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权宦掌心娇 > 《权宦掌心娇》TXT全集下载_5

《权宦掌心娇》TXT全集下载_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待瑶姜点了头,凌晏才起身,跟着元盛一起往千秋万岁殿走。

“梓宫前要放的黄缎绣龙褥子的梨花木宝塌可也送来了?”

“都妥当了,现下只等着皇贵妃和贵妃两位娘娘为皇上净身,再抹过香料,穿上寿衣,就可入殓梓宫了。”元盛答得有条不紊,忽然侧到凌晏耳边,“厂公,这穿寿衣当是由储君来做的,方才右丞相宣称皇上有口谕,传位给四皇子,您看……”

凌晏蹙起眉头,冷静道:“去找十皇子和六公主来,让他们孝服换得快些。”

“啊?”元盛有些不可置信,睁圆了眼睛。

“让你去就去。”

另一边的宫殿里,嫔妃、皇子、公主都在忙着穿孝服。虽说是不能在皇上生时就大肆准备后事,但其实皇贵妃暗中也早命人将孝服备下,毕竟那时弘照帝就已是膏肓之身,料不准会在何时驾鹤西去。

青珣便穿便抹着眼泪,瑶姜怎么哄都哄不好,到最后竟是痛哭起来。

“前几日四哥带着我们来看父皇,父皇还好好的,还说让我们要听夫子的话,过几日等他养好了身子就来考问我们功课的。”

高美人去的太早,那时青珣还不记事,如今算得上是他头一次直面生死。

“珣儿乖,父皇他、他只是回天上了,以后会继续保佑着珣儿,保佑着大齐的。”

“六公主。”元盛不敢声张,悄默声地找到瑶姜,躬身在瑶姜耳边轻声道,“厂公让您带着十皇子去千秋万岁殿。”

瑶姜不解,替珣儿整理好孝服,才站起身来,面露疑惑看着元盛。

“公主,您就去吧,厂公在等着呢。”

元盛吞吞吐吐,最后还是没说出那一句——

十皇子的造化来了,六公主您往后可有福了。

作者有话要说:瑶姜:???怎么回事,我弟弟要当皇上了吗?

凌晏(坏笑):套路1,启动!

月底了,卑微的求一下营养液…八卦图会努力栽树的!

第10章 立储

瑶姜是从未想过青珣能够继承皇位,她不敢想,也并不希望,她始终觉得做一个一生富贵的闲散王者并没什么不好。

一众宗室同朝中几位重臣,此时正在偏殿议事。直隶总督李牧一家闹出了通敌之事,三皇子在朝中失势,如今尚有争论的不过是皇贵妃所出的四皇子、杨淑妃所出的六皇子和徐惠妃所出的十四皇子。右丞相韩天启乃是皇贵妃的亲舅舅,他扬言皇上今晨留有口谕,让他扶持四皇子登基继位。

杨淑妃的父亲、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对此大有异议,坚称右相口说无凭,又言如今西北乌孙、东南南越皆是蠢蠢欲动,边境并不安生,杨家手上握有兵权,只有六皇子登基,方能威慑边境小国。

反倒是支持十四皇子的人并不多,只有三两个站出来说皇上生前最喜十四皇子,满月时还曾大赦天下。对此,韩天启和杨有道只一句‘十四皇子尚且年幼’便搪塞过去。

徐惠妃攥紧帕子,四下张望着凌晏怎么还没来,她现如今只有凌晏这一个靠山。

“兵权?杨大人的意思,莫非是只有六皇子继位,杨家军才会继续保卫大齐,倘若是其他皇子继位,杨家军还要造反不成?”凌晏姗姗来迟,但只一句便让杨有道捏了把汗。

“自然不是,凌大人可莫要愿望老臣。老臣之意,乃是六皇子若登基,杨家军便是由皇帝的亲舅舅统兵,如同皇上亲兵,对乌孙和南越自然更有威慑之力。”

“杨大人此言差矣,大齐的兵权一直是收归中央,由皇帝掌管,无论是调兵或是统兵,都需要皇上下令,就连大人手上的兵符,也只有一半不是吗?”

自打凌晏来后,徐惠妃便挺直了腰杆,满心以为她的十四皇子继位已经是十拿九稳、板上钉钉的事。

“凌大人说得有理,咱们都是效力与大齐,无论是哪位皇子登基称帝,咱们都要好生辅佐。可大行皇帝亲口对臣说,四皇子年长,又贤良守礼,是可托付大业之人,诸位同僚莫不是对皇上的决定还有异议吗?”

