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 > 《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 强推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3

《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 强推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杀猪大汉十分困惑,娇憨委屈地问羽林小哥:“哥哥,陛下为什么这样看我?是因为我刚才摸了哥哥的腹肌,所以他不开心了吗?”

羽林小哥咒骂一声,训他道:“你他娘的住嘴!跟咱俩没半分钱关系,别再想了!”

我望向姜初照,点点头回了一个慈祥的微笑。然后无视他,把目光放在开始表演跳大神的娴妃身上。

这是娴妃最保守的一身裙子了,且襟口遮得极严,腰带束得极紧。但因为舞蹈功底在,所以即便是衣裳不够明艳,但也不影响她这舞跳得庄严又好看。

毕竟是纪功乐舞,当她完成最后一个飞旋的动作,朝东山方向顺势跪拜,神情端庄,双目落泪,以歌颂葬在东山的先帝和太/祖爷的时候,百姓们有不少都被打动了,一边大哭一边叫好。就连台上的四位家长,也抬起衣袖跟着摸了眼泪。

杨丞相哭得最凶。

只是哀家亲眼看到,他把鼻涕泡擦在了官袍的衣袖上。

环顾一周,发现除了台上的姜初照、台下的本太后外,就数墙头上的说书先生最淡定,他甚至吐出一个瓜子壳,笑容有点玩味,也不知道在说台上的谁:“演技不错哎,竟然还真哭。”

下一个表演节目的是丽妃。她身着铠甲,背负箭囊,望向百步之外三个木靶子,反手取出三支箭同时搭在箭弦之上,四尺长弓被她轻松拉满,瞬目之间,箭声破空,直穿靶心。

然后她又表演了百步穿香瓜,百步穿脆梨,百步穿蜜桃,百步穿沙果。

丽妃的节目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很爽。百姓无一不喜欢,人群里的小孩子喜欢到跳起来,抱着他们爹娘的大腿,哭着喊着说想学;身旁一些妙龄小姐姐娇羞地掩面,跟一起来的姐妹们偷偷地说想嫁。

台上卫将军看到这场景,满意地点了点头,待丽妃退场时还在胸前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下一个表演节目的是余知乐。她到底没有叫哀家失望,奏了一曲《六合》。这是四年前从乐坊传入宫城的一首古琴曲,写的是秦王扫六合的故事。曲子分为上中下三阙,上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中阙浪漫跌宕,风尘翕张;下阙华盛绮丽,尾音雄浑苍茫。

余知乐是聪明的。

《六合》是大祁开/国以来,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从微渺乐坊流入巍峨皇城,自此作为官乐的一首曲子,余知乐知道自己的家世比不得另外三位,所以选择了这一首曲子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民间亦有高人在,大雅之堂可攀登。

只是这首曲子,真是叫人感慨啊。

因为这是一首出战曲。

四年前的上一世。

先帝健在,西疆经历十年平静,一朝战火熊熊。千里加急的奏报沿京疆古道送至京城,听闻送信人这一路跑死了十匹快马。

骑马的人都知道,当速度极快的时候,人的上身是无法直立的,而是紧贴马背,以防止被疾风掀落马下。于是送信人到达宫城脚下时,怀中的奏报已被血水和汗渍浸得透湿。

彼时,朝堂上四位将军各自镇守边疆,京城能打仗的人,只有二十岁的姜域——刚刚成了亲的姜域。

那时候我是真的期盼过姜域出征的。他让我这般不痛快,所以他如果能有那么一些不如意也好。甚至主动去祠堂给祖宗们磕头,让他们保佑我,实现梦想。

可最后去西疆的,不是姜域,而是十六岁的姜初照。

姜初照主动请缨,说要去西疆建功立业,若不能平定边乱,不把敌寇斩于马下,他便不回京城。

下朝回来的乔正堂收起竹骨伞,告诉我这些的时候,又急又气,身上、眼里都是水气。

他既心疼姜初照,又心疼老皇帝:“陛下只有这一个孩子,可这孩子脑子里像是缺根弦儿,竟然如此愚蠢。西戎残虐暴戾,前方仗打得又急又凶。他这一去,若是回不来,大祁的江山怕真的要落在六王爷头上了。太子此步,无异于把皇位拱手相让。”

