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红马鬃白 > 《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46

《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端礼门前很快就变成一片狼藉,张昺和谢贵的心腹从将好不死心,夹杂在逃散的浪潮中喊:“大家别走,别走……”但哪里抑制得住破堤的洪流。

燕王府的院子里,很快八百勇士聚集,众官属抖落身上的绳子,朱棣在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珞的陪同下,走到院子里。

众人见朱棣精神矍铄,身穿亲王官服,头戴王冠,哪里还有半分疯态,都是惊愕。朱棣说:“诸位受累了!”

张玉惊喜问:“殿下好了?”

朱棣说:“我根本就没有疯,我不这样做,会瞒过朝廷吗?如今张昺、谢贵已被我杀,建文一定不会放过我,你们有愿意随我的,就留下来,有愿意走的,王府的大门也敞开着。”

张玉说:“殿下,我愿生死相随!”

朱能和马和也大声说:“我愿生死相随!”一时“生死相随”的喊声响彻长空。

这时朱高煦忽然从人群中捉出一个人来,原来是葛诚,葛诚的肩膀被提着,战战兢兢地喊着:“抓我做什么?”

朱高煦将他推到地上,朱棣呵斥:“葛诚,你吃里爬外,心怀鬼胎,屡向朝廷诬陷我朱棣,今天我必杀你。”

葛诚哀求说:“殿下,你错怪我了。”

朱棣怒道:“你竟敢狡辩,杀!”朱高煦举刀砍之。

一阵号角声过,朱棣悲愤激昂宣读了一段誓词:“我太|祖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黄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追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此时苏小难已回到朱棣身边,与朱棣相视一瞥,朱棣的眼中是赞许和关爱。朱棣言毕,道衍附言:“老衲愿随殿下奉行天讨,以清君侧!”

朱高煦欢声喊道:“孩儿愿随父王奉行天讨,以清君侧!”一时又传来此起彼伏的声音:“末将誓死追随殿下,奉行天讨,以清君侧!”很快就变成了荡漾的齐声高呼“奉行天讨,以清君侧”。

朱棣手一抬,呼声顿停,他扬起嗓子说:“今奉天靖难之师,必诛齐泰、黄子澄之流,望各位同心协力,再造乾坤!张玉、朱能、朱高煦、朱高珞!”

四人上前听令,朱棣说:“命你四人务必在天黑之前攻下北平九门,不可懈怠!”四人又得令归位。

只听外面匆匆跑来一个士兵,跪报说:“殿下,张昺的余孽彭二率五千人马已近端礼门。”

众人大惊失色,朱棣怒目望天,大声道:“奈何只有八百勇士,此背水一战,必杀彭二祭师!众将士随我出城!”

张玉忙说:“请殿下勿亲赴险地,由末将去取彭二首级吧!”

朱棣慷概说:“此乃首战,当由我朱棣为先锋,我虽为王爷,但此刻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兵卒!诸将听令,即刻随我迎敌!”

众将士热血沸腾,齐呼:“喏!”

苏小难说:“父王,我也同你去吧。”

朱高珞忙说:“小难是女眷,留在府里吧!”

苏小难以期许的目光地望向朱棣:“父王?”

朱棣回望她一眼,颔首微笑:“小难是本王的女儿,又是本王的福将,就随本王一起出征吧。”

苏小难说:“谢父王恩典!”

朱棣骑上马,又令:“高炽、马和,你们镇守燕王府,在天黑之前,务必保王府平安!”

又似感激的眼神看了道衍说:“大师,你在府内敬候佳音,本王在日落之前一定拿下北平九门。”

道衍合十:“阿弥陀佛!燕王之行,飞龙于天,老衲等你凯旋归来!”

端礼门大开,朱棣率八百众冲到城外,见远处尘烟密布,旗帜飞扬,排山倒海般扑来,朱棣丝毫不变颜色,立于马头,举剑呐喊:“杀!”

八百勇士瞬间淹没进尘烟中,端礼门前剑戟交织,血肉横飞。

彭二的骑兵甚少,但刚接触燕军,马儿都惊乱异常,他不知道这马儿是因苏小难产生了恐惧,彭二临机弃马奋杀,这惊乱的当儿,燕军也挽回了一些劣势。

由于南军数倍于燕军,八百勇士虽勇武却干竭,很快就被围在死阵里,朱高珞怕苏小难受伤,拼命守在她的附近。

南军见一女将骑在火红的马上,巾帼烈马,飒爽英姿,以槊刺她时却有些不忍,苏小难的流光剑虽然舞出灿灿金光,也并不愿伤人,正僵着时,苏小难的背后寒风一掠,朱高珞惊喊:“小心!”

