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四殿下还是没能稳住啊,他这样贸然出来替一个看似与他不相干的人说话,陛下肯定会起疑的。
起疑倒也不要紧,只要之后安安分分,陛下也不会一直记着,只是怕,那位太子还有别的招数
次日逢十五,按例皇帝应当留宿皇后殿中。
皇后提前备好了菜迎他,并一碟子点心,又当着皇帝的面分出两份,叫人给东宫和褚锐各送一份去。
承兴帝听到褚锐的名字,便想起来:老三也该出宫建府了吧,还有他的婚事,也可以先相看起来。
皇后道:正是,臣妾已经选出一些家室相当、年纪合适的女子,只是还没有告诉锐儿,臣妾想等开春了,干脆办一场赏花宴,让这些姑娘们到宫中一聚,也顺便让锐儿和老四自己相看一番。
褚泽?
对啊,老四跟锐儿是一个年纪,我这个做嫡母的,自然也得为他考虑考虑。
承兴帝这才想起来确实如此,宫中皇子公子的亲事一并由皇后过问,生母其实是说不上话的。也就是当年自己宠爱贵妃太过,褚赫的一切事都特许由贵妃亲自操持,这才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想着褚泽的婚事应当是德妃操心才对。
一提到褚泽,承兴帝便不由得想起了昨日朝会上这个儿子的表现,皱着眉头深沉道:嗯,褚泽的婚事是该定一定了,你多替他操心一下。
皇后道:陛下放心,这本就是臣妾分内之事。
承兴帝又想起什么:对了,东宫也空得很,应当添些人进去,你也顺便相看了吧。
皇后却面色迟疑了一下:陛下这东宫,呃,添人是迟早的,可是如今,柳问毕竟还在前线屡屡立功,这时候给东宫添人,可会寒了忠臣之心啊?
承兴帝奇怪地看着她:这有什么可寒心的?哪朝储君不纳妾,阿琰又不是那种有了侧室便会冷落柳岐的人。
皇后苦笑:臣妾这还不是怕柳岐看不开嘛,他毕竟是男子,男子都想独占另一半,这一时半会儿他是适应不过来的。他看不开倒还好,也就是郁闷几日,臣妾就怕阿琰也看不开,上回便是因为这个
承兴帝被她提醒,想起一年前褚琰在中宫发的那通脾气,沉默了一下道:罢了,朕就当是看在柳问那些战功的面子上,先不提这个了。也难为你现在都能替他们想到这地步。
皇后便笑道:陛下这是哪儿的话,到底是臣妾亲生的儿子,臣妾能不替琰儿着想吗?且这些日子,阿岐总来宫中探望臣妾,臣妾发现这孩子实则乖巧有趣,怪会哄人开心的。阿琰也与我愈发亲近,在宫外碰见了什么好东西,都要来与臣妾分享一番。旁人说他肯定对我怀恨在心,可臣妾却发现果真是像陛下所说那样,阿琰心里并不记仇,偶然还会有些粘臣妾呢。
等你等等。承兴帝本来边听边满意地点头,听到某处却觉得有些不对,谁跟你说他肯定怀恨在心?
皇后似是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支支吾吾起来。
直到承兴帝说要把这凤仪宫里的下人都召起来审,才道:是德妃。这德妃也是不经意说过那么几句,陛下放心,臣妾自然不会当真的。
承兴帝脸上的阴沉却不减。
之前后宫出现过嚼舌根故意让皇后知道的事,他便已经狠狠处置了那两个女人,以此警告德妃安分一些,谁知这女人竟不长记性。
什么不经意,分明就是故意的。
这一个褚泽,在前朝不知道弄了些什么勾当,一个德妃,在后宫搬弄是非言语惑人。
真是好大的胆子!
※※※※※※※※※※※※※※※※※※※※
如果不是技术水平不允许,我挺想让东宫的每个院子都包装成不同的主题play房的??
