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穿成炮灰郡主后我成了团宠 > 《穿成炮灰郡主后我成了团宠》TXT全集下载_14

《穿成炮灰郡主后我成了团宠》TXT全集下载_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真要说起来,论起乐趣, 还得是如意楼更高一筹。

就说那药汤, 泡了些日子身子都轻松几分,那些小丫头再那么一按,整个人都舒坦了。

慢慢这如意楼倒是在京城夫人间传开了, 家中女儿闹着要去,夫人们见那楼只招待女眷,且京里诸如长公主、秦王妃、皇家公主郡主、魏国公之女等都在,便也允了。

不过夫人们爱玩麻将纸牌, 小姐们却更爱看那一出出新戏。

这楼里的戏与京里的似乎不大一样。

有为寻夫君女扮男装的女状元,也有为父报仇的女将军。

那女将军一身银盔, 头带红缨, 作小将打扮,眉清目秀,身姿飒然, 只惹得一帮子小姑娘眼神发光。

尤其是这女将军有勇有谋,在军中几破奸计, 当一个嫉妒她的偏将使计险些揭穿她的身份时,众人眼不眨地盯着, 手里的帕子都攥紧了。

最后大败敌军,收兵回京, 女将军当殿自陈女儿身,圣上夸赞并将其封为真正的女将军,台下更是一片叫好声。

有人起哄道,“徐家家学渊源,徐小姐怎么不去做个女将军?”

徐宝珠站起身,“那你家还是书香门第呢,怎么不见你去考个女状元?”

众人一片哄笑。

不过那两出戏说好也好,可终究有人不爱文,有人不爱武,更有甚者,若不是说此二出戏皆有历史真事改编,还得骂这戏胡扯。

唯有《状元郎》一出戏让众小姐十分中意,至今还不曾骂过。

此戏男主是个儒雅俊秀的读书人,女主是个温柔恭顺的秀才女儿。

前几折戏已说到二人成亲,你为我画眉,我为你研墨,端得是情谊深重。

这些小姐们正值金钗豆蔻、碧玉之年,无论是否订亲,对于未来夫君自然是心有憧憬。

小女儿家,谁又不希望能像台上这对有情人似的,媒妁之言,成作佳偶,成亲后更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今日唱到刘郎与织娘似神仙眷侣恩爱不疑,及至儿女出生,感情更深,看得小姐们面红耳赤。

谁知上半场和和美美,下半场却陡生变故。

原是刘郎进京赶考,刘母竟一改往日慈色,让织娘日日请安,捧箸奉茶。

织娘孝顺贤淑,性子和缓,就像女学里大家最近学到的女子典范,礼仪周到从无一处错漏。从前大家看着,只觉得她对夫君顺从无有不可。

可是这时见她还将刘郎让其照顾寡母的话奉为玉律,由着刘母欺负,连两个孩子都不能照顾,心里隐隐又有些怒其不争。

戏分两头,好不容易,刘郎高中状元,众小姐舒了一口气,心道等他接了织娘母子三人便好了。

哪知状元郎一朝登榜与公主相识,竟一封休书送糟糠!织娘不信夫君休弃,千里寻夫,刘郎已另娶。

众人气得差点咬碎一口银牙,看着台上站在衙门犹豫的织娘,恨不能替其敲鼓告状,眼见着她拿起鼓槌,偏刘郎赶来说了些好话,织娘竟与其回府,自愿为妾。

最后一幕便是荒凉小院,一身素衣面容憔悴的织娘哀唱,只道出嫁从夫,怎能状告夫君,又言自己乃是女儿身,孤身难生活种种。

台下的众小姐还抓着瓜子,只觉得一口气憋在心口,女儿身?这时听着这话怎么觉得不对呢?

相比于前面的女将军女状元,何等意气风发,叫人钦佩,虽心里偶有不合规矩的想法,可看着两人一步步报仇雪恨,诛奸灭敌,心中终究是满足。

织娘呢,明明处处恭让、时时知礼,唱词也和这段时间在女学所学无甚出入,怎么放到戏中就让人心气难平呢?

台上戏已谢幕,照例一个小丫头拱手道,“此出取自前朝咸平六年状元郎事件。”

“哎,小丫头,那咸平状元郎事件最后也是个这个结局吗?”

