身手敏捷,侥幸躲过了。
金吒再回头看那业火,见它无物不燃,水土难熄,唬了一大跳,连自己的仪态也放下了,连道侥幸,心想日后战斗未停,绝不能掉以轻心。
金吒有了防备,哪吒便再难喷中金吒了,但金吒也不能靠近哪吒,二人僵持了一会儿,一时难分上下,终于被叫停。
太乙真人对文殊广法天尊恭贺道:“天尊收了个好弟子,少年英才,实在了不得。”
文殊广法天尊反道:“哪里哪里,不过是占了法宝之利罢了。反倒是哪吒,不过几岁,便有如此能耐,实在羡煞旁人。真人福德深厚,才能得此佳徒。”
“要说法宝,哪吒才是占了法宝之势。金吒一扁拐便抵了乾坤圈与混天绫两样法宝,可见机敏之处,天尊教导的极好。”
……
太乙真人与文殊广法天尊一来二去互相吹捧起来,嘴里似在谦逊,但观其神色,显然都对自家徒儿的表现十分满意。
金吒和哪吒听见停了,便俱都住了手。
金吒走到哪吒跟前道:“哪吒,你且闭目,我好将这遁龙桩收起来。”
哪吒依言闭目了,待听见金吒叫他睁眼,再看时,绑缚自己的金刚圈和木桩俱都不见了。哪吒点头赞道:“大哥这确实是一件好宝贝。”语毕,将混天绫收了起来。
金吒也收了扁拐夸道:“不如你的诸多宝贝好用,且你那火焰威力无穷,实在难得。”
兄弟二人打了一场,俱都承认了对方,二人关系也亲密不少。这个世界究其根本,还是以实力来说话的,拥有强大的实力,尤其是他们这些修道者,有实力才是根本。不然便如那石矶,被人打死了也无处申冤,只需几年便要被人尽忘了。
“你们二人打得好精彩。”木吒也凑上去,与金吒哪吒谈起话来,三兄弟一时间俯首交谈在一起,到底是亲生的兄弟,虽久未相见,但如今在一起时间不久,便消了隔阂,自然而然的相处在一起,好像一同长大的一般。
殷素知望着眼前的一幕,心中十分熨帖。她所求不多,不过是希望一家人能一直如此刻一般,和和睦睦在一起罢了。这么想着,她转头望了一眼李靖。李靖看着兄弟三人谈笑模样,心里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谁家父母不希望子女和睦呢?因此即便是他不甚喜欢的哪吒,他也眉头舒展,露出笑容,听着二位真人互相吹捧,颇为骄傲的神情。
只是这神情在发现殷素知再看他时,便赶紧敛下去了,还露出一副不甚满意的样子道:“一个两个的,自觉胜劵在握就都放下了防备,难怪都要栽个跟头。若在战场上,这么一松懈,不知已死了多少回了。”
“又是这般!”殷素知心中暗自吐槽了一句,只恨不得翻个白眼。
金吒却正色道:“是儿的不是,谨遵父亲教诲。”
哪吒撇撇嘴,不理会李靖,但也没有开口驳斥,他也知道自己确实犯了低级错误。
“你们已经表现得很好了,只是日后切记不能放下防备。此次兄弟俩切磋便也罢了,日后若在敌人面前,免不得要因此吃个苦头,甚至丢掉性命。”心中吐槽再多,殷素知也还是跟着叮嘱了一句,她万没想到兄弟两个打一架能同时犯这个错误。
叮嘱完之后,几人又勉励几句,让兄弟三个到一边玩去了。
看着哪吒表演喷火给金吒和木吒看,兄弟二人十分羡慕的样子,殷素知忍不住暗想既然给了哪吒业火红莲,也不能厚此薄彼,要给金吒木吒一些法宝防身才是。
要知道,不是每个师父都像太乙真人那样,不但手头十分宽裕,还疼哪吒到恨不得将哪吒从头武装到脚,愿将老本都拿出来交给哪吒。大多数师父赐给徒儿一二件法宝便很好了,金吒与木吒的师父也都很大方,给徒弟的都是极好的得意法宝。
因此金吒与木吒比绝大多数人要好得多,对于殷素知来说却还有些不太够看。她寻摸着自己有哪些宝贝,看合适给金吒木吒防身才好。当然也不能给太多了,金吒木吒不像哪吒是灵珠子转世,有前世的经验,只是两个寻常的孩子,宝贝给多了,难免会让他们过于倚仗宝贝,反而疏忽了自身实力的进步。
这边,殷素知还在思考着此事,李靖望着三兄弟远去,却渐渐沉默了。不管他父权思想有多重,也知晓自己三个孩子有多么优秀。兼之自己的妻子也是天上的公主转世,法力强大,连这些得道高人也十分敬重。一家人里,只有他一个人,是个没有仙缘的凡夫俗子。
