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红楼之庶长子的从容人生 > 《红楼之庶长子的从容人生 [金推]》TXT全集下载_58

《红楼之庶长子的从容人生 [金推]》TXT全集下载_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自己亲封的爵位,自己的小舅子是这个样子,让他有些面上无光,但怎么说呢,贵妃也只是妃而已,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妾。

他给面子的时候,跟人说是自己的小舅子,不给面子的时候,那就是个无关人员,说是丢脸,其实也丢不到哪去,还不如自己选得官员,倚重的心腹贪污受贿让他来得失望。

从年幼时登基到现在,老皇帝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了,若是遇到一个事就会很生气的话,那他怕是早就要被气死了,也活不到现在。

相比于生气,他考虑更多的反而是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民间的影响其实已经没什么了。

这主谋之人都已经死了,百姓现在只不过是被人煽动,过段时间,哪里还能想起这件事,他们的忘性是非常大的。

真正让老皇帝皱眉的是,这件事幕后出现的那几个身影,他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虽然这次的事情,并不是阴谋陷害,而是确有其事。

但瞅着几个儿子,不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在朝廷上做出一番政绩来,反而总是想着对付自己的兄弟,往他们身上捅刀子,这老皇帝心里如何能好受了。

虽然这个局面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他造成的,当初太子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怎么看太子都不顺眼,时刻担心着自己的皇位。

把其他几位皇子都扶持了起来对付太子,却不成想,一下子玩过了火,直接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给玩废了,当时老皇帝还不觉得怎么样。

可时间越过去,他便越有些后悔,毕竟相比于其他那些儿子,他在太子身上耗费的心血是最多的,尤其是随着太子被废,其他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急转直下。

虽然在他的面前,看起来还是兄弟情深的,但明眼人都知道,那都是伪装的,私下里恨不得都能直接拔刀相见了。

老皇帝当年争皇位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的状态,不过那个时候他对付的都是同父异母,关系不好的兄弟,可现在那一个个都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即便是儿子,有疼爱的,和不疼爱的分别,但眼瞅着他们一个个斗得跟什么似得,那做父亲的心里如何能痛快,只是太子都已经废了,就算是后悔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再把太子给立起来。

所以老皇帝也只能是尽量的压制自己的几个儿子,可随着他年纪越大,精力身体大不如前,其实已经压制不住了,朝中几个皇子的争斗也是越来越厉害。

眼下这件事,在这个时候忽然爆发出来,就算是不看玄衣卫的奏报,老皇帝都能想到,这绝对是几位皇子争斗的产物,是借甄家对六皇子的攻击。

想到明日早朝可能会面对的情况,老皇帝只觉得头是越发的疼了,人越老就越念旧情。

对于昔日的人和物都充满留恋,他对贾代善这个伴读尚且是心存不忍,对贾家的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是自己曾经的奶娘呢。

老太太今年都多大岁数了,甄少华这个罪魁祸首又已经死了,老皇帝其实并不想再处罚甄家,但想也知道其他几位皇子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让老皇帝也有些为难。

处罚的重了,想起昔日在宫中时,与奶娘相依为命的情分,他就觉得于心不忍,尤其是在甄少华已经被打死,而他又知道奶娘是如何疼爱这个孙子以后。

可如果不处罚甚至处罚的轻了,那其他皇子会不会善罢甘休暂且不说,首先这种偏心的行为,就一定会埋下祸根。

想当年,他不过只是透露出点意思,扶持了大皇子跟太子打擂台,一瞬之间,太子就被其他皇子打压成那个样子,这固然是自己当年疑心太重。

但又何尝不是因为当年他偏心太子太重,导致太子在诸位皇子之间连个能帮助他,站在他这边的人都没有。

往昔的错误已经造成了,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可现在若是处理不好,可能又会是一个悲剧,老皇帝难免多想了很多,在收到这封奏折后,晚上连觉都有些睡不着了。

但其实说实话,老皇帝这样的想法,不过只是他自己想当然而已,他的偏心并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些皇子早就有所感觉,谁都不是傻子,该种下的积怨早就已经种下了。

这个时候再来谈论偏心与否,会不会埋下嫌隙,其实早就已经晚了,几个年幼的皇子暂且不说,几个年长的皇子之间却已经是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这几位皇子之间,不管是谁登基,其他那几位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夺位的过程中他们积累的恩怨,已经深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只是皇帝嘛,从来都是被人捧着的,就算是反思,也不会真的去思考自己的过错,尤其是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哪个父母会觉得自己是偏心的呢。