小丫头口齿伶俐,“那倒不是,那位状元郎原夫人进京途中便遇山匪,后事听说还是状元郎办的。”

“还好还好……”

不待她们感叹完,小丫头又道,“不过主家查过,咸平六年天下太平,尤其是京城附近,驻军严明,不该有山匪。”

小丫头一礼毕,慢慢退下。台下却一片安静,顿了片刻,小姐们神态怏怏地离开,心里想了些什么便不得而知了。

吴夫人发现最近上课的女学生有些不对,常常读着读着便发起了呆,尤其是讲到第二篇《夫妇》,说起女子应充分信任夫君,任劳任怨,几个学生互相看看,神情似乎不太对了。

这日,说起《曲从》,有学生窃窃私语,被叫起来,倒问了句不相干的话,“老师,您看过《状元郎》那出戏吗?”

“一味顺从夫君真的该这样吗?如果夫君做得不对呢?”

“还有,女子就必须恭顺温良、操持内务吗?史书上也有过女将军呢!”

“定国长公主当年不也是率兵上阵吗?”

吴夫人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此戏在何处?”

“如意楼!”

“……如意楼?”

这日,郗瑶倚着栏杆,听小七汇报戏班子的事,“那可不行,后头还准备其他戏呢,《女将军》、《女驸马》演过暂时就别上了。”

小七皱皱鼻子,“后头那两出戏……那些小姐们不会把台子砸了吧?”

“砸便砸了,最近赚的银子够修十个台子了。”

光一出《状元郎》哪够,后面可还有孝顺媳妇恶婆婆、多情夫君可怜妻……

就凭养着的那一屋子的“编剧”,戏码多着呢!

郗瑶安排完事情,准备下楼去戏台看看,刚穿过垂花景墙,碰到个稀客。

吴夫人心理素质颇高,明摆着来敌营打探消息,仍是面色无异,只淡淡一笑,“郡主好手段!”

郗瑶也笑眯眯道,“夫人才是真高明!”

二人相对福身一礼,擦肩而过,背道慢慢走远。

从古至今女人的钱还真是好赚,如意楼这几个月进账颇丰,银钱充裕,郗瑶便琢磨着给学院的孩子们裁件冬衣。

天气越来越冷,学院里的孩子家境贫寒,校服已是最得体的衣服,别说有什么冬衣了。

在学院孩子们收到冬衣的兴奋中,顾霄来了。

“你这就要去打仗了?”

不是,这寒冬腊月打什么仗?

顾霄道,“北边下了大雪,鞑靼以游牧为生,今年牛羊病死冻死无数,恐怕会入关抢夺百姓,边军得提前做好准备。”

大概是因为穿越以来,他是第一个对她施以援手,两人又一路从李家村逃到州府,从州府走到京城,在郗瑶心里,顾霄自然不同于他人。

虽然他常成熟得让郗瑶忍不住拿他当哥哥依靠,可遇到事儿,心里还是忍不住担忧。

顾霄看她小脸皱成一团,笑了笑,“不必担心,此次跟着师傅出去,不过是见识见识,前线那么多将军,哪会轮到我一个毛头小子去。”

此话便单纯是为了宽慰她,事实上徐将军信奉的是“手底下出真章”,刀枪火海里趟过一遭,便知是不是这块料。

依着徐将军的安排,顾霄这回少不了上战场。

郗瑶也不信他的话,她叹了口气,“知道拦不住你,从徽州府你便有这个计划,如今好歹有徐将军护着你……”

话虽如此,郗瑶还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她对战场的浅薄认识不过是听小舅舅说过几回,当下恨不得全塞他脑子里。

顾霄只含笑听她念叨。

郗瑶的药房如今已搬到了小常山,翻了翻自己的存货,又加急赶制了一批药,补血的疗伤的,摆了满满一匣子,仍不大放心。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慈恩寺求道平安符给你家顾霄哥?”徐宝珠道。

“有用吗?”

“反正每次我阿爹出门我都得求道给他带上,还有几个哥哥,我诚心诚意求佛祖保佑,总有些用吧!”

“那你去的时候叫上我。”

“行!”徐宝珠爽快应着,手上挑挑拣拣顺了几瓶药,就要塞兜里。

郗瑶一拍她,徐宝珠甜甜道,“哎呀,一匣子呢。”

“给徐将军备着呢,那边!”

徐宝珠看看她手指的盒子,“怪不得我阿娘喜欢你,阿瑶,回头我一定要我爹好好照顾顾霄,绝不让他掉一根头发!”

慈恩寺香火依旧旺盛,郗瑶与徐宝珠的马车驶进小院,略作停留,便相携去了前殿。

殿内掌事的小和尚已熟悉了徐宝珠,毕竟是一年求了不少于二十道平安符的人。

两人跪在佛前拜了一回,奉上香油钱,心满意足地拿到佛前供过的平安符。

既来了慈恩寺,郗瑶又去看望了便宜娘亲,将这阵子抄写的佛经夹杂着郗父等人的一些日常趣事一并烧去了。

用过斋饭,两人歇息片刻,便预备着回去,马车刚出山门,被一华衣锦服的年轻人拦下了。

听得外头争执,徐宝珠不耐烦地撩开帘子,郗瑶看过去。

“诚郡王世子?”

