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192(1 / 2)
然后问道:“工部的银子什么时候拨出来?”
工部尚书急忙的道:“启禀娘娘,这几项工程虽然是工部的项目,但全都是太常寺的地方,其中修葺皇家陵寝和祈谷殿,是修葺里面的一些设施,太常寺负责的,银子已经拨给太常寺了,要拨出来就得找太常寺。”
越绣宁便问道:“另一项呢,修建先农坛?”
工部尚书忙道:“修建先农坛是先皇在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的,只是因为银子没到,所以拖延了很久,而且修建先农坛是重修,一开始需要买材料什么的,拨到这个项目的三万多两银子,已经花了近两万买材料了,余下的一万多两银子,倒是能腾出来,只是修建先农坛的事情要暂停了。”
说了半天,工部倒给推得干净,十五万两银子现在只能拿出来一万来两银子,这可差的太远了。
越绣宁想了一会儿,便问道:“太常寺卿呢?”眼睛扫了一眼群臣。
没有人出来,一顿之下福公公忙在下面回话道:“娘娘,太常寺卿请假了。”
“怎么了?”越绣宁微微蹙眉,刚刚因为请假的人名单挺长的,她也没注意听,前面几个记住了,后面的也怎么记住。
福公公忙道:“太常寺卿之前已经请假两天了,说是得了痢疾,大夫怕传染,叫在府里隔离了起来,昨天皇上御驾亲征,太常寺卿都没去送,请了假的。”
这位倒是更干脆,直接隔离起来了。
既然是传染的病症,自然不能强行的叫出来,何况人家还不是今天病的,而是头两天病了的,谁也不能说他是想给皇后下马威什么的。
越绣宁蹙眉。上朝头一天,就被难住了。
第873章军费哪里来?
越绣宁想了想,一共十五万两银子。
先农坛是因为几年前京城的一次地震给毁坏了,这一次是彻底重修。彻底重修的项目三万多两银子,反倒是另外两个修葺一下的项目,却要花去将近十二万两银子?
这还是能挤凑出来的数目,也就是说,真正花销比这些银子还要多,可能多多了。
当然了,这里面有个皇家陵寝,所以没人敢问清楚吗?
林炤应该是没打算让越绣宁真的怎么操心国事,所以只是提了提军费的事情,其他的都没提过,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之前这件事是怎么安排的?
不过这里面显然不大对啊,如果因为皇家陵寝面积大,所以花的钱多,那也应该有账目。
账目应该在太常寺卿那边。
越绣宁想了半天。
越承耕有些担心的看着她。他当然听出来了,不管是巧合也罢,还是那几个官员故意的,横竖现在太常寺手里的两个项目占着已经说好的要凑出来的十五万两军费。
“其他的还有什么事情?”越绣宁问道。
半天没人说话。
越绣宁道:“没事吗?”她只是重复了一句而已,心里已经想着,没事的话就散朝,然后和父亲、邓荣生等人详细询问军费的事情,这件事林炤走前应该是安顿好了的,但是今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过显然都察院的吴大人和赵大人都误会了,以为皇后追问这一句,是有些恼火了。
朝里绝对不可能没有事情。群臣就是这样默不作声,皇后问到什么事情了才出来回答,不问到具体的事情,居然都这样不说话,这明显是小看皇后。
虽然越绣宁其实根本没想那么多。
但吴大人已经转头看着后面,道:“荀大人?建安水灾的事情,前天朝上虽然奏报了,但并没有解决,只一直说的出征的事情,说好了下一次上朝的时候禀报解决的,你怎么不说话?”