苏小难一勒红梅花,红梅花昂首跃了起来,红梅花飞了数丈,苏小难在半空中,看到了彭二的影子,他的剑染满了燕军的鲜血,头颅在他的剑下飞舞翻滚。

苏小难眼一红,从马背上御剑飞了起来,一个疾速飞到彭二的身前,流光剑直击而去,彭二反应迅速,举剑相迎,苏小难在空中环绕他交战起来,用的是轻盈的梅花六剑,在彭二上空旋即盛开成一朵倾世梅花,南军们一时看得咂舌。

彭二天生勇猛,却并不落下风,两人交战数十回合,朱棣和张玉朱能等也边战边观,苏小难与彭二正战得胶着时,忽听破云的一声尖叫,一支响箭擦过彭二手臂,彭二骇了一跳,苏小难已料定是朱高珞发出的利箭。

她流光剑一闪,彭二瞪着圆目,仰面倒下。

这时候红梅花如风一般奔来,在苏小难脚下停住了,苏小难站在马上喊:“彭二死了,见了燕王,还不投降!”见众将迟疑,又喊道:“你们都是大明勇士,若互相残杀,你们妻儿父母,岂不遗憾一生!”

这些兵勇是彭二许以利益,临时组织起来的,这时听了这黄莺出谷的声音,心生感动,都停止了交战,又因彭二死了,自是无心应战,纷纷弃械投降。

朱棣、朱高煦、朱高珞、张玉、朱能等俱是欣慰不已,道衍站在城楼上喊了一句话,这声音却如穿云破雾,直达众人耳蜗,道是:“好一个苏小梅花。”

燕军虽损失惨重,这时齐望着苏小难,将她都看得脸红了,在这当儿阵阵欢呼起来,南军的降军也被这场景渲染,一时也跟着呼喊。

朱棣远远望着,微笑连连。

朱高珞骑马绕过欢呼声,到了苏小难身边,跳上了红梅花,将苏小难拥在身前,苏小难笑着勾望了他一眼,两人眉目传情。

众将士看得心花怒放,又是一阵喝彩和欢呼!

朱高珞骑马来到朱棣面前,张玉说:“公子和夫人真是珠联璧合!”

朱棣哈哈一笑:“真不愧是我朱棣的女儿!好!”

第137章 劝降

朱高煦在不远处,将剑插到地上,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他本欲想在首战立奇功,怎知被苏小难抢了,却是有些不甘,不过好歹大胜,也并不怨人。

这时候,忽听得隆隆沉雷,隐隐听得军马疾驰的声音,不一会,远远地冲来弥漫沙尘的一支队伍,众人凝神提剑,朱高煦大喊一声:“奶奶的,我去宰了他们!”

正欲翻身上马,岂料张玉喊道:“殿下,是丘福!”

朱棣笑道:“大家莫慌,是丘福不错!”

丘福带了两三千军马奔赴端礼门前,下马跪礼:“殿下,末将来迟,请赐罪!”

朱棣笑说:“丘福快起来,你来的正是时候,本王正欲用你的大军攻城呢。”

丘福说:“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朱棣喊道:“事不宜迟,务必一口气拿下北平九门,众将士听令,丘福,陈亨,德胜门,安定门!张玉,朱能,东直门,朝阳门!朱高煦,朱高珞,西直门,阜成门!由本王攻打南门!各将互相帮扶,日落之时务必控制北平内城!”

朱棣遂带苏小难攻打南门正阳、崇文、宣武三门,与诸将约定在日落之时汇合。

到了南边前门正阳门时,箭楼城楼毗邻,巍峨庄伟,将士连绵严守在城楼上,旗帜猎猎,密不透风,苏小难说:“父王,若强攻,必是血流成河,不如劝降吧!”

朱棣说:“这守城的将军是陈旭,素有远略,又尝严谨,恐怕不易!”

苏小难说:“不如让我试试!”

朱棣说:“你如何有办法?”

苏小难说:“我听师父说,陈旭虽谨言慎行,但为人却一点也不迂腐,父王在北平根深叶茂,民心所向,想必他一定识通时务!”

朱棣感慨说:“兵家有言,上兵伐谋,小难真令我刮目相看,若果真劝降他来,可知又救了多少将士性命!”

苏小难说:“父王不如拟信一封,投射到城楼上,他必定迟疑不决,但须再借父王一件珍贵之物才行。”

朱棣问:“何物?”

苏小难说:“父王的狮口剑。”

“易事!这狮口剑比起南门算得了什么。”

“待陈旭迟疑时,我飞到城楼上,代父王转赠他宝剑,我会告诉陈旭,请他抉择,要么以狮口剑出城杀父王,要么收下父王这件珍礼!”

朱棣大喜:“好,小难这招攻心之计正中我怀。只是,怕你去太危险了。”

苏小难说:“父王,我是您的女儿,若不我去,陈旭一定不会感忱!”

朱棣说:“好,我会在城下埋伏弓箭手,你到城楼上,切不可听他的话,随他入城。”

苏小难说:“父王放心吧,小难自有分寸!”

