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TXT全集下载_16(1 / 2)
乾隆九年,蚕坛建成,自此每年三月,皇后都要率领妃嫔、公主、福晋来到祭坛举行先蚕礼。只是今年皇后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且产期就在四月,随时都可能临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皇后自然不敢再揽下这个活——她可不敢像纯贵妃一样,挺着快要生产的肚子完成了不知道需要跪多少次的贵妃册封礼。
“皇后无法行亲蚕礼,遣妃代行便是。”乾隆问皇后道,“你可有人选?”
“总不外乎纯、娴两位贵妃。”皇后自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想到什么,她脸上带了点无奈的笑意,“纯贵妃已经来我这旁敲侧击好几回了。”
乾隆沉吟片刻,纯贵妃育有两子一女,这样的功劳在嫔妃中是头一份。娴贵妃称病以后,纯贵妃接过六宫事代理,也未曾出过差错,代行亲蚕礼是完全够格的。
想到娴贵妃父兄过世,如今仍在称病,许是无法堪当重任,乾隆点了头,“那便定纯贵妃罢。”
皇后应下。“是。”
*
“主儿还是吃点东西吧。”
景仁宫,纯贵妃身边的宫女正在苦口婆心地劝着自己主子,“您早上就喝了一碗清粥,这样下去身子受不了的呀。”
纯贵妃摸了摸自己似乎宽了两寸的腰,坚决摇头,“我不能再胖下去了!”
接连怀了两个孩子,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纯贵妃丰腴了不止一点半点。如今她已经三十过半,自然比不上年轻时候,生下女儿之后,纯贵妃一直没能瘦下来。
想着翊坤宫那位依旧苗条的身材,纯贵妃眼中
冒出一丝火苗,她可不能被娴贵妃比下去!
看着主子又喝下一杯茶水,宫女心中着急,简直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外面有小太监来传口谕,带来纯贵妃等待已久的好消息——皇上让她代皇后行亲蚕礼了!
“谢皇上!”
纯贵妃满脸喜色地谢恩,人前还能抑制三分,等给了赏之后打发走传旨的小太监,纯贵妃眉开眼笑,只差手舞足蹈。宫女见状灵机一动,开口劝道:“娘娘还是用些东西的吧,若是您在这个节骨眼生病,这么好的机会就要便宜旁人了!”
纯贵妃一愣,腹中传来火烧火燎的饥饿之感,眼中露出动摇之色。
宫女觉得有戏,连忙趁热打铁,凑近纯贵妃低声道:“翊坤宫娘娘只是因为家中亲人过世称病,身子应是无碍的,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要多懊悔,主儿可得小心才是!”
腹中饥饿感愈发清晰,纯贵妃咽了咽吐沫,“你说得对,不能让别人抢了机会!”
宫女按耐住欣喜,“那奴婢去传膳了?”
亲蚕礼不容有失,等亲蚕礼结束之后再减重不迟,纯贵妃下定决心,点点头道:“去罢。”
宫女心下一松,面露喜意,赶紧下去传膳。
如纯贵妃所期盼,亲蚕礼之前人选没出什么变数,典礼也顺顺利利地举行。纯贵妃还模仿皇后,送了乾隆一件丝织御衣——亲蚕礼上会得到不少蚕丝,皇后见到之后不舍得遗弃,叫人染上色彩,织成衣服,亲自进呈给乾隆。乾隆收到这件有着皇后心血的衣裳,想到平素只佩戴通草绒花的皇后,不由倍觉亲切,完全不嫌弃它的粗糙,大力褒扬嘉奖了皇后的节俭不提,还在祭祀登朝时穿用,以提醒朝臣崇俭去奢。
乾隆见到纯贵妃进献的衣服,同样夸赞了纯贵妃一句。纯贵妃本来还跟亲蚕礼后也没管住嘴的自己生气呢,得了乾隆这一夸也不气了,好几天走路都是飘着的。
嘉妃偶然看到,不由抽抽嘴角,在串门时没忍住暗自跟云梧吐槽,“……跟孔雀开屏似的,唯恐别人看不见,殊不知后头露着什么呢!”
