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天家药娘 > 《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257

《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2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了?这么有效?”越绣宁摇头。

沈御医顿了顿,道:“道士驱祟,说寿王妃被属羊的人冲了,寿王妃属牛,丑牛与未羊相冲,是大不利。”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会儿,道:“大约的还说了些,道士驱祟也是针对这点,然后……病就好了。未羊之人今后不靠近,寿王妃便无大碍。”

越绣宁眨巴了一下眼睛,转头去看林炤:“谁属羊?”

林炤却已经恍然了,去看门口站的依依,果然依依脸色都变了,林炤就问道:“你属什么?”

依依脸血红,眉梢有些怒意,也有些愤慨,跪下了道:“奴婢属羊……未时生的……”

越绣宁不是很清楚,奇怪的去看林炤。

林炤到了:“好了,你们全都退下吧。”

依依和沈御医,小豆等人全都退了出去。出门了小豆还奇怪的看着依依。

等他们全都走了,林炤这才对越绣宁说了依依去婉香宫发生的事。说完了道:“寿王妃如此闹,应该是警告寿王,应该不敢针对依依,毕竟依依是你身边的人。她想利用咱们的怒气来警告寿王。”

越绣宁停顿了半天,才慢悠悠的道:“敢情,寿王妃闹了这么一大出戏,从到京城头天就病了,又是邪祟入体,又是道士驱祟的,原来是争风吃醋?”她可真的是又惊又怒:“寿王直接敢对宫女伸手?!”

林炤想了想道:“依依做事也欠考虑,她是坤宁宫的宫女,却跑去给寿王铺床,寿王看到了能不误会?”他说着话看见越绣宁脸色微变,忙道:“我并不是替寿王说话,他调戏宫女自然是不对,不过依依也不是全然没责任。”

越绣宁着实很生气。

但她不是不讲理的人,林炤说的有道理,寿王是有问题,色心太盛对谁都敢伸手。但依依做事也确实没考虑清楚,到底该不该她去铺床?她就不想想?

想了想道:“皇上是怎么处置的?”

林炤说了。

越绣宁过了半天道:“我怎么还是很生气?这处置一点不解气。还有,罚了他们夫妻的俸禄,然后又给钱修路组建民兵,寿王不会拿着朝廷给的钱添补他的亏空吧?”

林炤道:“此事我已经想好了。钱不给寿王,南州府的知府到了调任的时候了,我打算从都察院选一个放心的人过去,这些钱都交给这个人。无论是修路还是组建民兵,全都交给他去办。银子不经过寿王,他无法捞好处。即便是用身份压制,但朕新派知府过去,意图为何寿王应该清楚的很,知道朕会盯着,料想他不敢。”

越绣宁听了这才放心,点了点头道:“这还差不多,不过你打算派谁去?”

林炤想了一会儿,道:“都察院有个御史叫李信,还是很能干的,高北辰和吴泽都很器重。他的父亲是翰林院的学士,不过学的是算术,有些冷的,所以不如其他的一些大学士有名气。李信从小就跟着父亲,算术方面是很精通的,只是因为在朝里没什么用处,所以才调进了都察院。我想,叫他去南州府历练历练,若是不错,两三年之后调回来,可以升任户部尚书。”

越绣宁听了点头:“好。”

然后夫妻半天没说话。越绣宁想了半天,道:“还是有点生气。罚俸虽然让寿王寿王妃肉疼,但总没有伤筋动骨,这两位毫不顾忌的来京城了还争风吃醋闹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对宫里的人无礼,利用咱们,挑起咱们的怒气,罚俸就完了?”

林炤笑了,道:“那还怎么办?罚俸已经是最严厉的处置了。申斥了,罚俸了,也就这么着了,若是打板子,寿王寿王妃的脸面往哪儿搁?召他们进京不是为了羞辱他们的。”

越绣宁想了想,道:“那就打世子。”

林炤一愣。

越绣宁道:“世子是寿王妃的独子,挨打了她肯定心疼的很。叫她知道她的那些手段不是没有代价。而寿王不是也看重世子的很嘛,因为世子才容忍寿王妃不休了她吗?这两位敢在京城胡闹,那就打世子好了,好好叫他们俩睁大眼睛看清楚,皇上和皇后不是他们想利用就能利用的!”

林炤想了想,倒是也行,打世子既可以保住寿王和寿王妃在外面的脸面,也能让他们心里真的疼。

“那用什么理由?”林炤问道。

越绣宁就道:“调戏宫女!”