朱棣随即写了一封信,表明了奉天靖难之决心和相邀进退之诚意,乃亲手投射到城楼上,陈旭看了朱棣手谕,果然神色动摇,站在城楼上发了一会愣。

苏小难骑着红梅花离了大军,往城下去,到了城口百步,一跃飞上了城楼,城楼上的弓箭手立即拉弓,被陈旭制止了。

朱棣远远看见苏小难站在女墙的垛口上,与陈旭交谈起来。

不一会,苏小难落入了女墙之内,朱棣心里一沉,心也悬了起来,又伸头想看女墙里的情景,看见了苏小难半个脑袋,心却七上八下,眉也蹙得老高。

正焦虑时,苏小难又跳回了女墙上,翻身落了下来,骑回了红梅花,朱棣才吁了口气,看见苏小难一副心神气定,想必是已成事,果然苏小难过来时就说:“父王,陈旭答应献城!”

“好!”朱棣微笑说:“大师授你《逃虚子疏略》,是授对人了,我观小难之才,堪比黄硕、蔡琰!”

苏小难莞尔一笑:“父王是笑话我不是。”

朱棣笑说:“我正为我乖女儿高兴呢!”

正说话时,西直门轰然大开,陈旭果真率众将士出了城,近前跪礼:“燕王殿下,陈旭罪该万死!”一时后面的将士又跪了一地。

朱棣下马扶他起来,陈旭却跪地不起,奉上狮口剑说:“殿下,这宝剑,罪将万万不敢收,请殿下收回吧!”

朱棣说:“将军是功臣,怎是罪将,这狮口剑是本王赠给你的。”

陈旭说:“若殿下不收狮口剑,罪将就不起身了,今日献城之事也作罢吧!”

朱棣宽慰地一笑:“将军大义,朱棣没齿难忘,剑我收回了,请起吧!”陈旭才起身来,后方的将士也同随起身。

攻破南门之后,朱棣又快马加鞭包围了魏国公府,以他的见解,若在靖难一役中取得徐辉祖的支持,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可与往常有些不同的是,魏国公府静寂一片,鸦雀无声,朱棣隐隐感觉徐辉祖已经逃走了,但作为北平最高统帅,朱棣又深知他的为人,徐辉祖一定不会轻易放弃,也有可能还留在府内,只得兵分两路,故对一个随将说:“谭渊,你领五百人去追魏国公,若见到他,务必请他回来,不能绑,只能请!”

“末将领命!”

谭渊的话才刚说完,魏国公府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耄耋老人将门慢慢推开。

随着一个黄莺般的声音说:“不必白费力气了,大哥早就出城了。”一个妙龄女子站在门槛那,正是徐锦香,仍是一身牡丹金线的白襦长裙,只是这一次头上无任何修饰,脸也没施粉黛,但看起来却是另有一番风味,只道是淡墨清幽,矜颜澹泊,朱棣眼睑不禁微微一动。

苏小难一看是徐锦香,连忙走上去牵住她,喜说:“锦香姐姐,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徐锦香也含情望她一眼说:“小难,你穿上这身衣服,我也快不认识了。”

苏小难说:“朝廷奸佞当道,燕王府几百人差点被害,若不是父王,恐怕我现在也不能与姐姐说话了。”

徐锦香的眼神转喜为忧,瞥朱棣一眼,哼了一声。朱棣见她脸色陡变,眉也蹙起来了。

徐锦香拉着苏小难,走到朱棣面前,语气也冷冷:“燕王,你终于忍不住反了?”

苏小难的喜悦也淡了,只紧紧拉着徐锦香,不敢说话。

朱棣经年征服沙场,却从未感受到一个女人给他带来的冲击,怔了片刻,才缓过神来,又回到从前的镇定,说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话:“建文宠信佞臣,诛杀有功藩王,我是奉祖训起兵靖难,以清君侧,哪里是谋反?”

徐锦香揶揄冷笑:“天子宠信佞臣,你谏言就可;天子杀有功藩王,你不做藩位就是,举大旗夺城门不是谋反是什么?”

朱棣被说得一寒,凄然说:“锦香又怎知我的苦心,如果建文不苦苦相逼,我朱棣老守田园,更无一句多言,可他饶我吗,不准孝子奔丧是其一,将我儿子扣作人质是其二,他连削五藩,抽调走我的将士,派张昺谢贵包围王府,欲杀之而后快,我是退无可退、忍无可忍。”

朱棣说罢,一脸悲情,苏小难也被渲染了,劝慰说:“姨娘,父王也是没有办法,你不知道,今天我和父王是死里逃生。”

朱棣见徐锦香的怒容消之一半,忙说:“我朱棣起兵绝非无名之师,我是举义兵,清君侧,诛奸佞,亦是为了安社稷,保百姓,希望小妹能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徐锦香反问他:“就算我相信了又怎么样,你们兴师动众,包围魏国公府,又是想干吗?”

朱棣解释说:“两军交战无眼,我是来保护你和大哥的。”

“哼!”徐锦香说:“你这叫保护,想怎样保护?是想来府里搜查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