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综武侠]我命由我不由天 > 《[综武侠]我命由我不由天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

《[综武侠]我命由我不由天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中街道纵横交错,一色的水泥大道,两旁商铺林立,均是青砖大瓦房。一辆辆四轮马车在街道上穿梭,秩序井然,偶有摆摊的百姓,也自有其固定摊位。只看城中百姓的状态,此处与中原的城池,并无太大差异。

甚至是在建城之初,就将一切都规划好了。

听这些过往百姓的言语,讲的还都是中原语言。

随便找了一家酒楼,招小二过来打听了下消息。

小二哥竟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从城中趣事,说到军国大事。

原来近一个月来,附近海域的瀚海国、加尔国、吉亚国都对百家岛虎视眈眈,他们觊觎百家岛的先进武器,也怕百家岛发展起来,对付他们。

故而三国联合在一起,对百家岛隐隐形成包围之势,三国虽还未对百家岛动兵,但一旦开战,百家岛明显处于弱势。

唐悠然奇道:“我观城中百姓安居乐业,并不见丝毫紧张,哪有大战前的迹象。”

小二哥:“客官您是从内地来的吧,您有所不知,咱们百家岛上兵力虽少,但个个都是精英。且有墨家每年制造的各种机关暗器,守城机械,地雷,火铳,大炮,还有猛火油,他们想攻上岛来还不是太难。但想破城,没个几十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

可这些小国哪有中原的气魄和能力,能养五六万军队的国家,已是实力强盛。他们三国联合,也凑不齐二十万大军……”

唐悠然心说,墨家的人建的城池,想必早就建好了逃生密道。想围城等里面的人饿死,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唐悠然用过了早饭,又在城中转了一圈,买了些海边特有的手串、衣饰、香料等物品。

下午在客栈养足了精神。一到夜里,唐悠然就像夜猫子一样,溜出了客栈,前往几大家的家中,还有城中各衙门,军营,书院等地一探究竟。

如此这般,唐悠然又在岛上住了七天。

这一次收获颇丰,百家岛的来历,建城时间,居住人口,军队,兵器,首领,管理方式,唐悠然都摸了个门清。

待到第七日夜间,唐悠然才出了城,神行回了万福万寿园。

万福万寿园的客院,室内只有唐悠然、墨离、墨刚三人。

金四爷还在院外的石凳上坐着。

唐悠然开门见山道:“现在,可以说说你们来见本宫的目的了。”

墨离:“殿下,您已去过百家岛了。”

唐悠然:“去过了。”

墨离:“那么传言就是真的了。您一个人消灭了近万倭寇。”

唐悠然摸了摸鼻子:“传言还是太夸张了些,倭寇总人数不到两千。还是说说你们的来意吧。”

墨离忽而跪在地上叩首:“殿下,还请殿下看在您同门师兄的面子,怜惜我等流落海外,进退维谷,又被渤海国、加尔国、吉亚国三国针对。请殿下随我等前往百家岛任岛主。”

唐悠然……

啥,风太大,没听清。那三国不是对百家岛造不成太大的威胁么?

早些时候,她怀疑他们要入仕,可自从去过了百家城,她就打消了这一念头,人家的老巢经营的铁筒一般。

那城池的防务并不比北京城差多少。他们随时可以学附近小国称王,哪里会愿意再入朝为官,受儒家的掣肘。

但是,她还是没能想到,墨离来见她,是想请她为岛主。

院中,金四爷端茶的手微微一顿,显然他也没料到会是这种情况。

毕竟在正常人看来,当初狼狈逃出海外的百家,能在海外那蛮荒之地,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他也以为,百家的人是想通过唐悠然再一次入朝。

没想到啊,这些人,竟然是想让公主给他们当岛主。

唐悠然不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墨离:“这是你的意思?是你们墨家的意思?还是百家商量后的结果?”

