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路遇张良(1 / 2)
沛县。
被拥立为沛公的刘邦,于县城站稳脚跟之后,跟随于他的队伍很快由原先的几百人扩充至三千人。
随着起义军队伍的壮大,他头顶的那根本命气运柱也由白转红,并且红色日益稳固。
如今已起事的他,决心打下一番事业来,否则也对不起跟随于他的这些兄弟们。
很快,他备齐了粮草军备,带领自己手下的这支队伍,开始攻打周围的一些郡县。
最开始的扩张十分成功,一连有多个郡县被他拿下。
但是第一年才打下来的这些地盘,第二年就出事了。
这些地盘里面有一个名叫丰县的县城,刘邦指派了自己的一个同乡雍齿在此地镇守,对其很是信任。
结果当临近的一个小国带人攻打丰县时,那雍齿竟是战都不战就把城池献出去投降对方了。
刘邦被此人的行为气得半死。
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就这样被自己人给送出去了?
雍齿,就算你平日里再怎么跟我不对付,也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吧?
大家好歹都还是老乡啊!
你,你瞧瞧你这做的都是什么事啊!
大怒之下的刘邦带人前去围攻丰县,然而此城易守难攻,他一连打了几次都没能把城池拿下。
这下子刘邦整个人都被气病了。
眼见着主帅生病了,军队也只得重新回到了沛县。
此时待在家中养病的刘邦,正躺在床上修养。
他的发妻吕雉,每日都做好了饭食端来他身边喂他。
这一日用完饭后。
见刘邦躺在床上,眉眼间仍有郁意,心思玲珑的吕雉便出言安慰他道,“兵书上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那雍齿不过是个卑鄙小人,墙头上的杂草,何须与这种人置气?气坏了身子才是真的不值当。”
刘邦闻言伸手握住发妻的手,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我哪里是在气他那种人,我不过是在气自己识人不清罢了。要不是我把丰县交给他驻守,又怎会惹来今日的事情?”
那雍齿出身沛县的士族,素来都看不起他这个游手好闲的人。
他还以为对方这次追随自己出征,乃是想要跟自己齐心协力、打下一番事业的好兄弟,没想到却是自己多情,错信了此人!
吕雉回握着他的手道,“既是知道这一次做错了,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了。”
得了吕雉的一番宽慰后,刘邦的心里也好受了些。
没过几日,他的病便好了。
很快又能下地走路了。
这次打算重振旗鼓的他,考虑到自家人手不够,决定借兵。
沛县东南面有一景氏家族势大,手里头不少兵马,他打算前去投奔看看。
如果此行能借到兵马,他要再去攻打一次丰县。
当吕雉目送着他这趟出远门的时候,心里头一片平静,仿佛有某种预感在告诉她,她的夫君这趟出去,定会带来什么好消息。
她至今都记得自己夫君当亭长的时候发生的一件怪事。
那一天,她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
地里头的这些个杂草,一遇上雨水就长得飞快。
若是不清除干净,庄稼都抢不过它们。
这时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家停在她家田垄边上,颤巍巍的问她讨口水喝。
她见这位老人家看着是个可怜的,便给了对方一碗水和一个饭团。
谁知道对方吃喝完了之后,说要给她相相面。
对于相面一事,她吕雉再熟悉不过了。
当初她爹之所以会把她嫁给刘季,就是因为看到了此人的面相,认为对方相貌不凡。
要知道当初就连沛县的县令想要求娶她,她爹都没有答应。
如今只是给刘季相了一面,便直接开口做主将她许配给了对方。
因为这事儿,她娘没少跟她爹发脾气。
眼前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家也说要替她相面,吕雉不免来了几分兴趣。
只见对方那张布满皱褶的脸上,两颗依旧清澈干净的眼珠子里正倒映着她的身影。
这一刻,与对方四目相对的吕雉,不知为何心中有了些许慌张。
好似对方能够通过这一眼,看清她的一生一般。
那双澄澈如水的眼睛里,流露出乃是洞彻世事的无与伦比的睿智。
片刻之后,老人开口道,“恭喜夫人,小老儿相面多年,还未见过您这般贵气的面容。想来您将来会是这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贵人。”
吕雉一听这话,再想想自家爹爹也常说自己的命格极好,心中多出了几分喜意。
想着这位老人家兴许是什么高人,不可轻易错过了。
于是她赶忙拉来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请这位老人家再帮忙看看这双儿女的面相。
老人家先看了刘盈的面相,面带深思的转头对吕雉道,“夫人您之后的尊贵,皆是因为这个孩子而起。”
吕雉闻言若有所思,她日后的富贵都要靠自己的这个儿子?
常言道,母凭子贵,此事倒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