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TXT全集下载_7(1 / 2)
沈清兰想了想,花了些小心思,将一朵朵梅花面皮都捏出个精致的花蒂,又用小刀为花瓣压出几道脉络纹路,加上鸡汤熬得确实不错,等“桂花汤饼”出锅,整个厨房鸡汤与花香交缠飘飞,引得所有厨娘和杂役下人惊赞不已。
“哎呀,四小姐可真是好手艺啊,每次都能做出香气扑鼻的食物,真是让我们这些做了一辈子饭的老奴才羞愧死了。”
“大娘别这么说,我也只是班门弄斧,捣鼓些小心思罢了,真正烹饪的技巧哪里比得上你们。”
沈清兰人长得漂亮,厨艺好,又孝顺又温柔,接人待物平易近人,哪有人不喜欢的?几次相处下来,厨房里人人都称赞这个新来的四小姐。
有了上一次教训,沈清兰没再假手他人,带着翡翠亲自送了过去。
“这……这花儿也太好看了哟,难为我家四丫头这番心思,我都舍不得吃了。”
朵朵桂花饼飘在滤过油的清汤上,晶莹细润,脉络清晰,像是都变成了真的花朵正舒展身子,活了过来。
沈老安人看着桂花汤饼惊赞不已,又把陈妈妈招过来一起欣赏,陈妈妈也惊住,两人一声接一声,赞不绝口。
“四小姐不但手艺好,最重要的是孝心难得,老安人今天吃得少,我正发愁呢,这桂花汤饼可不就是雪中送炭?”
沈清兰被两位老人夸得红了脸,在旁边解释了汤名和用料。
“瞧瞧,我就说,我的四丫头最心灵手巧了,类似这个的面汤我吃过不少,佐材也不知多昂贵,可哪个也没有这样好看又好吃的。”
第28章 感激
沈老安人示意陈妈妈,“去拿我那个碧玉戒指来。”
陈妈妈立即拿了一只巴掌大的小盒子来,打开着盖,正好露出里面一枚镶玉的银戒,银戒本身没什么特殊之处,吸引人的是戒面那颗碧光莹莹的玉石,一看就是值钱东西。
沈清兰想起上次老安人送的白玉簪,刚到手就被沈清芝和沈清梦惦记上,非要交换,还闹出一场事来,稍作迟疑,还是接了下来。
祖母乐意送我的东西,你情我愿,谁嫉妒谁自己凭本事得去。
“多谢祖母,这戒指真漂亮。”沈清兰一脸惊喜,直接戴在手上,还挨到老安人身边,歪着头靠在老安人肩头,把手举到她眼前翻来翻去的欣赏,娇笑,“祖母您看,兰儿戴着好看吗?”
“好看!好看!”沈老安人拍着她的头呵呵直笑,“我的兰儿最好看了。”
沈清兰有几分得意稚气的样子,“那是当然呀,我是祖母的孙女嘛,人人都说我长得像祖母的。”
沈老安人和陈妈妈都大笑起来。
“哟,母亲,有什么大喜事,让您这么高兴?”
屋里头,祖孙笑成一片,汤饼香气飘溢,卡在这时,门口忽然响起惊诧的声音,随即邱氏走了进来。
“大伯母。”沈清兰是晚辈,乖巧的起身行礼,宽袖垂落,遮住戒指。
沈老安人不着痕迹的瞥她一眼,含笑点头。
恃宠而不骄,得赏不外露,是个好孩子。
邱氏远远的就听到老安人开怀的笑声,一推门就闻到扑鼻的香味,笑容就有些牵强了,目光四下乱窜,虽然没来得及看到沈清兰手上的戒指,但桌上明晃晃一盅食物瞬间刺伤她的眼。
“这是什么啊?四小姐做的?”邱氏迫不及待地走过去细看,撇了下嘴,“面片汤?”
