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190(1 / 2)
宫女嬷嬷们人数比较少了,因此便集中在几个需要用人的宫殿中。坤宁宫这边,还有奉先殿,奉天殿,乾周宫等等。
因为太监们是不出宫的,出去的只是那些犯了错的被赶出去的,所以太监的人数比较多,给太监们找事情做就比较重要了。
种药材是一种,另外内造办那边多派了一些人手过去,内造办做出来的东西可以不仅仅供宫廷,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赏赐等等,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可以售卖。
当然价格比较高,而且不限什么人买,就是说,只要有钱的人都可以买到。
这个规定发布下去的时候,刚开始还没人反对,因为内造办归宫里管,暂时还没人看出来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的。
当然以后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看出来不对的地方。
内造办的东西能买得起的是有钱人,而一大部分的有钱人就是商贾,商贾们能买得起。
以前商贾们地位低,律法规定控制商贾们的很多权利,就是不让他们用钱来为所欲为。不过,地位太低了。
越绣宁通过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悄悄提升一下商贾的地位,不能说平等吧,但起码比以前好一点。
是农耕工商,不管做什么的,都没必要被贬低到了什么下九流的地位。
商贾们能买到内造办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形式。
另外,还能给国库增加收入。当然朝廷上的人会撇嘴,觉着这一点点的钱对国库来说九牛一毛,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但越绣宁相信,积少成多。
她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
越绣宁忙忙碌碌的处理这些事情,前面,林炤这几天也很头疼。
这几天朝上面一直在争论,一开始争论怎么惩处陈将军,最后林炤下了论断,如何惩处等战事结束了之后再说,现在需要的是尽快选择新的领兵人选,然后带兵出发去剿灭二皇子。
如果耽误的时间长了,二皇子现在气势正盛,趁机做大,以后越发不好剿灭了,若是从山里出来,形成了骑兵之势,更加有可能对京城造成威胁。
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历史上这种教训还是有的,朝廷军队兵强马壮,造反的人势单力薄,但因为有一支比较厉害的骑兵部队,飞骑一路冲杀至京城城门下,那才是阴沟里翻船呢。
然后,争论还是依旧,只是争论的事情从如何惩罚陈将军变成了和人领兵的事情上。
当然了,将军们请战的不少,身为武将到了这种关头,当然要勇往直前。不过,就如林炤头疼的事情,大家对于选择谁做主帅争论不休。
主帅人选自然是需要有勇有谋,如果只有勇猛谋略不足,很容易在二皇子面前吃亏。这一点,不但是兵部的几个大人看的很清楚,甚至连将军们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争论了几天没有什么结果,林炤也下定决心了一件事。
御驾亲征。
第864章御驾亲征
林炤这样想,不是一天两天了。
男人都有想要上阵杀敌的想法,这是寻常。不过,这并不是林炤想亲征的原因,身为皇帝,他更加注意朝廷的稳定,御驾亲征说的容易,但亲征之后朝里头怎么办?这都需要安顿清楚,稍微一个不注意,可能会出大事情。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林炤需要这样做。
他登基不过半年,虽然是有先皇的传位诏书,但朝里依然是有人私下里嘀嘀咕咕,影响他人。因为林炤是皇长孙,而先皇有儿子,虽然按照立嫡的祖训,二皇子非嫡子,原本就该皇长孙继位,但二皇子在京城经营了多年,也不可能一点根基不剩,帮着他说话的人大有人在。
林炤登基之后迅速的处置了镇国公、定远侯等人,虽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背地里依然有人做小动作。
那些嘀嘀咕咕,虽然短时间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时间长了还是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如果和外面正在造反的二皇子形成了呼应,就更加容易出大事。
不可不防。
林炤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如果只是坐在金銮殿上,威信当然会有,但肯定是慢慢积累,比如他现在,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年轻被一些老臣故意的忽视,甚至老臣们给他下马威都有。
这些人很多是不能动,没法动的人。
另外,林炤也确实担心二皇子做大。
不去亲自督战,将二皇子剿灭了,林炤不放心。
他这样想,但是估计说出来肯定没人会答应,朝上的臣子们不用说了,必然是要废一番口舌去说明白,便是越绣宁那里,该怎么跟她说,林炤都没想好。
越绣宁身怀有孕,现在让他离开,林炤也真的是腿沉,离不开的感觉。
但是,战事不掌控住,那一切都会出问题,林炤不能让那种最严重的情况出现。
正准备先跟穆寒说说,商量一下。穆寒自己就很想去,一直请战,当然他也不是无的放矢,神机营去了肯定会大有用处。
跟穆寒说,穆寒应该能站在自己这边。
正考虑着,越承耕回来了。
越承耕回来的还是很及时的。信里虽然并没有写的太着急,只是让他即刻动身回京,并没有限定时间,但是知道这封信是八百里加急送到的,越承耕就敏感的知道了,京城的局势肯定有变化。
路上同样是日夜赶路回到京城,到了京城第一个消息,就听说了,打了败仗。
越承耕心里便有些预感。
进宫求见,林炤听说了自然是很高兴,让其他在御书房的大臣们都散了,只留下了穆寒,然后请越承耕进来。
越承耕跪下行礼。林炤忙亲自上前搀扶起来,请他坐下笑着道:“几天时间便赶了回来,岳父大人辛苦了。”
德公公忙送上来茶。
越承耕忙道:“这是臣应该做的。臣进京之后就听说,陈将军那边败了?”
