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43(1 / 2)
等到半晌,船家走了一两波,朱高珞长长地叹息。徐锦香牵起苏小难的手,又用纤纤细手抚顺她被风吹乱的鬓发。忽然,码头上走来一个人,白衣飘飘,青丝飞舞,苏小难几乎脱口而出:“乡安!”往前走了几步。
朱高珞猛地转头,惆怅地望着那白衣之人,只见他脸戴白面具,手握长剑,以一种无可抵御的气势走过来。白面人凝然而立,苏小难疑惑地问:“乡安,你怎么?”
白面人又走了几步,走到苏小难面前时,苏小难想去牵他的手,他却忽然跳将起来,一剑直指朱高珞,朱高珞骇了一跳,这剑又疾又沉,将朱高珞手里的剑打飞。
朱高珞慌忙向后面闪,背后是江水,不能再走,白面人又一剑刺来,朱高珞眼看只能跳江,却从半空飞来一条鞭子,是徐锦香打过来的,他一把抓住,躲住了白面人的一击,身子在江面上旋转了一个大半圆,落到了开阔的岸上。
白面人也轻跃一飞,又欲夺朱高珞性命,徐锦香又一鞭打去,那鞭子却在空中被白面人牢牢抓住,一拉之下,将鞭子生生从徐锦香手中夺走,白面人落地之时,直指朱高珞,这电光火石之间,苏小难御剑飞过去,挡在了朱高珞面前。
那剑不偏不倚正对着苏小难鼻尖,这一幕和当初在云别山上时蓝世仙戴白面具刺杀马和的情景一般,剑顿时停住,苏小难沉痛地说:“乡安,你不要杀高珞,我答应和你一起走,我们远走高飞,可以吗。”
朱高珞痛喊:“小难,他不是蓝乡安,你走开!”
白面人忽地身子一斜,躲过了苏小难,又一剑刺向朱高珞,苏小难又去挡朱高珞,白面人连续变换身位,剑法飘忽,朱高珞的臂膀上已刺出点点血痕,这剑法是梅花六剑,苏小难轻易就看出来了,她喊道:“乡安,你放手。”
可白面人并不停手,苏小难哪里挡得住,忽江上一条轻舟上飞起一条褐色身影,速度极快,转瞬间已到达白面人身边,白面人只得与褐衣人交战起来。
徐锦香看了出来,这褐衣人是在北平城就认识的纪纲,纪纲剑法刁钻古怪,很快就占了上风,将白面人的身上划出道道沟壑,苏小难大喊:“不要。”白面人节节败退,在刀光剑影下举步维艰,苏小难忽然冲过去,抱住了他,纪纲见状,只得收剑。
苏小难抱着白面人,含情又含泪:“乡安,我知道你会来,你不会骗我是不是?”
但是白面人并不说话,那眼神也黯然无助,她觉得有些不对,用手摘去了他的面具。“方子瑜?”苏小难骇了一跳,慢慢放开了他,质问他:“为什么是你?”
方子瑜说:“苏小难,你不能走,我带你去见蓝世仙。”
苏小难摇头痛斥:“是他叫你来的?”
方子瑜说:“不是,因我知道,先生对你的情意,他舍不得你,你不能就这样走了。”
苏小难忽地失声痛哭,一顿一顿地抽泣,在辽阔的渡口,徐锦香、朱高珞、纪纲顿感一阵无名凄凉扑面而来。她绝望地说:“方公子,请你告诉蓝世仙,从此以后,小难不会再见他了。”
船渐入江心,纪纲戴着斗笠,与船家一起摇橹,朱高珞坐在船舱,有些闷闷不乐,抬头望舱外的天空,见徐锦香挽着苏小难的手站在船头。
徐锦香怕苏小难伤心,时不时去拭她额前的乱发,苏小难望着徐锦香秋水溢暖的脸面,忽地抱住了她,两人拥在一起,在江风里,若一对雪鸥,临江而仙。
很快渡江,纪纲早已准备了快马,四人骑马往北平赶去,沿途吃住,纪纲安排得周全有序,路途的疲乏也少了许多,所以徐锦香委婉赞叹起纪纲来,纪纲说:“等郡主这句话,已经很久了。”
徐锦香笑着说:“是没有想到,你一介武夫,竟然如此心细。”很快就进了北平境地,纪纲说:“各位,纪某先行告辞了。”
朱高珞忙说:“纪先生不与我们去燕王府么,我还未好好感谢先生呢?”
纪纲说:“纪某愧不敢当,一路颠簸,请公子和郡主们早早回府吧。”乃抱拳说:“后会有期!”
徐锦香说:“纪先生何时来北平,记得来燕王府找我们吧。”
纪纲说:“好说好说。”扭过马头,绝尘而去。
朱高珞叹说:“此人非等闲之辈!”
徐锦香问:“你怎知他是等闲之辈?”
