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我有先帝聊天群 > 《我有先帝聊天群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

《我有先帝聊天群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靖宁宗:“安静,让群主说话。”

哦对,作为群员,热情之余,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夺了群主的光辉。先帝们立刻安静下来,恭候何元菱。

“如圣祖所说,一切非常顺利。包枢光已认罪,数罪并罚入了大牢。谢谢诸位先帝出谋划策,总算过了一个大大的难关!”

先帝们纷纷“撒花”“撒花”,表情包用得可遛了。

“哇,我也能买《西游记》了!”靖高祖突然大叫起来。

那可不,要没有靖高祖这个路言驿的计策,县衙势单力孤还真除不了包枢光,靖高祖功劳不要太大,积分自然蹭蹭涨到了五万,甩手就是一本《西游记》。

靖太祖还差两千积分,眼见着群里已经有四个先帝买到了《西游记》,分别是千古第一帝的靖圣祖(人家底线就高),然后是昏君含量比较高的靖神宗(人家帮群主奶奶报了仇),后来又是只会“风调雨顺”喊着修行的靖世宗(人家当了管理员),今天连自己儿子靖高祖都拥有了《西游记》……

啊,《西游记》现在是身份的象征,身为开国皇帝,靖太祖不允许自己如此落后。

他很焦虑。

靖太祖转念一想,想到了一个拍马屁的方向。

“@何元菱 群主,咱奶奶近来身体如何?”

咱奶奶?何元菱大吃一惊,何德何能,跟开国皇帝“咱奶奶”?真是折煞我了。

何元菱道:“今日回来一看,倒是好多了,能下床走动走动。

多谢太祖皇帝关心。”

靖太祖:“那就好,希望咱奶奶身子硬朗、长命百岁。”

太反常了,靖太祖平常开口骂娘、闭口跳脚,今天这是……

何元菱立刻翻到隐藏页,一看靖太祖的积分,明白了。这家伙还差两千积分就能买《西游记》了。

大家都遥不可及的时候,都没啥想法,一个两个达成了目标,后头的就如坐针毡。待到发现自己离目标就是那一伸手的距离时,最是心痒难忍。

要依着何元菱以前的性子,最爱鼓励同学,这种情况,肯定就是找个借口送上积分,然后还要端一碗鸡汤。

但在群里不行。这些都是老狐狸先帝,不是萌萌哒祖国的花朵。

只有群系统可以给自己下任务,这些先帝却没办法控制自己,所以何元菱要树立权威,不能乱发福利,必须让先帝们自己去努力。

正要关闭隐藏页,何元菱突然发现,格子铺的第二格,那个红色的布团似乎比先前清晰了一点点,红色也更鲜艳了。

而第二格下面的进度条,比上回涨了好多,已经超过进度条的一半。

哇塞,何元菱兴奋起来。看来自己除了包枢光,对大靖朝有贡献,能力值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这一格可是“传送门”,要是能打开这一格,自己在大靖的生活水准,一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啊。

群里,靖太祖还在努力:“不知群主弟弟可有安置?”

何元菱答道:“弟弟已寻得县城学堂的先生,过几日便要去县城念书了。”

“真为群主感到高兴啊!”靖太祖说得有点夸张。毕竟是经常发怒的人,高兴起来也不太像。

果然靖显宗有点看不懂:“太祖皇帝今天有点奇怪。”

靖太祖立刻回:“哪里奇怪?朕每天都这么英明神武!”

靖显宗:“太祖皇帝问了奶奶问弟弟,马上就要问隔壁老王了。”

靖太祖一愣:“群主家隔壁有姓王的?你怎么知道?”

靖显宗无语:“这是个梗啦。”

靖太祖:“梗在哪里了?要不要紧?”

得,鸡同鸭讲。虽然都是先帝,知识储备相差很大啊。

两位先帝正夹缠不清,靖宁宗和砍头的老臣聊完,又来了。

“群主,束俊才能力如何

?”

何元菱不加思索:“青年才俊。”

靖宁宗又问:“何以见得?”