墨离:“墨家巨子墨离恳请殿下为百家岛主。”

他见唐悠然不以为意,忙道:“殿下,我们来之前,还未听说您消灭海盗的大事,也未见到您本人。

我们本想以番帮小国的礼节,进见当今皇上。为皇上进献宝物,以求与大魏朝永结同好,借此震慑邻邦。

之所以求到您跟前,也是知道了您乃三星居士师妹,百般思量后才下的决定。

殿下,您同门师兄对百家有大恩,您看到的书册都是他老人家赐下的。当年那一场灾难,若非三星居士留下后手,派遣海军总督阎铁生前往接应,百家亡矣。

若没有三星居士相助,海军多年庇护,百家就算迁居海外,也不可能有今日的发展。阎将军乃三星居士的结拜兄弟,为此得罪朝廷,从朝廷正规军队,沦为海寇……”

唐悠然微微挑眉:“本宫可是听说,你们百家岛并不怕三国联合。火铳、大|炮、地雷、猛火油,再有机关暗器,守城弩,投石机……相助,想反攻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你为何会提出这样离谱的要求?”

唐悠然也将百家岛上,兵器库中的火器拿出来试验了一下。她发现也不知是这个世界的天道意志有所压制,还是有人故意引导他们,使他们偏科太严重。

他们研制出的火器除大炮外,甚至还不如他们的攻城弩的杀伤力更强大,这些火器比之后世的威力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用它们对上先天高手几乎无用。

唐悠然现在又有了新的疑问,三星居士真的能靠自己的声望,就指使得动海军总督?

如果没有太|祖的支持或手书,他不可能调动海军。

除非,海军从一开始就是他一手组建的。

可三星居士不是隐居去了么?难道说他一直在海军之中?

但这里又有个疑问了,太|祖一死,百家有难,他立时就跳出来救人了。

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么?

唐悠然甚至怀疑曹旦双开来了这个世界。天策是大号,他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个号上,三星居士是小号,偶尔露露面,显示下其神奇所在,也更能佐证曹旦乃是天命所归的大魏朝开国帝皇。

如果这个推论成功,那么曹旦当时就没死。

如果没有太|祖或三星居士持他的手书、令牌亲自出面,阎铁生不可能冒着成为叛党的嫌疑,去救诸子百家的人。要知道这样的大罪,他又是领军大将,真要做实了,必然是要诛九族的。

再有,朝廷虽再没付过海军军饷,却不曾讨伐过阎铁生从逆。

如果曹旦与三星居士是同一人,那这一切的疑惑,就都解开了。

想必曹旦诈过尸,教训过自己的不孝子和那些儒家的人。才使他们不敢乘胜追击,将阎铁生私自行动定为叛逆。

那么,曹旦或者说三星居士去了哪里?回了来时的世界?还是又去往了其他世界?

唐悠然的脑海里,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一时想的有些头大。

墨离:“殿下,表面上看,百家岛武器精良并不怯战。可您也看到了,这百家岛上总人口不过二百余万,就这些人口,也是我们几家努力维持,给予一系列惠民政策,历经百年,留下来的中原人。这一战打下来,得死多少人?

百家岛只是一个小岛,真的打不起消耗战,死几个人我们都心疼,别说死上成千上万了。”

唐悠然微微点头,这个说法也没错,再是占尽优势的战争,也是要死人的。且另外三国与百家岛相邻,他们的武器必定也不会太落后,不然早就被百家岛给吞了。

这样说来,这仗能不打,最好还是不要打得好。

她揉了揉额角,又问道:“照你所说,本宫与现任海军总督阎归还算世交?”

唐悠然此时,深觉曹辰就是坑,没经她的同意,就给她认了个师兄。

结果,师兄有义兄弟,师兄救了人,师兄积了德。可现在,这些人的后人找上门来了,要她做岛主呢。

如果不是当公主在前,唐悠然还真会考虑考虑。

可现在让她答应,她心中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还有,她在百家岛上,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当这个名誉岛主有意思么?

百家的人就是再感念三星居士的救命之恩,庇护之情。可他们会舍得将自己手中的权力放下?

只看儒家是怎么对付他们的,就知这是绝不可能的了。

唐悠然在百家岛就是个纯粹的外人,一个外人想掌权不可能。

更何况,她也没那政治头脑,也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去收笼权力。

有那个时间,她还不如拎上一壶女儿红,浅酌慢饮。或躺在星昼海中,看花开花落呢。最不济,找个人打上一架,或给谁看看病,赚几个钱花花,也是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 47 章

唐悠然:“这样说来, 本宫与现任海军总督阎归还算世交?”