林炤‘噗’的一下笑了,于是叫小豆进来,叫她去将福公公找来了,然后传自己的口谕,寿王世子调戏宫女,没尊重无形状,廷仗十。

不用打的多,又不是真的想打世子,是打给寿王和寿王妃看的,叫他们知道,你们若是在胡闹,下一次挨打的还是世子。

看他们还敢不敢闹了。

第1171章教训寿王

果然,打了世子,同时教训了寿王和寿王妃。

两个人进宫谢恩加请罪,寿王妃甚至还哭了起来。

遣退了宫女嬷嬷,皇后也没客气,将寿王和寿王妃怒斥了一顿,皇上在旁边都插不上话。

寿王和寿王妃回去了之后,一下便消停了,再没听见婉香宫有什么事情发生。

他们闹了这么一出,比他们先来的福王一家倒是安安静静的,福王更是连走动都没有,没去看什么皇亲国戚,甚至有官员或者亲眷的前往天香宫探望,福王都推了,就没有请进府。

福王到底年纪大了些,知道轻重。来到了京城非常的低调。

转天,贤恭郡王一家子也进京了。

进了京城之后同样马上进宫拜见皇上和皇后娘娘。因为以前的事情,贤恭郡王很感激皇上当时的求情,所以见到了皇上和皇后,神情都充满了感激。

磕头行礼起来,皇上赐坐,贤恭郡王便笑着道:“臣这一次来还带了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林炤问道。

“沧州有个不到一岁的小孩子得了重病,城里一个叫崔文信的年轻大夫给看过了之后,说是肠子打结了,要往肠子里灌水……”

只听了这两句,越绣宁的表情一下子专注起来了。

贤恭郡王继续说着:“那孩子家境挺好的,又找了好些的大夫看,城里一些有名的大夫都请去看了,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孩子病越发严重了,最后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就让那崔姓大夫按照他说的办法治疗。”

越绣宁眼睛睁得很大。

贤恭郡王道:“因着这种办法从没有人用过,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当天倒有几个大夫过去查看。臣的府礼常请的一个大夫也去了。如何如何的治疗了一番,结果没想到只过了三天,那已经病得奄奄一息只等死的孩子居然全好了!”

贤恭郡王说到这里笑道:“臣听了大夫说的,想来这事如果让皇后娘娘知道了,该是感兴趣要知道详情,便将那位大夫请到了王府,令他将治病的缘由过程全部写了下来。”

说着从怀里取了一个烫金折子出来,双手捧给了皇后。

越绣宁接过去马上打开了看,林炤好奇的也凑过去看了两眼。

皇上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贤恭郡王就和他打过交道,沧州的那一次瘟疫,经过至今历历在目,因此,贤恭郡王对于皇上和皇后的脾气也很了解了。

知道皇后娘娘医家出身,对于行医,涉及医行的,大夫的等等事情都感兴趣,贤恭郡王这些年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事。

一来确实是因为那一次的瘟疫出现重大的误诊,最后连累的他连亲王的爵位都丢了。二来,当然也有私心,若是能在这方面做出些皇后娘娘看得上的政绩,说不定能重新得回已经失去的亲王爵位。

所以郡王和世子这些年在当地的医疗,大夫的培养方面还真的是做了不少的实事,皇上和皇后赞赏过好几次了。

越绣宁接过折子从头看了一遍。崔大夫写的是治病的经过,先查出来那个小孩子是肠子套住了,就是说,因为气体或者其他的原因,一截肠子滑进了另一截肠子中,俗话就是肠子打结了。

这种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灌肠或者手术,如果情况不严重的话灌肠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当然了,现在的灌肠技术还不是很先进,民间大夫很少有使用的。

不过原理很简单,只要确定了病情,灌肠的原理大夫们都清楚。只是真的敢动手的大夫不多。

这病一般是一岁之内的婴幼儿得的,越绣宁之前还没有遇见过。

折子上详细写了崔大夫灌肠的经过,当然,很笨拙,但起码有两点做的非常好,第一使用的器皿都用开始煮过,消过毒的。第二步骤基本上比较合理。

所以,孩子经过一天多的排便之后,病治好了。

贤恭郡王听其他的大夫说,便能知道这种治疗方法一般很少人用,而且成功的也不多,料想皇后娘娘知道了这个病例必然高兴,所以郑重其事让崔大夫写了治疗过程,当成个好消息来禀报皇后。

也确实,越绣宁看到这个病例很高兴。

“这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发邸报,将这个治疗的方式传出去,各地如果出现了这种病例可以照方法治疗。”越绣宁跟林炤笑着道。

林炤当然不知道有没有难度,点头:“好。”

越绣宁便笑着问贤恭郡王:“这个崔大夫是沧州人吗?多大年纪?医术是跟谁学的?”