停顿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臣子,躬身道:“启禀皇后娘娘,建安发生水灾,请朝廷拨款赈灾。”
越绣宁之前没想那么多,是因为她并不知道有这些事情,另外,她很关心军费,因为出征的是她丈夫,所以她满脑子都是军费尽快到位的事情。
但吴泽一开口,然后这位荀大人出来说话,如此的轻松简便,轻视的也非常明显了,越绣宁心里果然的有些怒了。
沉了沉心情。军费就算是再着急,也需要解决的办法,朝廷里的事情, 不是一件两件,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
越绣宁现在突然明白了些,军费没有凑到位,林炤为什么还是急着走了。军情是不等人的,形势到了就必须赶过去。但军费却不是一句话就能凑齐了的,即便是皇上也一样。
没钱谁也没办法。
所以林炤走了,但军费还是有这么多的地方不清楚。
越绣宁看着这位荀大人半天没说话。
那位荀大人躬身低着头看着他面前的地,也真的说完了。殿内也没人说话,一时竟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安静的就有点诡异了,仿佛是掉根针都能听见的。
越绣宁一直不说话,越承耕因为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张了张嘴,被越绣宁一个眼神制止住了。
越承耕明白了,闭上了嘴。
越绣宁就不说话,眼睛却一直盯着那位荀大人。
殿内安静气氛已经尴尬的很了,吴大人抬眼看皇后娘娘,见皇后娘娘冷着脸眼睛一直盯着荀大人,就知道要找荀大人的事了。
荀大人确实太过分了,轻视娘娘表现的太明显,既然是禀报水灾的事情,却不详细禀报,只这么一句话,简单的就伸着手说,给钱!
安静了很久,那荀大人当然也感觉到了周围的目光都在看着自己,尤其头顶上有一道冷冷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一开始还能镇定自若,但这样一直被盯着,一直没人说话,他慢慢地自然站不住了,额头微微出汗,表情也从极度的不自然变成了尴尬,继而难堪,最后手脚都不知道如何放了。
只能硬着头皮抬眼看了看皇后,道:“娘娘……建安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越绣宁还是不说话,就那样冷冷的盯着他。
这一次很快,因为太尴尬了,而且荀大人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不但是皇后恼怒了,臣子们也都冷眼看着他的笑话,没人帮他出头。
他撑不住了,直接跪了下去:“启奏皇后娘娘,建安沿海一带连降半个月的大雨,三个县被海水倒灌,房屋倒塌三百多间,田地被淹二百余亩,还有因为海水倒灌引发的大火十余起。灾民一共五万余人,建安县令求请朝廷拨赈灾银,建州知府,福建总督一并附议,当地商议需要灾银三万两,拨付赈灾粮食一万石。”
越绣宁冷冷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出来。
当然她坐在高处,别人也听不见,她也不想让别人听见。虽然荀大人明显的轻视自己,一副给自己下马威的样子,但被越绣宁冷冷的盯了半天,他也察觉了,害怕了,所以不用皇后多说什么,他就已经跪下清清楚楚的将需要禀报的情况都禀报了。
越绣宁也没必要继续给他脸色看,毕竟是朝廷,这些人是大臣,该留的面子还是要留。
“建州的库房能不能拨出赈灾粮食?建州辖下没有受灾的县能筹措多少银子赈灾?”越绣宁问道。
荀大人道:“知府库房粮食能拨付一万石左右,总督衙门能凑粮食三千石,可弥补一二,撑过了夏收,夏末可种下秋季粮食。至于筹措灾银,却不容易,基本上……没太大可能,从公务银子中能挤出来的,大约只有两三千两而已。”
稍微的被教训了一下,荀大人果然老实了很多。毕竟朝上,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如果被皇后娘娘如何的训斥了,肯定很没有面子。这位荀大人也可以说比较的能屈能伸,见事不好就赶紧的收敛了。
第874章藐视皇后
越绣宁继续问道:“伤亡情况?”
荀大人道:“因这三个县的地理位置,经常会有海水倒灌之事,因此百姓们倒是很有章 法,大水来了之后躲避及时,如今只是失踪两人,伤亡情况不严重,主要还是房屋倒塌等情况。”
越绣宁想了想,道:“周围州府调粮是否可行?”
荀大人就道:“臣不知。”
越绣宁横了他一眼,这个荀大人真是让人无语。才出来的时候极度蔑视皇后,给了他一点颜色看,他就老实了,老老实实地禀报灾情。听他禀报的灾民数量、需要赈灾的情况,还有当地的情况,倒是觉着这个荀大人还算是忠于职守。
可越绣宁询问他怎么办,他马上又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真是叫人火大。
越绣宁刚要叫户部人出来,又猛地想起来了,户部今天只来了个主事。想了想道:“吏部尚书王大人?”