没错,所谓的“桂花汤饼”是食物的雅称,要是换个通俗的名字,就是鸡汤面片,但这种通俗的名字一般只是布衣平民甚至仆役之间流传,但凡有些身份的人家、哪怕是花楼酒巷的脂粉地,也都是说雅称。
沈威即便只是个县令,那也是朝廷命官、天子之臣,在分宁是一等一的大户人家,甩出乡绅土豪十八条街,邱氏作为县令太太,出身也算门当户对、出门入户前呼后拥,怎么说个话这么不中听?
邱氏话刚出口就悔得肠子都青了。她实在是看到这盅桂花汤饼就想起不久前被老安人扫翻的安神汤,瞬间被嫉妒、怨恨冲昏了头脑,下意识就想贬低。
沈清兰不置可否,只是咬了咬唇,默默垂睫低头。
沈老安人原本并没有因为儿媳妇一句“面片汤”而动怒,她虽然有老安人的封号,但毕竟沈家还算不上鸿门大儒、簪缨世家,她的生活并不算奢侈,只见了孙女儿强忍住委屈、保持平和以对的模样格外惹人心疼,再一想到安神汤,心里也来了气。
一开始,她也以为安神汤是邱氏带着女儿做的,心里很欢喜,无论如何,她疼爱长子,连带着也偏心长媳更多,所以,只要邱氏能表现点什么好处,她都倍感欣慰。
不过,欢喜不长久,没多久她就知道真相了,也是邱氏倒霉,她今天送安神汤的时候正好遇上那天沈清兰第一次炖汤时顺手帮忙递了味药材的小丫头,那丫头来送枣糕,顺嘴就说了句,“大太太这个汤和那天四小姐做的安神汤很像呀。”
沈老安人顿时生疑,怪不得后面这几次的味道明显不如第一次好,不动声色的试探,邱氏心虚,一开始还不承认,但没两句话就漏洞百出,气得老安人差点没把安神汤直接泼她脸上。
一个当伯母的,倒是好意思拿着侄女的心意做人情?
沈老安人这一下午都没缓过气来,这时又见她,哪里还会给好脸色?
“兰姐儿做的这个叫桂花汤饼,你要再效仿做出面片汤吗?”
邱氏脸色大变,这分明就是当众点明她把沈清兰做的安神汤据为己有,一时无言以对,只在心里更恨沈清兰,要不是她故意给点甜头,自己怎么会受这羞辱?说不定原本就是一个圈套!
她盯着沈清兰,悄悄攥起拳头,完全忘了这两天因为安神汤的原因,自己母女三人被老安人夸奖了多少,一旦事情败露,就只剩下愤怒。
“母亲说笑了,儿媳手笨,哪里会做这个?倒是芝姐儿总念着祖母,又怕自己做不好,不敢送来,孝心还是难得的。”
邱氏强行压住恨意,陪着笑脸回答,她心里再不痛快,也不敢在老安人面前发作,生怕老安人再提安神汤,赶紧掏出清单,岔开话题,“母亲,您看儿媳列出这些,够是不够?”
