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红马鬃白 > 《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50

《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蓝世仙说:“我与子瑜合谋,必叫燕军大败!”

方子瑜感慨:“先生之言,大快人心!”

李景隆大军进往白沟河的消息很快传到燕军将士耳中,朱棣急召战前会议,帐前站立的有自家的朱高煦朱高珞苏小难,大将张玉朱能丘福陈亨马和等,道衍坐在朱棣一侧。

朱棣之语,慷慨激昂:“诸位将士,李景隆志大而喜专,方子瑜才高而无谋,郭英老迈退缩,吴杰懦而无断。数子皆匹夫,还惧他作甚?南军漫散无律,击其前而后不知,击其左而右不应,多又何益?今南军将帅不专,政令不一,纪律不肃,分数不明。往者郑村坝之败,如风行草偃,其士卒非不多也。将乃三军之首,将志若衰,三军之勇皆溃矣。李景隆兵甲虽多,粮饷虽富,适将为我军之军资耳。尔等秣马砺兵,听我指挥,必败李景隆!”

张玉请缨说:“末将愿为先锋。”

朱棣说:“好,张玉为先锋,定叫李景隆胆寒。只是你虽猛,奈何不敌李景隆六十万大军,各位可有良策,一击破之?”

朱高煦说:“不如像郑村坝那般,一起杀过去,杀他个天翻地覆才好。”

朱棣仿若没有听见,朱高珞才说:“依孩儿之见,采取去年父王缓兵辽东之计,不撄其锋芒,等李景隆的大军全部到达白沟河,他必会分众伐之,那样我们奇变随用,步步蚕食他。”

朱棣说:“今日不同往日,若让李景隆会师白沟河,将对北平有巨大威胁,所以我们要在他们赶来白沟河之前一举消灭他。”又望了一眼道衍,见他瞑目不语,转眼望向苏小难。

苏小难说:“父王,我这计策不知行不行,父王可叫张玉将军埋伏在白沟河附近,李景隆必派先遣部队到达白沟河,父王可再派一支劲旅赶往白沟河,正好来个前后夹击,我想李景隆听到先遣部队挫败,必会减慢进军日程,我们就再商议下一步走向。”

朱棣喜悦之色浮于面首,余光一瞥,见道衍睁开眼来,当下说:“小难之计最合我意。张玉听令,你领先锋在白沟河附近埋伏,等待李景隆先遣部队进入白沟河,见机行事!” 张玉得令而去。

朱棣又令:“高煦高珞小难随我出征,朱能丘福留营接应,日落之时,准备庆祝!”

各人整军待发,帐内只剩朱棣和道衍二人,朱棣便问:“大师,今日何以一语不发?

道衍说:“殿下,刚才你在说出征辞时,可少提了一个人。”

“什么人?”

“老衲的师弟,蓝世仙。”

“蓝世仙?他也来了北平么?”

道衍说:“据老衲所知,蓝世仙这次来北平,可是专门对付殿下来的。”

朱棣说:“想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道衍说:“殿下万不可小觑他。给李景隆六十万大军,他也闹腾不了什么,可要给蓝世仙六千人,也足以令殿下头疼了。”

朱棣说:“大师未免太瞧得起他了。”

道衍微微一笑:“望殿下谨慎行军,小难计策虽好,但难保蓝世仙更高一筹。”

朱棣说:“蓝世仙竖子,若遇他,必破之。”

张玉去了小半日,朱棣率领主力进往白沟河,所达之处,烟尘滚滚,头不能望尾,尾不能望头,刚近白沟河北岸,有探子来报,发现方子瑜和蓝世仙的先遣部队,约五千人,正往北岸赶来。

朱棣暗暗喜悦,知道敌军中计,立即令三军严守待命,果不其然,南军的旌旗进入了视野,朱棣命令三军正面交锋,两军很快对峙,壮如两排小山。

燕军的人数远远超过南军,再加上张玉埋伏其后,朱棣丝毫也不担心。

两军对峙在白沟河北岸,河风吹来,清幽拂面,苏小难远远遥望,发现那军前白马之上,立着一个英武的男儿,并不是方子瑜,好似一个人,是蓝世仙,她虽不确定,心里却早就不安起来,脸色也灰暗下去。

朱高珞看了她的样子,忙问:“小难没事吧?”

彼时风声大,苏小难望了他一眼,惴惴不安垂下了头。

河风烈烈,耳边全是旗帜呼哧翻飞的巨响和战马嗷嗷不止的嘶鸣,朱棣正待发起攻击,身后的大军却发生了骚动,他眉头立刻蹙起,只见一个士兵飞马来报:“殿下,左翼被瞿能瞿茂所破。”

刚说完,又一个士兵飞马来报:“殿下,右翼被平安所破。”

朱棣听之大惊,众将士都变了颜色,彼时朱高煦守在军尾,身旁有朱高珞和苏小难,朱高珞喊了一声:“父王!”