林炤点点头:“中了埋伏损失了一万多人,他自己也受了伤,已经退到拙州修整,如今领兵的将军一直定不下来,二皇子狡猾,庆喜侯在那边也经营了一段时间,好像是跟当地的一些绿林人士有勾结,借了些乱七八糟的兵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出其不意的,给我们也造成了很大的孙氏。”
越承耕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林炤想了想,看看他又看看穆寒,道:“朕想御驾亲征。”
越承耕和穆寒半天都没有说话。要说意外,两人倒是都不意外,因为毕竟是自家人,都有些了解皇上,皇上这段时间的犹豫显然并不是因为没有办法,而是有办法,但需要稳定住后方朝局。
而稳定朝局,就需要越承耕尽快回来。
越承耕自己也知道,皇上让自己尽快回来并不是要派自己出征,因为他是海军出身,如果是海仗的话,当然不让的他肯定要请命出征,但现在不是,不但是陆地仗,还是丛林仗。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越承耕心思细腻清明,绝对不是糊涂冒进之人,所以也不会去出这个头。他知道,请命出征就需要有必胜的把握,如果没有,损兵折将那就是害人害国。
“皇上御驾出征的话,一来鼓舞已经低落的士气,二来谋略方面可以跟二皇子斗一斗。兵者诡道也,前方将士用命,但也需要谋划计策到位,这倒是良策。”越承耕说着,果然下面就是不过——
“不过,朝局怎么办?您登基时间不长,朝局不稳,朝里头二皇子的势力必然是有,蛰伏下来的这些人虽然没有镇国公那么大的势力,但也不可小觑,若是这些人趁着皇上出征,互相勾结了釜底抽薪,您是要腹背受敌的。”
林炤道:“所以,朕需要一个能稳定朝局的辅臣。”
越承耕道:“臣做这个辅臣,当然会尽心竭力。不过,只有辅臣肯定是不行的,朝廷需要的是皇族监国。如果皇上有子,即便是年纪小,但只要有监国之名,臣做辅臣便无大的状况。但如果没有皇族监国,若是心怀不轨之人等皇上走了之后,寻来的其他的皇族前来,或者有其他情况,臣未必能稳得住朝局。”
原本就是如此。
历来皇上出征,必然是有皇子监国的,先帝时期,哪怕是先帝病了一段时间不上朝,都会让二皇子或者皇长孙林炤监国,就是怕朝局出现动荡。
若是只有辅臣,没有监国,是绝对不行的,就像越承耕说的,心怀不轨的人如果寻来了其他的皇族,用‘清君侧’或者其他的名义翻转朝廷,也不是不可能的。
越承耕说皇上无子,并不是指责皇上或者皇后,皇后是他亲生女儿,他怎么可能指责这一点?他说的只是实情而已,按照现在的情况,原本这就是实情。
不过,林炤显然是已经想好了。
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岳父说的有道理,朝廷是该有监国才行,所以,朕的意思是,让皇后监国。”
越承耕惊呆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第865章皇后监国
穆寒也惊讶的睁大眼睛看着皇上。
林炤道:“皇后监国,理所应当。”
停顿了半天,越承耕才道:“皇上,您让皇后监国,她只是一介女子,尽管……有些能力,但从古自今都没有这样的先例,您让她监国,只怕是朝臣们必然议论纷纷,甚至极力反对,说不定会出现强烈反感的,说些难听的话……”
他没说出来,皇后毕竟是他女儿。
不过这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想都能想到,大臣们肯定极力反对,肯定是会说哪些话。
什么妇人误国啦,什么头发长见识短啦。甚至更激进的,可能会提妲己误国等等这种事情。
林炤想了想,道:“岳父担心皇后,朕知道……”
越承耕已经道:“皇上……”也只是说了两个字就停顿住了。
他听见皇上这样说下意识的想反对,想说臣不是因为担心皇后,不过只说了两个字就没说下去,是因为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原本就是担心女儿。
因为越承耕能想到,如果在朝上说出来让皇后监国的话,那么皇后必然会遭到群臣的攻击。
因为越承耕打断了自己的话,林炤便停下来了。