第39章

郗瑶挥挥手, 侍卫退至两边,诚郡王世子御马上前,停在马车窗户边。

“堂哥这是何意?妹妹可没得罪过你, 为何拦我马车?”

诚郡王世子强忍着火气, 挤出一个笑容, “郡主说笑,不过是碰巧遇上, 想问你一事。”

郗瑶挑眉示意他继续。

“郡主……郡主究竟将青芜藏在何处?”

“堂兄这话可不对了, 我何时藏过阿芜?阿芜是心甘情愿留在我那儿,与堂兄似乎没什么干系。”

“你若没藏,为何将她送去小常山?”郗家他早派人打探过, 并无青芜姊妹的踪迹,昭宁常去的地方除了郗府,便剩下如意楼和小常山。

如意楼女眷出入,他问过昌平妹妹, 也不曾有,就只剩下不许外人出入的小常山, 如今抱着八成的可能诈上一句, 见她表情,便确定了。

郗瑶也不在乎他知不知道,小常山的守卫是阿爹和小舅舅亲自安排的, 等闲人未得许可是入不了学院的。于青芜为她做事,既然说了不愿见他, 她自然得拦下。

诚郡王世子脸红脖子粗,手里的马鞭指着郗瑶, “你仗着赎买了她,便真将她当作奴仆不成?既如此, 当初为何不让我赎买,她……她……”

徐宝珠听不下去了,凑到窗边截断他的话,“她什么她?世子爷的鞭子还是收回去为好!”

"关你什么事?"

呵,徐宝珠心道,我就在车上,怎么不管我的事?

她蠢蠢欲动差点从窗户探出去夺鞭子,郗瑶一把按住她,朝窗外道,“堂兄说的莫不是玩笑话,我赎买她作了奴仆,难道你赎买她不是作奴仆?”

“我自然不是……”

“是不是也不重要了,阿芜不愿见你,你若真心为她好,也别再找了,四处打探消息,还嫌她在我那儿不够低调吗?”

“堂兄总觉得对她是一番好意,可从前你只叫她于姑娘,如今张口闭口皆是青芜,难道她不是于家小姐了,闺名便由得你在外头随意叫吗?”

“我不是……我没有……”诚郡王世子攥紧了手里的马鞭。

郗府的马车已经远去,诚郡王世子坐在马上,迟迟未动。

顾霄随军出征的日子很快便到了。

其实每年例行皆有巡边,今年虽多了支援计划也不过多些兵马,是以大军领了圣旨开拔,城门口的守卫只当作常事。

郗瑶早两日便将药匣并平安符送了过去。出征那日开拔时辰太早,顾霄有意瞒着,等她从郗长臻处得到消息时,早过了时辰,匆匆赶去,也只见大军如一条长龙渐渐远去。

“还瞒着我,下回别想要平安符了!”郗瑶气道。

军队前列,顾霄回头看了看,城门已变成巴掌大,哪里还看清人影,他顿了顿,从怀中摸出一只白底青竹的荷包,摩挲了几下,小心地收到怀中。

边上三少将军看见这一幕,嘿嘿笑了两声,“是慈恩寺的平安符吧!那露出的红绳我一眼就瞧出来了。每回出征宝珠都会给我们求上一道。”

他的语气带上几分炫耀,顾霄淡淡道,“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不是平安符?郡主和宝珠一起去的,难道没给你?”

顾霄懒得理他,一甩缰绳往后边去了。

能一样吗?他的是郗瑶求的第一道平安符,徐三的不过是六中之一罢了。

顾霄走了,郗瑶的日子又恢复正常。每日在医学院教教课,偶尔去如意楼里看看,楼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倒是又添了一批新人。

医学院有一批已在如意楼帮忙,楼里挣钱,郗瑶也大方,月钱给的足足的,惹得学院里的学生都卯足了劲学,就盼着考核合格,早日出师。

另一边如意楼的新戏一出比一出精彩,最近唱的一出《英娘传》直惹得一干小姐又哭又骂,还每每比谁都积极等下一折。

“随她们去。”郗瑶听完海棠汇报的那些小姐们看戏的样子,想想又道,“回头开个新地方,向各位小姐征集故事,既然不满意这结局,就让她们自己写一出,每月投一回票,票数最高者,便照着排一出。”

除了这个新法子,还可以让她们自己上台,不是喜欢女状元女将军吗,自个儿扮上一回岂不美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