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大红妆 > 《大红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0

《大红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0章 黄叶舞秋风

南边还是绿树葱茏,千里之外的京城却已到了秋叶飘零的时节。

银杏胡同外面黄叶纷飞,那十几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在秋风中摇曳,卸下遮天蔽日的金黄树冠,渐渐露出灰白的枝桠。

最初这里的银杏只有一棵,已有几百年的树龄,银杏胡同也因此得名。

太祖皇帝立朝后,把银杏胡同赐给了定国公萧渊。那时萧渊已逾四旬,膝下却只有一子萧长敦,武将之家最是讲究人丁兴旺,萧渊特意请了钦天监的李无涯来给新宅子看风水,李无涯便让萧渊又移来一棵银杏树,种在原先那棵树旁边。

说来也巧,那棵银杏树移来的第二年,定国公夫人孟氏以四十高龄生下一子,取名萧长厚。

这件事在京城一时传为美谈,定国公的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了二十岁,人人都说是因为多种了一棵树的缘故。

太祖皇帝听说后,宣旨让萧渊和孟氏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萧长厚进宫。

那日,孟氏和孩子见过太祖皇帝后,便去了皇后杨氏的坤宁宫。

说来也巧,孟氏刚和杨皇后聊了几句家常,内侍便传来喜讯,容嫔发作了。

当天容嫔诞下一子,便是皇四子,后来的秦王周桓。

太祖皇帝虽然已经有了三位皇子,但这个儿子对他而言意义不同。

这是第一个在皇宫里出生的皇子,而且也是生母血统最高贵的一位皇子。

容嫔康氏双十年华,是前朝哀帝十六女容嫣公主,也是太祖皇帝最宠的嫔妃。

是以四皇子刚刚满月,容嫔便母凭子贵,封为贤妃,位列四妃之一。

太祖皇帝很高兴,想起四皇子出生那天,恰逢萧渊夫妇带萧长厚进宫,而萧长厚的出生本就有几分神奇,于是太祖皇帝在萧长厚尚在襁褓时就给他封了一个正四品上骑都尉。待到萧长厚五六岁时,便时常被召进宫去和皇子们玩耍。

萧长厚和四皇子周桓同龄,比五皇子周梓年长两岁,这两位小皇子中,他和四皇子最为亲厚。

后来皇子们满了十三岁,纷纷出宫开府,萧长厚和四皇子更是形影不离,千金裘,五花马,仗剑而歌,他们是大齐顶尖的王孙贵胄,是京城最引人注目的少年。

再后来四皇子封了秦王,去了西北;五皇子封了桂王,去了广西,从此后天南地北,各奔西东。

……

定国公萧长敦背着手,伫立在院墙下,青砖碧瓦围起来的那方蓝天下,银杏树的枝干越过墙头探进院子里。

“国公爷,小的让人去把那些枝子砍了。”阿马在一旁说道。

阿马不姓马,他跟着主子姓萧,他叫萧马,是早年老定国公萧渊行军时收留的孤儿,他比萧长敦大了两三岁,从小到大,他一直跟在萧长敦身边。

“不用砍,这样看着热闹些。”微风吹起,几片金黄色的树叶飘进墙来,萧长敦伸手接了一片,捏在手中。

弟弟萧长厚十五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后萧长敦便是一家之主,长兄为父,他比弟弟大了二十岁,他的长子萧祎、次子萧炜都比萧长厚年长,因此,萧长敦对弟弟除了兄弟之情,还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情感。

萧长厚成亲前,在那两棵银杏树旁,萧长敦带着萧长厚,兄弟二人亲手种下了十棵银杏树。

“当年这里只有两棵树,父亲膝下便只有我们兄弟二人,现在我们种了十棵树,这一代我们萧家儿郎至少要有十个了,你可记得,一定要赶在生老十一之前,再多种几棵,哈哈哈。”

那时,萧长敦已有六子,嫡出五子,庶出一子,萧家人丁兴旺,生机勃勃。

手里的银杏叶渐渐模糊起来,萧长敦黯然松手,叶子随风飞去,一转眼便消逝无踪。

萧长厚死在他成亲后的第六年,膝下只有一子,那年他只有二十五岁。

这八年来,萧长敦总是会想,如果那年他们种下的是九棵树,而非十棵,后面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他们是武人,没有那么多讲究,觉得树种得越多越好,便种了十棵树,却忘了九的寓意才是最好的。

“国公爷,南边有信来了。”

耳畔传来阿马的声音,萧长敦没有回头,他木然地伸出手去。

南边的信,那就是邹雪怀写来的了。

这些年来,邹雪怀每个月都会写封信来,风雨无阻从未中断。

有时候,对于南边的一些事,他比飞鱼卫更早知道。

但是对他而言,也只是知道而已,他早已不过问朝中之事,各个卫所各个衙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邹雪怀还是会事无巨细告诉他。