想到这里,李靖忍不住有些失落起来。百年过后,自己妻儿俱在,只有自己老死凡间,何其痛也!李靖心中原本已经按捺多年求仙问道之心又死灰复燃了。“我是儿子们的父亲,夫人的丈夫,我本来该是他们的倚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李靖心想,“即使现在不是,以后我也要是。”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我想写的是李靖自尊心受创,没想到写出来感觉还挺帅的。
第7章
这场宴持续了一整天,直到日暮方才落下帷幕。金吒修道未成,还要继续留在五龙山随文殊广法天尊学道;木吒言老师只允了一日假期,宴散后也告辞回九宫山去了;太乙真人言有事要将哪吒接去几日,几日后归家。
如此,回陈塘关便只剩了李靖与殷素知夫妻二人。因李靖不愿被殷素知提着飞回去,殷素知也不想李靖土遁回去,便只能变出两匹马来,二人骑马回陈塘关。
夫妻二人沉默走了一路,李靖突然开口道:“夫人,我欲修道成仙。”
殷素知闻言十分诧异,李靖也是果决之人,当初度厄真人说他没有仙缘,虽然他心中不舍,却也毅然回来求人间富贵了。这许多年来,未曾言修道一句,今日竟重提此事,因而问道:“将军如何突生此念?”
李靖怅然长叹道:“夫人与三个儿郎俱是修道之人,法力强大,福寿绵长。只我一人是个肉骨凡胎,护不住你们便罢了,只恐百年以后,我便要抛下你们去转世轮回。到时候只余你孤零零一个在世上,叫我如何忍心。”
殷素知与他夫妻多年,对李靖了解甚深,看他神色真切,便知李靖说的是真心话,一时间也动容不已,只道:“说的是什么话,一家子人,怎会让你一人独去?且放心吧,我必然助你一同得道成仙,同享仙寿福源。”
原李靖与三个儿子肉身成圣,也没有抛下殷夫人,虽殷夫人没有得什么神位,但也一直与李靖生活在一起。李靖不会放弃殷夫人,那么殷素知自然也不会放弃李靖。不说李靖本来就能肉身成圣,便是李靖真得没有仙缘,殷素知也要寻法子让他生出仙缘来。
这番话下来,二人前日里矛盾生出的不睦尽皆散了。李靖性子执拗,要想掰正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得要殷素知天长日久的磨一磨才行,再加上日后父子二人同殿为臣,正是个好彻底和解的好时机。
这般想着,二人便回了陈塘关的府中。此时夜已深了,便没有再多言,匆匆洗漱睡下。殷素知是修行中人,已经不需要什么睡眠了,闭目躺在床上修炼,只觉不过片刻时间天就亮起来。李靖还要早起练兵,殷素知便起床准备早膳。
说起这早膳,实在是乏善可陈,殷素知想到后世的美食,再看看眼前这些只能说能吃的东西,不由得一点胃口也没了。由于原材料实在太过简陋,也没什么调料,能折腾出的美食也太少,难怪这时候的修士都玩什么辟谷,最多吃点灵果啥的。殷素知只能指挥着做了简陋版蒸蛋,又专门给李靖准备了肉食。
二人草草吃了早膳,便又讨论起李靖修道一事来。殷素知传授了李靖诸多修炼之法,可惜一来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事务繁忙,少有时间能停下来修炼的;二来李靖对修炼一事确实不大开窍,往往听得云里雾里,如此折腾了好些时日,也不见成效。李靖倒不在意,仍在坚持修炼,殷素知却思忖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这日,夫妻二人饭毕,殷素知便叫住李靖,几番斟酌用词,欲劝李靖辞去官位,安心修行,就听手下有人来报,言是朝歌之事。殷素知自恢复记忆之后,一心扑在自家身上,甚少关注天下大势,闻言好奇心大起,便留下来与李靖一同听报。
据人报来,原是西伯侯之子伯邑考为父赎罪,献宝与纣王,却不知何故,反遭屠戮一事。
自纣王迎娶妲己为后,纣王屠戮大臣一事已经不在少数。几年前更是将四大诸侯骗进朝歌,斩了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致使东南二地举兵造反;囚禁了素有贤名的西伯侯姬昌近七年,只北伯侯崇侯虎一人得存。如今斩了前来献宝的西伯侯之子,也不是什么奇事。
将来报的人遣下去,李靖很是唏嘘了一番,直道虎父无犬子,西伯侯至贤,其子伯邑考至孝。子能为父如此,也不负他的盛名。
殷素知晓得此事始终,报的人却说的不甚清楚,见李靖之态,很感兴趣,便问道:“夫君素来自言忠义,纣王言伯邑考行刺,犯下弑逆之罪,本应当诛,你又何故怜悯于他?”