朱高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却说:“姨娘才是明眼人,看不出么?”又看向苏小难,见她冷冷漠漠,因这一路,两人出奇地少言无话,此时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徐锦香看了出来,说:“好了,两个小冤家,我们快些回去吧,燕王一定等急了。”
果然骑马到了燕王府,见朱棣、道衍和朱高炽,带着一班仆役站在门外,朱高珞一别近年,眼睛渐渐湿润,急忙翻身下马,跪地说:“父王,孩儿愚钝,一年都未尽孝道。”
朱棣对朱高珞说:“快去扶锦香和小难下马。”瞥徐锦香时,又多看了一眼,原来徐锦香离开燕王府一年多,与那时又有许多不同,如今一副妍姿艳质,妩媚动人。
早有家丁去协朱高珞扶徐锦香下马。朱棣又走到苏小难马前,微笑望着她说:“小难辛苦了,这次你功劳可不浅。”
苏小难受宠若惊:“燕王过奖了,小难只是听从您和师父的嘱咐,再无别的功劳!”话刚说完,朱棣却伸手来牵她,家丁弯腰将马榻奉到马前,小难一时踌躇,不敢动。
朱棣说:“小难这次回来,可不准再称呼燕王了。”
道衍哈哈笑说:“小难,燕王从不牵人下马,你还愣着干吗?”
苏小难吓了一跳,慌乱地将手搭着朱棣的手臂,踩上马榻,方落在地上,心里才平复下来。
徐锦香问:“姐夫,姐姐的病怎么样了,可好了些?”
朱棣故作忧伤说:“听儿子们回来了,有些好转。”
徐锦香急说:“那快带我去看她。”
朱棣说:“那好,去翠瑾园吧。”一行人到了翠瑾园,朱棣又吩咐朱高炽,守在门外,勿让闲杂人等进来。道衍、苏小难也请辞而去。
徐锦香和朱高珞到了内殿,一路见行色匆匆提着药袋子的丫鬟,就有些心急。
内殿大门开启,朱棣将二人引入,屋里烛影摇曳,朱高珞和徐锦香到了内殿厢房,却见徐王妃站在门前等着他们,看样子却无恙一般,两人诧异,朱高珞问:“母妃不是?”徐锦香上前拉住徐王妃的手说:“姐姐的病好了是么?”
徐王妃莞尔一笑,朱棣说:“王妃并无生病。”见二人更是惊讶,便解释说:“若不这样说,朱允炆岂会放朱高珞他们回来。”
徐锦香瞟了朱棣一眼说:“姐夫,你可知道,我家里可都急死了。”
朱棣说:“我自然知道,这也是万不得已,锦香,现今,一个完整无恙的姐姐还给你,你还不高兴么。”
徐王妃捧着徐锦香的手说:“妹妹不要怪他,是我想念三个儿子,所以才叫王爷这样做的。”
徐锦香说:“我没有怪姐夫,我只是担心姐姐会出事,这段时间,我茶饭不思,伤心死了。”
徐王妃笑着说:“难为妹妹了,姐姐给你赔不是。”
徐锦香也笑着说:“才不要呢,姐姐一切安好,锦香就什么都好了。”
朱棣哈哈一笑说:“还是锦香最疼自家的姐姐。只是,我有一言,王妃病重的事情,暂时不宜传扬出去,否则朝廷知道了,必责我欺君之罪。”
徐锦香问:“可,姐姐总不能一直这样装病不见人吧。”
朱棣说:“等高珞和小难婚事一成,王妃的病自然愈了。”
徐锦香催促:“高珞,赶紧和小难成亲吧。”
朱高珞却沉默不语,徐王妃问:“高珞怎么了?”
朱高珞跪在地上说:“父王,母妃,既然母妃无恙,孩儿也请求,将我与苏小难的婚事作罢。”
第128章 镀金璧人
朱棣脸一沉:“为何?”
朱高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徐王妃问:“高珞,你有什么话,不妨说出来。”
朱高珞唯唯诺诺:“我就是不愿和小难成亲!”
朱棣语气变重:“你是嫌弃小难是平民女子,又无家境?你这混账,你可知你又是什么腌臜东西。”
徐王妃忙劝慰:“高珞,你快起来,别惹你父王不高兴,你可知道,要不是小难这次去南京和皇上求情,你们三人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与我相聚。”
朱高珞倔强不起,朱棣甩袖而去,怒喝:“你们别拉他起来,从今以后,小难是我女儿,他与我毫无干系。”
徐锦香拉朱高珞起来,他却死死赖在地上,徐锦香无奈,对徐王妃说:“姐姐,我们进屋说话,让他跪在这里吧,也不知怎的,他吃了泥了,生根了。”徐王妃幽然叹息,拉着徐锦香往内里的厢房去。
徐锦香在徐王妃房里说了大半天话,出来时发现朱高珞仍跪在那,竟十分生气,一把握着他的手腕往外面拉扯,朱高珞倔强不动,又喊:“姨娘不要管我!”