信封递到萧长敦手中,他忽然感觉似乎哪里不对,这才收回空洞的目光,视线落在手里的那封信上。

他明白了,这种不对的感觉是来源于重量,今天的这封信比起以往要轻了许多。

他没有回书房,站在墙下就撕开了火漆。

果然,信封里只有薄薄的一页纸,纸上密密麻麻是邹雪怀的蝇头小楷。

护国公府派了嫡长孙杨锦程前往上乔镇,陶世遗全家皆亡;秦王麾下怀远将军蒋双流冒充龙虎卫,去了下乔镇……

看到这里,萧长敦的眸子蓦的一缩,他看到了几个字:七少已去往京城!

七少……七少……

萧长敦一遍遍在心里重复着这两个字,他再一次抬起头来,看向院墙之上的那一方天空,又有黄叶被风吹落,萧长敦再次伸手去接,可那叶子却像个调皮的孩子,在他手边滑过……他没有接住。

萧长敦苦笑,他的手还停在半空,秋风吹起,那片银杏叶在风中舞动,或盘旋,或跳跃,越飞越远,飞过青砖砌起的院墙,飞出了萧长敦的视线。

七少要进京了,七少要回来了!

“阿马,去把……”萧长敦没有说下去,他原本想让阿马去收拾院落,可是话到嘴边却咽下了。

不会回来的,不会!

“阿马,若是大爷回来了,让他来我的书房。”萧长敦在墙下站立一刻,缓缓离去。

他的鬓边丝丝白发,背脊微微佝起,一如墙外满地落叶。

第41章 我不说

相比于仅有五十余里的乔河,内西江江面更加宽广,来往的船只也更多。

最初的那两天,芳菲从早到晚,都在观赏江上风景,看到有货船经过,她会诧异船上的货物好多,不会把船压沉了吧;看到有客船经过,她又会好奇船上有那么多人,带的粮食吃完了怎么办?总之,都是些大惊小怪莫名其妙的问题。

好在小孩子的耐心有限,到了第三天,她就对江上的风景和大船小船没有兴趣了。

“小姐,他们要带我们去哪里啊?”随着自己的一句话,芳菲这才发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沈彤失笑,你在船上三天了,才想起来要去哪里?你不觉得晚了吗?

“去哪里都行。”沈彤说道。

“不行不行,如果他们是坏人呢?”芳菲四下看看……跳下去好像会被淹死。

“坏人就坏人呗,管吃管喝,还不用我们两条腿走路,有何不行的?”沈彤反问。

芳菲眨眨眼睛,小姐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她们没钱,又是小孩子,从上乔镇走到柳家湾,鞋子都磨破了,夜里只能住在荒郊野外,吃饭全靠小姐下河摸鱼……想一想,好像现在也挺好的。

“小姐,那我们不去找太太了吗?”芳菲压低声音问道,虽然她觉得太太应该已经死了,可是她不想承认,如果连太太也死了,小姐就太可怜了。

“找啊,当然要找。”沈彤看着江面,若有所思。

前世她是在京城见到母亲,无论现在母亲是否已在京城,她都要去京城找一找。

而这条船是在北上,即使他们不去京城也没关系,她会想办法让他们去京城。

没有了小丫鬟的大呼小叫,船上的人终于耳根清净。

蒋双流的目光再一次落在沈彤身上,小姑娘坐在窗边,正和小丫鬟压低声音叽叽咕咕。

也就是个小女娃而已啊。

蒋双流收回目光,他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个小女娃有些与众不同。

这时,莫敢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只鱼篓,芳菲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蹦蹦跳跳跑过来:“有小虾米吗?”

在船上待了两天,她已经和这位看不去不像好人的小哥混熟了,昨天莫敢给了她一只小青虾,她用碗养着呢。

“有,都还活着,你挑一只养着吧。”莫敢好脾气地说道。

“好啊,谢谢哥哥。”芳菲眉开眼笑,欢天喜地。

蒋双流的目光重又移到沈彤身上,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何会觉得这个小女娃与众不同了。

严格说来不是与众不同,而是与一般孩子不同。

芳菲为了一只小青虾欢呼雀跃,而这个小女娃却依然坐在窗前,看着江面出神,即使是端庄文静的大家闺秀,这个时候也会好奇地偷偷看上一眼吧。

而她,却依然坐在那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外界的一切于她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她感兴趣时看上一眼,不感兴趣时视而不见。

如果她是一个久历世事的成年人,这不足为奇,但是在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偏偏这个孩子全无那种硬装出来的成熟做作,她的眼神纯净,笑容甜美,是个令人感觉很舒服的孩子。