沈老安人没有揪着她的错误不放,“嗯”了声接过清单看了起来。
沈清兰已经知道老安人清楚了安神汤的真相,有心等一等,但见老安人什么话也没说,就明白了,不管怎样,老安人就算再疼自己,还是要顾着儿媳的面子,不会当着自己的面揭开,毕竟,这个事可比荷包恶劣多了。
沈清兰知趣,知道两人要谈论账目,自己没必要再流下去,旁听不合适,赶紧起身告辞,“祖母,您和大伯母先忙,兰儿晚些再来陪您。”
她其实心里还有一丝犹豫,想着要不要打听一下关于街上那一行气派的贵人是何来路,但眼下不便再提,只好作罢。
沈老安人看定她,似乎想说什么,略做犹豫,到底什么也没说,点点头,“也好,那你先回去罢。”没有多留,但是很给面子的放下清单先吃桂花汤饼。
邱氏却眼珠儿连转,突然抬脸露出个热情的笑容,“四小姐慢走,你需要什么时候只管跟伯母说啊,千万别客气。”
沈清兰满脸感激,抿唇道谢,乖巧懂事的出门,心里却为邱氏所为颇觉无语。
谁知刚出门,迎面却见沈之铭走来,兄妹两人客客气气的见过礼,沈清兰随口就笑问了句,“大哥今儿回得早。”
第29章 困惑
分宁有所规模不大、但声名远播的私塾,只因其中有个老夫子颇有学问,是先帝时的探花,据说当今天子年轻时还曾向他请教过学问,并有意拜为太傅,但他无意为官,回到家乡默默做了私塾先生,乡里得知后,纷纷将家中后生送来求学,一时间,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私塾声名大噪。
沈威既然是分宁的父母官,把自己的儿子送进来,自是合情合理。
沈之铭温厚而笑,“今儿夫子提前下课了,所以先来给祖母请安。”
“之铭回来了。”
沈清兰还想说两句家常话,屋里已经传来沈老安人的声音,她就自然的退到一边,笑道,“大哥请进,祖母和大伯母都在呢。”
沈之铭点头进屋,沈清兰略一迟疑,缓步离开,却听到身后传来邱氏一声惊呼,“什么?卫夫人?”
什么卫夫人让邱氏那么震惊?沈清兰不由自主地停住步子,暗暗竖起来耳朵,果然听到沈之铭解释,“就是开国郡侯卫将军的夫人,也就是陆大人的堂妹。”
“啊哟,京城里的大官呀。”邱氏啧啧乍舌。
沈老安人毕竟比儿媳沉稳得多,问道,“之铭,你这是打听真切了?”
沈之铭恭敬地回答,“真切,新明兄今天都没有去私塾,陆大人让他亲自出城迎接,这会儿车马一行已经进了陆府了,再错不了,前两天,新明兄就和我提过,我……”
“和你提过?那你怎么都没告诉我?”邱氏大怒。
沈之铭,“我……”
沈清兰却是已经恍然,原来碧玉和翡翠说的轰动全城的一行车马就是开国郡侯卫夫人的,虽说只是女眷,但对小小分宁来说,那也是个罕见的大人物。
沈之铭嗫喏无语,邱氏气得直数落他,“怎么如此不通窍?这么大的事情就该立即告诉我,这要是怠慢了贵人,你担得起?你父亲担得起?”
沈之铭越发不敢言语。
“好了,别说孩子了。”沈老安人不悦的制止儿媳,“之铭性格敦厚,心思都在学业上,不善人情钻研,你这个做母亲的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卫夫人的到来,这本是女眷的事,你是县令太太,你都不知道,他一个男人哪里管这些?”
邱氏自知无理,也就不敢再骂了,忙陪笑脸,“母亲,您看这事怎么办才好?”
沈老安人略做沉吟,就吩咐下去,“之铭,你去衙门跟你父亲说一声,这事儿我也没听他说起,只怕连他也不知。”
这么一说,邱氏更心急如焚了,当着婆母的面又不敢失态。
沈之铭,“父亲应该是不知的,新明那意思是,是他母亲做的主张请卫夫人来的,内宅的事他父亲一向不管的。”
“你先去说吧。”
沈清兰回来将得知的消息和林氏一说,林氏也怔了下。
“开国郡侯卫将军?我想一想,我曾听说过,也听你父亲说起过,这位将军很有威望,很了不得,年幼即从军,从普通士兵做起,后来成了西北驻军中的一名普通武官,到先帝时,西戎进犯,在边境大肆杀戮抢夺,当时的守将束手无策,多亏这位卫将军献策,最后逼得西戎献降书,远走荒漠,立誓永远称臣,再不冒犯,这么多年来,确实西北无忧。”
“这么厉害?”沈清兰惊讶的称赞,“怪不得被封为开国郡侯了。”
“封开国郡侯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林氏笑道,“你父亲对这位侯爷还挺推崇,和我提过几次,说到封侯,那是当今圣上登基之后的事,西北安境,先帝封的是镇军大将军。”
沈清兰听得兴致勃勃,追着问,“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啊?”