墨离:“正是,殿下,您若做了岛主。咱们百家岛与海军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唐悠然心说,你们只怕早就亲如一家了。

“不必再说了, 百家岛是你们百家的心血, 我不会去当这个岛主的。

本宫现在是大魏的护国长公主。陛下与本宫情同兄妹, 他信我,我自不能背着他行事。

你们还是派出使节, 承报鸿胪寺,面见陛下吧。只消朝堂诸公不知你们诸子百家的身份, 定不会与百家岛为难。”

唐悠然将那几本书还给墨离:“拿回去吧, 本还期望能看到更深层次的书籍。却不想,还是百余年前那几本。”

墨离:“殿下,您请三思啊。您若做了岛主, 百家归心, 岂不……”

唐悠然笑道:“墨家巨子说笑了, 我唐悠然别的没有, 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我不懂政治,不擅管理,更不通帝王之道。

无兵无权无人无钱, 就算给我一个岛,你们所有人都支持我为岛主,政令通行, 此岛发展成什么样也不可而知。

我最擅长的乃是武功与医术。

至于人心与政治,我看不透,也不愿用心去琢磨。”

墨离苦劝不得,唐悠然令大雕将两人送回了百家岛。

此事在她这儿, 就算了结了。

这些事就算要烦心,也该是曹辰来烦心。大魏的未来与发展方向,也得是他来做决定。

唐悠然顶多能提个醒,如果他想建书院,兴算学、格物之道,唐悠然自然会相助。

※※※

太极殿内,茶香渺渺,唐悠然身前的茶,已添了三次水。

曹辰还在沉思,他手里拿着唐悠然抄录下来的几本初高中数学、物理,翻来倒去的看。

“此中学问浩如烟海,百家争鸣实乃国策,却……唉。”

“太|祖……”

……

曹辰听了唐悠然所转述的故事,自然不敢轻信。又翻看了太|祖时期的起居注,发现其内多用春秋笔法,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一代开国帝王可能真的死于阴谋。

曹辰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他自小最敬仰的人就是太|祖。

大到国策、律典、礼制、朝中官员统属,职责划分……宫内秩序,都是沿袭自太|祖时期,至今百年,未有大的变革与改动。

他那样一个雄才大略,眼光长远的开国帝王,竟会被自己唯一的继承人和信重的大臣给害死。

可想想儒家一家独大千余年,又怎会允许诸子百家都来分一杯羹。

曹辰只觉头痛欲裂,他不想相信,又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事实。

最让他难受的是,诸子百家在海外已自成一国,他就算现在想返聘他们入朝,人家也不愿意。

大量顶尖人才的流失,对一个国家是怎样大的打击。惋惜心痛的同时,他又不由松了一口气。

儒家与诸子百家的争斗,就算是皇帝,也一样会被卷入其中。他没有太|祖那般的强大与无畏,还真不敢贸然就将这些人请入朝堂。

可海外百家岛已然矗立在那里了,大魏朝再不思改革,不思进取,还是这般慢悠悠往前走,早晚在国力上,会被海外诸国所超越。

若有一日……

唐悠然见皇帝神情郁郁,面带沮丧,忍不住开口开解他。

“皇弟,其实咱们中原也有自己的能人,只是朝廷不用,也不会用罢了。像鲁班传人妙手朱停,如果让他改良个农具、工具、或守城器械,不也是手到擒来么。民间向来有高手,就看你怎么用了。

再不济,开办个书院,若因朝中阻力太大。还可以以万花谷的名誉办书院,朝中大臣定然认为,我收的弟子都是些江湖莽夫。

待将这些知识传下去,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许他们科举入朝,总能慢慢改变这个时代。”

曹辰细细思索,片刻后道:“多谢你,阿然。这件事朕会仔细考量。唉,太|祖那样的英才……”

唐悠然有些无语,开国帝王曹旦被算计死,几乎成了这位帝王的心魔了。

自曹旦之后,大魏朝自皇帝到百官,所关心和关注的,永远都是大而虚的国计民生。却不是这些真的能改变国计民生的细节。

唐悠然也不禁为曹辰、为这个国家感到难受。

只要是有改革就会流血。

翻遍史书,历朝历代的新政,哪一个不艰难,哪一个没流血?

只要是改革,就得动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些人自然不会答应。

像太|祖时期征召诸子百家入朝,坚持实行了七八年,最终一代圣天子驾崩,诸子百家匆忙逃往海外,儒家一系大胜。

可他们胜了,损的却是中原的根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