不过不管皇帝怎么想,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与大多数人所想的一样,在内阁把这封奏折送上去后,第二天早朝之前就已经不平静了。

虽然本朝规定,大臣们在皇宫外等候上朝的时候,礼仪规矩必须得非常的注意,不能有一丝的差错,更不能与他人交谈,聚在一堆。

但是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得,这规矩对于一些小官来说,那自然是不能违背的,一旦违背了,很可能就被那些盯着你的御史言官给记上一笔。

可对于那些内阁大佬,还有几位皇子而言,却不是这样了,他们都是有优待的,简单点来说,那就是没有哪个御史言官敢在这些小事上找这些大佬的麻烦。

就算是他们弹劾了,皇帝也是不会理会的,还会觉得他们是神经病,这点小事也值得放到朝上去说。

所以每日早朝之前,其实那些大臣们也都是各自聚在一堆的,不过今天因为这件事情,谈论的就明显更加激烈了些,就连几位皇子碰面的时候,那笑容中都好像是带着杀气一般。

内阁的几位大佬似乎是早就想到了这样的情况,普遍的都比平时来得早了一些,不过他们都是各自站在一边,带着自己的门生下属,只是默默的看着,丝毫都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

第86章 86

大周朝的制度, 三天一小朝, 七天一大朝, 朝会基本上就是给那些登基比较低的官员们,一个面君直奏的机会, 平常的事务都是由内阁处理, 然后交由皇上批复。

所以内阁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当然, 文臣们不掌兵权,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威胁到皇上,更何况还有玄衣卫那样的特务机构在。

是以内阁的权力虽大,但皇上却也不会不放心, 只是正因为内阁的权力很大, 所以能够入阁的基本上最年轻的也得有五十岁了。

这还是最年轻的,事实上,内阁大臣普遍的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大一点的甚至已经七十多了,这样的岁数其实已经不太适合工作了。

基本上脑子已经不好使了, 可那针对的是一般人, 对于这些常年勾心斗角已经成了习惯的大臣们而言,那脑子都还是非常灵活的。

而对于这个岁数, 更是入阁掌握了极大权力的老人们来说, 那他们是很难被某一位皇子拉拢的,毕竟他们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不可能再往上升了。

家里的子孙倒是需要安排, 可他们身处于这个位置,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安排了,并不需要那些前途还没有保障的皇子们帮忙。

所以大周朝到现在,基本上除非是阁老的外孙是皇子,要不然,就没有阁老们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站队的可能,他们可都聪明着呢。

至于说这些人不给皇子们面子,等新皇登基后会不会清算旧账,那就更是说笑了,都多大岁数的人了,等到新皇登基,他们怕是都告老了。

而朝廷也有朝廷的规则,对于告老还乡的那些人,除非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否则都是不会去追究过失的,更何况只是没有站在你那一边而已。

到了现在,这已经成了一条潜规则了,皇子们也不会去找阁老们,虽然他们私下里都会努力的拉拢这些阁老,让他们站在自己这一边。

但起码明面上,阁老们还是超然物外的,这时候自然也是如此,当然,他们来的早并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控制事态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观察各位皇子的潜力。

毕竟阁老们不会站队,但他们还有着子孙后代,若是真的有非常看好的皇子,觉得对方一定能成事的,那他们也不会真就迂腐到坚持自己的原则。

他们的身份不能轻易的表态,否则会引起皇上的忌惮,可是让自己的孙子一辈,又或者是儿子一辈的人去示个好,没事给予一点便利却是没有问题的。

皇宫外虽然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但其实该讨论的前两天都已经说完了,现在不过就只是再交代一遍,确保一会能顺利的按照计划行事罢了。