那时,姜初照已经不理我了。

若我们没有吵架,是不是他还能听我一劝呢。

乔正堂知道我在想什么,摸了摸我的脑袋:“阿厌,你不必去劝了。陛下,满朝文武,乃至六王爷本人都没能劝得了他,他是铁了心地要去。少年意气,自古就是如此啊。”

少年意气,自古就是如此啊。

但我偏偏不信。

我觉得姜初照不应该这么傻,只是一时脑热而已,于是当即拿了伞迈入雨幕。

可姜初照并不见我。

这之前,我习惯了同姜初照想见就见,于是几乎忘记了,他是宫城里的太子,我一个住在宫外的及笄少女,是不能随意出家门,更不能随意进宫门的。

乔正堂陪我在秋雨中站了一宿,依旧没有等来高墙之内姜初照的回话。那时候我才明白,相见是两厢情愿的过程,当其中一个下定决心不打算见你的时候,任你如何想见,都不会如愿。

第二天风息雨停,他率兵出战,剑指西戎。

也不知是谁安排的,京城四座城楼,同一时间琴音大奏。千年豪情,万古愁思,戎马精神,纵横意气,随着恢弘宫音,缭绕徵调,穿行盘踞于马蹄声中,最终响彻整个京城。

到底是少年狂妄,立谈之中,观生死如同。哪怕像是去赴死,姜初照的脊背也挺得笔直。

十六岁那年,我有两次失态。

一次是在姜域定亲宴上,同阿照站在八仙大桌,放纵饮酒,癫狂摔坛,目视满殿京贵,叉腰狂笑强装快活。

一次是在阿照出征之时,奔跑在京城官马道上,追着高骊铁骑,哭着喊着叫他的名字,求他别去西疆打仗,乔正堂拉也拉不住我,我一路跑到西城门,却见领衔的他已奔出千丈。

在苍茫的琴声中,他就这样离我越来越远。

许是没有听见我在叫他,他自始至终没有一次回头看我。

但我很想看他呀,于是爬上城楼,想看得更远一些。

城楼之上,墨袍红绅的少年一曲弹毕,于秋风之中潇洒回首。见到身后的我,笑出两个小虎牙来:“怎么样,弹得好听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03 09:13:57~2020-05-04 09:21: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嗯嗯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遣渡、蓦然之间、七七久久、一片森林、小么么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今天煮出完整荷包蛋了 23瓶;蓦然之间 17瓶;追及方忆、遣渡、李安宁 10瓶;纳兰朗月、蒙太奇 5瓶;明天还要上网课 2瓶;阿年、柳蜀月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炸我

我打了个激灵。

回过神来,怔怔望向墙头上的说书先生。

此时此刻,他正看着台子上弹《六合》的余知乐,嫣红的下唇被洁白的小虎牙轻轻戳出两个窝来,他脸上的笑容既欣慰又满足。

小如公子。

《六合》这首曲子就是他写的,当时他才十四岁。

我二人曾在京城西城楼上见过那么一面,他说他叫小如,我说我叫不厌。

“你弹得很好听,”我扶着城楼上历经雨打风吹终成深沉褐色的砖墙,看着远处变成一线黑点的将士,哽咽道,“很适合今天这样的场景。”

他也随我望向西北方,嗓音里却充满了朝气:“我当初写这首曲子的时候,脑海里想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不过,你哭什么,里面有你认识的人?”

我抬袖子把眼泪擦掉:“有。听说西疆的仗打得很凶,西戎很残虐,我很怕他死掉。”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朗声安慰道:“别难过,你看太子殿下这般的皇族贵胄,还是皇帝陛下的独苗,都舍弃皇位,主动请缨奔赴沙场,他都不怕死呢。”

嗐。

他还不如不安慰,这一安慰把我刚刚擦干的眼眶又刺激出泪来。

小如递上干净的绢帕,趴在城墙砖上歪着脑袋看了我一会儿,犹疑道:“不厌,我很想问一句……你和余知乐余姐姐认识吗?你们两位长得很像。”

我把眼泪收回去,认真回答他:“余知乐是我姑家的妹妹,你们认识?”

他迅速抬起脑袋,葡萄大眼里布满了碎光:“见过,她琴弹得很好,人长得也特别好看。”

我破涕为笑,看着眼前的墨衣少年:“你喜欢她?”

