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大红妆 > 《大红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6

《大红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夫人的训斥却还在继续:“你是长子,是他们几个的长兄。我不求你们能做到兄友弟恭,但是身为兄长,长兄为父这四个字,你却不能忘。”

“儿子牢记,从未有片刻忘记。”萧祎垂手而立。

“嗯,你知道就好。你现在就去找惠嬷嬷,让她把太夫人给我的那对羊脂玉的镯子交给你,你拿上那对镯子,去找秦王派来的那个书生,就说这是咱家的文定之物,算了算了,你把小六的生辰八字也一并交给他,兵荒马乱的,索性就把庚帖一并换了。”老夫人有条不紊地说着,却是连个眼角子也没给萧长敦。

当听到要连同小六的庚帖一并送过去时,萧长敦终于忍无可忍:“你当小六是给人入赘呢,巴巴的送文定换庚帖,你是不是还想要份聘礼啊?”

大齐的风俗,赘婿进门前,女方家要给男方家里聘礼,成亲当天,还要由女方的兄弟上门迎亲,赘婿坐在结了红绸的轿子里抬到女方。

老夫人依然没看萧长敦,她对萧祎说道:“小六叫柴韫,是我娘家老柴家的人,我娘家的几个弟弟都很敬重我这个长姐,我给娘家的男丁说亲,他们只会赞同。大郎,你快去办吧,办妥之后,再把那位李先生平平安安送出京城。”

也就是说,议亲的是柴家人,和萧家没有关系,萧长敦只是柴家女婿,老夫人有弟弟,柴家有男丁,轮不到做女婿的指手划脚。

萧长敦气得差点吐血,好在萧祎是个懂事的,他看向萧长敦,恭声问道:“父亲,您还有吩咐吗?若是没有,我现在便要出府了。”

“怎么没有,这桩亲事我不同意!”萧长敦声如洪钟。

老太太白他一眼,对萧祎说道:“你父亲病了,芝麻绿豆的小事,你就不要再烦他,你是世子,更是宗子,你要进孝,你要撑起这个家。”

萧祎彻底不能开口了,再说话他不就是不孝了。

老夫人一个孝字压下来,萧祎都有些可怜老父亲了。

唉,这门亲事他也是赞成的,所以快些走吧,这种是非之地,他还是不要久留了。

看着溜得比兔子还快的萧祎,萧长敦咬牙切齿。

他怒视着老夫人,道:“我的确是给小六改了姓氏,可是他还在萧家的族谱上,我还是他的父亲,他的亲事我还是能做主。”

老夫人使个眼色,跟着她进来的丫鬟也悄然退去。

“可你现在不是病了吗?他不但有你这个父亲,他还有我这个母亲,他还有长兄,有长嫂,有二哥三哥四哥五哥,总不能因为你病了,就要耽误他的亲事吧。就是亲爹死了,还有热孝里成亲的规矩呢,何况依我看,你的身子骨硬朗着呢,就这样病着,也能拖个二三十年”,老夫人说到这里,自顾自地端起茶盏,抿了两口,继续说道,“你想想,再过二三十年,咱们都死了,虽然还有大郎他们几个,可是小六呢,你总不想让小六孤家寡人吧。他连京城也不能回,独自一个儿在外头,家族荣耀与他无关,就是他在家里,这些也轮不到他,谁让他是幼子呢。”

“唉,你再想想,小六什么也没有,爵位没他的份,荫封也轮不到他,就连家产他也只能拿小头,他什么也没有。没人尊敬他,没人把他当回事,他从小就爱热闹,到那个时候,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可怎么办啊。”

“如今,好不容易他有了情投意和的人,难得的是那又是个好姑娘,人品容貌全都没话说,咱家小六什么也没有,没爵位,没官职,没功名,没钱,连国公府的大宅子也没有他的份,更难得的是人家姑娘家里没有嫌弃他,你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有吗?”

老夫人一口气说完,自己也累了,她叹了口气,说道:“国公爷,咱们两个是少年的夫妻,你自己说说看,你是成亲后才和我见面,还是成亲之前就见过我的?”

听她忽然提起年少时候的事,萧长敦老大不自在。这都过去几十年了,她提这个做什么。

但是,他还是瓮声瓮气地说道:“成亲前……见过。”

“嗯,这会儿儿子儿媳都不在,连服侍的也出去了,你就不要难为情,你自己说说,你当年是不是先认识了我,然后才让太夫人托了媒人,去求娶我的?”老夫人说道。

“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提来做甚。”萧长敦不悦。

老夫人才不管他悦还是不悦,接着说道:“那就不提咱们,就说老大和老大媳妇,他们成亲前虽没有交往,可也是相互听说过的,对吧?就这样,咱们两家也还是让他们相看了,然后才议亲的,对吧?还有老二和老二媳妇,那和小七他们一样,是青梅竹马,从五六岁就在一起玩耍的,老三媳妇的弟弟和老三是同一位先生教出来的,也算是从小认识,老四和老四媳妇,老五和老五媳妇,要么也是认识的,要么就是相看过,自己愿意的,对吧?”