云梧再次被她的形容笑得不行。笑完才道:“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她的,有什么都写在脸上,一眼便看得透,根本不必费心猜——约莫皇上也是因着这个才一直对她不错的。”
嘉妃想了想,不由点了点头。人可不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心有城府之人,有时越是喜欢心思简单的。
*
算着时间差不多,云梧销了假不再称病,再次投身到吃瓜事业当中。乾隆听皇后说纯贵妃近来得意,又担心云梧心里不舒服,听闻云梧病好之后,便宣了云梧伴驾。
云梧被引进养心殿西暖阁的一处小隔间,隔间地方不大,只有不到十平米,看摆设像个书房。云梧还是
第一回来这儿,乾隆让云梧坐下之后,便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三份字帖,献宝似地跟云梧一脸得意道:“朕前些日子得了几件宝贝,也予你瞧瞧。”
身为九五之尊,乾隆拿出什么宝贝都不奇怪,但等云梧一瞧,哪怕是觉得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还是没忍住露出惊喜之情,“这是……”
“三希帖”!
一时激动,云梧差点把后世的名字喊出来——乾隆小心翼翼拿出来的正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乾隆因为得到这三件墨宝,将书房名为三希堂,故而后世也将这三件墨宝并称为“三希”,每一件都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清政府倒台以后,三件文物在近代颠沛流离,几经易主,最后《中秋帖》和《伯远帖》被周总理买回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快雪时晴帖》则流落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世隔着玻璃在昏暗灯光下观看文物和现在摆在眼前的冲击性完全不一样,云梧眼睛一下都不舍得眨,惊喜的同时还要忍住不露出蛋疼的表情——原贴上除了作者笔走龙蛇的字迹,空白处突兀地多了不少各式的红色大印……
云梧跟前世的印象一对比,得,后头四五十年里乾隆还有的盖呢……
至于附页什么就更不用提了,《快雪时晴帖》本来一封二十八个字的信件,为了容纳后人的题跋,包括乾隆七十多则、共上万字的题记,最后都成了五米多长、十四开的小册子……
想到乾隆一辈子一共有一千七八百枚印,云梧不由牙疼,乾隆这个喜欢往收藏上盖章题字的爱好真的十分让书画爱好者绝望……想她前世看到过的被乾隆收藏过的字画,比如乾隆特别喜欢的赵孟頫的作品,真是无一幸免,空白处全都被乾隆盖满了印章题满了字!
乾隆不知道云梧正在腹诽,他得意洋洋地对云梧道:“朕已经想好,为纪念得到的这三件稀世珍宝,打算将此处命名为‘三希堂’,专门为收藏这三件字帖所用!”
云梧微笑,毫不犹豫将前世顺便记住的“三希”含义拿来说了,“濂溪先生曾言,‘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三希’又有勤奋自勉之意,皇上这名字取得极好!”
乾隆抚掌大笑,“正是如此!”
两人对着三希品鉴一番,乾隆兴之所至,又拿出了一枚印章抬手往下盖。
云梧眼角抽搐,笑容都快要维持不住了。可她又不敢出手阻拦,按这时候的说法,这是乾隆的私人收藏,乾隆想怎么样都可以,她还能把字帖抢过来咋地……
眼看着原贴上又多了一枚红彤彤的大印,云梧面上微笑,内心却是泪流满面——
宝贝们,是我对不住你们哇!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了好多熟悉的ID还有新来的朋友~感谢支持,么么~
43、
第四十三章
随着皇后的产期越来越近,整个后宫的氛围都愈发紧张,嫔妃们全部缩着脑袋,唯恐皇后出了什么差错算到自己头上,太后也经常在小佛堂念经祈福,乾隆更是肉眼可见地焦躁起来。
初夏的京师十年九旱,每年四月,乾隆都会前往圜丘天坛行常雩礼祈雨。今年旱情更是严重,如今皇后随时可能临盆,乾隆却不得不在这个节骨眼离开。
面对乾隆一脸歉疚,皇后笑着宽慰,“国事为重,皇上不必担忧我。再说你不过就去两日,哪里就那么巧?”
乾隆拉过她的手握住,“你放心,我很快便回来。”
结果还真的就这样巧,就在乾隆去祈雨的第二天,皇后发动了。
乾隆刚行完典礼便得了消息,当即马不停蹄赶了回来,守在产房。
皇后年纪已经不小,生产过程并不顺利,其中惊险种种自不必提。直到第二日清晨,外头下起了绵绵细雨,随着雨声,产房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啼哭——
“恭喜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一位小阿哥!”