靖太祖今天关心过度,立刻插嘴道:“如此年轻的新科进士,派到江南阳湖县那地界,自然是青年才俊。但若评价一个官员,失之简单,群主可别被这个‘青年才俊’给骗了。”

何元菱道:“路言驿也派了一位年轻的主簿,主审是束知县,卓主簿监审,很是凌厉果断。瞧着,像是两位好官。当然,太祖皇帝阅人无数,想来比我要谨慎多了。”

靖太祖欣慰:“群主知道就好,朕是真心为群主好。”

靖宁宗总是可以完全无视群里的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靖宁宗道:“群主,束俊才的老师程博简,是朝中最大的奸臣。”

第43章 皇上不立后

京城。机枢处正进行着一场重要的会议。

这是庞大帝国的政务中心。当今弘晖帝四岁登基,他的父亲靖宁宗退位,当了三年太上皇,将朝政托付给机枢处的五位大臣。如今五位大臣还只剩一位,便是当朝太师程博简。

此刻,机枢处气氛凝重。案桌后坐着一位年约五旬的官员,一缕美髯,一双凤目,可谓相貌堂堂。这个英俊的老头就是程博简。

“徐尚书,雪胜与千涛两国使者进贡,打算安排在何时?”

程博简缓缓地问着,一双凤目已经斜睨向礼部尚书徐瑞。

徐瑞表情也不甚好看,并不与他对视,带着些许傲气道:“那得看皇上何时有时间。”

语气有些冲,程博简凤目中精光一闪,又平静下来,道:“那就和往常一样,在流光殿由迅亲王接待使者。”

徐瑞却不太客气,道:“皇上已经亲政,总不出面,难免让人觉得我大靖朝怠慢使者。”

程博简眉毛微微一动:“皇上龙体欠佳,不宜接见外国使者。再者,雪胜和千涛两国,长年仰仗我大靖朝鼻息,怠慢了又怎样?”

“不怎样。”徐瑞道,“既然太师已有主张,那就按太师的意思办。”

其余几位机枢大臣与六部尚书,皆屏气凝神,紧张地望着徐瑞,却不敢出来说话。

“那就这么定了,三日后,迅亲王在流光殿接待使者。徐尚书还有别的事吗?”

徐瑞微微躬身,示意没有其他事务。

“既无事,散了吧。”众人听太师这么说,便纷纷从椅子上起身,打算散会。可程博简突然又道:“朝中总是流言纷纷,我就不懂了,这朝廷究竟亏待他们什么了?”

已经起身的诸位重臣心中一凛,又站定,转身听程博简说话。

“耳坊来报,朝中呼吁皇上亲政的声音颇多,还有些乱臣贼子私下活动,打算联名上奏请,你们都没听说?”

众人立刻摇头,纷纷表示自己完全没有听说。

程博简冷笑:“耳坊成立不过八年,区区数十人,比你们这些重臣还管用。你们是不是该好好反省反省,到底当的什么差?”

又是徐瑞,今天大概是吃了豹子胆,众臣都不敢说

话,偏他敢。

“虽私下活动不妥,但皇上已经年满十八,再不亲政,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屋子里一片死寂,众臣死盯着徐瑞,半晌,终于大学士邬思明低声道:“徐尚书所言,亦不无道理……”说罢,紧张地望着程博简,额上已冒出了汗珠。

出人意料,程博简没有生气。他负手,在案边缓缓踱了数步,发出深深的叹息。

“你们以为,我把着权柄不肯放,是吗?”

谁敢说“是”,要么不想活了。

程博简伸手,轻轻地捋着自己精心修护的美髯,痛心疾首:“诸位还记得我大靖高祖皇帝,自幼体弱,又生性好强,登基数年,便因劳累过度而驾崩。我岂不知外头传言,都说我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可是我想这样吗?我是怕悲剧重演!”

他一脸悲愤:“我背负骂名不要紧,皇上的龙体安康,比什么都要紧,能拿这些琐事去烦他吗?不过,别人误解也就罢了,在位各位是我多年信任的同僚,你们若也这么看我,我真是……痛彻心扉!”

邬思明急了,赶紧声明:“太师为我朝殚精竭虑,谁人不晓,怎么可能误会?谁误会,我邬思明头一个跟他急。不过……不过太师也要保重身子,皇上亲政也不过是个形式,堵那些悠悠之口罢了。”

其余大臣也纷纷表示,皇上总不露面也不好,外头会有很多猜测,但太师乃国之栋梁,太师的功绩谁也不能抹杀,最好的办法就是皇上偶尔可以露个面,也能为太师消除些不良影响。

程博简似乎被感动了,说自己这就去宸天宫见皇上,将群臣的心迹明示,适当亲政。

说得感人肺腑,把好几位老臣说得老泪纵横,今天晚上肯定是睡不好觉了。

可是众臣一走,程博简的脸立刻就黑了,转向依然坐在一边的迅亲王。刚刚众臣告辞时,迅亲王说自己还有事儿,没跟他们一起走,留在了机枢处。

见程博简脸色黑成这样,迅亲王笑了:“太师小戏大作了。这些狗屁亲政言论,又不是头一次听到,从栩君满了十四,整整说了四年,理他们作甚。”

程博简道:“谁能想到,皇上拒不立后,一拒,竟然已经四年。”

迅亲王挠头

:“也是奇怪,这小子不立后也就罢了,满后宫一年一年地选佳丽,每晚抬进宸天宫的,怎样抬进去,就怎样抬出来,你说,他不会是……天残吧?”