所以虽然显得有些混乱,但却并不嘈杂,各位皇子大臣的声音都压得很低,而等到皇宫里的大钟敲响的时候,他们也是迅速安静下来排好队形,整个过程非常的干脆利落。

大周的朝制,皇子们都是按照自身的品级站位的,所有这个时候的差距就很明显能够看得出来。

封亲王爵的自然是能站到前面去,可只是郡王爵位的,即便是年长一些,那也得站在自己弟弟的后面,很多时候,恩怨就是这么来的。

大家都是皇上的儿子,谁也不比谁差,凭什么他是亲王,我就是郡王,就得要矮别人一头,就算是没有皇位的诱惑,只是这个差距,很多人就不会甘心。

更何况还有那皇位的诱惑,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都死在争夺天下的路上,身为皇子,怕是没有任何一个是能抗拒得了这诱惑的。

钟响三声,整齐排好队伍的官员们就分成两拨进入了朝会的大堂,而在他们于朝会上列成几排站稳了身子后,老皇帝便从侧面走上了龙椅。

一阵山呼万岁之声,朝会便开始了,虽然说很多人都明白今日议事的重点是什么,但几位皇子还是很明智的等着,等其他官员把正事都说完了,他们才站出来。

一个小小的甄少华,按理来说是不该拿到朝会上来说的,可几个皇子手下的人,抓住了甄家家主可能涉嫌此案的事情,就不依不饶了起来。

六皇子的人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的反驳,没用多长时间,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廷,就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六皇子的人在其他几位皇子的围攻下,其实是处于一种底气不足,节节败退的状态。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另一方的人多不说,还占着理,六皇子平日里就算是再强势,再得圣宠,他也知道这件事情甄家理亏,怕是避免不了受处罚的可能。

其实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其他几位皇子已经不只是想让六皇子手下最得力的甄家受到处罚了。

他们更多的是在打击六皇子的威信,同时也是想让朝臣们,主要是几位阁老们对六皇子感到失望。

与之前几次皇子们的明争暗斗一样,今日也是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而眼见着下面的朝臣已经越深越离谱了,老皇帝终于不再冷眼旁观,而是出声制止了。

昨日想了一夜,他到底还是感情胜过了理智,其实也不能那么说,毕竟这件事情上有所偏袒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大局,顶多也就是本就不和睦的几位皇子,私底下恩怨更大一些。

而既然已经有了决定,眼见着六皇子快支持不住的时候,老皇帝自然也不能让甄家真的吃亏,至少在奉圣夫人去世之前,他都不希望甄家出什么大事。

虽然说是要维护,不过没有处罚也是不行的,只是这处罚看起来像是处罚,但其实轻的根本就不像是在处罚,反而像是有些安抚的意思。

对此,其他几位皇子自然是极为不满的,可皇上直接就下了圣旨,把这件事情给盖棺定性了,那他们就算是再不满,也不能说什么了。

好在,上朝之前,那几位皇子其实心里就已经有数了,毕竟甄少华已经死了,而他们的父皇,又向来是个偏心的,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他们的目的基本上,也已经算是达到了,甄家甄少华的恶行,那整个朝廷所有的官员基本上都知道了,虽然说甄家处置的行动很果断迅速。

但这样能惹事的家族,还是与六皇子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那些还没有投靠六皇子的中间派,再想投靠人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到这点。

这次的甄少华是死得很利索,可万一下次再冒出个甄少华呢,夺位之争本来就是很残酷的,谁也不会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拖后腿的。

而这些还只是那些看重利益的官员,对于那些注重清名的,他们会很清楚,经过这件事情后,甄家的名声已经臭了,与甄家绑在一起的六皇子,名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们若是不想自己的清名受到连累,那就不会再站到六皇子那边,当然,原本有着甄家支撑的六皇子,就不是这些文人喜欢投靠的对象,现在不过是更加重了一些。

而除了这两种之外,那些当官的目的,就真的是想为百姓做事的,不用说肯定会绕着六皇子走了,毕竟现在六皇子还只是皇子,甄家就已经这样嚣张。

那可想而知,等日后六皇子若是真的登基了,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又会把百姓给祸霍成什么样子。

虽然说其他皇子,也难免会做过一些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但相比于这虐杀的几十条人命,就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这些皇子精心准备了好久,却只换来甄家一个不轻不重的处罚,但却并没有太过沮丧的样子,反而三三两两还心情很好的出了朝会大堂。

而六皇子虽然被皇上偏袒,并没有让他的母家受到什么处罚,但他的脸色却并不怎么好看,一点得意的神色都不见,反而显得有些失落沉重。

他想得倒不是那些朝臣们听到这件事后,可能会有的种种反应,因为这个时代,清官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更加看重利益和前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