凌晏轻笑,几步迈到韩天启身前,语气平缓,出口的话却是让人意外。

“是吗?口谕?大行皇帝一向严谨,若当真留有口谕,不会只说与韩大人,想必在场的应当还有其他人吧,若有人能替韩大人作证,凌晏想在场的各位大人应当也不会质疑了。”

韩天启‘哼’一声,方才也有人这般质疑他,说他空口无凭,“皇贵妃当时也在殿内。”

“韩大人,这皇贵妃乃是您的亲外甥女,也是四皇子的生母,你们二位怕是不能互相作证吧。”在场的官员立刻有人质疑,旁的人也跟着附和。

“是啊,只你们两位如何能够作证?”

“当时左相也在宫中,若真有口谕传位四皇子,皇上何必不让左相也在场?”

“我三人从千秋万岁殿出来后,皇贵妃的确又将左相喊了回去,可皇上说了什么,我便不知。”曹平恩素来清高些,不愿拉帮结派,他也不愿掺合储君一事,这会也只是照实说,无论是谁登基,他都尽心辅佐就是。

“那就没法证明啊!”

凌晏瞧着时机成熟,从袖中取出一物,走到众人中间——

“韩大人没有证据,臣这里却有。”凌晏将手中卷轴打开,赫然一份传位诏书。

“大行皇帝早在一月前便察觉身子不豫,恐回天乏术,那时便秘密宣臣觐见,留下了这份诏书。”

徐惠妃站得不近,瞧不清那诏书上的字,但她料想着必定是十四皇子,瞬间觉得扬眉吐气,正打算挪步往前走时,却听凌晏说——

“大行皇帝有旨,传位于十皇子。”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在这之前竟是谁都未曾想起过十皇子。徐惠妃更是怀疑自己在做梦,怎么会是十皇子?

韩天启等人自是不信,可凌晏手中拿着的又确是圣旨无误。

有人走上前细细查看,圣旨上的的确确写着‘传位于十皇子陈青珣’。

也有人质疑道:“凌大人昨日才与六公主成亲,这十皇子乃是六公主胞弟,凌大人与六公主串通,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啊,臣瞧着就这十四皇子几个字竟不像是大行皇帝的字迹。”

凌晏不慌不忙。

“字迹的确不是大行皇帝的,可这玉玺印总不会有假。”

瑶姜同青珣一直站在人群外头,凌晏让他们等在这里,她乍一听得里头说传位于十皇子时,还只当自己是将‘十四皇子’误听成了‘十皇子’。

可这会儿前头让出路来,凌晏拿着圣旨领着众人朝她们走来,齐齐跪下。

“恭迎太子殿下。”青珣如今是储君,可尚未行登基大典,也只能先以‘太子殿下’相称。

太子?瑶姜同青珣皆是愣住,青珣像是被眼前所见吓到,抱着瑶姜的胳膊,身子也往后躲。

“什么太子殿下,这是怎么回事?”瑶姜看向凌晏,试图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凌晏当着瑶姜的面宣读了圣旨,这回容不得瑶姜不信。她并不觉得这就是什么天大的好事,可又不能说青珣不做这个皇帝,那便是抗旨。

再看凌晏,虽是一副秉公办事的样子,但瑶姜心里清楚,这事必同他有关,只是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好细问。

有大行皇帝的圣旨在,百官也不敢有异议,只得认下青珣这个储君。

而今才储君已定,弘照帝的丧礼得意有条不紊的进行,只是青珣的身份大有不同,他很快就会成为大齐新帝。

待一切安排妥当,偏殿里,诸位大臣向青珣行礼,司礼监也将玉玺、兵符等物一并交给储君掌管。

瑶姜很想找到凌晏当面同他问个清楚,他不是打算扶持十四皇子登基,如何竟就突然成了自己的弟弟青珣?

可青珣仍是有些接受不了眼前突然的变动,小声地对瑶姜说:“姐姐,为何他们忽然都向我行礼,还说我是太子,珣儿并不想做皇帝……”

凌晏正从外头进来,也听得这话,只见瑶姜将弟弟搂进怀里,可她显然也尚在意外之中未缓过神来,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弟弟。

“太子殿下,这些话往后切记不可在外人面前提起。”

“珣儿还这么小,许多事都还不懂,事又突然,他接受不了也是难免。”瑶姜瞪了凌晏一眼,“你倒是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等日后有机会向你细说,但现在十皇子就是储君,此时已然无法改变,大行皇帝尸骨未寒,还需有人主持大统,你不如先稳住太子的情绪,试着让他接受这些。”

瑶姜觉得凌晏说得有理,只是她也不知该如何向青珣解释他就要成为新帝一事。

“京城的绫罗巷东边,有一个尼姑庵,是吗?”