四月初八佛诞日,中宫嫡子诞生,天降甘霖。
只能说小阿哥太会挑日子出生,乾隆大喜过望,当即赐名永琮,并写诗《浴佛日复雨因题》庆祝:“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椒壁庆居然”,自注曰:是日中宫有弄璋之喜。
《周礼》有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琮是用于祭地的玉器,虽比不得宗庙中盛黍稷的琏,但乾隆对永琮的期盼可见一斑。说句题外话,和亲王弘昼已经有了嫡子叫永璧,不然说不得七阿哥会叫什么,便是“永琮”这个名字其实也已经叫人占了,七阿哥名字定下之后,乾隆才知道宗室已经有人叫了永琮,只得让人家改了,亲自起了个名儿叫永瑺。
生产完的皇后筋疲力尽,然而看着襁褓里红彤彤的小猴子,心里都是苦尽甘来、得偿所愿的满足。
乾隆在她床前握着她的手,皇后看向乾隆,含泪笑道:“总算没有叫皇上失望……”
乾隆心中动容,抬起她的手放在嘴边轻琢了一下,柔声道:“
辛苦你了,快睡吧,好好休息一下。”
皇后点头,闭上眼很快睡了过去。一室静谧,乾隆就这么一直看着母子俩的睡颜,屋里人都悄悄退了出去。
*
七阿哥的洗三礼办得极其盛大,不说五阿哥和六阿哥,连皇上登基之后第一个出生的四阿哥都无法相比。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还有人心中不由感叹,若是不出意外,眼前这个哇哇大哭还在吃奶的娃子,很大可能便是以后的储君了。
一直称病的陆常在跟着云梧也来了洗三礼。她其实很早之前便痊愈了,但之前因久病,陆常在身材瘦骨嶙峋,面色也不好看,便一直闭门休养身体。过了这许久,陆常在恢复了往日美貌,面色红润愈发娇艳,主动上门请云梧带她来参加七阿哥的洗三。云梧见到她便知道,陆常在是做好侍君的准备了。
嫔妃们见到陆常在都是一惊——宫中什么时候出了个这样漂亮的妃子?了解乾隆喜好的更是都揉起了帕子,得,又要多一个争宠的了。
陆常在早有预料,面对众人各异的眼色波澜不惊,举止恭谨挑不出错来。
纯贵妃如今的身份不好再跟陆常在一般见识,便将炮口指向了云梧,皮笑肉不笑道:“娴妹妹何时藏了这么个出众的美人?”
云梧微微一笑,“瞧姐姐这话说的,咱们宫中这些姐妹又哪一个不是美人了?要说出众,姐姐才是翘楚,要我说,陆常在的风韵可不及姐姐万一。”
纯贵妃咳了一声,抬手理了理鬓发,抑制住嘴角上扬的冲动,“哎呦,妹妹可真会说话。”
嘉妃与陆常在都在心中偷笑,云梧抬手喝茶,纯贵妃就是只顺毛驴,找准诀窍便好哄得很。
果真不出嫔妃们所料,乾隆见到陆常在时便是眼前一亮,他已经忘了宫中还有这么个人,此时见到,不由被吸引了注意,当天便翻了陆常在的牌子。
虽说宫里又多了一位受宠的陆常在,但乾隆还是在长春宫的时间最多。永琮过完百天,七月十五中元节,嘉妃生下了八皇子。
这胎很是顺利,嘉妃生产完还清醒着,她半靠在床头,逗着刚出生被裹在襁褓里的八阿哥。宫女如意在一旁凑趣,“小阿哥下巴像皇上,鼻子像娘娘!”
嘉妃噙着笑,“这才刚出生,哪里就能看出像不像了?”
四阿哥前两年就搬去了阿哥所,母子俩见面时间越来越有限,嘉妃不由将更多感情都投入到了小儿子身上。然而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嘉妃心里不由担忧,八阿哥生在鬼节,皇上会不会觉得不吉利,从而不喜八阿哥?
正忐忑着,去养心殿报喜的太监回来了。听到声音,嘉妃眼前一亮,但没听到期盼中的通传,她表情不由有些失落,“皇上没来?”
吴书来亲自来启祥宫送赏,闻言回道:“回嘉妃娘娘话,主子爷正忙,等过几日闲下来了便会亲自来看八阿哥。”
嘉妃抿了抿唇,眼神微黯。七阿哥出生的时候,皇上候在产房外面,到自己这,皇上连看都不来看一眼,两相对比,怎能不叫人心凉?
好在嘉妃不是自怨自艾的性子,她很快振作起来,对吴书来点头,“有劳吴公公。”
“不敢。”
送了赏,吴书来便躬身告退。嘉妃刚送走吴书来,外头有人来报,娴贵妃来了。
见到云梧进来,嘉妃露出一个笑,扶着如意想要起身行礼,“娘娘来啦。”
云梧免了她的礼,“感觉怎么样?我请了太医来给你瞧瞧。”
嘉妃不由微怔,这才注意到后头跟着一位太医,不由心中一暖,“已是有太医为我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