少年干脆爽快地点头,但脸上却浮现出直接又纯粹的苦恼:“是啊,只是我比她小一岁,她好像不喜欢比她小的公子。而且,我父亲是经商的,她父亲是官员,她也不太喜欢商人的儿子。”

我也拍了拍他的肩,鼓励他:“别怕,喜欢就大胆去提亲呀,万一她能答应呢。”

后来听说小如公子真的去提亲了。

再后来,他就成了余知乐六位抗婚不嫁的对象之一。

我同小如公子对彼此的安慰鼓励,都宛如谶语。大约也知道彼此对对方的祝福有些毒辣,于是虽然互相留了姓名住址,但这些年却不谋而合,心照不宣地,再没见过。

不知道他是怎样,反正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路过他家的地段,都是绕着走的。

此时此刻。

长成大人的小如公子坐在墙头,迎着灼热日光轻摇着羽扇,纵然面上是开心到极致的表情,但语气却宁和而清淡,如淙淙泉水流过热烈的明媚,“怎么样诸位,容妃这首曲子弹得好听吧?虽然弹错了一个调子,但依然很棒哎。”

墙头下的人便又起哄了:“还弹错一个调子,说得好像你会弹似的!”

显然不止我一个人想到了四年前的太子出征,在场的男女老少,因为这首曲子,有不少都想到了太子意气风发、红衣铠甲奔赴西疆的场面,于是台上弹完曲子的余知乐俯身叩拜,呼万岁金安时,台下又呼呼啦啦跟着跪了一大片。

姜初照摆了摆手,神色恹恹的,像是对他自己的丰功伟绩不甚在乎:“都起来吧。”

终于轮到云妃了。

昨日我曾问过她今日要表演什么,她眯眼微笑:“母后到时候就知道了,是个惊喜。”

哀家千算万算,怎么也没算到她口中这惊喜会是作画,更万万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大胆,画了人群之中的不才,在下,一身红袍的姜公子。

画展示出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姜初照的脸变黑了。但当着百姓的面他不好发作,于是强忍着火气,忍到眼眶都变得通红。

我恨得直拍大腿。

这事儿怪我。我忘了提醒云妃,姜初照不喜欢看妃子们画画,尤其是画哀家,他会吃醋。

不明情况的百姓还在不断赞叹云妃画得好,就连台上的赵太傅也一脸骄傲的样子,带头给自己的孙女鼓起掌来。

因为有着这样的担忧,以至于她们四个人最后念折子的时候,我都没有认真听。只记得丽妃和云妃念的时候,百姓们的欢呼声更高一些。

按照流程,乔正堂带着户部的人马运了铜钱过来,百姓一一投票,进行得很快。称重过后,东市这一场丽妃的铜钱是最沉的。

大队人马开始转战西市,我牵着林果儿挤出人群,蹭蹭地跑到乔正堂身后。三个多月不见,我都有点儿想他呢。

于是捏着檀香木小折扇敲了敲他的肩,嬉皮笑脸地唤了一声:“乔大人,别来无恙啊。”

他僵僵转身。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诸生往来不休匆忙不止,只有我这老父亲停下脚步,回头看我。

怕他当街哭出来,我便笑得更没心没肺了一些,满脸讨好地同他商量:“乔大人接下来还要去其他街市忙吗?晚生想去您府上同您请教一二,这发铜钱的活儿可否交与户部其他人来做?”

他就这样盯着我,下巴上的胡子颤了颤,眼角也添了些赤色。

我有点心慌,小声安慰他:“乔大人务必稳住,这可是在大街上,要哭的话会被人笑话了去。”

“你这兔崽子!”他开口就是这一句,看着我这身打扮,于是也不顾及我现今的身份了,压着声音,破口骂道,“这是不是你的主意?”

我讪笑:“消消气,消消气。咱们去您府上说。”

乔正堂这才收敛了一下火气,转身交待了几句,然后他领着我,我领着果儿,果儿身后跟着十来个羽林小哥——我们一起回了乔家。

毕竟不是通过正规渠道回来,所以也不适合大张旗,我分别去拜见了哥哥嫂嫂,然后就被乔正堂请去了书房。

我暗暗庆幸:还好是去书房,不是去祠堂。

乔正堂坐在案后,我站在桌前,好像还是以前犯错被他知道挨批的样子。现在我虽然做了太后,但他也没有说让我坐下。

嗐。我想得有点儿多了,还坐下呢,只要不跪着就行。

他横眉冷竖:“在宫里过得……”

我点头哈腰:“过得很爽,父亲大人不要担心。”

他瞪眼:“不要动不动就用‘爽’这个词,不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