凌晏素日也嫌少逛街,思索了片刻,才点了点头。

“能不能给我和珣儿备辆马车,送我们去那尼姑庵一趟,一个时辰就好。”

凌晏本想说这时不宜出宫,但瑶姜目光坚持,他相信她如此做必定是有自己的道理,便让元盛着手去准备了。

那尼姑庵离紫禁城不算远,两炷香的工夫就到了,瑶姜并未带青珣下马车,只是撩起帘子。

那尼姑庵已经破旧不堪,门板晃晃悠悠,似是虽是都会散了架。可即便如此,尼姑庵外头仍是人头攒动,许多衣衫褴褛之人挤在一处,抢着不多的吃食。

这些都是从外头涌进来京城的难民。还是高美人在世时,曾同瑶姜说起过,京城中有一处尼姑庵,常年收留无家可归的人,她本也不确定许多年过去,这尼姑庵是不是还在。

“珣儿,你看外头那些人,都是大齐的子民,可他们没有家,没有地方去,连吃穿也没有,好可怜对不对?”

青珣瞧一眼外头,又瞧一眼瑶姜,点了点头。

“大齐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和大齐都需要一位明君,只有国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珣儿如果做了新皇帝,好好治理大齐,便可以让他们不再流浪,不再为生计发愁,珣儿,你可愿意?”

“珣儿愿意。可是……”青珣犹犹豫豫,“可是夫子说,当皇帝要有才有德,珣儿觉得自己还不能胜任,珣儿年纪又小,怕做不好……”

“珣儿不要怕,姐姐和凌大人会帮你,朝中大臣们也都会辅佐于你,只要你有一颗仁心,便足够。更何况你不会做不好的,你忘了你很小的时候,父皇就夸过你,说你聪慧,让你做新皇帝也是父皇的意思,珣儿难道不相信父皇的眼光吗?”

瑶姜知道,自己的弟弟一直敬重并且崇拜弘照帝。果然,珣儿不再沮丧,眼里有了光彩,郑重地点了点头,“珣儿一定不负父皇期望。”

作者有话要说:凌晏:我就是天下最靠谱夫君,给小舅子找了个全天下最好的工作,万人之上!以后寄几保护寄几,就不用我媳妇儿操心了,美滋滋

瑶姜:tui!

-

昨天修了前四章,改动还挺大的,建议回头重新看下

最后感谢阿妍的营养液!!

第11章 意外

弘照三十四年,弘照帝崩,享年四十二岁,谥曰‘文皇帝’。帝与成肃皇后合葬于裕陵。

文皇帝传位于皇十子陈青珣,改年号仪顺。仪顺帝追封生母高美人为成愍皇后,附葬裕陵。又晋同母姊拂熙公主为拂熙长公主,以京中皇家庄园‘百灵宫’为拂熙长公主府。

按例,弘照帝梓宫需在乾清宫停灵二十七天,而后由新帝率领礼官扶梓宫入皇陵地宫。

青珣年少,尚难以独当一面,又是第一次参加葬礼,难免胆怯,瑶姜寸步不离守在弟弟身边,事事亲力亲为。

仪式结束后,皇上要单独乘车,瑶姜不能再陪同,只得坐在后头的马车中,临走前嘱咐许杭轩务必看护好青珣。

直到上了车,瑶姜仍是放不下心来,掀起马车上小窗的帘子,想让揽月去看看前头境况,话音未落,帘子被人打起,凌晏直接上了马车,在她身旁坐下。

瑶姜皱眉,这人怎么突然出现。这一个月,两人各有各的忙,偶有几次见面也都是凌晏抽空过来嘱咐她不要太过伤心,话也顾不上细说,算起来还当真是许久没有坐在一处了。

“你怎么到我这儿来?”

凌晏挑眉,像是瑶姜这话说得极不合理一样。

“你是我娘子,我搭你的马车回宫有何不妥吗?还是说公主想让我搭惠太妃的车,再被她数落上一通?”

瑶姜知道凌晏是故意逗她,上回她听凌晏提起过,没有帮十四皇子继位,而是让原本毫无竞争力的青珣做了储君,徐惠妃很是不满,停灵期间找过两次凌晏,无非就是埋怨他。

其实瑶姜还有些心疼凌晏,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弟弟最终继承大统,而是她觉得凌晏本就不是必须要帮惠妃和十四皇子,她凭什么指责凌晏,还对他恶语相向。

“她这两天又为难你了?”瑶姜终究不忍,还把身子往旁边挪了挪,给凌晏多留了些位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