此事本是妲己爱伯邑考美色,引诱不得,便将伯邑考杀了以泄心头之恨。但是这也是隐秘,外人自然是不知的,常人看来应是伯邑考犯上谋逆,罪无可恕才对。
李家却叹了一口气道:“夫人是修道之士,不知朝堂之事也是自然。自陛下娶了妲己那妖后,日渐昏庸无道。造炮烙、设虿盆、建酒池肉林,又劳民伤财去建那劳什子鹿台,更甚虐杀元后,追杀嫡子,以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朝歌内外民不聊生。诸多忠良谏官皆冠上恶名而死,谁不知是受了冤屈?今杀那伯邑考,虽言谋逆,却不可信也。那伯邑考本是前来献宝,为赎父归国而来,无缘无故的,何必行那谋逆之事?必是遭了奸人陷害。”
“你说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却不知道。”殷素知闻言,暗想李靖也非死板之人,心中还有几分成算在,因而解释道:“夫君不知,那伯邑考确实是被妖后妲己所害。不仅如此,还叫纣王将伯邑考剁成碎肉,制成肉饼,骗其父西伯侯姬昌食用。”
“世间竟有此等惨事!”李靖咋闻此内情,不由骇然,想了想又问:“传言西伯侯号为圣人,便是因他有一手明祸福、识阴阳的本事,如何看不出那肉饼是他的骨肉?”
殷素知叹了一口气,“若他真露出自己的本事,纣王可还会留他一条性命?”
自然是不会的,李靖摇摇头,若姬昌真有这样的本事,纣王又将他囚禁近七年,已是得罪了个彻底,安有放虎归山之理?“如此,西伯侯明知子肉还不得不食,不知如何心痛难忍。”
殷素知见李靖的态度,不由心中一动,又问:“昔日西伯侯入朝歌前曾言自己有七年之灾,灾满之后自然荣归西岐,并几番叮嘱诸子并大臣照旧行事,绝不可入朝歌来接他,伯邑考自应了。如今还未到七年之期,伯邑考便按捺不住,不顾父言、不听臣劝,一意孤行去朝歌接父,方招致此祸。依夫君之见,伯邑考是非对错如何?”
“夫人实乃得道高人,竟知此等隐秘之事。”李靖皱眉沉吟道:“以我之见,七年之期分明近至,实在不用急于一时。伯邑考一腔孝心实为可嘉,但不听父言,落到此等地步,也是自取灭亡。但是念其因孝心而亡故,有些许错误,尚可容忍。”
殷素知追问道:“伯邑考自取灭亡便罢了,还连累了他的父亲,夫君又有何见教?”
“此话怎讲?”李靖皱了皱眉,不解道。
“西伯侯号为圣人,盛名在外,七年虽是囚禁,却也过得尚好,只待七年期满便可归国。只因伯邑考一时莽撞,便要被逼迫食子之肉,不然便有杀身之祸。西伯侯无奈食了,心神大伤自不必说,还带累了他的圣人名声,叫外人以为他是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人。”
“夫人此言差矣。”李靖摇头反驳,“此事之中,西伯侯自然无过,伯邑考一腔孝心,不忍慈父受苦,只个不听父言,也不该得如此下场。此事全因妲己那妖后而起,西伯侯一应损伤,皆该怪罪到妖后身上,岂有推到伯邑考身上之理?”
“那若夫君是西伯侯,可会怪罪伯邑考?”殷素知最后追问道。
李靖毫不犹豫道:“自然不会!伯邑考虽有错在身,但一来他已然身死,二来其孝心难得。我作为父亲,只有痛心的,怎会怪罪于他?”
殷素知听了,却突然忍不住捂嘴笑出声来。
二人正论严肃之事,殷素知却突然发笑,李靖见殷素知心中纳闷,疑问道:“夫人因何事而发笑?”
殷素知笑道:“突然想起一件旧事罢了。”
“什么事让夫人如此作态?”李靖听了,心中好奇不已,忍不住出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