“怎么当爹娘的可以,他的五位兄长和一个弟弟也可以,怎么小六就不行,你不是说你还是他父亲吗?你给我说说,小六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情投意和的姑娘,你说,你给我说啊!”

第730章 雀儿

萧长敦有些怀疑老夫人口中的小六,是不是他家的小六,那个毫无优点,恨不能回炉重造的小六。

小六这么可怜?

什么也没有?

老夫人的声音继续响起:“我生小六的时候上了年纪,他生下来就不如他的哥哥们壮实,那时你就说他像只小猫子似的,一点儿也没有萧家人的英武。

他四五岁的时候,你就说他不是练武的材料,再大一些,又说他读书也不行,天生就是一个废物。他从那么小,就听你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亲爹都说他是废物了,你还能让他如何?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你打累了,就让他的哥哥们打他,小六好端端的孩子,硬生生被你打得文不成武不就。

到了后来,你老了,打不动了,就把他轰出家门,那年他才多大,十四?十五?他还是个孩子啊。这些年来,你偶尔见到他,还是骂他,骂他没有随你,不如哥哥们,不如小七。

他今年二十二了,他的亲事你过问过吗?没有!如果不是他跑得快,这会儿还被你关在少林寺里当和尚呢。你自己说说,你这个当父亲的,除了给过他半条命以外,你还给过他啥?”

老夫人连声质问,萧长敦老脸挂不住了,讷讷道:“谁说只给他半条命了,他是我儿子,他的命是我给的。”

“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老夫人的手在炕桌上拍得啪啪作响,把炕桌上的棋子震得到处都是,“他的命是你给的?你能生孩子?你十月怀胎了?既有哪吒剔骨还父,那我是不是让小六切根手指头还给你,就能不认你这个父亲了?”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萧长敦气得直抖胡子,指着老夫人,“小六、小六他敢切手指头?你生的,你清楚,他敢吗?你气死我了!”

老夫人继续拍着炕桌:“你承认他是我生的了?那我就有权利给他订亲,他的亲事我做主了,我还就是要做主了,我就是觉得这门亲事好,真好!”

萧长敦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最怵头的就是和女子理论,是理论,不是吵架。

“可你想过没有,政见不同。秦王现在反了,他反了啊!若是萧家和他联姻,你让世人如何去评论?你说。”

老夫人压根没把这个当回事,她冷笑:“你已经病了,你患了风疾,就算不死,以后也不能上朝了。国公爷,从你那天被抬出金銮殿起,那个朝堂,和你就没有关系了。几个儿子也回来侍疾了,他们也不会去衙门了,咱们家会一直关门闭户,无论最后胜的一方是秦王,还是现在那个小皇帝,都和咱们没关系。

待到尘埃落定,若是坐在龙椅上的是秦王,你是他的亲家,他攻城掠地时你在病榻上,他还能如何?砍了你?满门抄斩?都不会。

若是坐在龙椅上的还是小皇帝,那你还是你的国公爷,想上朝就上朝,不想上朝就不上,至于宜宁郡主,她是萧家妇,只要咱们家不逼着她悬梁自尽,那她就能继续做她的六太太,我们保住她,也是保住秦王血脉。

国公爷,我知道你和燕王没有多少交情,反倒是因为二叔的关系,你与燕王算是旧识。当初你得知彤彤是燕王之女的时候,虽然你嘴上没说,可我知道你心里欢喜。你一向不愿意与皇室联姻,可是却还是接纳了彤彤,我知道,在你心里彤彤不只是小七看上的姑娘,她更是拥有太祖血脉的孩子。

太祖皇帝有五个儿子,如今这世上还有他血脉的只有七个了。

这七个孩子,宫里那位你心里清楚,那个连自己个儿的孩子都能杀了,还能指望他如何,再说,他现在也不会传宗接代了。

所以你对彤彤才会另眼相看,因为彤彤身上有燕王的血,她是太祖的血脉。

可是宜宁郡主呢,她难道不是太祖血脉?

我实话对你说了吧,我想结这门亲,不但是想给小六娶个情投意和的姑娘,而且我还想为太祖皇帝保留一份血脉。

文定我已经让老大送去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你别说我不听你的,国公爷,你不是只有那个狼心狗肺的小皇帝,你还有萧家这一大家子,无论是老大,还是你看不上的小六,这些才是萧家骨肉,是你要扶持,是你要护佑的。

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他不配!”

老夫人说完了,室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萧长敦没有说话,他忽然俯下身子,把手伸到炕桌下摸索。

老夫人眉头微蹙,向炕桌下看去,看到萧长敦拈起一颗棋子。

这棋子原本是在炕桌上,老夫人拍桌子时震到下面了。

萧长敦把那颗棋子托在掌心里,仔细端详。

黑亮的玉石棋子,冰冰凉凉。

“这是太祖赏的,你也不知道爱惜。”萧长敦埋怨。

老夫人也记起来了,这副玉石棋子的确是太祖皇帝赏的。

老夫人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有三十年了吧。”

“三十五年。”萧长敦纠正。

“是啊”,老夫人说道,“我记得那时秦王常来咱们府里,有一回你教他们两个下棋,刚好有人来找你,你走开一会儿,回来时就看到他们两个把棋子当成小石子,扔到湖里打鸳鸯。后来这事儿不知道怎么的被太祖皇帝知道了,就赏了你这副玉石棋子。”

萧长敦扭过头去,看向窗外。

从这里看不到院墙外的银杏树,但是萧长敦的目光却像是能穿透重重墙壁,他似乎看到那一年,他和萧长厚一起,在院外种下了那些银杏树。

“小六娶了秦王的女儿,他会高兴的吧。”

老夫人先是一怔,随即就明白了,萧长敦口中的这个“他”,不是小六,而是萧长厚!