林氏迟疑了下,才继续往下说,声音小了许多,“先帝病重时,爆发过一次三王夺位,气势汹汹围城逼宫,据说,逼得当今天下差点自刎。”
“啊?”沈清兰大惊失色。
林氏瞪她一眼,示意她别大呼小叫,毕竟这是当朝之事,虽说人人都知,但终归不是光彩事,没有哪个天子愿意被人议论的。
沈清兰立即收敛表情,乖顺安静。
林氏见她懂事,也就继续说下去,“幸亏当时卫将军刚刚回京述职,嗅出危险,用自己的威信火速控制住京郊大营,设法联系上拥护当今的部分宫中禁军,里应外合,苦战一天一夜,最终结了京城之围,没过两天,先帝惊怒之下驾崩,卫将军又保护当今顺利登基。”
“原来如此,卫将军这是有拥君护驾之功,怪不得皇上要重赏封侯。”
林氏拍拍她的手,笑,“这些事啊,早些年民间传闻不少,不过一晃又是十余年,早已无人再提了,此事是卫将军的功勋风光,却也是皇家的耻辱,你知道就是,可别往外说。”
沈清兰笑,“母亲放心就是,这种事,我与谁说去,自然是听完就罢。”心里想的是,左右卫家远在京城,自己来分宁住不了几天,回去也是申州,与卫家八竿子打不着,记着人家的事做什么。
“你自来懂事,我知道,这才和你说。”林氏笑,“不过这卫夫人与陆大人是族亲,这个我也不知情,左右咱们也呆不了多久,就不要多嘴多舌了,老安人和你大伯母自有安排。”
沈清兰也没心思琢磨这个,利索的答应。
母女俩正说着话,却见春兰匆匆进来,“二太太,大太太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都在想,她怎么又来了?
确实,邱氏为人处事叫人瞧不上眼,但意外的是,不但给林氏母女安排了一处大院子,而且热情照应,不但派人送东西来,时不时还亲自过来坐坐。
这种矛盾的做法,让林氏十分困惑。
“快请进来。”
妯娌来了,不管来做什么,都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林氏给女儿使个眼色,两人起身迎出去。
沈清兰猜度着,邱氏这会儿过来,要么就是为了安神汤向自己含蓄的道歉,要么就是想和母亲商量一下关于卫夫人到来之事。
第30章 发问
谁知道陪着三巡茶水,邱氏愣是一句关键的话都没有,和平时一样,七七八八的拉了会家常,就笑眯眯的走了。
母女俩面面相觑,不过这种来访不是一次两次,也就不觉得大惊小怪。
沈清兰压根没放在心上,但林氏心思比女儿重,心里琢磨一番,不是滋味,当着女儿的面没说什么,等她离开,不免和赵妈妈吐露心声。
“我若不知道卫夫人这事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心里可就不痛快,我在这里做客,怎么也抢不了她的风头,她瞒着我做什么?”
赵妈妈护着主母,心里也不痛快,但她是个下人,终归不好说难听话,只得安慰,“您只管往好里想,大太太不也是才刚得知消息的嘛,或许心里也没个主意,不好和您说呢。”
“刚得知消息的是不假,可也是从老安人那头刚商议过来的,可见她们婆媳俩已经达成一致了,独独瞒着我,可笑不可笑?”
赵妈妈是林氏从娘家带来的陪嫁,打小一处长大,数十年的感情了,主仆之间说话无需避讳。
赵妈妈轻叹一声表示认同,但还是尽职尽责的提醒,“二夫人,这里是分宁,仔细隔墙有耳,‘她们婆媳俩’这种话,还是不说的好。”
林氏郁郁不快,但也知道这话没错,闷应了声,站起身来往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