朝里好几个王大人,还是要说清楚一些,当然,直接喊名字也可以,不过越绣宁希望自己能谦逊一些。
王安溪忙出来了,躬身道:“臣在。”
越绣宁就道:“户部的人都请假了,但是灾情不容拖延,你给建州周围距离最近的四个州发公文,令他们每个州借三千五百石粮食给建州,三年时间建州还清粮食。此事让福建总督督办,计入当地官员的考核中,如果谁推诿不肯办理,就地解职。”
顿了顿,道:“公文到了之后五天之内凑齐送去。”
别说王安溪,就是其他的官员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王安溪停顿了半天,才躬身道:“是。”
越绣宁也知道,这件事跟吏部没关系,调拨灾粮是户部的事情。不过现在户部官员不在,显然那几个人是要让自己寸步难行,让文武百官看看自己这个妇人确实没本事,什么事都解决不了,让自己灰头土脸的老老实实回坤宁宫呆着去。
朝中还有如户部那几个官员一样想法的官员没有?肯定有!而且为数必然不少,眼前这位荀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目的一样,但原因却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户部的官员如此为难自己,很有可能别有目的,而荀大人如此,却可能只是因为他轻视女人,觉着女人坐在金銮殿的宝座上,他看不惯。
越绣宁就是要将事情一一解决,叫这些人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
让吏部尚书下文件,就是用吏部每年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来警告那些周边州府的官员们,尽快配合,不然的话影响他们的升迁。
王安溪不太愿意多管闲事,而且这件事还根本不属于吏部,调粮一向都是很麻烦的,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官府都不愿意给别人调粮,一来自己辖下百姓都未必够吃,二来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有些受灾的地方一时半会儿换不过来气,别说三年,五年十年都未必还的回来。
王安溪为官多年,这些事情心里清楚的很。而且,这件事原本是户部的,现在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管了,等过几天户部尚书回来了,肯定又是一番不满,吏部做这件事,其实是吃力不讨好。
不过现在皇后点名点到他了,且皇上走的时候也一再的说,让他们这几个人好好的辅佐皇后娘娘。王安溪也只能将这件麻烦事揽下来。
越绣宁将工部尚书叫了出来:“刚刚你说修建先农坛能调出来一万多两银子,现在就去调二万两给荀大人,不要说凑不够,东挪西凑,一天时间给本宫凑够了,如果明天上朝的时候,荀大人没收到二万两银子,你工部所有的差事都停了不用做了,所有的工部官员都凑银子去吧!”
越绣宁这样说,自然有她的道理。
不管缺口是几千两银子,对工部来说凑出来都不是难事。何况,工部尚书说的未必是实话,修建先农坛未必已经花了一万多两了。越绣宁尽管不怎么了解朝廷上的事情,但人的心理还是懂的。工部尚书说能拿出来一万多两银子,但估计,实际数额必然比这个多,他只是想多留下一些而已。
越绣宁威胁说,如果凑不出来二万两银子,工部的所有差事都停下,这对于工部来说才是很在意的事情。须知,工部就需要有事情做,有事做才有银子,无事可干所有的工程都停了,他们就更没有银子了。
所以,二万两肯定能凑出来。
果然,工部尚书虽然脸上很为难,好像非常不好凑出来的样子,但答应的还是很干脆的,躬身道:“是……”还装模作样的道:“臣想尽办法吧。”
越绣宁对荀大人道:“拿到了银子即刻发放下去,命人登记下来灾银都花在了什么地方,钱花完了之后账册让福建总督、建州知府、建安知县签字确认,然后将账册送回京城,本宫会派人查实。”
“是。”荀大人道。
越绣宁便看了看朝臣们,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暂时着急的事情是没有了,有几个人出班禀奏,越绣宁叫福公公将折子接过来,商议出来结果之后再行定夺。
邓大人早就想说话了,但是忍了半天忍住了。
终于下朝了,皇后娘娘说饿了,要先会坤宁宫用午膳,谁有事情下午未时初来御书房。
说着皇后娘娘转身走了。
朝臣们下朝,邓大人只能去找越承耕道:“侯爷,修建先农坛的银子是军费,原本其他的都未必能凑出来,只剩下这一万多两还有点眉目,皇后娘娘怎么直接给灾县了?那军费怎么办?”
越承耕道:“我估计,娘娘是觉着一万多两根本没多大用处,毕竟缺口是十五万两呢,还不如赶紧的调出来给灾县去,不然就工部那些人?说不定今天就抢着把那一万多两又给花了。”
邓大人听了这话,倒是半天说不出来反驳的意见。确实,工部、太常寺那些人没什么好的,花钱最快,要钱最凶,但已经到了他们手里的钱,想要抠出来那是难得很。
第875章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