朱棣并不慌张,只说:“众将听令,今日一战,勿论生死,正是立千秋功业之机!”众将都为之一振。

这话刚罢,蓝世仙的部队却夺得先机,五千精骑,如洪水猛兽,冲了上来,朱棣并不担忧敌军的骑兵,他知有小难在,对方骑兵必会惊乱,可今日却出他所料,敌骑冲到面前,丝毫不乱,反而杀气腾腾,很快就冲进了燕军阵中。

那为首之人白甲银披,身如霹雳,苏小难看得真切,正是蓝世仙不假,只见他一马当先,如利剑穿入燕军丛中,很快将燕军冲出一个大口子,后面的骑兵势若虎狼。

燕军本来就因两翼被破而影响了士气,这时见南军锐不可当,顿时士气锐减,一向凶猛的燕军惨遭蹂|躏,真叫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朱棣第一次出现心慌,他大喊守住,幸亏朱高煦奋领一班精甲冲到军前来,与蓝世仙战了数十个回合,可好景不长,阵前不远处,又杀出一支南军,这南军是由方子瑜领衔,又以锐不可当之势再次冲入燕军阵营,燕军再次退怯,渐渐招架不住,陷入全面奔溃。

朱棣叹息一声,苏小难和朱高珞到了他近前,劝他退军,但眼下乱成一团,哪里收得住,朱棣怅然之时,忽听从北岸前方又传来阵阵呐喊,他本跌落谷底的心旋即又提了上来,那正是张玉的部队。

张玉从方子瑜和蓝世仙的后方杀入,将两人的部队围在中间,但因南军气势太雄,燕军分散,这一仗直战到夜晚,五指不见,更何谈杀敌,双方只得罢兵。

朱棣收拾军马,准备回大营,踉踉跄跄才行得半个时辰,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一番悲天惨叫之后,朱棣才明白士兵们踩到了南军事先埋好的火器。

燕军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无计,等回到营帐时,已是残军败将,朱棣含着一颗痛恨的泪水,衣甲破碎到连自个的都不认得了。

虽经惨败,朱棣信心仍在,当夜又叫道衍商议对策,他主动认错:“大师,今日未听你言,被蓝世仙害了。”

道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殿下何必忧伤,真正的对决还没开始呢?命中注定,殿下就是要坐南京的龙椅,此乃好事多磨。”

朱棣知道衍在激励他,但此刻却显得悲凉,故说:“大师,我知你的心意,只是目今我军士气低落,如何抵挡得住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

道衍说:“若燕王也这般气馁,将士们又如何取胜,只消胜一场,我军的气势就回来了。”

朱棣急问:“大师可有法子?”

道衍说:“李景隆虽无能,却喜功,此次北伐,他肯定想立下大功,可偏偏有人比他还想立功,那李景隆怎会善罢甘休。”

朱棣睛目一亮:“大师是想用离间计?”

道衍说:“若除掉蓝世仙,殿下还无信心吗?”

朱棣说:“除掉他谈何容易!”

刚说到这,帐外闪出一个声音:“我有法子。”两人一愣,见朱高珞走了进来,朱高珞行礼说:“殿下,大师,高珞的计策可叫蓝世仙身败名裂。”

朱棣忙问:“高珞快讲!”

朱高珞说:“你们有所不知,这蓝世仙并不是什么江上谪仙,他的真名叫蓝乡安。这个蓝乡安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凉国公蓝珏之子。”

“蓝珏?”朱棣和道衍都是震惊,当年蓝珏案轰动一时,其被诛九族,与朱棣有莫大关系,他这时才明白蓝世仙为何事事与他作对,而深为棘手的是,他的作战之风和谋化之道比起其父并不逊色,故说:“想不到他儿子没有死?”

道衍说:“倘是如此,这事就好办了。我立即拟一封信给李景隆,叫纪纲送去,李景隆一定不希望蓝世仙抢他的风头,他知道蓝世仙是罪臣之子,必会将他押起来,送往朝廷发落。”

朱棣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好,这计策妙不可言。”

第149章 繁花似锦

朱高珞回去时,见苏小难心神不宁,已猜出了七八分,心里酸溜溜地嫉恨。

而苏小难也正因白日里见过蓝世仙,心情极为低落,在营帐中坐了半日才发现朱高珞进来,一时慌了神,如被看穿了秘密一般,尴尬地说:“高珞,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吱唔一声。”

朱高珞没好气地说:“早些睡吧,明日还要行军呢!”

苏小难听出他语气里的醋意,迎上去说:“我陪你安歇,来,你累了一天,解掉衣甲吧!”

朱高珞将她的手打落:“不要你来。”

苏小难委屈不已,背身走到账布下,暗自落泪。

朱高珞倒头躺在床上,渐渐冷静下来,又听见苏小难的轻声抽泣,一时愧疚,爬起身走过去,轻轻搭着她的肩膀说:“小难,我说重话了。”

苏小难不理不顾,哭声渐渐加大,朱高珞痛心不已,将她拉过来,抱进怀里,柔声说:“小难,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今天打了败仗,我心情糟糕,我惹你伤心了,若我以后再这样,你就打我骂我,千万不要哭,你一哭我就要死,我比死还难受。”

苏小难听了这话,反而破涕而笑:“你就知道死,你死了,我怎么办?”