第70章 杖刑
二月底, 南方传来捷报,北齐军大破淮北城。
原是二月初, 金陵城中被困的淮北王被人刺杀, 淮北那头当即便乱了起来,忠心于淮北王的旧部不计代价地发兵攻金陵。
趁他们交战耗了无数兵力, 原本还在往金陵攻的柳问突然绕道奔淮北, 直接破下了防守形同虚设的淮北城。
其实论起兵力, 淮北要强于京城, 可惜淮北王被困京城后, 淮北便是群龙无首, 各位将领谁也不服谁指挥, 迟早要出问题。
占下淮北, 就等于占下了淮北粮仓, 那是淮北王积累多年的粮食, 莫说是行军打仗了, 便是广发救济粮也不成问题。
承兴帝立刻下了一道旨意, 命柳问将粮食发给南晋那些挨饿的百姓, 并让各地南晋地方官们鼓励当地流民回乡耕种,当然, 也要发一些种子给他们。
对于承兴帝来说, 他不可能把南晋的官员一棒子都打死,这里面还有一些清廉勤政的好苗子,正好能补地方上的缺。
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则可以抓住机会做出一番功绩来, 到时候没准能得北齐皇帝青睐,混一个好去处。
同时,定好南下的那些官员也浩浩荡荡地起了程。
褚泽还没从上一个打击里走出来,便又被承兴帝封了个顺王,封地远在西北。
甚至改了祖制,道是皇子封王若赐下封地,只能食俸禄,不可干政,不准藏兵,无故不可离开封地。
这哪里是赐封地?分明是想把他永远困在西北!
什么顺王,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是温顺的顺。
可是父皇怎么会突然要断掉他所有的路?是因为那次自己在朝上出言不慎?
不,不对,一定是太子说了什么!一定是褚琰想除掉自己这个威胁!
不行,我不能去封地。褚泽连谢恩都忘了,满脑子只有这个。
西北如今是柳源镇守,他是太子妃的长兄,想也知道自己一旦到了那里,跟没了自由没有区别。何况他好不容易才在朝中经营了一些势力,怎么能就这么断了!
下朝以后,褚泽便立刻求见承兴帝。
本以为要花些力气,谁知承兴帝直接召见了他。
他此时心是乱的,张口便是:父皇,您不要听太子殿下胡言。
承兴帝本来冷漠的眼中流露出一些失望:不必给太子泼脏水,此事他不知情。朕今日见你,是看在你娶了妃便要远走的份上,再告诫你一些道理。你可知道朕为何要将你派去西北?
褚泽眼中溢出了泪:您怕我成为太子的威胁,可是儿臣忠心天地可鉴,从未有与太子争抢之意。
那你怎么上来便觉得是太子跟朕说了什么?你若无那个意思,又怎会觉得太子想对付你?
褚泽一时卡了壳。
就算他要对付你又如何?褚泽,有没有争夺之意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朕告诉你,你就不该动那份心思,不仅是你,任何人动那份心思,都怨不得太子,怨不得朕要处置他!承兴帝这一句威严浑厚,本应吓得人俯身叩首。
褚泽却只是跪在原地呆了一阵,忽然想明白什么,幽幽地出声:父皇,您不是不知。
承兴帝根本不介意褚琰会不会用什么手段来对付觊觎储位的兄弟,在他眼中,只要褚琰不觊觎自己的皇位就行。
更别提褚琰实际上根本没做什么,只是把他手下的一部分人全部以升迁的方式南调,就逼得他自己在朝堂上露出马脚。
承兴帝见他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有些心软,放缓了语气:西北那边有现成的府邸,朕会给你多派一些人手,那边虽物资贫瘠,但是朕年年都会送些好东西过去只要你安分待着,等朕百年后,你大哥不至于容不下你,到时候你可以把德妃接过去养老。
他像一个普通的父亲那样叮嘱这个儿子的未来,却听褚泽忽然嗤地一笑:父皇,您真是偏心得过分。
同样是存了不该存的心思,我便要从此困在西北,褚锐却是高高在上的永王,可留在京中,一应待遇和从前无异。褚泽眼里露出一丝恨意,什么心思不心思,您就是偏心罢了,您眼中永远只有嫡子,其他的儿子在你心里,连条狗都不如!
放屁!承兴帝气得一拳砸碎了手边的茶杯,你这个逆子,你说得这是什么话,你是想造反吗?!
梁冶一看,被吓得叫了一声,连忙拿着布上前来,把承兴帝被碎瓷片扎得流血不止的伤口按住。
褚泽却还不停:难道不是吗?那您为何不处置褚锐只处置我?他满口说褚琰抢了他的父皇母后,说他恨极了褚琰,说要把属于自己的一切抢回来,这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