程博简叹道:“偏偏先帝只有皇上一个儿子。王爷,您家……”

大靖朝到靖神宗,就突然转了向。大概是靖显宗太能生儿子,把子孙的份额都给用掉了,到靖神宗,只生了三个儿子,一个早逝,一个继位就是后来的靖宁宗,还有一位,便是眼前的迅亲王。

这弘晖皇帝,没儿子,没兄弟,要说日后的继位问题,还真要朝迅亲王这边看几眼。

每回提到这事,迅亲王心中就突突地跳,他儿子多啊,可他哪敢明说。弘晖皇帝龙体再欠佳、某方面本事再不济,人家也才十八岁,谁敢明目张胆地觊觎帝位啊。

“太师慎言!”迅亲王立刻摆出一脸忠君爱国。

程博简心中暗笑,脸上却并不显露,还是那么忧国忧民的模样,回到案桌前:“我这里有个本子,是御史参徐瑞的。”

“参他什么?”迅亲王问。

“行为不端,纵容家人行凶伤人。”

迅亲王笑了:“先停他的职,慢慢查呗。”

程博简正中下怀,却还堆出一脸惋惜:“真是可惜了,徐尚书一向清正廉洁,能力也很强。就是家人约束不好,到底损了官声啊。”

说着将那本奏折批了,往旁边一扔。徐尚书便被停职了。

呵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惜,程博简从来不是个君子。程博简报仇,从早到晚。

第44章 复出

庙堂之高,民间无人识得。江湖之远,宫廷亦并不在意。

包枢光的案子在阳湖县余震深远,但对何元菱来说,她回到顾家塘的那一刻起,包枢光这个名字就已经从她的人生中重新归档,归到“完结文档”去了。

顾家塘的百姓们忙着农事,完全不知道何家丫头出去三天,干了一件大事。何元菱在家休整了一天,跟奶奶说了自己的打算。

何奶奶自然喜不自胜。

她做梦都想着让何元葵寻个好师傅,好好读书,一听是县城最好的先生,乐得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把个何元菱给看呆了。

“哎哟,奶奶,您怎么不瘫了?”

“瘫久了,也怪累的。你办了这么大事儿,又给小葵寻了这么好的前程,我突然就灵活了。”

欣喜之余,何元菱也并没有盲目乐观。何家犯过事,说起来,何元葵也是犯官之后,走不了科举的路子,何元菱觉得,有必要跟奶奶敲打敲打,免得她日后失望。

“奶奶。小葵先去县城读书,就住周铁匠家里,这个很稳妥。不过咱们也不能觉得,跟个状元师傅,自家就一定也是状元了,小葵十二了,现在才去学堂,毕竟年纪大了些,跟他们那些从小就读书的不好比。咱们就图个读书识字,学些本事,将来也好在县城立足。”

何奶奶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下床摸到了自己的拐杖。这拐杖是何元葵寻了一根树枝,削磨得光滑了,又去张木那里蹭了油漆,瞧着比有钱人家用的也不差,何奶奶柱着拐杖,看上去挺气派。

踱着步,何奶奶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小葵走不了科举,我懂的。读书不是为了做官,瞧瞧我们小菱,人家都说女子不要读书,可你爹娘从小教你读书识字,你看了那么多书,现在就能派上用场了对吧?小葵也一样,往后便是做个账房、学个手艺,读书识字的,和大字不识的,必有大大的不同。”

没想到奶奶这么聪明,何元菱起身扶她,被奶奶嫌弃了:“去去,我健得很,不要扶,自己走得好好的对吧?”

被嫌弃了,何元菱也还是乐呵得很:“对,奶奶能打死一头野猪。”

又道:“其实弟

弟每天跟我出去说书,我就发现了,他脑子灵得很,将来要是做生意,必定是把好手。我就想着多挣些钱,回头和弟弟一同做生意,咱何家也一样能风生水起。”

祖孙二人愉快地达成共识。就有一点,奶奶特别不放心。

“回头小葵去学堂,你一个人再出去说书,倒是不妥。”

这个何元菱也想过:“我现在只在余山镇说,倒是无妨。镇上的人头都熟了,又搭着毛记茶水,由毛老板夫妇照应着,他家两个孩子,毛大和毛二,也都是机灵鬼,我若给些铜钱给他们,就当是雇个帮工,不比小葵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