朱高珞看她笑了,更是爱慕,紧紧地搂着她,用下巴抚着她的细发,心中是百般温暖。

次日天还未亮,朱棣依了道衍之计,大军过了白沟河,从北岸转移到南岸,准备扼断南军过河的路线,这日雾气重重,看不清百步以外的景物,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军队刚刚整装待发,一轮红日就将雾气消淡。

那半里之外,旄旗密布,犹比连绵山川,南军甲衣在红日下发着耀眼的光芒,将整个白沟河南岸照亮。

朱棣和燕军都大为震惊,还没缓过神来,只听角鼓争鸣,南军排山倒海杀来,势若奔雷,首将就是蓝世仙和方子瑜,两人杀入燕军剑林,如入无人之境,几个军营瞬息溃散。

张玉、朱高煦最为勇猛,组织反击,几十万人胶战在一起,燕军败势尽显。

朱棣的战马被南军的长茅围成铁桶,他奋力抵抗,虽有勇猛的将领守护,却已是遍体鳞伤,朱高珞身在附近,也被团团围住。

苏小难更是险象环生,百杆长茅在她周身飞舞,她的手臂大腿已被刺出血窟窿来,红梅花更是血淋林,朱高珞望见她的危境,也无法抽身相救,只是瞪眼干急。

南军高呼灭燕,气势如虹,苏小难已觉自己要死在这剑阵里,挤出泪花来,只见长茅如林,向她齐扎扎捅来,她一个闭目,就等死一般,朱高珞痛恨地喊:“小难!”

苏小难却似看到了铺天盖地的繁花,光彩耀眼,又变成了一抹眼的白,她明明跌进白花丛中,却被一只宽大的手臂揽住,整个身子瞬间就被揽进结实的胸怀里,她一抬眼,却是一张精致的脸庞,不是蓝世仙是谁。

蓝世仙抱着她,骑着红梅花,冲出了军林,刚从繁茂的烟尘中闯出来,蓝世仙就将她放回马上,说了一句:“小难,你在这里别走!”

他一个御剑又落回乱军中,苏小难喊了一声:“乡安!”可哪里有影子,一时站在那里落寞不已。

燕军兵败如山倒,更糟的是,燕军的两翼接二连三又被瞿能父子和平安冲杀,溃败之状,可谓惨不忍睹,朱棣悲痛欲绝,面对全军覆没的惨景,痛呼“天欲亡我”。

朱高珞痛劝他离去,他拾得伤痕累累的身体,在朱高珞和几个副将的护卫下,逃出血阵。

燕军纷纷逃散,恰此时,南军飞矢如注,燕军的残部利镞穿骨,惊沙入面,朱高珞等人也在箭雨里失散了。

朱棣一人一马,往空空如也的堤岸狂奔,南军高喊:“朱棣跑了!朱棣跑了!”

蓝世仙一惊,领五百人穷追,到了堤岸处,却不见朱棣的影子,他骑白马往堤岸下一转,果然看见朱棣远远逃命,在河水边还留下一个背影,他正欲御剑去追,那柳树下闪出一匹红马,正是苏小难,唤他说:“师叔,等一等!”

蓝世仙说:“小难,朱棣还没走远,待我先去追他。”

苏小难却骑马拦在他面前说:“你放我父王一马!”

蓝世仙情急说:“让开!”

苏小难却将流光剑架在自己胸前说:“你要杀燕王,除非先杀了我!”

蓝世仙心里滴血:“为什么要这样做!”

苏小难说:“燕王虽是你的敌人,你不杀他,照样可以功成名就,可他却是我的父王,我只有一个父王,我不能让他死。”

蓝世仙含着恨泪:“苏小难!”再望河边一眼,早没有朱棣的影子,竟沉沉落泪,说道:“你可知道,蓝家几百口人是怎么死的,若不是朱棣,我可还是那个金陵城的蓝家公子,还是那个与你朝夕相对的蓝乡安……”

苏小难蓦被震住,忍不住问他:“师叔,你说什么……”

蓝世仙扭转马头,向回奔去,那五百余骑兵瘦瘦跟在后面,犹是悲凉,苏小难失声痛哭起来。

白沟河损兵折将,可谓起兵来最惨痛的一次,朱棣躲在营帐里沉痛叹息,他又令全军退守三十里,幸张玉朱能将白沟河的残军聚集起来,又在大营整顿,这才恢复了些生气。

朱棣推开帷账,对士兵说:“叫道衍大师来见我!”

守在营帐外的士兵说:“殿下,大师回了云别山!”

朱棣一沉,心想他如何走了,又问:“他干吗去了?”

士兵说:“大师没有说。”

朱棣更加失落,坐在蒲子里频频叹气,到了下午,他走出营帐巡察,只听见一声急促的鼓点声,他因声寻去,走了半里,遥见营垒之外一座荒芜的土山上,搭了一座高高的圆台,圆台四周立了一围的道家弟子,野竖的锦旗和着鼓点飞扬,高台上有人舞剑跳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