萧长厚是为了秦王而死。

他若是泉下有知,想来是会满意这门亲事的。

长嫂如母,老夫人对这位小叔的疼爱不亚于萧长敦,她的眼圈儿红了,声音干涩:“会的,他一定会高兴,很高兴。”

“嗯,那就好。”萧长敦伸手想去拿炕下小几上的棋盒,老夫人起身上前,唠叨道:“我来拿,你的腰不好,别总是用力欠身子。”

“胡说,谁说我腰不好了,你整天胡说,我的腰板结实了呢。”

“好好,你还能举石锁呢,你多了不起啊,下次再让我知道你举石锁,我就……”

窗外,两只雀儿轻鸣几声,拍拍翅膀一起飞走了。

第731章 京卫司

自从传出周铮的死讯,京卫司就忙得不可开交。

用同知周子龙的话说,京卫司都不知道自己在忙啥了,但是必须忙,还是不回家的那种忙。

太祖年间没有京卫司。

京卫司是太皇太后执政时设立的。

之所以设立京卫司,太皇太后的初衷是平衡军权。

初期,她也的确做到了。十万京卫营从兵部分出来,自成一体。

第一任京卫司指挥使,就是当时的护国公世子,后来的护国公杨敏。

可惜杨敏此人沉稳有余,霸气不足,从他掌管京卫司期间,他都没能收拢十万京卫。

后来他的弟弟杨捷做了飞鱼卫副指挥使,而多年的太平盛世,让京卫司渐渐变成了清闲的地方。

就连杨敏也觉得没意思,一来京卫营的人与他不睦,二来也太闲了,他在京卫司七八年,便闲了七八年。

而彼时身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萧长敦一直称病在家,他不上朝也不去衙门,可是官俸照领,他还是大都督。

太皇太后有很多次想要动他的念头,无奈萧长敦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监国。

他和太皇太后一样,都是监国。

萧家身居霄云二十四将之首,不但是一等爵,而且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民间,声望极高。

太皇太后索性就不管了,他不上朝就不上朝,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给他保留着,让下面的人架空了也就行了。

于是,杨敏从京卫司调到五军都督府做了副都督。

不久之后,诚国公徐宗隆的孙子徐乔做了京卫司指挥使,定国公世子萧祎为副指挥使。

萧祎在这个位子上一直做到现在。

周子龙羡慕死萧祎了,定国公早不病晚不病,非要现在病倒了,现在啊,最忙的时候,身为副指挥使的萧祎要回家侍疾。

他是长子,他当然要侍疾,若是萧长敦现在死了,萧祎还要丁忧。

周子龙又有几天没有回家了,身为京卫司一员,他们必须要做出姿态,到点就回家,那不是会让人嚼舌根子吗?

周子龙对随从说道:“你去小半间,那天吃的猪头肉不错,要一盘子,让他们多配点酱和葱丝,再要碟子花生米和豆腐丝儿。”

随从答应着,转身向外走,还没到门口,迎面撞上从外面进来的徐小富。

徐小富是诚国公府的,也是指挥使徐乔的跟班。

“周同知,指挥使请您过去一起用膳。”徐小富满脸是笑。

徐乔虽然出身诚国公府,但是早在很多年前,诚国公府就只有爵位了。

为什么呢?

因为诚国公徐宗隆是追封的。

而且只有三代。

徐宗隆二十四岁战死,膝下只留有一个女儿。

太祖皇帝追封徐宗隆为诚国公,开了诚国公府,又给徐宗隆的女儿招了女婿,之后生了三个儿子,全都姓徐,徐乔其实是徐宗隆的外孙。

可惜虽然皇恩浩荡,可是徐宗隆死了。

徐宗隆的这三个孙子,除了一个爵位和开府时皇帝赏的几个庄子,便什么也没有了。

长子徐藏袭爵,这爵位也顶多是到徐藏儿子那一代,也就没有了。

诚国公徐藏和二老爷徐安全都资质平平,加之诚国府一无世家底蕴,二无将门遗风,日子越过越穷。

三老爷徐乔是兄弟里出类拔萃的,可是也只是矮子里拔将军而已。

当年太皇太后之所以让他来接替杨敏,就是看中他们徐家没有助力,他本人也不会有太大作为,总之,这京卫司只要中规中矩守着就行了。

徐乔和周子龙的关系一向不错,徐乔有官职,按理说手头应该很宽裕。无奈徐家没有分家,他的这份俸禄还要交到公中,大哥和二哥全都眼巴巴看着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