贤恭郡王恭敬的回道:“说起来还有些渊源呢,这个崔大夫祖籍乃是陕西东暨县的,和皇后娘娘您是同乡,他自己说的,他的父亲以前认识皇后娘娘呢,也是大夫,他的医术就是跟他父亲学的,算是家传的。因为给一个大户人家看病,跟着到了沧州的。”

越绣宁顿时惊喜了起来,转头看林炤。林炤也一下想起来了,道:“是不是那个崔大夫?就是那个……济世堂?”

“很有可能。”越绣宁惊喜的道,然后对贤恭郡王笑着道:“如果是以前东暨县济世堂的崔大夫的儿子,那真的和本宫是认识的,本宫以前还受过他的恩惠。”

说到这里看见贤恭郡王的脸都微微变了,便笑着道:“不过你回去了也不用给他什么特别的恩赏。只需要多关照就可以了,他父亲的医术是很好的,医德同样高贵,这位小崔大夫能够治疗了这种疑难杂症,可算是在医界年轻有为,多培养关照,鼓励他继续行医,甚至可以帮助他开医馆,这都可以,但是不要一下子抬得太过。毕竟年轻,若是德行不够,得意忘形了,容易将医术撂下,那样反而失去了初衷。”

贤恭郡王忙躬身道:“是,臣记下了。”

越绣宁笑着点点头,转头又看了林炤一眼。

林炤和她心意相通,不用她说出来只一个眼神就知道她询问的是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同意了。

第1172章复爵

其实恢复贤恭郡王的亲王爵位,这件事之前林炤和越绣宁讨论过。

如果贤恭郡王和世子什么都不做,还是和以前一样糊涂软弱,那么他们的亲王爵位自然是永远都回不来了。

但是,父子俩虽然有些懦弱,但心里都是很明白的,世子还要更好一些。这几年虽然郡王依然是老郡王,但其实沧州的很多事情已经是世子来做主了。毕竟年轻有些胆量,看的清楚时事,就敢大胆去做。

他们吃亏是在瘟疫的问题上,说到底不懂医,被一个胆大妄为的庸医牵着鼻子走,庸医虽然死了,可他们也跟着受了大损失。

加上既然皇后娘娘是大夫出身,那么以后必然注重医学,医疗这些方面,因此世子便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几年修建医馆,培养大夫做的很不错,沧州城出了好几个有名的大夫了,其中一位前年还进了太医院,就是沧州籍的。

什么事情一旦地方官府权贵的重视起来了,那么发展起来还是很快的,这几年沧州基本上没出什么大的事关疫情的问题,有一年夏天发了一次大水,淹了半个沧州城,等水退了之后,也没有发生疫情。

沧州本地这些事情做得好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周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朝廷跟着能做些事情,那么就会成为全大周的典范。

所以,功劳还是有的。

百姓们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卫生防疫看病。只要这些方面做得好,那么就称得上安居乐业。

越绣宁看了看门口,小豆急忙的出去找德公公,在门外候着的德公公将拟旨的翰林请了进来。

林炤便道:“贤恭郡王听旨。”

贤恭郡王全家都站了起来,跪下:“臣在。”

“贤恭郡王宅心仁厚,在封地扩建医馆培养大夫,沧州城极辖下各州、县、村遍布医馆,便是居住于深山中极为不便的乡村百姓都能在生病的时候,随时找到医馆治病,且对医馆多有银钱补助,对沧州的医界功勋不小。身为皇族谦逊谨慎,多为百姓操劳,为朝廷分忧,这是难得可贵之处。即日便恢复了亲王爵位,号恭。望恭亲王今后能够继续为朝廷分忧,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

贤恭郡王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虽然极其盼望这个,但其实也不敢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皇上和皇后从没有透露过要恢复他爵位的意思。

重重的磕头:“臣叩谢皇恩,皇上隆恩浩荡!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都在微微的发抖。

翰林已经拟好了旨意,林炤起身去盖上了自己的皇帝玉玺,然后叫人给了恭亲王,恭亲王一家子再次扣头接旨。

林炤叫他们起来,全家站了起来,喜形于色。

恭亲王王妃之前一段时间跟皇后娘娘很亲近,很多事情禀报的也勤,这会儿带着世子妃过来跟皇后磕头谢恩。

后娶得这个世子妃,娘家的出身甚至都和皇后娘娘有些相像,并不是多么富贵的人家,只是沧州当地的一个乡绅,但在沧州也是百年世家了,读书人,但不追求功名,反倒是开了几个私塾。

可见降爵的事情对恭亲王打击很大,恭亲王之后做的每件事都会多参照皇上和皇后,先想想皇上和皇后会怎么想,然后做这件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