蒋双流决定要和这个孩子谈谈了。

在柳家湾时,他没有盘问这孩子,一是不想露出端倪,二来也担心吓到小孩子。

蒋双流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做事亦如此,他觉得现在可以谈了。

想到这里,他那张千年冰封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船舱里就只有蒋双流和沈彤了,芳菲被莫敢用两只小青虾给骗到了甲板上……

“是谁送你们到柳家湾的?”蒋双流可没有莫敢的本事,相对于哄小孩,他更喜欢开门见山。

“没有人。”沈彤说道。

“你丢了的这些日子在哪里?”蒋双流又问。

“我在表舅家里,表舅的姨娘要喂我吃寒食散,我害怕,就和芳菲逃出来了。”沈彤没有说谎,她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你们逃出来的?怎么逃的?”蒋双流问道。

“爬墙头啊,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沈彤觉得这人挺有意思,莫非还以为她能杀出重围从大门里跑出去吗?那就不叫逃了。

蒋双流一怔,他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面,两个小姑娘你拽着我,我扛着你,虽然费力,但倒也没有多少难度,八、九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

“后来呢?你们遇到什么人了吗?”蒋双流问道。

“遇到了啊,回到柳家湾就遇到大叔您了。”沈彤笑眯眯地说道,她们很幸运,遇到一位提供食宿还能坐船北上的好心人。

“你不怕我是坏人吗?”这是蒋双流很想问的,他把这孩子带出来,太过顺利了,顺利得让他不得不怀疑。

“怕啊,可是我没有遇到其他的外乡人。”柳家湾的外乡人只有他们。

蒋双流大奇,他问道:“为什么要是外乡人?”

“因为外乡人能带我去很远的地方,这样我就能去找我娘了。”

八岁的小女孩,说话奶声奶气,尤其是她说到娘的时候,蒋双流甚至有些嫌弃自己这两天的迟疑,不过就是个小女娃,除了胆大冷静以外,和其他的小女娃也没有区别。

“你知道要去哪里找你娘吗?”蒋双流问道。

“京城。”沈彤毫不迟疑。

“京城?”蒋双流险些站起身来,直到这句话之前,他仍然不能确定这个孩子是不是传说中的沈家遗孤,但是当他听到京城两个字时,他的心猛的跳漏了一拍,“为什么是京城,你如何知道你娘去了京城?柳家湾的人不是都说你娘是被匪人抓走的吗?”

“我当然知道了,我还知道那匪人是从京城来的,所以我娘一定是被他们抓去京城了。”小姑娘的脸上没有笑意,她的双手攥成拳头,小小的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动。

“是你娘告诉过你,京城的匪人会来抓她吗?”原来如此啊,难怪呢,他能把这个小姑娘顺利带走,并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她娘之前就告诉过她。

“我娘不让我告诉别人,我不会告诉你的。”小姑娘不满地瞪着他,不说,我不说。

第42章 八条船

几天后,船行到龙安码头,龙安府是大埠,很是繁华,船靠岸后,莫敢和另一个随从要上岸采买米菜,芳菲羡慕地看着,在船上几日,谁不想到岸上走走啊。

莫敢笑道:“想去就跟着我吧。”

说着,他看了看蒋双流,蒋双流不说话就代表可以。

芳菲的眼睛亮了:“小姐,我们一起去吧。”

“我不想去。”沈彤说道。

“那……那奴婢也不去了“,虽然失望,可是芳菲还是愿意和小姐在一起,“不去了。”

“你去吧,给我带点蜂蜜花生,要房记的“,沈彤笑了笑,“听我娘说的。”

原来是听太太说的啊,难怪小姐会知道什么房记。

芳菲欢天喜地跟着莫敢走了。

“怎么不去一起逛逛?“一直没有说话的蒋双流开口了。

“大叔没有去啊。”沈彤笑嘻嘻的。

蒋双流无语,他是不应该在这里出现的,柳家湾是小地方,龙安府人多眼杂,他不适合露面,但这些不适合对小孩子说。

“不想动。”蒋双流气定神闲。

“巧了,我也是。”沈彤学着他的口气,龙安府啊,她来过,在这里杀过人,龙安卫副使连少安,那是个硬茬子,可最终连少安和他的十六名护卫,全部狙杀殆尽。

那次,她受了伤,带队的丙一嫌她累赘,要把她绑上石头扔进内西江,辛五一剑刺在丙一身上,丙一措不及防,挨了一剑,辛五冷笑:“现在你也受伤了,是不是也要绑上石头沉到内西江?”

最终,辛五把她背了回去,她没被沉江,辛五挨了四十棍,打得皮开肉绽。

而她,从那以后,恨不得把心掏给辛五……

所以这龙安府有什么可逛的?房记的蜂蜜花生,是她当年布防是看到的,生意很好,很多人排队,芳菲这馋嘴丫头一定喜欢吃吧。

再说,有人给花钱啊。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