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你馋的是皇位么 > 第18章

第18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在看侍卫比试的安王眯起了眼睛。他抬眼看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张峰,唇启:

看来知道此事的不止你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原启:亲个嘴这么不容易,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安远?

第27章 臣哪里逾越了?

张峰低头却并未回话,那人与他从同一个年代所来。只要接受过教育,就一定直到此事。想到此处,张峰的眼中杀意闪过。

虽他只张家败落不会因他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但是

毁他张家的,不能是韩山!

安远丝毫不在意身后的人怎么想,即便感受到了杀意也纹丝不动。他翘着唇看向汗水挥洒的侍卫们,杀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会再有人可以从背后捅他一刀了永远不会。

因为安远勾唇的动作,些许的红色从他唇上的伤口渗出。感受着唇上的痛处,安远眼中泛着寒芒。

即便知道即将大雪封路也要去安城么?

去安城干什么呢?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到底是什么诱惑着你呢?

血让安王的唇更红了,一身黑袍的他斜靠着座椅看向王宫的方向。

你确定可以活着回来么?原启?

大雪即将降临、新帝又要远行,所以宫中上下也开始忙碌了起来。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谁可以跟去谁不能跟去,此时都要整明白了。不然上头怪罪下来,可是都要倒霉的。而新帝下令密切关注的安王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除了每日采买的人甚少有人进出安王府。

原启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不相信安远听到他要去安城后会无动于衷。安城作为运河的重要枢纽,难道安远不想掌握在手吗?即便安远不想,也不会希望安城落在他的手中。

所以原启笃定安远一定会有所动作,要么让他去不了安城,要么和他一起去安城。可是离出发之日越来越近了

安远,你到底在想什么?

天无征兆的开始变冷了,半月前百姓们就得了消息开始收拾田地、储备粮食。损失是有的,并未引起恐慌。因着朝廷的旨意,粮食等价格也并未抬高。

并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惜命。这新帝可不像礼帝那么闲适,什么都不管。

这个时候三宝正捧着这一叠的纸张朝着新帝的书房走去,陛下让他查的关于张家的事打听到了不少,如今拿来给陛下瞧瞧。

三宝的脸色不太好,显然这一叠资料并不是好的。三宝没有想到,安王与张大人冲突的起因没查到,倒是掀了这张合的老底!

三宝心中震惊的同时又暗骂张家,这儿子孙子看上爹/爷爷的小妾算什么!这爷爷,才是个老畜生!

怪不得张家一溜烟都跑出京城去了,这是亏心事做多了吧!

三宝捧着资料,哆哆嗦嗦的送到了新帝的面前。他不太敢想象,他们的陛下看完这一叠资料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这张大人表面上一身正气,没想到背地里竟然是这么一个人!

张合为官四十载,不贪污不受贿,对朝廷也算是忠心耿耿。虽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总归不伤大雅。但是谁能想到,张合竟然有如此癖好。真的是令人发指啊!

张合喜欢美人,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的喜欢收集罪臣家的女眷。尤其喜欢年轻貌美的

若是哪个大臣因为犯了事而被抄了家,那说不定他们家的闺女就到了张合的府上。张合做此事算得上隐秘,甚至还专门办了一个庄子。这听话的就一顶轿子接入府,不听话的就养在庄子上。

派去的人没有查到这张合的癖好始于何时,但是终止是在五年前。也许是什么让张合忌惮了,也许是他自我悔过了。五年前张合开始收敛,不仅转手了庄子,里头的红颜也不见了踪影。

许是关注罪臣家眷如何如何的少,这么多年了竟然没有人发现。而待张合收手之后,除了亲近之人更不会有人知道此事了。

而如今虽然没有查到安王与张合不和的源头,却查到了张合令人发指的癖好。

三宝公公看着面色阴沉如水的陛下,心里边打了个哆嗦。想到那萎()靡花田中的大量尸骨,若是没有挖出来这些,怕是真的就什么也查不出了。

三宝没有想到外表正派的张大人,私底下竟然是个

只有内侍三宝知道陛下在看什么的,此时他气愤着一张脸等待着新帝的吩咐。而另外两个在书房伺候的即便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也是大气不敢出一下的。因为书房的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仿佛谁吭上一声就会砰爆炸一般。

书房只有纸页翻来复去的声音和那骨头相触后咯咯的声音。新帝捏着纸页的手在微微的发颤,他沉默的站着眼睛盯着纸页上的字。

陛下在生气着或许也在失望着

良久,三宝才听到新帝开口说话。那低沉的声音中,带着冰冷的杀意。

张家,一个不留。

张家到底有没有留下无人知道,因为他们早已经离开了京城。就算是死,也是死在了外头。或许有人侥幸逃脱了,才有了七百年后的张峰。也或许,张峰的张早已不是张合的张。

而此事也根本不会出现在史官的笔下,或许张家人侥幸活下来,他们未来的家族历史上会有记载也说不定。

因着预言,新帝提前启程了。此次去安城,新帝并没有带太多的人。除了一只护送他的军队外,就只带了几个内侍。而此次跟随他去的臣子也很少,大司马喜塔腊安图在内。

喜塔腊安图是疑惑新帝带上他的意图的,但是新帝不开口他也不能直接去问。只能自己猜测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掌管水运,路途中有用到他的地方。

而此次新帝外出,他身边最显眼的人不是大司马,而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貌美年轻人。听闻此人名叫韩山,是张尚书临死前推荐之人。陛下开恩将其安排进了工部,安王还曾因此事而大发脾气。

而如今,这韩山就站在新帝的身旁。据说韩山之所以拄着拐杖,就是因为安王看他不顺眼给打折了腿。

如此一来众人看向韩山的目光中少了嫉妒,多了同情。这韩山怕是上了安王的黑名单了吧!毕竟推荐他的是张尚书,还安排到了安王手底下,又被陛下这么宠爱着。

啧啧,这不明摆着是靶子吗?

幸好,幸好此次安城之行没有安王。然而有一句话叫说曹操曹操就到。

此次安城之行走水路,顺流而下只需要十日。此次去安城的名义就是新帝登基,体察民情。运河边上视野空阔,因着陛下要出行早早就已经将此处清空、戒严。这河道的边上鲜花盛开、枝条硕果,如此景象谁能想到大雪即将到临?

拄着拐站在新帝身边的韩山脸有些发白,原因有三。

一是腿疼,即便到了安城他的腿也痊愈不了。到时候若是打起来了,他怎么逃命?

二是新帝身旁的大司马总是用奇怪的眼神瞅他。将他瞅的心里面有点发毛,却不知道哪里得罪这个人了。

韩山对这个大司马了解的不多,但是历史书上那个什么什么政()治的变革他还是有点印象的。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大司马这个官以后就要没了,权利分配到了下面的部门里去。叫啥来着,什么集权不集权的,记不清了。

因为大司马看他有些渗的眼神、以及大司马未来的命运,所以即便大司马是在场除了美人皇帝外最大的官,韩山也不想巴结。

不知道哪天就要丢了官的人,不值得他巴结。

三是美人皇帝让他去安城到底是干什么?到底有什么是非他不可的?

韩山疑惑,也只能继续疑惑。这个时候他听到了马蹄的声音,他转头一看张大了嘴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