不过停下来看越承耕也没说下去,反倒是也停顿住了。
一旁的穆寒便道:“皇上的意思,如果群臣反对,就说皇后身怀有孕,怀的就是皇家骨血,就凭这一点也可以监国?”说着去看越承耕:“而且现在想寻找其他合适监国的人,找不到。”
越承耕顿了顿。
林炤点头:“朕更不希望皇后受到攻击,但,如今的情况是不得不如此。朕如果不亲征,担心士气提不上来进而引起更多的失败,若是这样败下去,二皇子气势起来了,朕的江山很有可能坐不稳。但如果朕要亲征,朝廷必然要找朕非常信任,也绝对能镇得住朝局的人。”
“皇后虽然是女子,但能力方面,不用朕多说了,都是自家人你们应该很清楚,心里衡量一下,皇后必然能稳得住朝局。而且,交给皇后,朕绝对放心,不会担心腹背受敌,或者前面去打仗,后面江山却已经丢了,落入他人之手。”
林炤说到这里背着手在房里来回的走:“穆寒的神机营需要跟着朕去,朕也要看看火器的威力,如果确有大作用,那么朕的意思,就和海军一样,建立一支真正的火器兵种,而不是仅仅现在一个神机营而已。甚至,以后各地的卫所都可以单独有一支火器营。”
越承耕道:“火器有火器的威力,现在确实没有全发挥出来。臣在海军的时候,其实曾经想过,如果火炮能放在船上,那么对于从海上来犯之敌人,必然会有极大的威慑力。”
林炤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朕出征也是需要考察一些地方。朕有这个想法其实很长时间了,思来想去,朕走了之后只有皇后监国,朕才能真正的放心,其他放心的人,只适合辅助皇后。”
“朕和穆寒走了,岳父和小姑夫你们在京城中协助皇后,有岳父在,军队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必然会听从指挥。现在只需要说服文臣就可。”
林炤说到这里,回到椅子上坐下:“文臣们虽然多执拗,但只要说服了,他们倒是肯听话。而且,都察院和兵部全都算是心腹,先跟他们打招呼,叫他们在朝上赞同,那么其他的人就算是反对,也有人跟他们分辨。”
越承耕很久没说话。
刚刚穆寒的两句话,其实已经说出来了他的意思,看样子穆寒倒是并不觉着有多难抉择,而且觉着很合适,跟皇上想的一样。
但越承耕是皇后的父亲,想的比较多一些。听了皇上的话之后,半天才道:“如果兵部和都察院能同意,尤其是都察院的官员们……那倒是可以试一试。”
林炤笑了,道:“他们必然同意。一会儿朕传召吴泽和赵畅,高北辰、王安溪,邓荣生进宫。”说着对越承耕道:“岳父,你去坤宁宫见一见皇后,然后就去休息吧,赶路辛苦了。”
越承耕便起身答应:“是。”顿了顿道:“臣就不跟皇后说这件事了,还是皇上和她细说。”
林炤点头:“自然。”一顿想起来了,忙问道:“岳母还好?三叔他们何时回京城?”
如果自己真的领兵出征了,那么朝廷里自己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越承耕忙道:“臣出发的时候已经商量好了,他们随后便跟着来,只是路上必然走得慢,二十天或者一个月的,会过来。”
林炤点头:“那就好。”等越承耕走了,便让太监去传自己刚刚提到的那几个人,然后跟穆寒仔细的商量。
刚刚他提的那几个人,全都是父亲的老臣,自己还没恢复皇长孙身份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站在他这边了,回到京城恢复身份,一直到登基,这些人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所以,林炤要先说服这些人,只要这些人同意,那么他们就会全力协助皇后监国,朝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越承耕从乾周宫这边的御书房出来,走到了坤宁宫门前,倒是站住了想了半天。
皇上让皇后监国,第一是绝对信任她,夫妻一体,林炤要出征了,自然而然想到将江山托付给自己的老婆。第二也是因为他们夫妻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如今常有的一些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