徐锦香说:“高珞,你耍疯也别在你母妃屋里,有本事咱去外面跪!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就扭扭捏捏的。”
朱高珞抬头瞪了徐锦香一眼说:“你骂吧,我就是这样!”
徐锦香说:“你可知道,小难为你受了多少苦,这次她失踪,不都是为了你,如果她永远都不回来了,你还这样耍性子吗?”
朱高珞听了这句话,一脸的倔强竟逐渐消淡,徐锦香顺势将他拉起,又说:“记得很久以前,我曾问过你,你喜不喜欢她?你说你喜欢,可是你问问你心里,你到底喜欢她什么?我看得出来,你在乎更多的是你自己,你有一分在乎她的感受吗?与其这样,不如让我去告诉苏小难,你们从此以后都不要见面,以往的情意都白白流走,让你父王将她嫁出去,也一干二净了。”说着故意转身欲走。
她走了几步,又故意加快步伐,果然朱高珞喊了一声:“姨娘,求姨娘成全我和小难!”
徐锦香暗自窃笑,又转头说:“和我有什么干系,要我成全什么?”
朱高珞一脸忧伤:“这次回北平路上,我对小难明显生疏了许多,我怕小难会因此埋怨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同我好。”
徐锦香说:“你觉得小难是那样的人嘛?可就算她对你不好,也是你自找的。她本来就很伤心,可你不但不安慰她,反而还对她冷眼。”
朱高珞情急说:“请姨娘教我方法,不然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我自己。”
徐锦香说:“也不必这么严重吧。你这么聪明,难道哄小姑娘也没辙吗?”
朱高珞尴尬说:“你知道我不会。”
徐锦香说:“可我也不会啊。”
朱高珞焦急说:“姨娘和小难是最好的朋友,又都生为女儿身,你若没办法,那谁又有办法。”
徐锦香嫣然一笑:“你非把我推到风口浪尖才算事,那让我想想。”沉思了一会,见朱高珞又问了几句“可想好了”,又是嫣然一笑:“你真是吵人,这样吧,反正也冷落她了,不如再冷落她几天。”
朱高珞诧异:“再冷落几天?小难岂不要和我恩断义绝?”
徐锦香说:“以前住在燕王府,你每天都去看她,她都习惯了,如今你冷落她几天,她肯定会想起你的好来,不妨试一试!”
朱高珞说:“那,听姨娘一次,如果玉成,必重谢姨娘。”
徐锦香笑说:“不要谢我,对小难好一些便是,我和她姐妹一场,若她不好,我定不会饶过你。”
朱高珞又找回从前的调皮,笑着说:“姨娘放心好了,打死我也不敢和姨娘作对。”
在梅花园里呆了几天,苏小难问梅槿:“高珞这几天干吗去了?”
梅槿说:“我也奇怪,自从你们从南京回来,我一眼也没见过他。”见苏小难沉默不语,梅槿问:“小姐,你和三公子的婚事,王爷是不是忘记了?”
苏小难漠然抬头望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去,过了半晌才说:“梅槿,你觉得我嫁给高珞,会幸福吗?”
梅槿眼眸雪亮:“当然幸福了,在这燕王府里,除了三公子,谁又能对小姐一心一意,恐怕走遍四海五洲,也找不出第二个这般对小姐好的。”
苏小难听了这话,不禁思慕起与朱高珞相处的幕幕往事,一时百感交集。
这天傍晚,她独自一人走出房间,在梅花园的池塘边徘徊,又望着满天星斗,木然发呆,她捡起一块石子往湖里扔,顿时击起一片涟漪,伴随月光的碎银四散消去。
她刚抬起头来,见梅花园外飘起一只孔明灯,荧光通明,将夜色渲染,她记得当初来燕王府时,形单影只,有一天晚上,朱高珞拉着她到外面放孔明灯,置身于暖光泄地之时,她忽然第一次感到家的温馨,她也从此觉得与朱高珞在一起最为亲切,好比青梅竹马的情意,彼此相处融洽,又带着淡淡的欢喜。
如今这份情意随着孔明灯升上天空,又浮上她的心头,她情不自禁向梅花园外走去,当走到园口时,一副奇景顿时将她震动,那园前开阔的半亩地上,飘起无数的孔明灯,瞬间将夜色照亮,漫漫荡荡,豁亮如繁星簇拥,冉冉升空。
苏小难向前漫步,抬头观望,渐渐走到灯星之下,忽然,她的手被牵起,她眼前的人,满面是孔明灯泼洒的金黄,那是一张温暖又标致的脸庞。朱高珞问她:“小难,你喜欢吗?”
苏小难眸生暖光:“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